好多天没码字了,还是因为忙。倒不是忙着总结,而是忙着计划。要把计划做好了,真不容易!
说远了,还是回到产品、市场的矛盾上来。对于市场(营销)工作,没有几个人敢说自己是内行。我也不敢,至今仍无此胆色。是邵亦波还是keso更有发言权,我也不清楚。就事论事邵亦波的观点其实不错,反倒是keso的结论并不那么靠谱。这不,我最近还真是上了一课。老实说,我也同意这样的观点:在多数情况下,你看到的不是市场的本质,而是市场的表现。对于这个观点,我是超级同意的,但自己之前的确没有那么高层次的自我意识。案例是很眩的,市场反应是热烈的。而唯一能彰显客户需求的,只有一个产品。优秀产品的设计也是营销从业人员素质的最佳表现之一。
有位高人最近对我点拨了一下,高人说,真正的需求是平淡的,真正的营销是落地的(这是我对半小时发言的总结)。后面是我说的,迷信市场的人将会被抛弃。市场最终会来验证的是产品(或服务)。同样是这位前辈高人,给我了另一个指点:市场(工作)相当于参谋部,帮助其他任何业务部的决策都必须是有高度的、最了解目标客户的。
这么看起来,Twitter也许神奇,但已没必要总对其进行市场辅助方面的研究,必尽这就是个家伙事儿。这个设问真的问的好:“产品和市场难道是可分的吗?”也许,在市场领域里,你水平再高,需要的还是解读客户的智慧。
看了AdvertisingAge的文章,我反而产生了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我觉得唯一需要明白的就是,市场(营销)从业人员是与任何业务部门(包括产品开发部门)站在一起面对问题的。
这样一来,很多关于市场(营销)工作的讨论都显得肤浅。不过真写的实在了,有谁来读呢?
还是要自己清醒一些,要不停的提醒自己:“我看到的不过就是个现象,应该想像的是现象下面的那层思想。”我希望我的读者总能这样想。不然,我也成了信息填鸭的帮凶了。
这是我的Marketing的每一步: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