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
这是UCDChina提前预览网页留下的存档,不包括作者可能更新过的内容。 推荐您进入文章源地址阅读和发布评论:http://jary.findesign.cn/?p=1823 |
||
最近上过公司里的培训,关于沟通的课程,课后整理笔记,深刻体会到做信息设计就是与用户沟通的过程,产品是承载沟通的载体,架构就是沟通的组织框架,以下罗列几条可供设计对应思考的: 沟通的心态: 自我,自私,自大还是真正为沟通对象考虑,关心为先。 我们的产品设计则强调关心需求,关心用户的难处以及满足用户的期望,让用户难以拒绝。看来关心为先和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是一脉相承的。 再说沟通的基本原则,最核心的是主动,避免等待,更不要出错和产生误解。我们的设计则强调界面友好,积极和及时的反馈,主动培养语境。把最重要最频繁的信息、功能快速送给用户。 沟通也需要注重地位、文化、经验、情绪的差异,而设计同样需要考虑目标用户的属性,地域文化,认知经验和情绪。 同样,在组织沟通中存在的障碍,主要是由三部分构成:信息不对称,组织氛围,缺乏回应。 沟通中为了避免信息不对称,理解上的偏差,有两个措施来解决, 1.避免信息泛滥,避免废话连篇,我们的信息设计用信噪比来衡量它,来检测页面的信息负荷度。我们用元素即界面的原则来约束信息元素的不当使用。 2.避免信息过滤,我们的交互设计、视觉表现是否在层层过滤信息的传达? 为了培养一个好的组织氛围,我们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手抓,还要避免单独的私密沟通,术语叫狼顾。同样在信息界面上,无论是CS端还是BS端,我们都要给用户提供一个舒适的视觉界面和相对精心的功能以及流畅的交互,适合操作和互动的氛围。避免用户在不同阶段碰壁或者产生消极的心理。 还有就是缺乏回应,回应是沟通中信息流动的媒介,沟通中我们需要积极的回应发起方,一是基本礼貌,而是对信息接收的肯定和反馈。以前最闹心的事情就是拜托某位朋友帮忙某事,等了猴年马月也没后话的,借钱也怕这样的主。 最后,从沟通的结果来看,其实我们可以理解为从用户体验的结果来看。 没有目标的沟通肯定是徒劳的,沟通要有的放矢,要聚焦。因此产品设计要控制范围,信息量。 有情绪的沟通肯定是不良的,沟通中警惕双方因为自己的立场,意识和知识背景,主观的放大彼此的缺点产生情绪对抗,这是最差的结果。而最终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需要控制情绪,理性的倾听声音。紧紧围绕目标来沟通,来协商或讨价还价,最后达成一种共识,我们的体验设计的过程,是不是一模一样。体验的好坏是不是也有一个平衡和各因素间的考量。 文末,分享一句话: 1.不在于你说什么,在于对方听到什么?不在于你感觉如何,在于听者的感受如何? 我照葫芦画瓢翻译一遍:不在于你设计多牛,在于用户用起来如何?不在于你感觉有多良好,在于用户是否能被打动,并且感觉良好。 BTW:随手写来,某些同学认为我讲大道理没实质意义的可以退订我的RSS,万分感谢。避免网事招惹是非,你我都不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