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几个广场都分布着我感兴趣的东西,事实上有了广场之后我一直平均地在四个广场之间奔波。内容是否可以登上广场首页,不是取决于这些内容的作者住在哪个广场,而是要看他的友邻在主要分布在哪个广场。倘若友邻与作者喜好相当也罢,但事实看来未必如此。对于友邻多的人,或广泛关注别人因此广泛被关注的人来说,他们的异常简单的作品也能因为高点击进广场首页,而这些东西在别人眼里只是占用版面的没有价值的东西。
所以说短期看来,广场是有些失败的,它无法满足豆瓣初衷。豆瓣用户无法通过广场找到最想看到的讯息,也无法获知与自己相似的群体。不加任何广场的时候,用户可以看见住在每个广场的人都在那些小组以此给自己定位,然而我观察了一下,发现广场里的内容和小组之间的距离还是很大的,豆瓣的算法可能有待改进,因为广场人为因素占的比例过大,容易失去均衡。
广场刚出来的时候我很快的在心里自己给广场分了类定了位:
中央公园:比较主流、大家都会关心的话题,包括电影音乐
时光码头:灵感,生活,心情,情感,图标同时暗示必将受女性欢迎
后街:艺术,音乐,电影,另类,青春
城市广场:文化,文艺,理性,读书,思考
但是目前广场之间的界限还有些模糊,感觉按年龄性别脾性就基本可以推断一个人对广场的选择,重复内容也不少,估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完善。
我对广场期待了几个月了,刚开始的时候搬进城市广场,是因为觉得自己需要多读些书,每天先来硬性要求自己看看这些并不十分有趣的东西然后再去逛其他广场,可逐步觉得内容实在有些单薄,更新又缓慢,于是乎搬进中央广场,随个大流,至少这里,内容是丰富的,不单调的。
来豆瓣的很多人兴趣都是广泛的,音乐电影读书生活,这些其实是不可分割的,名称的暗示也许是最初主导人群分类的原因。从目前对之迷茫的众多人数来看,豆瓣有必要给予一个更为合理、更为人性化的解决方案。譬如如果不选择具体居住的广场,是否可以在广场页面下看到综合其他四个广场的内容。
对于广场内容,主导权其实在每个豆瓣用户手中,广场的完善要靠每个豆瓣用户齐心协力,大家要先给自己定好位,常常去关注自己喜爱的话题,增进群体间的交流,才能让广场内容良性循环,不断积累改进,变得越来越好。
BTW,首页和豆瓣图标功能严重重复,是否可以考虑把首页链接去掉,恢复更为有用的9点链接。
【PS1.麻烦大家点击推荐,即是给豆瓣团队的参考,也是对广大豆瓣用户的号召,大家一起建设心目中的广场】
【PS2.这篇日志先是出现在了城市广场的首页,现在又转而出现在时光码头,是否意味着我适合这两类群体?】
【PS3.2008/08/17 17:30 当城市广场出现美女相册,热点兴趣只剩下一本书的时候,我只想说,广场不是屋子不是高台楼宇,天生就不是适合住的,我们只是自助游的旅游者,在广场间奔走是我们本职工作,如此天经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