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的话题是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设计。看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我是十分感兴趣的。特别是产品设计。这个词是我在工作时接触到的,在斟酌考研方向时逐渐了解,然后在后续的工作中经常围绕其思考和实践的词。
1、关于产品设计
一个成功的产品由哪些东西决定呢?我还是十分认同Larry
Keely提出的三个要素:技术可能性、商业可能性、设计期望性。Agla在“设计的价值”一文中也指出过这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的交集,就是令人满意的、好用的、可构建的成功产品。对应不同的产品,比如工业产品、软件产品,每一个要素都有不同的内容。
如果一个较弱,产品难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Novell强调技术,很少考虑期望性,他的竞争能力就不强;Apple重视用户期望和体验,但在业务上曾经不够成熟,但对用户的关注所创造的忠诚度很大程度上维持了其发展;而Microsoft的业务运营能力很强,但其产品难以高度满足用户期望,这个薄弱点给其他竞争者提供了机会。
所以,一个成功的产品,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并且要平衡发展。
2、关于产品设计流程
我觉得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在实际工作中我先后实践了两种观点,一个就是UCD,一个是ACD(以活动为中心的设计)。
UCD的理想的设计流程大家都清楚,但这个理想的设计流程未必都适合大家。我是在看了Copper的《About
Face》后知道了这个流程,并按照这个流程在项目中去实践。结果是在第一步用户调查就出了问题,无法正真准确的获得和把握用户的真实需求,导致后续的流程混乱,难以并最终无法进行下去。这和公司的组织结构、团队协作有很大关联。有很多人也和我相似,在这里受到挫折,遇到困难。
后来看了《一目了然》之后,作者以自己的实际经验对UCD的流程做了变通,强调了ACD。我也实践了,调整了流程,跳过了用户调查。我不知道,也无法知道用户需要什么,但我知道怎样做会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以此作为设计的依据来完善每一个功能的设计。这个实践是有效的,但仍然有很多地方是可以改进和完善的。
Normal自己对UCD的质疑激起了很多人对UCD的激烈讨论。我认为不管是UCD,还是ACD,其实就是用户需要什么和我能给用户什么之间的一个平衡,不同的公司环境所能把握的重点是不同的,但都是以目标为导向,最终都是为了产生良好的用户体验。设计师应当灵活的把握这两方面的平衡,而不是偏向于哪一种。
3、关于产品创新
很多人的观点还是创造一个新的产品,我也是。我以前一直这么认为,也天马行空的想过,也想着如何把公司的产品做成那样。但实际发现,并不行。对产品功能上的创新远没有对流程、业务模式上的改进创新更有实效,更长远。
Kelley的一篇访谈中谈到了创新的几点,我觉得很有道理,我在实践中的认识也与此相吻合。
第一,创新不是创造新产品,因为这个世界模仿的太快,这在中国尤为突出。而是应该着重在可能为企业带来持久优势的创新,例如渠道、品牌、客户体验、流程、服务系统、业务模式等等。这些远比一个全新的产品意义重大。而且没有这些坚实的基石,创造一个全新的产品也很难,很没保障。
第二,创新不是脑力激荡。那往往会陷入混乱、偏离正规,表面上是创新,其实是乱闯。创新应当依据正确的方法、正确的程序,分轻重缓急来创新。
第三,创新要从“望闻问切”,而不是从打破常规开始。要有的放矢,从对市场需求、新技术的价值、公司和竞争者的分析来判断,才能生产出顾客需要、竞争对手忽视、企业力所能及的产品。这一点和第二点是一致的。
产品设计是一个很大很广的领域,对于设计师,我觉得在不同理论的指导下去实践,会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