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我所爱也,网络亦我所爱也。毕业时二者不可兼得,取工资高者也。虽然干的是网络,但每次当我打开一本书或者上卓越买书的时候,我就会想这个问题:Web2.0和图书出版,要怎样才可以整合到一起?
我知道有很多公司在做着这样的尝试。大的比如亚马逊,Kindle阅读器虽说目前尚未对除美国以外的用户开放销售,但是已经引起了全世界足够多人的重视——和ipod相似的模式,Kindle似乎意味着某种潜在的机会。我还知道《长尾理论》向我们介绍过一家从事在线印刷的网站,它的盈利模式是整合“长尾”的印刷需求,赚取差价。之后没多久,国内有了一个叫做“超印速”的网站。他们的模式和我想象中的整合方式相去不远,但我的先行者们向我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网络和出版,整合的机会在哪里?
从作者的角度来看,网络可以社区的形式,让其作品在第一时间接触到读者,从而改进其生产方式,网络还可以通过“社交化”的功能,聚合一批“同好”——比如豆瓣——帮助作者找到圈子的兴趣点,甚至帮助其作品的普及和销售。
但是从出版商的角度来看,网络恐怕就是洪水猛兽了。一旦有朝一日,作者于读者之间的鸿沟不复存在,作品(产品)可以用成本最低的方式接触到读者(消费者),那么出版商(中间媒介)就变得可有可无。如果有朝一日,“大热门”不再是市场唯一的中心,去中心化的产品不断形成大小不等的长尾,去中心化的作者不断从这些长尾中获利,那么与大热门同时退出历史舞台的,还将包括出版商的包装和炒作手段——到那个时候,还要出版商干什么?
互联网让世界变平了,把市场中的沟壑填平了,让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距离变近了。
从这个立场来看,所有中介,如果不能把自己变成平台,都会活不下去。
从Google到亚马逊,从eBay到FaceBook,哪个不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