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段时间对经验不是很在意,甚至有过这样一种想法:总觉得经验会制约思维的能动性,会构
成个体客观思考问题的障碍。
而最近工作的一些经历,让自己对经验有了一些新的看法。
举几个自己经历过的例子:
1。在自己现在参与的这个产品研发过程中,一开始设计一组核心数据结构的时候,我们team里一个有
经验的同事对一个我和老大作出的设计提出了不同的建议,我和老大也跟他作了一番讨论,他告诉我们以
前他在一家大公司里就是采用他建议的方法解决了我们在设计面对的问题,但是具体到以前他们公司为什
么要采用这个方法及其前因后果,他不能详细地作出解释。所以最终我和经理还是坚持了已有的作法。数
个月后,在后续开发工作中,我的老大发现之前的那个设计的确存在一定的局限,而那位同事基于他的经
验提出的建议的价值也显现了出来。于是在经过又一轮讨论,并结合现有的代码进行分析以后,我们决定
对以前的设计作出调整,而因为这个设计用于一个比较底层的数据结构,其调整也造成较多的代码需要进
行相应的重构。
2。最近我的老大在作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从实现上来看,工作量并不是非常大。但是在确定这件事情的
目标特征范围上,他花了比预期要多得多的时间。因为之前没有相应的经验,不知道这件事情作到什么程
度,涵盖哪些场景会比较适宜,于是只能通过使用现有的一些工具来获得一些实验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
分析,总结,以协助确定任务的特征范围。这份实验工作消耗了他大量的时间。
3。前一段时间,自己在作一件事情,老大跟自己的观点存在不一致,老大存在不同意见的一个重要的依
据是之前在他的公司里,他们对相似问题的解决办法跟我给出的办法有所不同,但是因为这件事情是我具
体在负责,细节方面他并不是非常了解,所以我总是能够找到一些具体的理由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在激烈的争论之后,老大没有继续试图说服我,让我选择了自己提出的方案。
事隔半年之后,在加入一个新的feature的时候,自己发现之前的设计的确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而当初跟
老大争论时老大提出的建议以现在的眼光看来还是比较正确的, 自己也不得不在已经基于原始方案展开
一定工作的前提下再度考虑他提出的方案。
在第三个例子里,面对一个问题,自己作完一遍,要在真正遇到障碍以后,才能意识到问题的关键,而我
的老大却能在第一次看到问题的时候就作出准确的判断。
我想,这固然跟个体能力的不同,思维穿透性的差异有关,但是跟老大丰富的工作经验也有一定关系。
而另两个例子则更生动地说明了经验的重要性,如果说我的老大或是我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具备相应的经验
的话,我觉得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少走一些弯路,至少是可以节约一些因为在问题空间里作尝试消耗掉的
时间,加快项目的开发进度。
在我看来,经验是主观个体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思考模式的积累,这种积累对于
以后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提供可复用的参考以及借鉴,是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的。但是如果采用不当的方
式使用经验的话,也会给个体带来一些局限。
1。随着经验越积累越多,个体会倾向于将自己的经验视作自我的一部分,个体对自己的经验会产生一种
“维护其正确性,确保其不受攻击”的心理,这就可能带来知见障了。
2。经验获取的过程中,有的时候,因为思维的惰性,个体只会知道经验的具体表现,而未必搞清楚了经
验背后的前因后果。通过这种方式积累起来的经验往往不扎实,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甚至发生扭曲
变形,其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也就大打折扣了。
那么,个体应该怎样对待经验呢?
我个人觉得,可以从经验的形成和使用这两个角度来思考一下如何对待经验的问题。
1。经验的形成
在经验形成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还要对产出经验的前因后果进行深入系统地思考,确
保经验能够有机,系统地融入到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很多时候,我们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思考过程,是以一种非显意识的,灵光一现的方式得出的,我们的
大脑会以一种近似于直觉的形式从记忆深处跳跃性地抓取一些线索,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这种背景下形
成的经验,如果不对其加以整理,回顾,不将经验背后的东西从潜意识翻到显意识的话,不去将经验涉及
到的知识点和相关事物进行整理联系的话,这种经验很容易就会淡化,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扭曲。即
便是没有发生扭曲和淡忘,但是因为对得出经验的前因后果不甚了解,往往在个体真正需要借鉴经验的时
候很难建立出来一个有效的参考系统。
在经验形成的过程中,要透过经验,去观察经验背后的本质规律,通过具体的经验接触乃至掌握了主导经
验的本质规律,才能够让自己在以后遇到问题的时候有效运用经验。
2。经验的使用
在获得经验的同时,要警惕经验成为自我意识的一部分,以减弱因为人潜在的维护自我完整性的心理倾向
所导致的对经验的过度使用。
保持一颗鲜活的大脑,对不符合经验的东西,对经验不能解释的东西要保持一种敏锐的觉知能力和思考的
自由度。而作到这一点的关键是要确保内心的纯净,安静。在我看来,只有一颗不带欲望,不带喜好,不
带情绪,不带偏见,不带过多自我意识的心,才能够在运用经验和创造经验之间获得完美的平衡。
把文章发给了一位朋友,他的回复我觉得很精要,附在下面作为对自己的思考的补充吧:
“
关键的是要能够透过具体的经验,看到背后的规律,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
有的人,事情只做一次,就能成为专家;有的人会不停地在类似的事情上失误,这就是对本质
看法的能力不同所致。 能够看到本质的人,一定不会滥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