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思考似乎正在成为潮流,用户就是上帝,用户说的我们就要实现。真的是这样吗?
在
宜昌做项目时,我们的综合查询页面改过无数次,每次出差都要改一次。因为每个领导的审美观都不一样,所以换一任领导改一次。每任领导都说,你们综合查询的
那个页面太丑了,要改。设计人员被问及这样的问题,心中总是惴惴不安,但却不敢问,您觉得现在的这个样子有什么不好呢?也不敢问,您希望要什么样子的综合
查询页面呢?即使某个大胆的设计人员问及,领导也只是一句话,“我怎么要做成什么样子?反正就是不好看,要改”:(
在
这个案例中,用户并不知道他需要什么,对自己的需求并不明确。一切都靠设计人员去揣摩。在公司政治中,这是一种内耗。在现实的产品设计中,却有切切实实存
在。我管你产品做成什么样子,反正只要让我用着爽就行了。所以在一些大公司里进行用户需求分析时,不是去问你理想中的产品是什么样子的呢?而是去观察他的
上网行为,从真实行为中去挖掘他的需求,然后代替他去思考,产品应该做成什么样子,才能满足他的行为模式。在这个过程中,用户行为是无意识的,但正是这种
无意识的行为,才是真实可信的行为。
据
说Apple之父Jobs从来不做用户需求分析,因为他认为那都是扯淡。我给他提供最好的产品就行了,为什么让他的需求干扰为的思维呢。这并不是Jobs
不重视用户,恰恰相反,Jobs的所有产品都让人感觉炫酷和舒服,并培养起一大批的Apple
Fans。Jobs认为他能够更好的代替用户去思考,知道什么才是能够让用户high的东西。事实证明,Jobs的确有这个能力,很多设计思路很古怪,时
间却总是能够证明他的正确。Mac操作系统中的“最小化-最大化-关闭”三个按钮,用不同颜色来标识,而不是用复选框或不同的图标来提示。用户行为和颜色
有什么关系呢?让用户去发现这个需求?见鬼去吧,每天和用户打交道的设计师们也不会认为这两者有关联。事实证明,这个创意太棒了,红色代表警告,意思
说,Action,不要随便点击这个按钮。绿色代表清爽舒适,瞧,点击这个按钮后,这个窗口会变的很小巧。生活中,不同的颜色关联不同的情感,而将情感和
用户的行为关联在一起,让死板的机器有了感情。
我
们不是Jobs,不会有Jobs天才般的创想,那么如何更好的满足用户呢?代替用户去思考吧。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如何证明你思考出来的,是用户真正想要
的。我觉得在真正代替用户思考之前,你需要去观察用户的行为,先不要去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那会打断他的行为。观察-思考-交谈-验证。这四个过程一直持
续下去,逐步的循环,才能够让我们更好的猜测用户的想法。在最后,能够真正的模拟用户的想法,作出他们所满意的产品。
这才是我们设计人员所需要做的。问题是,现在的我能够做到以用户为中心思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