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
这是UCDChina提前预览网页留下的存档,不包括作者可能更新过的内容。 推荐您进入文章源地址阅读和发布评论:http://arslanyard.blogbus......72027795.html |
||
经历了连续数天接近40度的烘烤后,上帝他老人家大概也实在不忍心,飘过一场雨,再吹起一阵风,突然半夜气温降到30度。这两天醒来突然觉得能一觉睡上6个小时的日子真是久违了,感慨良多不禁潸然泪下(这十个字纯属虚构)。白天去麦当劳叔叔家蹭空调,晚上回来和火辣的笔记本(It is really really hot, physically)一起低效思考,迟钝了两天,终于将这篇文章结束。感谢各位前面的留言,我也将一一回复。 (ps,我是用OpenOffice写完文章粘贴上来,格式上似乎有问题,如果引起阅读不便,我在这里表示歉意,我会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继续谈UCD火花集这本书吧。 第一章题为“用户体验设计在团队中”,4篇文章组成。在这里小结一下(别担心,这里只谈第一章,虽然依然很长一篇,对不住各位了): 第一篇:UED——鱼缸里的水(文/Moond) 我对鱼缸、鱼、水的比喻是有保留看法的,不过说实话我也想不出有什么更好的比喻,加上明了作者之意,先认可之,待想到了再来挑战,哈哈:) 好了,收起下巴,接着说,文章开篇提到这样一段引言:
这句话我在英国读书时也听到过类似的说法,大概是在讨论网站导航时,即真正优秀的导航是存在于用户意识之外的,如果用户意识到自己在思考你所做的导航,那么就是设计上出问题了,当然导航也直接反应了信息架构的合理性,这个以后有适当的例子再讨论了,我还是别把话题岔开到导航设计上去。直白的说,就是那句:Don't make me think。 提到这句引言,是因为作者提到了“潜性”这个我从未听过,但觉得不错的词。我自己所谓的ambient design其实也沿袭同样的思路,而这思路总让我想起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设计或许就是一个“润物”的过程,能做到“细无声”是对用户真正的理解和体会。 说到这里想调侃几句“设计”这个词。某天晚上躺在床上时,脑海里把这词拆开了再放到一起,觉得意思怎么变了?诸葛亮、司马懿、曹操还有那谁的一股脑全涌进脑海里了。想想看,诸葛亮最擅长干啥?设-计...年轻时刚就业进入工作岗位就设了火烧博望坡一计,逐渐成名时设了草船借箭一计,职业生涯高峰开始走下坡路时设了空城计,辫子一翘还要设个“诈尸计”。司马懿,曹操这些同志呢,就负责专门吃计,或者叫做“被设计”。而什么才是好计呢?对方意识不到的就是好计,按Moond的话,叫有潜性的计,按我的想法,那是ambient计,对方意识到了,比如蒋干要设周瑜一计,要么你“一计不成再生一计”,要么人家就“将计就计”了。从某种角度来说,如果诸葛亮是设-计-师,那么司马懿、曹操同志就是该是用户了。不过这实在不是什么好对比,我们需要站在用户角度为用户着想,而诸葛亮要是替曹操着想,这三国该好看了。 抱歉,三国意识流刚刚经过,回到正题。
我记得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法国,为了开一场时装发布会,所有模特、化妆、布景、音响、设计师等等工作人员要在场地一起工作生活上很长一段时间,为的是让每个岗位上的每个人都能理解、沉浸到设计师创作的灵感与氛围当中,在每个细节上都能贯穿设计师的思想。我认为UCD也是如此,它不专属于交互设计师或者用户体验设计师,而是整个团队的每个成员需要秉持的一种理念,这样每个职位上的决策、相互合作甚至博弈的过程中,都有一条基线(baseline)去贯穿始终——用户,所谓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才能渗透并表现在产品的每个细节中去。虽然我认为自己在思路上和作者是一致的,但我对作者所用“低调”这个词很挣扎,尽管文章从用户和团队两方面作出了诠释。这可能是我的老毛病:学习使用定性分析里的Grounded Theory后,特别是做过coding(此coding非programming的coding)的人,我估计都极端容易“咬文嚼字”以期发掘用词背后的含义,加上我父亲又是个多年的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的老编辑,好听点叫耳濡目染,难听点小学时的咱作文还没交给老师,就得先一个标点一个标点改上几遍...无论如何,我最终还是被这个词困扰而无法释然。 能给我点例子吗?
这句话太“概念化”,什么叫做“本质上的满足”?什么叫做“顺畅自然的使用体验”?它们是两个方面?是两个阶段?或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记住这些,依然不能帮助我解决实际可能遇到的情况,既不是guideline也不是use case,理念上咱们一致,其实我需要的是个简单的实例可以举一反三吧。
这些外在因素有哪些?用户体验设计随之调整会涉及什么?说实话,用“常换水”来比喻可能形象,可实在没有方便理解。依然,一个实际例子或许能让愚钝的我:“哦!“。
呃...用户需求,市场需求,区别是?还请指点。
第二篇:接过用户的绣球(文/Angela) 这篇文章本身我没有太多想法,但谈到国内外交互体验设计者“出身”的不同时,让我想到这么几点: 设计研究与创新。唐老爷子在今年5月份Design Research大会上做了一篇继续引起争议的presentation(长度大约40分钟,建议观看,虽然是英文,但Don的发音很清晰,语速也较慢),在这篇presentation中,Don将创新划分为incremental(渐进)和radical(激进)两种。技术的革新带来激进创新,而UCD带来的是渐进创新。大家都希望能够激进创新,成为下一个Google,iPhone,Twitter,影响人类,改变世界,然而这是很少能够发生的事情。按照Don的说法,99.9%的创新都是渐进的。虽然看起来没有技术革新带来的改变那么光鲜,但对产品,对人们日常生活依然非常重要的,至于为什么重要?没说,不过想想身边的实例,你最常去的网站在细节上的改进,更新的生活用品,我想还是可以体会到一些。 UCD是万能的吗?Don也再次谈到他的经历:Don当年在低谷中的苹果做用户研究。Jobs一出山,撤掉了用户研究部门,赶走了Don一干人等。结果?自然是讽刺,更好的产品出世了。我在英国时,教授UCD的老师也提到过这件事,同时和我们说,UCD是一种belief,你可以创造很好的产品而完全不遵循UCD思想(苹果为例),你也可能遵循UCD思想却无法得到好的结果。经典的一句话来自亨利福特(Henry Ford):如果我去问人们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说更快的马(If I had asked people what they wanted, they would have said faster horses)。经常会有文章拿这句话来讽刺用户研究的无效,“用户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或者“我就是用户”(这个观点想多说两句,留待以后吧)。 我认为福特的例子一方面符合Don对创新的划分,如果是技术革新带来的创新,普通人自然不知道将要面对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97年大家在Yahoo的category里翻信息时,你说我要搜索整个互联网?06年大家写博客时,你说我要microblogging?好吧,你是神人我崇拜;然而,更重要的另一方面,从理解用户来说,亨利福特的这句话其实说明了他对用户深层次需求的理解:Faster! 更快的速度(当然还包括可负担的价格,这里Horse其实就隐含了这点,那时汽车已经有了,只不过一般人根本负担不起)。而对技术的敏感与理解也使他能够通过技术革新带来的机遇满足了人们这一需求。你可能会说这福特又不是交互设计师,可不,他老人家出道时还没这概念,交互设计依然是个在不断摸索的新兴领域,它在不同企业中的位置也会各异,我这里确实可能更多的是在谈“交互设计师”自身的修炼,这种修炼并不一定直接应用于设计工作任务中,但前面的文章我也谈到,交互设计是个多学科综合领域,我们很难精通于所有领域,所以更需要团队其它角色的支持,而这些修炼在我“臆想”中应该能够使我们更好的与其它角色交流,更好地彼此理解,也能更好的发挥各自所长,我们不是福特,不是乔布斯(这一点你还真别不服气),但UCD给予我们思路与系统的方法去理解用户各层次的需求,运用的好,我们依然可以设计出优秀的产品,虽然不一定是划时代,惊天地泣鬼神之作。 中国的一句老话叫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对于UCD,我想各位知道我的意思了。说到这里,还是想强调,我只是根据自身有限的经历谈谈对交互设计、UCD的见解,对我来说还有很长的路在这一领域修炼,特别是进入业界的磨砺。现在的很多想法恐怕还很粗浅,如果能引起你的思考与讨论,我非常期待你的分享与批评。 交互设计与技术。在我这个还未挤进业界的新人的概念里,做交互设计是需要对现行以及新生技术有相当敏感和基本特性的理解的。原谅我,出于对自己的极端偏袒与自恋(此评价纯属虚构,I hope...),举一个我自己参与的,缺乏实际证明的例子: 我在学习UCD时,有这样一个课程设计,因为身处英国的一座旅游小城,主题定位iPhone上的旅游导航服务。需要我们每个小组:1,设计用户调查问题,亲自去市中心随机访问游客;2,对调查进行分析进行“头脑风暴”,创造应用的Metaphor,接着制作两个Persona,和对应的Scenario;3,制作prototype,方法不限,我们使用了两种:low-fidelity(低仿真)的paper prototype(大家一起画...)和high-fidelity(高仿真)的VB程序(模板、图标我来收集并GIMP<也就是Linux上的PS>,程序是同组的巴基斯坦兄弟写的);4,小组间的presentation和critique。 我们小组由四个人组成,两个来自人机交互(我和另外一个英国人),两个来自IT(一个中国人和一个巴基斯坦人)。具体过程这里略过,主要说说我给这个iPhone应用定的主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传统的“导航服务”其实并不是城里游客需要的(出于景点集中在市中心,小城规模不大,来之前已在网上做了充分的功课等等原因),于是我在小组交流邮件里提议变更应用的主题,思路是这样: 既然assist不能满足用户,那么我们就promote他们。用户进入应用,选择他当天感兴趣的景点,应用生成一条路线(到这里都还相当传统),其后的思路是,以故事情节为主线,让游客沿着线路“探险”,而不是观光。什么意思呢?我们的应用要和沿途的博物馆、酒吧、古玩店、视频点、餐厅等等合作,游客每到达一个指定的地点,我们的应用都给用户讲一个与地点相关的古老的故事(灵感来自英国每个城镇几乎都有的Ghost Walk,这个是伦敦的Ghost Walk。ps,这网站很垃圾),博物馆等地点的负责人员也会给他一个认证码,或者是我们的应用提出的谜语、问题的答案,输入正确后证明到达指定地点,见到关键人物,找到关键“证据”,这样一路下来,如果他进入酒吧,则向老板展示他先前过关斩将的成果,老板认可后,提供独家免费啤酒,他还可以享受特价午餐等等,这样直到终点时,旅游部门颁发给他一枚“勋章”或者证书表彰他的“探险精神”。当然,这个也有级别,完成一条路线那是初出茅庐,等到路线全被某神人走完了,专家级(如果你如我还在看火影,我把这种人叫做九尾级),颁发的勋章自然是一级比一级耀眼(ps,我是热诚的背包文化支持者,徒步、单车旅行支持者,所以思路上也...)。课程设计虽然就此结束,后续还是有很多想法,比如推广到其它城市,用户参与设计路线,跨城市路线等等,当时甚至想到“追寻马可波罗的足迹”,“西游记”,“80天环游世界”等等线路...这属于我间歇性自娱自乐的狂想症,就此打住。 这是在08年末的思路,很明显,如果你关注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发展,在见识了Foursquare的“chekin”以及badge后,我想你也知道这个思路后来在我的脑海里进行了怎样的调整,指定地点不再需要专人,社会化网络会自动将你的成就与好友,甚至地理位置临近的其它“探险者”分享,这里就不是什么Foursquare里major的问题了(市长一般都很衰,谁愿意当...),你到时基本上就是与徐霞客,Sir Robin Knox-Johnston真正的冒险家为伍了... 抱歉,说过头了,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技术的更新,会改变交互模式,或许非常细微而不会使产品思路完全改变,但需要第一时间意识到它对你的产品的影响。不说领导,至少需要赶上其它竞争或相关产品在细节上带来的用户体验基线的提升。 一个熟悉、简单而且更实际的例子就是Ajax的引入对Form验证的影响了:曾经输入错误后会非常习惯于一个弹出窗口警告你(如果你有把JS禁掉的习惯,那我就无话可说了),如果现在依然经历这样的窗口,而不是悄悄出现在输入框旁边那红色的提示文字,简直会让我咬牙切齿,如同巴里摩尔在Donnie Darko里放声的一吼:F**K!这就是我所谓细节上用户体验基线的提升,如果你不跟上,那么你的交互设计也就从过去的正面滑向负面。交互功能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技术不仅是开发人员,也是交互设计的粮食,吃饱吃好了,才好帮用户把活干得更好嘛(这比喻太烂,好像咱们一群佃农,用户一群地主)。 (08年的那个课程设计现在回头想来还包括Don在那段Presentation里谈到的:meaning shift,我曾经私下访问过买了iPhone一个英国同学,他的想法是,iPhone对他来说是computer, meaning shift。这个算这篇文章的题外话,有机会再谈到吧。) 后面两篇文章谈到团队组成、管理和PM(Project Manager,项目经理)与用户体验的关系,对我来说虽然学生时代做过大小项目,也担当过不同职责,但都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工业级别,更没有机会以交互设计或用户研究的身份参加正式的团队开发;加上这两位作者的文章基本都属于多年项目的经验之谈,逻辑和行文在我看来又相当有条理,基本我在看到他们(再加上千鸟先生)的文章时,只能惭愧自己经历浅薄有限,难以加以评论,剩下我只有拜读和牢记经验之份了。说来PM这个角色也越来越令我“好奇”,读完白鸦先生的文章后遗留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PM的职责究竟是什么?最近千鸟先生也写了两篇文章(这里,和这里)谈到这个,海外也有若干文章谈及(比如这里,这里,和这里)。如果你是一位PM,这些文章或许值得一看。以后有机会与PM共事、交流的话,让我再继续这个话题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