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分类“UCD”的存档

« 较旧文章 较新文章 »

0808 上海UCD书友会简单直播记录

* UCD上海书友会已经开始。大家在陆续做自我介绍。  08-17 14:40

* 白鸦:本期话题定“产品设计or用户体验设计?”的原因:国内很多人的职位是“用户体验设计师”,这个title太大,其实他们都只是在做用户体验一个细节方面的事情。  08-17 14:44

* 白鸦:很多交互设计师做着做着就把自己叫“产品经理”了,其实他们还是在做交互设计的事情,这样的改title事情很小,但严重削弱了人们对于“设计”的深度认识。  08-17 14:45

* ami:我现在在做的就是“交互设计、信息架构、用户研究”,但我的title是“产品经理”。也感觉到奇怪。  08-17 14:46

* sky:不能因为你的title来决定你应该做什么事情。得看整个团队的需要。  08-17 14:47

* 大家开始互相介绍自己现在的title和自己实际在做的事情。  08-17 14:49

* 一个做软件的哥们在介绍他们的信息架构设计过程。我发现“他们一开始并不能完全确定产品详细需求和架构,在做信息架构设计的时候也不会太考虑扩展性。导致随着功能需求的增加信息架构会需要不断的改变”。  08-17 14:53

* 他们的产品设计和产品经理离的很远。产品经理主要会做一些框架性和方向、市场、商业的事情。也会在表现上有一些差异,最后需要有决策层决定。  08-17 14:55

* 又一位产品经理在介绍自己做的事情:
1、给设计部门的产出物经常是线框图,甚至是纸上的。对于设计师来说这些线框图只是用来描述需求的“设计建议”。
2、在小团队其实什么都做,包括出一些数据报表。  08-17 14:59

* PCHOME产品经理在做的事情:
1、产品的前世今生,生老病死,如何活的很好。
2、处理团队的感情纠纷。
3、盯人,盯紧大家干活。  08-17 15:11

* 白鸦:在中小型互联网公司,产品的生老病死由某个O来决定。其实产品经理和UED都是在做“产品设计”。  08-17 15:22

* 典型的一个问题:PM做三件事情:产品决策 + 产品架构 + 产品设计 。 在做一些他们很熟悉,弱交互的产品的时候这样一般没有大问题。但在做一些强交互的产品时整个产品都混乱了。这样的PM70%其实是UED。  08-17 15:35

* 白鸦:我个人比较倾向产品去做方向决策和架构,设计去做任何“具体的东西”。  08-17 15:38

* 暂停,休息。  08-17 16:01

身边的体验0806

1、杭州,某公共广告上反复播放着“一舟无痛人流医院”的广告,貌似很正规很大的医院,广告里一直最强调着的概念是 —— “安全”。
广告片尾留有联系方式,电话、和24小时值守的QQ号码。

我认为他们很了解自己的用户群:需求大、担心安全问题、害怕、不好意思、用QQ。
我认为他们很知道QQ的作用:典型客户都在用而且很依赖、不见面可以省去很多尴尬。

2、杭州,每个路口都有一个铁架搭的棚子。很多小区的灯箱下面其实都是灭蚊器。
因为:太阳很大,雨水很多。行人可以在此躲避,也避免了闯红灯。
因为:绿地很多的小区蚊子也很多。

我认为他们很了解自己的用户活动场景。

3、杭州,下午4点半到7点你几乎打不到车。因为这是出租车换班时间,而且这是下班高峰期。

不知道哪个缺心眼的要把换班时间设置到这个时候。据说是政府为了平衡出租车、公车之间的利益。

4、北京,首都机场,候机厅。
等待是一件最难熬的事情,这个时候抽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看到有人从吸烟室出来,我很纳闷——“打火机都被没收了,丫们怎么点烟的?”
进一吸烟后发现,原来机场准备好了被固定的烟斗。赶紧点上,爽哉!

我认为他们了解用户的需求。用什么功能无所谓,只要能满足这种需求。
有些非核心和常用功能怎么展现、是否突出给用户,无所谓。真的需要时,我自己会去找到这个功能。

5、北京,出门记得带身份证、暂住证、结婚证。良民证。

你必须知道的四件事

1、即日起,UCDChina的邮件讨论组,将开始清理广告(包括招聘)等垃圾信息,并限制加入。(必须成员邀请才能加入)

2、即日起,UCDChina的所有成员,将停止在团队博客上发布设计类文章。

3、即日起,UCDChina的团队博客,将停止接受投稿。

查看全文 »

浅析facebook的信息架构

facebook的信息架构设计,是目前为止互联网上我见过的最合理的信息架构。

每次培训,我基本都需要拿2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解析它,包括老的、新的、被抄袭的。 一直打算把这个解析过程写下来,但讲的时候可以图音并茂,写的时候确实表达起来很难。
今日权且一试,希望能把培训师讲到的内容表达出30%。(只写现在界面上表现出来的东西,不分析栏目划分已经扩展性问题了)

先看facebook老版界面的信息架构:(在1024分辨率里,图片宽度不能完全显示,建议单独打开图片看)

查看全文 »

陈一舟:你丫就不能堂堂正正的做人吗?

1、我多次说过自己对待抄袭的态度:
作为一个产品设计从业者,面对“抄袭”应该有自己的“态度”,这是基本的职业素养。
我无权也无力辱骂那些丧心病狂的抄袭者,但我会拒绝使用,拒绝对这种产品的任何推广,并尽可能的抵制他们。更希望原创者们能有自己高质量的设计,让抄袭者看到“不丧 心病狂的抄袭,一样可以堂堂正正的做人”。

2、所以,除了研究和看一些不得不看的信息,我坚决抵制校内、海内。

3、facebook状告抄袭者这件事情,虽然是自己炒作。但你们丫本来就是毫无廉耻的抄袭别人,被人家炒作一把也是应该。
被你们丫的无耻抄袭,还不兴人家显摆一下?

查看全文 »

设计和生命(安全)

1、设计要考虑的不只是易用问题。安全也是重中之重。这里说的安全不只是设计要展现用户的“安全感”,而是实实在在的安全措施,这些甚至会涉及到生命的东西。

2、为了安全往往我们宁愿牺牲一些良好的体验。这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是最基础的可用性问题。
今天在5GSNS上,杨涛提到了一个类似的事情

3、关于设计和安全的问题,在业界我们经常用到的两个例子是:公共场所的门窗必须向外开银行ATM取款机必须先出卡再出钱
这两个典型的问题在很多欧美国家已经形成“法律”。
在中国一些类似《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里也明文写了“疏散门必须向外开”,如果不符合是可以罚你款的。可学校不属于“公共娱乐场所”抑或不在可执行罚款范围内,我没有搜索到类似的规定。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悲剧”依然在不停的发生。

查看全文 »

关于”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培训

实际上”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培训一直是UCDChina唯一的收入来源。但因为运作UCDChina本身并不需要太多的收入,所以我们一直没有推广过这个培训服务。

在去年的用户体验年会上有参与会者体验过我们的培训,前一段我们也在北京做过一个免费的公开培训,再加上这几个月来我们陆续给七八家公司做过商业的培训。所以虽然我们没有公开推广过这个培训的事情,在行业内却一直有很多人知道并了解。最近一段时间有很多朋友写信,或者直接给我和我所在的五季咨询打电话询问培训的事情。相信这也是参加过培训的朋友们帮忙口碑相传的功劳,谢谢大家。 :)

在这里特公开说明一下这个培训的相关事宜:

查看全文 »

« 较旧文章 较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