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打印 | 字体大小: « »

为什么GOOGLE的产品本地化总是没有大发展?

attachments/month_0511/vsky_00000000000000000.jpg
最近我们有一个国内同行的聚会,我特意联系了GOOGEL的朋友 想邀请他们那里的同行参加..
但,得到一些让人纳闷的消息:
(以下所有文字纯属个人观点!) 
 
聊天记录摘录如下 ——

白鸦,说:
 google在中国根本没有专门的UE 甚至没有专门的UI
Windy 说:
so what?
白鸦,说:
他们给我这样几个说法:
1、UE由产品经理确定。 因为GOOGLE有一套原则,他们必须遵守那套原则 然后由产品经理确定UE的事情, (其实国内很多企业也是这么做的,甚至很多企业连一个标准原则都没有)
2、互联网产品不像单机产品 用户很快就会有反馈。从反馈再去改善UE也是可以的
3、GOOGLE的UI有一个守护神 就是他们的副总裁, 全球的UI都有他们总部的一个部门在把关,
白鸦,说:
我听了之后,晕死,,, 也不好跟人家争论, ,
白鸦,说:
正在想有时间 好好引经据典 说说这类现象,
Windy 说:
是这样的
Windy 说:
我的msnspace上写了那位副总裁
白鸦,说:
我知道哪个
Windy 说:
跟我年龄差不多大的一位女士
Windy 说:
去查下我的msnspace
白鸦,说:
UI那么做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 但是UE如果想他们现在这么做我就有些不赞同了, 特别是GOOGLE现在已经开始在中国落根需要让自己的产品更加本地化,有很多UE上的问题确实不是产品经理能力范围内能够搞定的。
白鸦,说:
特别是那句“互联网产品不像单机产品 用户很快就会有反馈。 从反馈再去改善UE也是可以的” 简直有些荒谬。。。
白鸦,说: 我知道他们的哪个副总裁 一个女的, 年龄不大 以前还和你聊过这个人
 
 
 
 
其实GOOGLE的产品在用户体验上一直很好,我个人非常喜欢。特别是GMAIL做的也是相当出色, 在交互设计上更是人人称赞。
但是从普通用户的角度来说他们中文版产品的一些本地化是在不敢恭维。
(拿最最简单最最细节的一个例子:“在google的中文网站上到处可以看到“登陆”“登录”“登入”三种不同的字样!”,这只是很小的问题,还有更多使用流程上的设计更是不太符合中国用户的习惯。。)
 
 
 
从这个事情我想说:

1、用户体验、UCD更重要的是一种态度。
根据你企业的实际需求不同,无论你怎么做无论你用什么样的方式都是可以的,只要你有那么一个UCD的态度你就有可能做出来很好的人性化的产品!

2、再次重复昨天说过的话“用户体验不能只从成熟产品开始重视”。
用户研究、用户模拟、用户分析应该贯穿整个设计过程! 等产品出来看用户反馈去改善体验是一个方法,而且是很有效的方法,但一定不要仅仅单靠这个方法。

3、产品UI需要统一,产品UE需要统一必须最好要有一套可行的准则规范
产品的UI、UE统一是每个企业每个产品都应该去做的,这样才对整个用户体验有更好的提升。 统一的最好方法就是准则规范,这一点GOOGLE一定做的很好。

4、产品本地化需要更加本地化的人才去做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用户群体在用户习惯和用户特征有着很大的差异,好的本地化产品应该有更加本地化的人才去关注用户体验。
特别是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用户群体在用户习惯和用户特征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个问题昨天和阿北也聊到了这里。。

5、很多人认为:可用性不是一个新产品的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并不被重视。
提醒一些企业:不要刚开始一点也不重视,等到最后需要改进的时候心疼自己的成本。那个时候再去改善用户体验的问题恐怕成本就不光光是金钱的损失了。。
(这句话并不时针对GOOGEL的,我觉得GOOGLE这样并不是没有重视,只是他们可能觉得目前还没有必要那么的重视这个而已。)
 
  
我这个标题写的是“为什么GOOGLE的产品本地化总是没有大发展?” 。 其实产品本地化发展的更多因素应该还有很多,用户体验应该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希望GOOGLE能够出来更多更加适合中国用户习惯的产品。

分类:UCD ,06/03/08 12:14 下午 | 15,151 次浏览 |

网友评论(2)

  1. 我一直认为google是个BT的东西,他的存在有很多历史因素和机遇在里边,不能用一般逻辑去套。
    估计也是前无来者,后无继人。

  2. 呵呵, 这个总结我喜欢。。
    google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