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打印 | 字体大小: « »

中国热门网站首页的第一次用户访问体验排行榜

为推动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提升中国网站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互联网周刊》与全球知名的网络服务机构gomez共同推出”中国热门网站用户体验排行榜“。(这段话摘自该报告的新闻通稿原文,听起来呗和谐。有才!)

这个推动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用户体验排行榜”数据采集方法是:通过模拟一标准Web浏览器(”标准Web浏览器”是什么”标准Web浏览器”?)在带宽是T1速度或更快的终端机来测试并获取数据,测试得到的数据真实地反映第一次访问测试站点的用户体验(由此白鸦强烈建议把这个报告的名字改为:”中国热门网站第一次访问用户体验排行榜”)。测试的内容是网站的首页(由此白鸦再纠正强烈建议把这个报告的名字改为:”中国热门网站首页的第一次用户访问体验排行榜“)。通过gomez部署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的测试节点来测试,测试的频率为每60分钟一次,测试结果为一个月数据的平均。

这个提升中国网站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用户体验排行榜”只用了三个指标:响应时间(客户站点中每个完整页面下载到终端用户所花费的时间)、可靠性(用户访问网站和完成某过程的成功程度)、稳定性(衡量某个交易过程的整体响应时间的标准偏差)

虽然只用这三个依据作为”用户体验”衡量的标准被很多人认为”考核点严重不足”,但我觉得其实基本上差不多还算稍微能比较勉强说的过去那么一点点。反正又不是一个ISO什么的。
而且,基础性能确实是一切体验的保障嘛。

但”通过机器来模拟第一次访问测试站点的用户体验”、”测试的内容是网站首页”差点把我给笑翻了…… 我第一次听说这样”用机器模拟来测试用户的体验如何”,更是第一次听说”网站的首页的体验就代表网站的用户体验”;

更可笑的是:
如果可以硬说只用机器测试一下首页就算”用户访问网站和完成某过程的成功程度”,那么只用机器测试一下首页就说”某个交易过程的整体响应时间的标准偏差”实在不能不被认为是在胡扯了…

报告的结果如何?
老实说,我瞄了一眼但没有细看。因为我知道”扯蛋的依据出来的结果一定是扯蛋的”。

“用户体验”这个概念能被这么多人盯上,可见其商业价值确实已经不小了。
但,为什么”用户体验”这个概念能轻易被这样堂而皇之的拿出来”衡量”然后”贩卖”呢?

分类:UCD ,07/07/22 1:13 上午 | 112,849 次浏览 |

网友评论(23)

  1. 动机还是不错的,不过实在太不专业。
    最烦那种动不动就用用户体验往自己脸上贴金的人。

  2. 被测试的这些知名站点所提供的服务都千差万别,各自的用户群对这些指标的满意度重要性都分别不同,这样测就没什么可比性了……

  3. 这种东西弄出来到底有什么用?

  4. 用户体验也可以用机器来代替测试了,真TMD强人啊:)

  5. “用户体验”这个概念已经成为网站炒作的目标了,
    很多人都在拿着“用户体验”做幌子,招摇撞骗了~~~

  6. 如果用户体验只是这些,我就没什么要做的事了…

  7. 呵呵~~ 中国式的用户体验??

    让UE这两个字母都尴尬的体验,一坨SB!

  8. 目前用户体验,真正多少人做到吗?

    讨论用户体验这个问题大家都没有一个标准,人都没有标准,那么机器怎么去判断它?

    真是太有长了。

  9. 我觉得这种努力就值得赞赏,用机器和数字说话的优点就是统一性强,客观性强,总比主观的一人说我好另一人说我更好强。

  10. 虽然我也认为这次活动是扯淡。
    但是我也觉得白鸦的某些观点过于偏激。
    如果一个网站连首页都做不好,内页做的再好我觉得价值也不大。
    也就好比:一个人一身乞丐装,满脸泥巴,却说自己是大学教授。
    我想没有人会信。
    虽然我们要求不要只重外表,要看内在。
    但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呢?

  11. sungla: 俺没有说首页不重要,只是这种访问一下首页就确定谁用户体验好用户体验不好的做法很扯蛋。 而且是用机器“访问”!!!!

  12. 白鸦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其实就是这个什么什么破榜名字起坏了,又不是候总,拿出块表来就要和江诗丹顿比。因为可靠性和稳定性这两个测试纯属扯淡,其实名字改成“中国热门网站首页相应速度排行榜”就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了~

  13. 用户体验是要贯穿整个网站的,有几点做好了,不代表用户体验就做好了,也不能说有一点做的不好了,就没有用户体验了,用户体验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不同的网站也有不同的体验,
    举个例子,视频网站的打开速度恐怕无法比得上一个简单的文字BLOG吧!难道说所有的视频网站的用户体验就没有BLOG的用户体验好么?恐怕太过于牵强了吧!
    算了,看多了,就让那些无聊的人继续无聊吧!

  14. UE的确是门学问,大家都可以参与的学问。
    引用:但,为什么”用户体验”这个概念能轻易被这样堂而皇之的拿出来”衡量”然后”贩卖”呢?

    我也有个同样的问:为什么web standards 可以拿来“炫耀”呢?

    可以感受楼主的心情~

  15. 发现有个错别字。
    “听起来呗和谐” 应该是“听起来倍和谐”

  16. 确实够扯蛋的东西,这种数据的不真实性太多了!机器无法遇知人的意愿和感受!何时才能让行业更加的有实用性??期待……

  17. 我并不完全认同白鸦的意见. 就文中提供的这些信息,”响应时间”,”可靠性”和”稳定性”, 对于门户网站和它庞大的用户群来说是有一定意义的, 例如,圣诞节网上购物,amazon出现订单提交没有反馈,情况持续n小时,致使用户放弃购买.它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自动的量的测试,时时监控,并非人为的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真的可以打遍天下(后者更多的关注于用户具体的操作体验,而缺少一个宏观的掌控和支持).

  18. 我到觉得如果将用该报告的用户访问体验该为网站稳定性测试更直接.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指标即使在今天宽带大大普及的时代依然是用户粘着于某个产品或服务的决定因素之一.对中小网站,新网站尤其如此.

    另外不排除此测试的商业因素,在成本,可行性方案的权衡中选择可以机器完成的测试点,再冠以用户访问体验的大帽子,..应该有其它我们没看到商业内容在里面

    当然这个测试如果继续深入,如果增加更多的考核点(但一定是人工测试,并且不是产品经理,或设计师去考核和评价,而是类似市场调研有真正的用户采样测试)会更有价值.

  19. 动机不错,呵呵。

  20. really kool motive,

  21. 请指导我的博客

  22. 看着都气愤!

  23. the designers even use authentic parts that are not too expensive and include them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e handbags.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