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这是UCDChina提前预览网页留下的存档,不包括作者可能更新过的内容。
推荐您进入文章源地址阅读和发布评论:http://www.prower.cn/inte......teraction/977

浅谈评论留言的设计

作者:Prower  |   发布: (编辑)稻草   |   时间:2009-01-04 20:30:29 文字大小:- +

网易新闻的2008年终策划专题——无跟帖,不新闻,一下子把新闻后面的评论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专注于IT新闻的cnBeta.com同样也对2008年的精彩评论做了一个整理……

网络媒体与传统的纸质媒体最大的不同点之一,即是网络媒体可以实现与读者及读者之间的即时互动,而这种互动方式以评论最为常见及最受关注,甚至这些评论改变了很多人的阅读习惯,于是出现了粗略扫瞄新闻然后细品评论的这样一类人群

网易新闻后的评论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这里已经成了评论娱乐化的集散地,更似乎已经成了很多人上网易看新闻的最重要的理由,所以网易新闻会将评论推上一个新的高度,即使新闻后面的评论与新闻本身的内容并无多大关系,甚至毫无关系可言。但做为一个商业网站来说,人气流量始终是他们最关注的。

而显然的,这种可能与文章本身毫无关系的评论是许多网站或是博客所不愿见到的,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评论的质量,也会拖累整个网站的质量,所以豆瓣甚至不惜提高评论门槛——将评论框置于最后一个评论后面——以期提高评论质量。(请看这里

这在一定程度上让豆瓣的评论功能变得很难使用,尤其是在豆瓣每页的评论数有100条的情况下,很多情况下不得不拖动长长的滚动条到底部去寻找评论框,而且可能还要面对评论翻页的情况,所以在豆瓣要写一条评论将变成“很困难”的事。

豆瓣对评论框做如此设计的理由应该是相信用户只要有足够的评论诉求,就会跨过这些“困难”寻找评论框,而且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那些诸如“顶”、“ 赞”之类的低质量甚至是毫无意义的评论。提高评论成本保证评论内容相对的高质量的同时,也产生另外的问题,豆瓣如此的评论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强迫”用户查看已经存在的评论内容,而且有多少用户的评论诉求会强烈到跨过这些长长的评论内容,谁能保证低诉求的评论就不能产生高质量的评论内容?

与正文内容相比,评论内容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正文”,可能是对正文内容的一种延伸,也可能是对正文内容的一种探讨,甚至可能是对正文内容中观点的一种纠正,所以与正文相比,评论同样重要。

但是提高评论门槛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在阻碍着交流的顺畅性,即使这种设计的本身是出自于对评论内容质量的保证。

如何在保证评论顺畅性的同时保证评论质量,可以参考一下digg的设计。

评论内容是基于正文内容的,所以对于评论内容质量的筛选也可以交由正文作者去决定,质量高的靠前排,这本身也是对即将做评论的用户做一个好的引导,而意义不大或者毫无意义的评论则按正常的时间先后来排序。

很多网站的评论都做了如此设计,网易评论也是其中之一,但这些网站把评论质量的高低权限交给了本身就为娱乐而来的用户们,所以评论内容严重偏离了正文本身,也间接的导致了评论质量的下降。

给用户提供简单易用的评论功能,同时把评论质量的掌控权交给作者,在保证用户交流的顺畅性的同时也提高评论质量。

更多
打印  |  相关话题:留言和评论   |  类别:设计思想  |  源地址

UCDChina的书

《UCD火花集2》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3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UCD火花集》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JunChen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网页设计解析》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周陟著,定价62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赢在用户》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用户体验的要素》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