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分类“互联网”的存档

« 较旧文章 较新文章 »

移动互联网,谁在用什么?

现阶段,国内移动互联网的状况是:一群不用PC上网低收入年轻人,在用手机上网获取以“”为主的娱乐内容,打发无聊时间。

低收入
中高收入人群一般没有很多闲时间,却有很多娱乐方式的选择,比手机更高效更过瘾的娱乐方式。他们对于手机的第一定位是“工作需要”和“日常生活”。
虽然很多厂家都在不停的宣推“商务手机”,MS也在不停的把WINDOEWS往手机上搬运,但实际效果很差,手机就是手机,它不是电脑,使用效率和感受永远都会有着很大的区别。除了通话,手机其实并不能真正在工作上帮助他们什么。对于他们来说用手机做“工作”只能使偶尔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很难持续用现在的这个移动互联网去“工作”或者“生活”。
而且。中高收入人群在中低消费上反倒相对理性,面对中国运营商或SP们抢劫式的收费方式他们会选择自己认为最可靠的上网方式。显然不会是通过中移动的互联网。
查看全文 »

[通稿]Facebook正在和我谈收购事宜

在Yahoo!的互联网时代,AOL等系列公司使出了上万种围绕着“门户”的手段挑战Yahoo,均以失败告终;在Google的互联网年代,YAHOO、MS使出浑身解数围绕着搜索试图挑战Google,依然屡战屡败;
这个时候,Facebook出现了,一个拒绝被大佬们恐慌性收购的自信者,用一种新的游戏方式挑战着Google。
且不说Facebook是否真的有资格挑战Google,起码让投资者们在只能选择Google这一棵歪脖树的时候,多了另外一根可以上掉的绳子。多一个选择就是多一份价值,虽然他们依然在怀疑这根绳子是否足以支撑自己的体重。
也许这才是Facebook最大的价值。
查看全文 »

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的挑战?

移动互联网的潜力很大(数字类似七八年前的互联网,前景超过10年前的互联网),应用空间绝不只是现今服务商们提供的这些;它受环境、屏幕和输入条件的显示;但更受益于其个性化和移动性的特征;速度一定不会是问题。

1、关于中国移动互联网未来会如何火爆,google一下相关资料够你看上整整一天。几乎没有人会怀疑移动互联网会成为未来互联网最大发展方向之一。
同样几乎所有人都很明白: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也绝不只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wap新闻”“电子读物”“IM聊天”“天气预报”。
隔岸看一眼个人电脑将成为古董的日本市场:84%的人拥有手机,9成手机可以无线上网,80%用户在利用网站,7成用户在用3G服务,大部分手机内置IC卡,钥匙、购物、车票都可以代替,手机电视、音乐非常普及;,2006年日本基于I-mode技术的手机广告营业额超过200亿日元。……
查看全文 »

移动互联网,巨人战争?

http://uicom.net/blog/attachments/200706/dv769032.jpg
巨人们在长满杂草的肥沃土地上开始布阵,小虾米们无所适从。各有个的打算各有个的企图,防守、进攻、利益扩张…

1、从全球范围来看,移动互联网的世界现在是巨人的战争
某位才女曾这样比喻:巨人们在上面排兵布阵随时准备开战,各有各的套路;小虾米们爬在地下,有的根本没看明白,有的还活在当初的世界,有的从一个个尸体中继续前行…
查看全文 »

“付钱”、“免费”、“赠送”…

1、上次回郑州。在北京西站。
行礼检查时,我前面是一位30岁左右的大姐,很吃力的提着个很重的大帆布包;检查完我要走到她前面去时,被拦住,“小兄弟,麻烦您帮忙抬一下包吧,太重了”。
我帮他抬起包。
从一楼上二楼后继续往前走,
突然这大姐说:“兄弟,咱们抬到第7候车室就可以了,一会我给你5块钱”。
… “5块!500块可以吗?”,
此女很异样的眼神看着我,..
“那算了”。放下包走掉。
查看全文 »

百度首页人物收钱否?定价多少?

谷歌传出了新的首页,百度也搞起了百度月度人物;刚刚看了一圈blog,他们大致的观点如下:

1、百度意欲进军新闻门户。“我们的首页人物,从网民的意图中来,再通过百度的新媒体平台,传播到更远的世界和更广阔的人群”。
2、这算是搜索引擎的创举,同时引发的对内容本身的关注和讨论,甚至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3、百度试图吸干搜索的最后一滴血,彻底的将“百度搜索”变成了“搜索百度”;
4、首页人物是为了掩盖技术的阳痿
5、不是什么大功能,只是挤兑一下sina
6、百度要搞“事件”和“人物”,挖掘其搜索引擎的价值
7、这件事有意义,起码比谷歌的新首页有意义。虽然赶不上想去和阿里抢钱
查看全文 »

良性“大泡泡”,马云制造

融资15亿美元(仅次于google当年的17亿),市值257亿美元(当日涨幅192%,几乎等于“百度+腾讯”),市盈率309倍(百度200倍左右,google58倍左右)。这是阿里集团B2B业务独立IPO的几个关键数字。当事人都说这些数字很合理,不高。

不管有多少承销商的成绩,也不管有没有资本背后的运作,这的确是个泡泡,而且是个极大的泡泡。
不管是不是马云和阿里的本意,市场最后给出的这个市值其实是算进去了淘宝、支付宝以及其他阿里旗下业务(一部分价值)在内的,也许这正是投资人的需要。如KESO所言,马云是在帮商人赚钱然后自己才能赚到钱,只不过这次IPO更多是在帮资本商人赚钱。
查看全文 »

« 较旧文章 较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