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分类“互联网”的存档

« 较旧文章 较新文章 »

第一次外贸访谈小总结

1、昨晚和一个做外贸的朋友吃饭,更多的了解了外贸公司和中国制造概念的中小企业,近一两年来的困境。

2、关于外贸市场营销:外贸公司现在在整个出口中依然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真正直接自己销售的企业很少,自己采购的老外就更少。
外贸的主要推广手段还是在线下展会,比如广交会。 阿里巴巴等网站推广预算一般不超过30%。因为展会效果好。

3、关于次贷危机:次贷危机给外贸公司、制造企业带来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大。只有一些美国市场比例过高的行业例外。但大部分东欧和非洲国家基本无影响。
活下来的外贸公司和中小企业在互联网上的投入并没有太多减少,就算减少阿里巴巴也是最后一个减。
生意不好的时候他们反倒会“增加推广”。当然,很有可能是一个过度期,不可能持续不好持续增加。 我们认为阿里巴巴上季度财报好看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此。

4、真正影响一些外贸公司和中小企业死掉的原因不是次贷(也就是说不是“需求减少”)。他们的死因主要有三:
1》原材料、物价上涨,成本提高近20%;
2》美元贬值;
3》外贸退税从一年前的17%,到现在陆续少了十几个百分点。

5、以上三个原因导致制造企业的商品价格提高20%左右,外贸公司的价格提高50%!
中国制造在很多领域失去了“价格优势”,很多客户纷纷走向印度等地。

6、关于支付:从定金到交易等多次来往后,银行转帐成本超过5‰;认证成本更高。
还有很多不够先进的外贸企业并么有使用第三方支付。虽然他们知道第三方支付可以省钱,但还是对银行更信任。

7、关于物流:基本都是对方指定物流,保险成本在6‰左右。但出问题之后的取证、索赔非常麻烦。基本上1W美金一下可能自认倒霉,只有单子大了才会想想办法。

8、关于进口:很多外贸公司近年来在进口的利润高于出口。这块空间很大。

9、以上记录可能存在片面性。 欢迎更多做外贸的朋友接受俺的访谈 :)

关于IT和数码类产品的B2C

1、物流是他们最大的问题。
因为除了速度、效率,还增加了安全、保险的问题。物流公司和保险公司都躲。

2、京东商城确实发展的很好,但地域性限制也不小。宏图三胞在这边也很牛逼,虽然严格来说他们不算电子商务。
IT和数码等大件商品的远程快递问题很头疼。目前在消费心里也确实有地域问题,中国人对这种大件的需要更多信任的消费,确实存在“地域歧视”,上海人不相信北京的,北京人不相信杭州的,最好是买本地的。。

3、这类产品的电子商务确实情景很大,但不能因此说线下卖场就没用了。
靠便宜和低质货是没戏的,只能赚到小钱。同质化竞争到最后,还是服务和质量。

4、广东地区这一年确实出来很多这样的网站(包括同城电子商务的)。但,基本都已经或者即将死翘翘了。
因为他们原本就不是互联网的人,以前就是趁改革开放投机倒把的,现在只不过是要用互联网继续投机倒把,或者套钱。 所以他们进来的快,走的也快。

5、chiefvalue.com是新蛋网的旗下网站,只是一直不方便公开而已。新蛋在中国做的并不好,但在美国很牛逼。
chiefvalue.com根本不是新蛋的什么竞争对手。原因很简单:新蛋有很多需要处理的库存,也需要偶尔玩玩下三路打击一下竞争对手。

6、不只是在中国这些B2C有垃圾邮件。新蛋在美国的电子邮件营销效果同样很好,占所有营销效果的首位。

7、有朋友打算收购一个“IT和数码类产品的B2C”,欢迎推荐。 相似类型的也行。
收购的目的不是公司。是团队。据说,钱不是问题。

用玩票的心态瞎猜豆瓣的思路

1、从半年以前要“去中心化”开始,豆瓣作了不少大的调整,重要的是上线了很多的新功能。同城、日记、相册、音乐试听、等等。

2、一个多月来,豆瓣上线新功能的步伐暂停。实际上,这个时候豆瓣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成。我本以为,他们会开始做“电子商务”或者“定向推送”的尝试了。
但,最近一次,豆瓣又作了一个更新“我的豆瓣可以拖拽了”。因此,我又猜测:“豆瓣在暂时停下脚步整理一下豆瓣现有的产品结构,然后再做电子商务上的尝试”。

3、于是,我试图在任何不知情的情况下,基于自己对豆瓣现有功能的理解,对“豆瓣在商业上未来一定会朝电子商务方向尝试”的猜测,打算给豆瓣做一个玩票性的改版。(只是基于信息呈现层的)

4、由于我这个人做事喜欢咋呼,今天晚上在动手之前就喊了:“我要尝试改版豆瓣”。在我刚刚对“新豆瓣”的栏目结构整理完,准备细致划分导航和主要栏目信息规划的时候,阿北用豆邮发给了尚未发表的“豆瓣的去中心化 二”。

6、这篇文章打断了我的思路(这是我作了一半的草图)。我发现,虽然在外表上我的构思和阿北的基本一样,但具体内容来看差别很大。

7、因为还没有发布,我不便说(详细内容值得期待)。 只说说我本来的想法:

.1》我的“新豆瓣”栏目规划:首页、我的豆瓣、友邻、广场、玩意儿
广场 = 小组 + 同城 + 九点。玩意儿 = 书 + 电影 + 音乐。

.2》“我的豆瓣”是我的主页我的家。
“友邻”是朋友交流的地方,基本和现在么有变化。
“广场”是更多相关的人就感兴趣话题、事情进行交流的地方。
“玩意儿”是豆瓣甩不掉而且有着悠久价值的“文化玩意儿”。

.3》目的:进一步加强“去中心化”,让网站上任何“主要内容”都是通过我“筛选”的。(无论是通过加友邻筛选,还是通过加入小组、参加活动、以往记录等等等各种方式有意或无意的筛选。)通过用户属性和行为已经关系对信息进行有效过滤,而不是通过内容。

.4》“去中心化”之外的处理:用巧妙的产品设计,主要在“广场”“玩意儿”两个板块的“辅助信息”里显示一些“豆瓣猜”和“热点”的东西。 以求在用户关注某个信息的同时能够随时发现惊喜(“发现惊喜”一直是豆瓣很好的一个体验),且必须做到“不让用户觉得这些本不该属于他的热点信息多余,或 者惹人讨厌”

.5》主要是试图通过新的信息规划,对豆瓣进行“瘦身”并加强结构的扩展性,以求重新滤清豆瓣各功能点之间的结构关系。为未来新的尝试和发展方向扫清道路。

8、虽然阿北发过来的“豆瓣的去中心化 二”和我预料的不一样,让我有些许吃惊的同时佩服他的思路。(似乎他第一次去中心化时就想好了现在这一步,在那遥远的半年多以前)

但,我还是不完全赞同他这第二个“去中心化”的具体做法。 特别是在还没有看到具体产品上线的时候。

当然,因为对豆瓣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入,因为没有看到具体产品,他的“豆瓣的去中心化 二”我并没有完全理解透彻。
也许,在看到新功能上线以后,我会再进一步理解“豆瓣的去中心化 二”,哪个时候可能我会赞成他的思路和做法。

9、其实我是无聊,玩票的。 真正了解豆瓣清楚豆瓣方向的当然只有阿北和他的团队。

关于百度C2C和淘宝商城的猜想

最近,每聊电子商务,无不提及百度C2C和淘宝商城。在此说说我的几个猜想:

关于百度C2C

1、百度C2C其实是B2C,而且还不是像淘宝那样很小的B,类似淘宝商城。

2、百度C2C前期在收入上的首要目标并非“在这里产生多少交易”,而是“如何榨取中小企业更多的推广预算”。这是竞价排名收入的另外一种很好延伸,也是在将手伸向马云的蛋糕里。

3、也许我们会看到用户去百度搜索某个商品,被强行引导到了百度C2C,最后却跑到了别的网站购买。 但,对于百度来说“推广费用”已经收到。

4、也就是说,百度首先要抢的是中小企业“客户”,而非个人用户。个人用户已经在自己这里,需要想办法转化为“消费者”。

5、支付问题百度不会单独做,就算收购也会先绑到C2C里。 是否独立或者分拆,那是以后的事情。虽然百度很清楚这个东西是将来电子商务的战略核心 ,也是自己在电子商务领域最大的障碍。但,眼前更要保证购物体验的完整性,而且也没有精力搞两套东西。

6、百度Hi和C2C会有很好的结合。但百度贴吧初期不会结合的很紧密,需要慢慢尝试。

.
关于淘宝商城

1、电子商务的两个优点应该是“方便快捷、便宜”。但现在的淘宝其实只有“便宜”,用户去淘宝也只因为便宜,甚至很多人不去淘宝也是认为“太便宜的消费没有质量”。这是淘宝最大的瓶颈。

2、周日我刚采访了这样一个用户:她们买东西总是去商场,因为那里消费可靠,虽然价格高。她们的月收入不超过2W,但消费超过1W,不在乎买套化妆品省百十块钱。她们除了游戏点卡之类的“标准化”商品会在淘宝买,别的都去线下商场。她们身边那些月消费不超过3K的人,在淘宝买东西,因为便宜。

3、马云要想完成所谓“购物天堂”必须把“对消费质量又要求的消费者”吸引到淘宝。对于这些人来说电子商务最重要的不是省钱,而是方便快捷(更细致观点请看我在这帖子下面的回复)。对于马云来说,这些人要比淘宝现在的用户更有商业价值。

4、淘宝商城的第一任务应该是“吸引更多对消费质量有要求的消费者”,而非延续性的让现在“图便宜”的用户消费更多。但,中低层执行出来的结果似乎不是那么回事。

5、从互联网商务的基础建设来看淘宝现在的布局基本完成。接下来,社区、物流以及线下渠道可能是马云要做的一些事情。
(社区应该是接下来的第一任务。据说周韶宁拿了几个亿在杭州做物流,马云有投资,二人保持着某种默契)

6、已经有不下十个我采访的用户,告诉我:淘宝的移动应用很烂,如果做好了我一定很经常用。淘宝除了“产生更多交易”还应该做一些“搜索工具”的事情,商城在“查价格”上很有潜力。

7、 淘宝该瘦身了(不只是从导航上),总是看到加东西没见过减少东西。很多该消失的应该早点消失算了。比如已经被和谐的彩票。

刽子手白鸦的砍杀原则

说实话,网易这次“高校奥运观方站”的活动,并不成功。事情的发展似乎和他们的预期差距很大,组织者似乎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赛期过长、参赛队伍过多、一个学校只能一只队伍导致不能挑选出该学校最好的水平代表、很多学生面临暑假和毕业设计,等等原因,使得很多人都感觉到疲惫。

通过这次活动体现出来的,高校大学生普遍(不是所有)对于互联网的认识肤浅、产品设计能力匮乏、网站研发能力初级、 内容组织能力初级、缺乏想法和创意、甚至连基础职业素养都不具备等等现象,更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而且,这个事情本身的关注人群和受众很狭窄(甚至连高校人群都没有很好的囊括),也使网易连最根本的商业目的都没能达到。

但,无论活动成功也好失败也好,无论网易的出发点是商业更多还是做秀更多,抑或其他。至少,网易做的这个事情,对在高校里更好的推广和普及互联网相关技术,是有帮助的。至少,这件事情让我们一定程度上(也许是片面的),了解了高校学生对于互联网的认识程度。
这也是我当初会答应做评委的主要原因。

现在,这个活动到了“决赛期”。网易采取了“评委淘汰制”的做法。这个方法效率很高,可以让一些很次的参赛队伍迅速出局,免得耽误所有人的时间和眼球。这个方法也很绝,网易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同时公开、完整的把“刽子手”任务和名声交给了评委。从以往的情况来看,每一次淘汰,评委们估计都会多打上几个喷嚏。

作为评委,我看到这个赛制决定的时候,打心里说了句“网易,你们丫够狠!”。不过,没办法,咱接了这个事情就得继续帮人家做下去。而且,只要公平、公正,多打几个喷嚏也没什么大不了。换个角度来看,喷嚏打的越多,说明自己淘汰的越正确。

既然要做刽子手,那现在就先公布一样我的砍杀原则,免得有太多冤死鬼:

1、用开源程序,没有在网站的显著位置给原作者留版权信息者。淘汰。
2、用设计模板,没有在网站的显著位置给原作者留版权信息者。淘汰。
3、没有经过授权直接盗用程序、界面设计者。淘汰。
4、转载内容,但没有显著著明出去。淘汰。
5、不是自己的程序,不是自己的设计,但有授权且留有版权。扣50分(满分100)
6、网站上出现黄色小段子、裸体美女图等一系列刺激“荷尔蒙”的内容。淘汰。
7、不支持firefox、自动打开声音、用flash做的导航菜单。均扣50分。
8、导航混乱,网站布局结构混乱,视觉效果干扰主体内容的显示。均扣50分。
9、满网站都是爱国信息,除了爱国还是爱国,没有实质内容。淘汰。
10、用任何方式讽刺和侮辱任何一个评委(不要担心我分不清楚什么是恶搞和开玩笑,什么是讽刺和侮辱)。淘汰。

我一次只能淘汰2个,如果你符合淘汰条件而没有被淘汰。那么,恭喜你,我先看了别的该淘汰的网站,祈祷下次我不会先看到你的网站。

最后说一句:
面临毕业、找工作、暑假、热恋等问题,很多大学生已经身心俱疲,而且感觉20万的奖金离自己其实很远。如果你们内心其实已经不想比了,或者对比赛本身已经存在质疑无法端正态度来比赛,我劝你们还是退出算了。以免给自己的学校丢人。

请教。关于吴海和关明生

1、两年多来,我一直在试图更多的了解,中国互联网上的两个人:关明生、吴海。

2、这是两个其实没有干系的人。这是两个很特殊,很值得研究的人。
所谓值得,并非指他们的人本身,而是他们所做的事情。

3、关明生带着世界最先进的管理文化─GE的文化,把当时中国最土的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从一个纯粹的泥腿子企业带上了正道。解决了“入道”问题。
吴海带着传统到不能再传统的市场营销方式,土拉吧唧的把一个由多位海归和神童/天才创办的,有着“先进文化”的互联网公司 ─ 携程,从云端拉到了地面。解决了“落地”问题。

4、据说,关明生对马云的影响极大。在他之前阿里巴巴完完整整的是一个泥腿子公司,从管理到生活,从上到下。
据说,当年携程在冬天里拿第二笔钱时,是以“收购吴海及他的商之行”为重要条件的。 N次谈判后,一边和“商之行”签收购合同(朱瑛石帮我更正:第二次收购的应该是现在运通,吴海和商之行不是通过收购而是带核心团队加入的。),一边转脸拿到投资。

5、两人对这两个公司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是这两个企业的历史转折点。如果没有这两个人,也许阿里和携程想要走到今天的地步,会困难很多。
这是两个很好的,传统文化和互联网文化揉合的案例。

6、一直很想写篇关于他们的文章。
但,关于这两个人的信息和真实事迹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很少。甚至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他们。
我只是常从了解事实的人那里挖到一些信息。但信息量很少。

7、关于吴海,还有一个民间的八卦,不写出来放在肚子里总是不舒服。
传 闻:吴海当年的女朋友在携程的竞争对手公司做,季琦对此很不happy,吴海觉得人家又没跟自己结婚,凭傻要左右人家姑娘。所以双方发生一些分歧,吴海于 是索性离开了。离开之前梁建章也提到要不要保留股份,吴海拒绝了。所以这也就造就了现在传说的:“史上最值钱的女朋友”。价值一个亿…

8、欢迎知道更多相关“真实信息”的人,给我提供更多有意思的信息。  然后我们整理到一起分享。

答记者问,给keso打分

白鸦:

你好。我是《新知客》杂志的王薇。
非常感谢你在百忙中抽出时间配合我们的采访。

以下是这次采访的问题,先给以免太过冒昧。
1.      因为这次的栏目是写keso,我们需要得出一个keso大致的概念,看看他的朋友对他的印象如何。所以请你先给他打一个分。你觉得,keso在武力(执行力)、智力(知识结构、策划与创新)、统率(领导才能)、政治(人际交往能力)、魅力(知名度与美誉度)方面分别可以获得多少分,每项100分的上限。

查看全文 »

« 较旧文章 较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