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网址导航 - 书友会 - 邮件组

× 关闭
我有建议/意见

主要内容

开放平台 最后更新: | 文章数: 9

从Facebook的平台开放以来,众多的互联网企业随之打出开放的牌,但究竟怎样的开放才能成功?

  • 9. 从开发者协议看各SNS开放平台的开放策略    2010-08-11 09:26

    前几天,开心网终于公布了其开放平台,同时传闻中QQ、盛大、财付通也都在准备开放平台,加上早已开放的人人和新浪微博,开放成为了一个讨论的焦点。一时间网络上充斥着大量鼓吹开放好处的文章,仿佛无论什么产品,打上了开放的标签就战无不胜了。 历史上的开放,既有开放源代码运动这样的成功案例,也有IBM开放PC落了个被收购的反面教材。开放平台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从技术上公布API,允许三方接入就可以了的。开 ... ...

  • 8. 开放平台,我们还很有距离    2009-10-26 19:12

    10月22日参加CSDN举行的SD大会,在晚上有一个开放平台专题,胡延平老师和黄冬老师作为嘉宾参加了本环节的讨论。出一些开发者外,华为、腾讯等企业也有同学参与。主要是互动讨论的形式,在讨论中我自己也得到不少的收益。 开放平台到现在,还是一个小圈子关注的事情,这个概念本身并未能有统一的认识,而我们这个小圈子讨论最多的还是类似于Facebook这样的SNS的开放。但从整个互联网的角度来看,其实 ... ...

  • 7. Profile与开放    2009-05-01 23:30

        最近几个公司相继推出profile服务,譬如google profile,yahoo profile,包括微软的live space也开始支持多三方服务的导入。profile实际上是相当于像名片一样,别人一看你的profile就知道你是谁,你都干了些什么,当然这都是在你允许的情况下。不过,这和“开放”有什么关系呢?我在这儿说的开放不是指 ... ...

  • 6. 开放是一个笑话    2009-04-18 01:16

    先看这张图: 比较明显,服务A一直到服务E,都是开放的,彼此之间可以连通。更重要的是,这些服务全部为用户所直接触及。形象一点说,就是五个服务全部“沉浸”在用户之中。用户无需通过某种服务就可以知道其它四种服务。 这张图 同样,五种服务之间也是互相连通的,但遗憾的是,大部分用户通过服务A才能触及其它四类服务,只有少量用户会直接和其它四 ... ...

  • 5. “开放平台”牛应用,搜索引擎“垃圾站”    2008-12-09 00:45

    昨天晚上折腾半天,正准备睡觉,结果不小心连接看了三篇关于“开放平台”的评论和报道。十分有趣。 先看的是一篇关于 FaceBook 估值的文章里,FaceBook 讲了其平台与应用的关系;而后看到北城在说“扯淡的开放平台”;在北城的文章里,又链接到了谭晨辉的“扯淡的51开放平台”。后面两篇文章充满了愤怒与无奈。  ... ...

  • 4. 开放平台不是伟哥    2009-02-08 17:19

    又有哥们告诉我他们产品准备通过开放平台来促进用户增长、提高用户粘性、或者达成虚无缥缈的所谓战略目标。我不仅想再次──对,是再次──说一句,那就是,开放平台不是伟哥。阳痿不举,要对症下药,不能病急乱投医。 在 互联网的各种产品形态中,从信息流角度来看,都(至少)包含一个两节点循环。(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关于盈利的循环,但不是本文探讨的话题了。) 无论是作为媒体/搜索的内容-用户、社区的用户-用户 ... ...

  • 3. 开放平台的经济模型    2009-02-16 16:06

      自facebook引爆开放平台之潮流后,众网站产品纷纷效仿,一霎间,无论社区黄页、论坛博客,纷纷加入开放平台的行列中去。开放平台实验室也在第一时间创立,领中国开放平台研究之风骚。 前一阶段开放平台的发展,集中在工程化和商业化方面。其中有facebook、Google、康盛创想、校内等一批平台提供商发力,也有第三方开发者和App开发团队顺势而起,一同创造价值和分享价值。 ... ...

  • 2. 不开放的根源    2009-04-15 22:51

    最近太忙了,忙的时候写blog成了一种放松和消遣,今晚有时间说说开放。开放,一直是中国互联网的一个“伪名词”,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中国互联网市场上,从来就没有开放这一说。往往是一堆小公司天天喊开放,那么点用户规模,开放有价值吗? 我理解中的开放,可能包括两种,这两种可以认为都是Facebook带给我们的。一种是平台的开放,前提是你已经形成一个平台了,这个平台上的大 ... ...

  • 1. 说说“不开放的根源”    2009-04-15 22:52

    刚刚看到了曹增辉老师的《不开放的根源》一文,曹老师认为不开放是因为垄断,我只能深表不同意。 首先,我不觉得根源在于垄断。我们不说运营商那些天然的垄断者,仅以腾讯为例。腾讯不是天然的垄断者,他靠一个复制ICQ的产品起家,现在发展成为了一个事实上的局部垄断者。它在各运营商的垄断的缝隙中、在门户大行其道的缝隙中发展壮大。由此可见开放不开放对于一个新产品或新公司并不会产生绝对的抑制作用。  ... ...

1-9 of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