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
控制用户的期望值 2011-08-08 23:07
女朋友每次炒菜我都会觉得特别好吃,昨天突然觉得她控制的不是菜,而是我。 一般情况下,晚上8点以后才能吃到饭。而我一般从7点就开始有点饿,等吃到饭,可以说是饥不择食,美味远不如充饥来的有快感,所以每次我说好吃,可能真正的原因是饿了。 再说到运营,产品层面,我们无法左右他,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妥协和让步。但是在用户层面,我们的发挥空间则更大,能做的事情更多。下面很多举例都是围绕苹果,不 ... ...
-
如何设计广告的用户体验? 2009-06-23 09:21
周六。据闻北服美女甚多,于是应邀去做了一个关于UED的讲座。人不多,讲的很乱,但大家听的很认真,欣慰。讲完之后回答了很多关于社区、搜索、设计的提问,印象最深的是这个问题:如何设计广告的用户体验。 我的回答: 1、广告在国内的现状很可怕,基本上已经完全被赋予了“垃圾”冠名。 究其根源:大多数人都在想办法如何把广告更大力度“推”给用户,而没有先 ... ...
-
可访问性浅析 2009-01-13 12:49
在Web前端开发界,有三个词经常被提及:可用性(Usability)、可访问性(Accessibility)和可维护性(Maintainability)。 可用性指的是:产品是否容易上手,用户能否完成任务,效率如何,以及这过程中用户的主观感受可好,是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产品的质量。可用性好意味着产品质量高,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可维护性一般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当系统出现问题时,快速定 ... ...
-
UED技术层次初探 2009-02-28 14:58
抛砖引玉: 我的想法: 视觉规范和交互规范,以用户研究作为基础。比如全站的色调,基本操作的交互等,都取决于对主流客户群心智模型的研究。 前端技术相对独立,在规范的基础上,封装成技术框架供上层调用。这里的框架仅包括基本功能,比如css框架里的reset和grids,js框架里的dom、event等,不含widgets. 再上一层是设计模式库DPL(Design P ... ...
-
符号的传达与网络产品的可用性 2011-02-14 01:08
引入 随着信息技术和高科技的发展,我们正从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时代转向以数字和网络为主的后工业时代,以服务和体验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将成为经济的主要推动力;网络体验经济主要是指互联网上为人们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的公司,如网上购物消费,信息查询,企业办公管理,网上娱乐等等,网络产品的易用性,美观性,操作的简单化,任务的成功率等,直接影响到人们使用网络产品时的体验;将符号学的理论运用到网络产品的开发中 ... ...
-
又是听不听用户的意见 .. 2009-03-29 07:45
1、以用户为中心是不是就等于要听用户的话?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不在这里赘述。结论:以用户为中心是指“为用户着想,从用户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别非一定要听用户的话。那些所谓的“用户习惯”只是在这里需要克服的问题,而非要供奉起来的“限制”。 2、 这两个产品对于两个企业来说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改版背后应该都有着很多很多的 ... ...
-
社区是运营出来的 2010-08-23 13:06
大约一年前就读过周鸿祎写的《好的互联网产品是运营出来的》这篇文章,但是,真正悟到类似的道理,还是有些后知后觉。 这其实可以是前一篇文章的续篇,话题没有那么大,说产品是运营出来的,我觉得有点过,因为任何一个产品,都有一个生命周期,运营不过是其中一个阶段,我觉得不太适合夸大,但确实很重要。都说有些企业在一个正确的时间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就算“成功”了,但持续做正确事情的 ... ...
-
《一路求实》笔记 2010-10-29 08:20
前言:这本书言简意赅,字字珠玑,让人耳目一新、酣畅淋漓。它用最简洁的语言进行了最为有力的阐述,给人以立即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冲动。原名“Getting Real”,自译为“一路求实”。这里,整理了精华,制作了pdf文档;但仍然推荐你阅读全部内容(见文末参考资料)。 介绍 想构建一个成功的网络应用么?是时候做出个实在的东西来了。 ... ...
-
“怎样解决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2008-10-13 23:34
Article copyright by Kate Rutter Kate Rutter版权所有 作者:Kate Rutter 译者:UCD翻译小组,Abigail原文地址:http://www.adaptivepath.com/blog/2008/10/08/how-to-solve-it-never-goes-out-of-style/ ... ...
-
读后感《設計是什麼?》 2011-01-17 23:10
看了不少的书,很少写读后感。昨天晚上看完了这本《设计是什么?》,一本关于保罗·兰德给弟子讲设计的书。书的内容很少,只有前半部分几十页是有用的。我记录一下大师对几个点的个人理解。这本书拍拍网上也有卖,有喜欢的可以点击下面的封面去购买。 观点一:“设计是一种关系。”在设计时,使用一个元素、仅仅只是一个单一的个体,一旦引入其它元素,两个元素之间就会 ... ...
-
设计没有价值? 2010-11-02 16:12
上周听了支付宝折折熊关于《设计师的转型》的分享。一直在反思自己走过的设计道路:从本科读工业设计开始,有个梦想:认定设计可以改变世界。之后几经转折,做过视觉设计师,最后转做交互设计师。在和PD 和开发纠结和拉锯中,依旧认为只有设计才是拯救产品的良药,懵然意识到设计似乎并未改变过什么….. 我们的设计真的存在价值么? 举一个包益民在TED演讲所用的例子:“ ... ...
-
心理分析案例系列(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09-04-23 13:18
Finger 说明:其实这次测试的性质很模糊。我自己把它当做是一次用户体验的实践。但是,一来这个测试方案本身的出发点还是要获得软件兼容性测试数据,测试的时间又 非常紧迫,二来我自己也很清楚软件工程和可用性工程的方法差异巨大,因此在本文中采用新方法的唯一目的是满足实际情况需要,并不代表哪种方法更好。 软件兼容性测试: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前天被头儿叫过去开会,要求我们UE组两个 ... ...
-
提升产品也要重视用户习惯 2009-03-29 22:13
最近大家关注较多的就是 facebook 的改版所引发的争议,并引出被媒体炒作放大的马克·扎克博格那听似雷人的话。于是一场关于“用户的意见听不听”的谈论在一定范围内展开,这一话题应该是早有结论,业内应该更倾向于:用户意见只作为参考;引用白鸦的话:以用户为中心是指“为用户着想, ... ...
-
层次任务分析 2010-12-28 11:50
要做好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便要求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用户、理解用户。作为交互设计师,在动手画交互稿之前,我们需要理清用户(User)、目标(Goal)、任务(Task)。 今天主要探讨任务分析。目前,常用的任务分析方法主要有:层次任务分析(Hierarchical Task Analysis)与认知任务分析(Cognitive Task Analysis)。这里将主要阐述任务分析中的层次任务分析。 ... ...
-
一个网站的金字塔战略 2010-06-28 23:01
在这个由 Twitter, Facebook 等等社会网络主导 Web 的世界,我们似乎忘记了一个网站的使命,内容与用户体验,越来越多的人醉心与同社会网络周旋,却忘记了内容,用户体验这些最基础,最本质的东西。本文讲述 的是一个网站所应该拥有的金字塔结构。 Web 金字塔结构 内容 让我们从金字塔的底层,内容开始,“内容为王&r ... ...
-
什么决定了网站的品质感(一) 2011-01-17 23:14
[前言]视觉设计不是我的专业也不是我的擅长,但是最近受工作影响,总是在思考这个话题。索性做一番探索,看看究竟影响一个网站品质感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尤其是希望能够做一些可行性的指导方案。 品质感为何重要? 因为品质感能够通过提升用户对于一个网站可信度和可靠性的评价,从而让他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初始信任感。 就好像,两个相亲的人,见面10秒钟的第一印象。 用户不懂用户体验,用户不 ... ...
-
也谈用户需求 2009-02-15 15:12
Baiya同学关闭了“评论”,而后发起了《装不装用户》的讨论话题。这个想法和我先前提倡的一个有相似之处,除了评论,博客针对于信息的重复转载是没有意义的,针对于搜索引擎也会产生大量无意义的链接(很高兴的是看到谷歌、雅虎、微软推出复制内容规范)。博客的意义在于表达自己对话题的认知和思考,尽管这篇文章有些迟,我想还是做为一个回复。 先谈“用户”, ... ...
-
装还是不装,这是问题? 2009-01-14 12:38
白鸦和Keso最近的火药味很浓,当然,说的是在产品设计上的事: 鸦说:把自己当作一个平凡的用户,不停的用。 Keso说:别装了,你不是用户 鸦又说:装,是必须的 讨论核心是装还是不装,我觉得都对。 做产品不是只有一种方法,装是一种方法,不装是另一种方法,且还有其他方法。 做产品的目的可能会有不同,但好的、成功的产品有很多共同点,比如可用、易用等。 所以,只要可以将产品做好或者 ... ...
-
设计页面结构原型 2008-07-26 12:50
网站其实是一种特殊的信息组织系统,其特殊在于,信息架构需要人机对话做中转。 早在全球首个网站问世的前二十年,信息架构的概念就已经提了出来。所以,在网站产品设计中所提到的信息架构,只是设计执行理念,而“网站架构”则是此理念支持的技术落实方法。 在实现角度,网站架构由信息的生产、组织、呈现三部分组成。国内前几年的网站普遍不易用、不友好,因为当时的网站架构全部 ... ...
-
生活中的社会化网络 2010-09-05 12:47
网络相比真实的社会,显得苍白无力。它既不能陪我们喝酒,不能上街溜达,也不能给予一个温暖的拥抱——它顶多能、也只能供信息——然而,即便它只是动了动嘴皮子,也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人生活与沟通的基础。社会化网络的出现,甚至颠覆性地重新创造了社会,网络让其中的节点(人)空前紧密相连。 社交网站和微博是我们进行社会化网络互动两个方向的延伸,我们就此展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