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
设计从整理开始 2010-06-08 16:16
整理,一个似乎和设计关系不大的行为,与设计师的创新精神相比,她总给人较为消极的印象。而且很多设计师也认为,整理纯粹是体力劳动的事情,设计则是与之相反需依靠脑力完成的创意工作。 事实绝非如此,通过整理,我们能找到事物的本质,发现全新的观点,看到一些深藏于表面的事物。通过整理,我们视野里问题会变得越来越清晰,并且获得许多积极地发现。 回到我的现实工作中来,交互设计从来都不是从零开始 ... ...
-
产品基本素质 2010-06-07 17:00
搞产品设计,首要素质就是对产品敏感。这种敏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长期,多样化的产品使用中熏陶出来的。“从用户体验出发”是句典型废话,光说是没用的,得自己做一个典型用户,做很多款产品的典型用户,然后从分析自己的产品体验出发,去揣摩产品设计的思路和技巧。因此,一个产品设计者,必然长期大量地使用产品,还不能是走马观花,隔岸观火,必须是全心全意地投入进去,沉迷进去,不用就全身不 ... ...
-
界面与自由度 2010-06-07 16:45
很早我就在思考类似的问题,在界面上给予用户更高的自由度,是否就真的能够带来用户使用体验的提高呢?为何总有类似问题的争论,比如究竟是苹果的界面比较好,还是微软的。究竟什么,才是界面影响用户体验的决定性因素呢,比如说,是软件给予用户的自由度?可是,软件的自由度,真的就有如此巨大的影响么?现在,我们就试着来研究一下,软件的界面与自由度的问题,看看他们究竟是怎样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的。   ... ...
-
杂谈产品灰度上线的研发模式 2010-06-07 16:03
传统的产品研发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产品调研-架构评估-产品启动-需求分析-产品设计-产品开发-产品发布七大阶段。本人在公司经历过大大小小的项目数以百计,发觉这些阶段一直以来都是以一条直线的形式串行着:从产品调研到产品发布,总是一拖到底。这样的做法对于范围比较大,周期比较长的项目,尤其是用户体验类项目而言,存在较大的弊端:我们很可能在没有足够清楚用户需求的情况下,定制了过多的辅助功能,这样即拉长了项目 ... ...
-
深泽直人:无意识设计 2010-06-07 16:01
无意识设计是利用人已熟知但意识不到的元素设计。人的精神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三层,无意识成份是指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根本不会进入意识层面的东西,但又是潜伏在人的大脑中。 大众有时对于喜欢的形式或者色彩无法明确地表达出来,当应用在产品上时,用户会觉得似曾相似,倍感亲切,如香蕉皮的包装带来的视觉和触觉与真实的香蕉很相似。当把产品放到用户面前时,用户会觉得这就是他们需要的,能联想起在 ... ...
-
非设计师如何评论界面设计[译文] 2010-06-02 22:35
原文题目: How To Critique An Interface 作者:Aza Raskin 译者:郝晓茹 发表日期:2010年5月31日 我们经常需要叫非职业设计师来评判界面设计的好坏。也许你是老板,要评估自己的新网站设计情况,或者你是项目经理,要查看你的设计师制作的网站模型。你该在网站界面设计中发现什么呢?谁都会无关痛痒地说“这个看起来不错&rdquo ... ...
-
iPhone 产品设计手记(二):设计思路来... 2010-06-02 15:55
目前发现较为有效的有助于快速、少犯错的进行设计的方法主要是如下三点: 1. 从手机系统软件中找参考 为什么?因为用户在使用手机软件中已经受过教育,因而比较熟悉,不需要花太多的教育成本,只要利用的好,很容易达到用户在每个环节不需要做什么思考既可以 使用。   ... ...
-
以人为本的设计标准的激动时刻的到来 2010-06-01 21:59
我知道现在大部分人们既不会对以人为本的设计感到激动,也不会对标准化设计而兴奋。而且平心而论,甚至是我对于现在那些难以理解和沉笨的语言也 总是觉得有那么点乏味。但是,正如我之前解释的那样,国际化标准的实权就是来自于因为它们是“国际的”这个事实吗?并且它们就是标准吗??换句话说,他们 在金钱面前做什么说什么了?就像在英国电视台上放的广告一般吗? 这就是为什么我对于前不久的 ... ...
-
日常生活中美的重要性 2010-06-01 21:58
不久前,有两个有趣的研究报告显示,美的能力能够影响一个人 的经历。两名研究员在日本(黑须和柏村)做了一项研究,是对美学的相关性测试。东西如何看起来漂亮或精致?以及人们对于物体的可用性如何进行评估。 他们在如自动柜员机上进行试验项目,并想知道如果柜员机看上 去更美的话人们是否会觉得使用起来更容易一些。在日本,他们发现这是千真万确的。 其实这里实际测试的机器和它们是如何运作的并没有真正的差 ... ...
-
互联网时代的应用设计 2010-05-31 09:32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开发一个成功的应用?先发放一万份调查问卷,找几十个人关在黑屋子里花两年时间研发,然后期待着一旦推出就颠覆整个互联网?我不得不抱歉地说,以这样一种方式研发一款互联网应用,在互联网时代已经不太适用。 互联网应用单纯地从和传统应用的运行环境下的不同所带来的差异就足够决定互联网应用并不是把传统应用简单地搬到网上。对于开发应用的开发模式上也存在很大的区别,我们先姑且认为那种 ... ...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么? 2010-05-31 09:31
很荣幸收到苏杰同学快递赠送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除价值不菲的签名外,还附了长达三行半的留言。于是,我决定好好看看这本书,在这之前我没有翻过任何“产品经理”主题类书籍。 概括的讲,我认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做的很不错,在内容方面,刚毕业就能有这样的“积累”意识,并且开花结果,这其实是非常少见。这本书的用户群定位,以及前因后果,作者交代的比较清 ... ...
-
Chrome UI设计师谈Chrome与Ch... 2010-05-27 14:10
作为一款新型浏览器,Google Chrome 从发布之后就受到了用户的广泛关注,其用户群也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Google 也正在打造为上网本设计的操作系统 Chrome OS 。近日,著名科技博客 Lifehacker 请到了 Chrome 团队的 UI(用户界面)设计师 Glen Murphy ,交谈了 Chrome 和 Chrome OS 未来的发展方向,解读了 Chrome W ... ...
-
富媒体广告投放的一些经验 2010-05-27 11:06
最近一直在操作富媒体(右下角漂浮)广告的投放,其中最核心的两部分,一是引入量,二是转化率。 要提高引入率,首先需要注意的是,网民在目标网站的访问时长: 控制文件大小 互联网的广告投放,不同于书籍、杂志,有太多的人打开一个网页,匆匆扫几秒,直接就关闭了。从这个方面着手,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下,优化自身广告“文件的大小”,让广告内容越快的展示出来,才能吸引 ... ...
-
流状态与工作效率 2010-05-27 10:46
为什么电话客服,边接电话边审核资料效率会变低? 为什么当班主管每天都很忙,却没看见做什么事情? 为什么工程师在开发某个功能时,害怕被临时要求修改某项BUG? 为什么…… 这些其实都跟传说中的“流”有关系。何谓“流”? “当人们全身心地关注于某项活动时,他们不会 ... ...
-
用户习惯与设计 2010-05-25 17:58
使用新产品时,用户无时无刻不在学习,他们总想用最少的成本完成任务。 Luke最近观察到,苹果公司在跨平台设计产品时,没有注意到减轻用户的学习负担,设计师忽略了肌肉记忆的重要性。 肌肉记忆是指经常重复的肌肉运动会使某一过程进入无意识状态,一旦我们频繁地运用某种操作完成某项任务,再执行该任务时,机体就会进入惯性状态,不需要进行额外的思考即可轻松完成。 举例来说,Windows窗 ... ...
-
以用户为中心的“精于心,简于型” 2010-05-25 17:42
在我们做互联网产品开发和设计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认为应该把用户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但我们往往会讨论该如何做到以用户为中心。 当我听到这么六个字:“精于心,简于型”的时候,似乎能很直接的体会到其中的含义。“精于心,简于型”是从英文 Sense and Simplicity 翻译过来的,来源于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的品牌承诺[1]。在过去的几十 ... ...
-
产品UED流程及交付物 2010-05-25 15:48
图1 elya总结的UED流程 如图1所示,国内的UED团队主要由交互设计师、视觉设计师和用户研究工程师组成,UED团队负责产品的用户需求把握、视觉呈现优化和使用体验提升。 1、需求分析阶段 用户研究工程师跟进用户调研、需求分析,提交需求报告 2、功能设计阶段 交互设计师配合PM的功能设计文档出交互设计方案,确定产品的页面布局、信息架构、操作流程和 ... ...
-
高雅的极简设计 2010-05-25 14:20
极简主义(Minimalism),又可称为“Minimal Art”,作为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动而走向极至,以最原初的物自身或形式展示于观者面前为表现方式,意图消弥作者借着作品对观者意识的压迫性,极少化作品作为文本或符号形式出现时的暴力感,开放作品自身在艺术概念上的意像空间,让观者自主参与对作品的建构,最终成为作品在不特定限制下的作者。 还有文献表面极简艺术是抽象 ... ...
-
关于泛滥成灾的用户体验 2010-05-25 09:59
“用户体验”这四个字已经泛滥到负面快要盖过正面。有一些看法(绝非心血来潮,只是一直没有想好怎么样才能说的更清楚),且先抛砖于此,看反应再行 详述。 1、“用户体验”是一个纯感性的东西。设计、评估、度量,都是无解的。 只有针对可准确描述特征的人群,在可准确描述特征的环境下,才能谈及“体验”。不知道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 ...
-
看得见的互联网产品节奏 2010-05-24 18:11
产品节奏关我何事?互联网的产品节奏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应对?产品节奏能看到么?带着这几个疑问我们开始今天的讨论。 一个互联网产品的团队往往包括产品经理、项目经理、运营经理、设计师、程序员、测试员等,如果我们把互联网产品当做一个大乐章,那么这些角色就是演奏者,产品的节奏是大家一起演绎的,只有每个角色都了解整体的节奏,才能做出来有市场共鸣的产品。 那么互联网产品的整体节奏是如何的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