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分类“互联网”的存档

« 较旧文章 较新文章 »

给麦包包独立商城的一些建议

周末,宁波及杭州二十几位网商组团围观卡当网。随后大家又再次莅临BetaCafe指导工作,并重点聊了聊麦包包的一些用户体验问题。关于如何引导用户的购买行为,我提了几个小建议:

绝大部分独立B2C商城的用户行为不是“搜索”,而是集中在三个方面:首页货架的引导、类目引导、通过外部链接(特别是搜索引擎和社区)直接进入商品详情页后的引导。

特别是尚无用户粘度的独立商城,这三种用户行为极其突出。消费者过来的时候,心态是“看一看”,冲动型消费占多数,是否最终购买更多时候取决于网站的“勾引”能力。对于独立B2C商城来说,5秒钟内你吸引不住她,人家就走了。

通过首页货架的引导:麦包包目前首页的货架展示过于零乱,每一屏都有过多的焦点,不利于对用户的真正引导。好的货架摆放要做到“不干扰”,要让用户在一个屏幕内的焦点不超过2个,即使有多焦点,也千万不要是“不同类型”的焦点(比如,不要左边促销男包,右边是女包,旁边还有一堆礼品活动)。

类目查找:麦包包目前的类目引导极其失败,是按照行业内的专业划分方法,通过多种维度进行引导。一来用户对于什么“单肩、斜挎、两用”的分法并不理解;二来引导用户的维度太多,导致用户在短时间内无所适从。

然后,麦包包类目引导的导航位置也有很大的问题。在一点,凡客是个很好的学习对象,其实按照常理来说凡客那种页签式的导航,不应该鼠标划过的时候再展开类目。但,恰恰这一点就有着很大的学问,这个小小的设计,我相信可 以帮助凡客挽留住很大一部分类目搜索的用户。虽然用户只少点了一次鼠标,但在用户心里获取具体类目信息的成本,要降低了八九十个百分点。

而且,麦包包在类目引导的时候,很多细节不够到位,容易让人走掉。比如商品下面非得放“加入购物车”而不是“立即购买”,这对于促进购买率很不利,即使两 种按钮操作结果一样,一个文字的变化也会带来购买率的提高。(写完博客后又看了一遍麦包包,不得不佩服,前天说的话人家今天就已经改好了)。比如,具体类目的单页商品太少,不用担心页面长,鼠标滚轴成本要远远低于翻页。

商品详情页:
商品详情页的“相关产品”和“关联推荐”,以及当前商品所在的类目,是非常重要的。特别当一个独立网站开始做SEO或者SEM的时候。

还有,搜索问题:商品搜索是独立B2C的标配,但其实没有多少用户去用。独立B2C在做搜索的时候,“热门搜索词”是标配,而且要做好,运营好。 “热门搜索词”一定要人肉编辑,并反复推敲、测试。

其他建议:

1、“购物车”不是独立B2C的标配
不是所有的电子商务网站都需要“购物车”,特别是让“购物车”和“收藏夹”两种产品同时并存,特别是对于一个新的独立B2C商城来说。当,单商品占据了绝大部分订单的时候,购物车会成为提高流失率的脍子手。

2、下单和支付方式选择两个步骤建议分开
基本上,选中商品后可以分成这么几步:下单并填写物流信息、选择支付方式、支付、支付完成。不建议独立B2C商城将这四个步骤再做拆分,也不建议将其中的某两个步骤合并。特别是不建议将“下单和选择支付方式”合并。

因为一旦合并,用户在支付的时候流失后,你什么信息都没了。而分开的好处是:即使你没有付款,我至少知道了你是谁,想买什么。 对于刚开始的独立B2C商城,尽管可以招三五个实习生,盯着这些下单后没付钱的人,以“核对订单”的名义去“帮他付钱”。

其实,对于大多数独立B2C来说,网站的精耕细作比一下子搭个大框架再往里面塞东西要好。在没有做大之前摸清楚消费者的行为规律,不断调整出状态, 是起步阶段最重要的事情。不能因为独立网站的销售量过小,而懒得去反复调教。任何一个网站都不是一下子投入能做好的,必须不断的维护和更新优化。

360的可怕

几年来,站在“道德”的高度,以“杀流氓软件”为口号,以“打系统补丁”为基本切入点,以“推荐应用列表”为扩展,以“安全卫士”自居的360,装了近3亿电脑,赚到了“网民”的充分“信任”。甚至连多数当初叫嚷着“打完补丁就立即删除”的业内人士,也已经忘记了“立即删除”的动作。

某一天,当你浏览网站的时候,突然弹出提示:“您没有使用‘360安全浏览器’访问该网站,可能不安全!立即下载”。OK,下载吧!很自然的,你成了“360安全浏览器”的用户。

其他浏览器初次打开时会自动提示“导入收藏夹”,但“360安全浏览器”不会,而且他还会给你默认“360安全网址”为浏览器的“首页”。虽然这是个很小的细节,但你很自然就成了“360安全网址”的用户。

有一天,你的网站会员在“360安全浏览器”下正确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死活就是登录不了,电话打到客服。你解释:您用的是‘360浏览器’吗,最近 ‘360浏览器’在密码输入的时候是偶尔会有点问题,建议您换IE浏览器试试。你的用户会破口大骂:放屁!“360安全浏览器”怎么可能不安全!你们网站自己有问题、不安全就算了,干嘛说人家360,太无耻了!

所有一切都跟“安全”绑的很死。所有这些发展过程,都只需要耍一个手腕:安全恐吓。 这一套,作为普通网民,你不得不吃,也很好吃。

“360安全网址”让你忘记Hao123.com的原因,不只是在内容设计和体验上比hao123强点,主要是因为会恐吓到让你认为它比hao123“安全”,因为人家是“安全网址”。

“360安全卫士”也许对杀毒软件有杀伤力,但其实并不能带来多少经济收入,甚至投资会大于收入。“360安全浏览器”同样也不会带来多少收入。但,“360安全网址”不同,收入可以有,大大的有。

这里有一些民间传言数据,基本不可信,且玩读一把:

hao123在2009年的标价收入是4.3亿RMB,百度内部结算给hao123的实际是2.1亿RMB。拿国内某著名社区的数据来说,短短一两月时间,“360安全网址”带过去的流量已经超过hao123的40%。

而且,现在“360安全网址”的安装源还只是来自于“360安全浏览器”内置,当大量由“360安全卫视”推荐的软件开始“设置‘360完全网址’为你的浏览器首页”时,这个增长速度我相信会再掀起一波高潮。那么,当“网站联盟”开始被动用的时候呢?

这样下去,如果“360安全网址”两年内能做到hao123的80%,那么至少有1.6个亿的收入。仅仅这一项,够上市了吧!

别急,还有呢。

百度的总搜索量接近30%来自hao123,另外一家搜索引擎总搜索量的40%以上来自浏览器。如果360是搜索引擎,他已经占据了中国10%以上的市场。如果“360安全网址”可以超过hao123,那么Qihoo很轻松就取代了谷歌,做到中国搜索引擎的第二。(Qihoo的搜索团队还是很优秀的,不可小看噢~)

更可怕的不只是这些,而是在360前进的路上,我们没有看到“狙击者”。前途似乎必然一片顺畅,所向披沥。可能很快有一天,“360安全卫士”可以捐出去,让自己的“道德高度”再拔高到顶点。反正它不赚钱,反正捐了还一样归自己用。

最后,我们不妨把自己当作小人来预测一下:

1、什么时候,你正在聊QQ,会弹出“您使用的不是xx聊天工具,可能不安全!” ?
2、什么时候,你正在用百度搜索,会弹出“您使用的不是xxx搜索,可能不安全,所以我们自动给你切换到了360搜索” ?
3、什么时候,…

是的,一切为了您的“安全”!

———————————————

更新:此文是抱着一种欣赏的心态来分析360在产品上的一些发展过程和做法。但网友回复中攻击性语言太多,包括对我本人的,也有很多包括对360的。 故删除并关闭了评论。

期待苹果的“最新创造”

Apple向相关媒体发出了邀请Come see our latest creation.,这次应该不会再让我们失望了。Apple的平板是时候该面世了,至于这个玩意儿会不会是平板电脑,会是什么样子,说自己知道的人基本上都不知道。

我们权且叫它为“iTablet”,让我来猜猜iTablet的特征:

iTablet和上网本

首先iTablet不会成为你“唯一的一台”电脑,他应该是随身的另外一台电脑。肯定有人会说“你丫废话,当然会是这样”。但我想说,上网本市场大 战了很久,目前来看市场效果可以说“很差”,究其原因是什么呢? 芯片厂商认为“上网本会成为用户的第二台电脑”,所以他们愿意在这里放弃更高的利润;硬件厂商也认为“上网本会成为用户的第二台电脑”,所以他们也愿意在 这里放弃更高的利润。

可惜,他们都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他们没有对OS进行处理,没有细化“第二台电脑”的需求。他们做出来的“上网本”除了质量和性能不如普通的笔记本 电脑,里面的应用软件和笔记本电脑无异。他们的用户很自然就把上网本当成了“唯一的一台电脑”,结果他们不只是在上网本上的利润很低,连平台笔记本的利润 都被转移掉了。所以,他们只能。

当然,这也和劣质上网本主流消费群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有关。

我想,Apple一定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iTablet甚至会故意做到一些跟macbook相比的“不完善”,一定会在满足“第二台”电脑的基本需求基础上故意做到“不完美”,想尽办法“阻止” 它成为你“唯一的一台电脑”。所以,我们不要指望一台iTablet就可以代替你的Macbook和iMac。

iTablet和iPod

同样因为需要重复消费的商业道理,同样因为两个商品定位的问题,iTablet也不会代替你的iPod。所以我们也不要指望iTablet可以替代你的iPod。

iTablet和电子书

忘记谁说过一个观点“电子书会像商务通一样过时”,我完全同意,至少当前的这些电子书会这样。不过,电子书应该不会有商务通那么惨,因为他的窄众市场还是有的,比如我家董事长还是很需要一个Kindle的。

但电子书未来的很难有大的市场规模。原因很简单,看我们现在电子书的核心优势:
1、待机时间超长。
2、轻小,应用方便。
3、便宜。

基于此,我认为iTablet会很好的挑战电子书市场。瓜分本来大部分的中间人群。
1、待机时间的问题,很期待iTablet可以满足,即使它做不到十几天,只要能做到十几个小时,基本上就足够满足大众的需求了。
2、轻小、方便的问题,iTablet很有可能会满足,至少可以做到差不多。只要他不是太大,就可以满足大众的基本需求。
3、价格问题。其实iPhone当时比很多手机都贵,但是它值那个价钱。

那么。
iTablet会不会是Jobs最后一次表演我们不知道,但很值得期待。当然,我更期待Google可以尽快做出他的平板,基于互联网应用的平板。目前看来只有Google的和Apple的用户重合度最高了,两家公司可以展开竞争的话,只有好处,无论对谁。

嗯,我是Google和Apple的双料粉丝,希望看到他们斗起来。

Google在拯救自己

关于Google退出中国的事情,其实已经没什么好评论的了,该说的大家都说了。要等的只是结果和“真相”(当然真相也许永远都不会有)。

不过,所有互联网从业者都应该发出点声音,我们不是木头!

我的观点如下:

关于“因为业绩不佳所以退出”之说,完全不成立。
虽然市场份额不高,但Google在中国单纯经济上至少不是赔钱的。至少Google需要在中国这块市场存在,才能符合他“整合全球信息”的目标。
不过,我理解云丰的心情。我相信他绝对不是为公司利益来说这些话的,而是真的“恨铁不成钢”。不管观点怎样,他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作为一个顶级产品设计师也必须得有这样的性情。

关于“受不了审查机制而退出”之说,也不成立。(虽然也应该是一个小因素)
作为互联网从业者,理论上我支持明确的“审查”机制,有些信息确实应该被“审查”掉。只要这个审查机制是在明确的框架下,我们就应该支持并努力适应。但一个动态的、模糊的、以部分人意识为转移的机制,有问题。
虽然在中国的“阉割版”让Google的全球品牌受损,但作为一家商业公司,Google自己应该很清楚,进来这个市场就得遵守这里正常的“游戏规则”。即使这个规则目前过于模糊,但也应该在他的忍受范围内。

关于“美势力背后操纵”之说,不太可信。
虽然Google和奥巴马当局关系密切,但在这件事情上的的出发点更多还应该是商业、经济、品牌上的。

Google发布信息的方式是通过一个即官方又非官方的手段,文中遮遮掩掩的说了“黑客”问题。这肯定不是信口雌黄,Google一定有充分的“证据”。这,应该是背后真正的主要原因。

至于这个“黑客”之说背后的真相是“卧底”还是“挂马”,并不重要。他反应的实质是“我的客户隐私无法保证”了。即使为了这个市场我可以接受审查,但如果让我连用户的隐私都保证不了,我以后根本没法混了。这是基本的“道德底线”,也是我这家公司混下去的“命根子”。

你让人家姑娘陪酒也就陪吧,你说脱也就脱吧,但明明你有艾滋还不愿意戴套,人家姑娘可不想死。Google的做法不是“不理智”,而是“非常理智”。到了这个份上,如果还从,那就得全球品牌一起完蛋。

我支持谷歌离开。只要Google还在,互联网不离开。明天会好的,只要信仰互联网的我们不做木头…

“国家队”来了,掌声!

对于“国家队”,我和Keso的看法不一样。不要躲开,千万不要。要迎接,用掌声、赞美声,特别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声来迎接。我打心里希望国家队进来,越多、越快,越好。

没错,他们在玩一些令人唾弃的技俩,抢夺勤劳大众的成果。仅仅处于“革命”的目的。但,互联网要真正“走向共和”,仅仅只有三亿网民够吗? 不够!远远不够。真正的共和得是十四万万大众的共和,而不是三亿网民的YY。不得不承认,最有手段、最具实力,最可以快速将华夏大众全部纳入互联网世界 的,唯“国家队”不能胜任也!

是的,“国家队”不懂互联网,还肆意践踏互联网。也正因为他们不懂,所以我要鼓掌欢迎他们进来。那些低劣的物种,懂的话还真不能进来。我坚信互联网是坚强的,可以抵御任何践踏。

我们信仰互联网。所以,我们坚信“互联网属于任何人,也不属于任何人”!,我们坚信“网民是有脑袋的,会用脚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

国家队的到来,标志着将有更多的大众进入“自由”世界,标志着企图“把控一切”的黑暗势力即将走向终点!怕的是他们羞羞答答不敢进来。

鼓掌!!

“返钱”和贩卖人口

眼前,绝大部分电子商务网站玩的都是“寂寞”和“慈善”。平均推广一个新会员的成本远超过30元。“返钱”网站边搜集信息边贩卖“人口”,赚的是人头费。而且还可以重复销售,边际成本逐渐减小。

“返 钱”在老外那里,有做的不错的。在我们这里,早就被第一波比价购物们给糟蹋的不成样子了,到头来其实就是个羊毛出在羊身上的CPS。只不过,最近两年电子 商务领域进来了太多的“包工头”,搞的大家都勒紧裤腰带强装“不差钱”。只要你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有流量,能搞到消费者信息,就一定可以变成钱。(幸亏支 付宝做的还不是足够NB,中国网民对于网购的信任程度还不是那么强。要不然继续这样下去,早晚流氓弹窗里都得塞上“返钱”的导购信息了。)

不过,平台商门开始用“返钱”的特征,有针对性的整合自有产品,这是好事。比起之前不知轻重一头钻进“交易和支付过程”,要理智和清醒的多。

腾讯“返利”
1、域名是Fanli.qq.com
2、至少暂时看来和拍拍无关,和财付通也没绑定,也OpenID也没有通。仅作为“QQ会员的增值服务”。
3、我不相信腾讯不明白“不是必经之路,挂什么头狗肉都卖不动”的道理。所以,“返利”从“QQ会员的增值服务”开始,比从财付通、拍拍开始要更合适。
4、后续打通不打通,就看会员买不买帐。是否能成为购物入口,先布上再说。
5、返利,还是靠促进了增值服务的销售来赚钱,返给腾讯的利不值钱。真正返回来的钱,少的可怜。提现太麻烦,买QQ币最简单,而且“实用”。
6、腾讯的这两个能力不得不佩服:有近1亿饥渴的活跃会员,什么水都能吸收掉;平台内部的“货币”消耗能力全球第一。

网易“返现”
1、域名是:Gouwu.youdao.com/fanxian
2、作为有道购物搜索的一个子产品,用来增加“购物搜索”的吸引力。
3、国产片没有底气的时候,会经常在里面搞一两个绯闻女星做配角,以促进票房。但,烂片终是烂片,最终好坏还是得看演技。
4、有道一个技术团队,搞起运营多少有点走样。其实不用着急,这个市场还早的很,打好基础面包迟早会吃不完的更关键。

快钱、招行也都在贩卖人口。
消费者其实得不到什么实惠,到头来穷折腾一番,垃圾邮件和短信倒是会多个几箩筐。到最后推广成本将越来越高,真正的冤大头其实是商家。不过竞争所致,只好从了。

不过,如果有实力的平台上可以做出来真正的“返钱”,我看好!
要真正“返钱”的话,就别多搞出来一个“环节”来作为必须前提。真要“返”,那就“你该怎么用还怎么用,只要你用我就返”。爱,应该是没有条件的。

下一站,信仰

北京出差途中,窃闻云丰要离开百度。刚准备写这篇文章,又发现辟谣已经开始。

CTO李一男来了,产品总监老边走了,产品副总裁俞军走了,百度的产品发言权从技术到产品(刘建国到俞军),又轮回到了技术(俞军到李一男)。百度产品三巨头,目前仅剩首席产品设计师孙云丰

论对于中国网民搜索行为和搜索习惯的了解,这个星球上估计没有第二个人比云丰强。他每天打交道最多的词应该是“Query ”。网民在怎么搜索,需要什么样的搜索产品似乎没有人比他了解的清楚,每个Query背后藏着怎么样的用户需求和行为习惯,他可谓是了如指掌。这从他前不久在百度世界上的一个小分享,即可见一斑。

在产品上孙云丰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判断能力,而且是一个极其强势的人,处理方式也很直接,直接到会让别人偶尔失去“自尊”。比如,他会毫不忌讳的告诉你“这个设计就是狗屎,应该重做”。他是产品评审委会里最接近网民的人,拥有对产品的否决权。

同时,孙云丰是一个追求专业到偏执的人,据说他玩相机的时候“前3000张照片绝不贴出来”。所以,这样的人往往也是对办公室政治最没有兴趣的人,一门心思就只在业务、在搜索,我只想做好我的专业!其实,他做的不是搜索,是信仰。

百度的产品文化其实就是一种信仰,对于搜索和互联网的信仰。这种信仰表现在每个PM都是超级网虫,表现在每个人都写博客、泡社区,表现在连午餐桌上都要谈论互联网,而不像其他公司那样除了买房就是股票。更不会成天想着如何拿技术创新去作套现

有信仰的人是最好满足的,也是最难满足的,钱往往解决不了他们的问题。

有人说,老边和俞军的走是因为股票可以完整套现了,所以选择离开,去上海过渡一下,未来说不定要再走到一起做事情。其实,如果当前环境还能给他们信仰,给他 们空间,那又何必走呢? 所以,我更认为他们的走,是因为“信仰”,因为信仰的缺失,所以离开。因为,在下一站也许可以继续找到信仰。

俞军和老边走了,大部分还有信仰的PM跟李明远到了有啊,焦可也基本上不做产品了,东宝跟随老边而去了,“百度产品学院”的核心所剩无几… 。云丰还能保持自己的信仰吗?还能找到信仰吗?

如果云丰真的也走了。明远、焦可、李明、田小萌,你们还能呆多久?你们的信仰还在吗。

« 较旧文章 较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