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白鸦,keso,思践...几位都在谈"装不装用户"的问题.
对于"装不装?" ,"怎么装" 让我想起了两个词句 "同理心(empathy)" 和 "Eat Your own Dog Food"。
同理心是啥?
油茶会有篇讨论性的文章:http://www.uxstudy.com/about-uxstudy/empathy_basic/ 可以让你大概了解同理心(empathy)的定义。
"... 设计师最强大的设计工具是同理心(empathy)----感知用户的能力。 " - from 《软件观念革命-交互设计精髓》
Empathy :同理心, 也称移情。
也就是俗话说的"换位思考","感同身受"。 这里需要有个前提,你要了解对方,也就是了解你的用户。
怎么了解?相信这里肯定会有你想要的答案,这儿就不赘述了。
同样同理心这玩意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时间、技巧、经验... 各方面的积累~
"Eat Your own Dog Food" 吃你自己的狗粮
微软内部的精典文化,也就是"... 鼓励员工使用公司正在开发中的软件,以期在客户发现问题之前找到并解决问题,提高软件质量...."
so
—— 狗粮是啥?
相信谁都明白,是你的”产品”,这里不是狭义的产品,更不是狭义的互联网产品。
——谁吃?
不单单是和产品相关的产品经理,设计师要吃,建议开发人员,运营人员,CEO.... 都要吃一吃。
Jobs和 小马哥算是吃的不错的榜样。
而史玉柱吃的更是相对透彻的多。
——怎么吃?
通过多种方法、途径去了解你的用户,培养"同理心", 带着"同理心"去用你的产品,事无巨细的用,不要因为一些已经麻痹的习惯而忽略了一些细节。
比如:也许没有Jobs的某种"洁癖",觉得mp3为什么要有那么多按钮,那么多操作。也不会有今天风靡的iPod。
由"装不装用户"引发的思考:) ,还请各位看官多批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