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分类“UCD”的存档

« 较旧文章 较新文章 »

导购网站所服务的用户和提供的价值

这个系列一共有四篇文章:
1、用户为什么需要导购网站?
2、商家为什么需要导购网站?
3、导购网站所服务的用户和提供的价值
4、社会化导购为什么让淘宝开心又忧心?

—— 标题:导购网站所服务的用户和提供的价值 —————————————————

导购网站一样的本质

在用户为网购复杂度越来越大开始抓狂的时候,在商家们为获取流量和订单开始抓狂的时候,导购类网站开始发展。

1、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现阶段,所有的导购类网站其实都在干着同样一件事情: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帮助他们发现和选择商品。分解一下来说:从不同的维度重新组织商品,满足某个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所提供的价值有三:
1)针对性的符合用户需求和习惯的商品组织方式
2)通过社区化的方式,加强用户粘度,加强个性化的维度
3)通过社区化的方式整合商品相关有效信息,帮助客户进行决策

这三个价值是递增的逐渐发展的。今天所有的导购网站在这三个价值上都做的不够好。大家在第一个价值上做的还不错,第二个刚刚开始,第三个尚未起步(Guang.com一开始就做了,但时机不对,做早了)

2、从流量角度来看。大家在做的不是很简单淡出的流量转发器,因为在流量买卖这个单点上来说,我们和商家一起站在站长面前去采购,我们已经不具备优势,更不用提我们买来流量再卖给商家了。在流量这件事情上来说,我们所做的事情也基本一样:

1)整合社会化网站的流量和垂直网站及搜索引擎的流量,打包优化之后分发给不同的卖家。
2)通过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方式,让流量寄存变成用户,孵养再生新流量,反复派发。

直白一点来说:在导购网站的初期,大家都是在把百度、腾讯、360、微博的用户拉到自己的网站上来晃一圈轻洗一遍,然后再送去淘宝。大家都是淘宝用卖家的淘客费雇来的搬运工。

3、从未来的商业价值角度来看,所有的导购网站都是一个营销平台。
单从赚钱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淘宝看成两部分:免费的水电煤系统 + 赚钱的营销平台。你可以来免费开店,但要想问我要订单请付广告费;而导购网站在干嘛呢?答:省略/借用淘宝的免费系统,在一样的客户手里赚客户的同一笔预算。

所以,导购是笔大生意。当然,大不起来之前导购称不上是个好生意。导购这个漏斗做的越大越划算越小越赔。如果你手上有些流量,卖给游戏或其他会比收淘宝客更划算,不想把导购当作一个长远事业就没必要冲进去做不必要的试验。如果有影响垂直人群的流量,可以尝试玩,因为也许能做出很好的转化率和留存。


导购网站的用户和内容

1、关于内容来源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当一个只有几百万UV的网站,每天需要几万甚至上十万件新商品出现的时候,而这些商品的选图还需要很漂亮。那么,这些上一定不是所谓的“用户贡献”。不要听那些人吹牛,说他们网站的东西都是用户分享的。不,他们大部分是商家分享的,小部分是请来的达人和小编分享的。

对于这种贡献方式很重,又没有什么利益保证的东西来说,依靠UGC是个骗局。

不过,当几十万上百万的人每天去查看和点击几十万的商品时,他们的每一个点击、喜欢、购买、分享,都是一种投票。这种投票可以很好决定每个商品在什么地方出现,以及每个人将来看到什么样的商品。

对于这种贡献方式很轻的东西来说,UGC是个宝。

从第一天开始Guang.com就不想像那些大臣一样,看着国王没穿衣服还要继续演下去。于是我们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搜索公司,揭秘一下我们的商品生产流程:

1)我们的商品源来自于几十万高级淘宝买家的公开购买记录,来自于重点可信商户每天的热卖和上新,来自于每天微博等社会化媒体上出现的分享字样的商品,来自于达人们的主动分享和小编们每天几个小时的搜寻。

2)当这些商品汇聚到逛的网站后台之后,我们的机器算法会进行第一道过滤剔除一大半过往口碑不是很好、商品图片丑陋的,同时去全网搜索其他还在卖此商品的商家,提供价格比较;然后我们的小编再进行第二道过滤;然后再放到网站上有用户进行第三道投票,最后决定什么商品出现什么商品不出现。

同时我们的又是一个社区网站。因为当Guang.com上有了这些基础内容之后,用户们就开始在这里互相讨论、分享、鉴定,评价,投票。这样的社区行为有益于我们更好的组织商品,有益于用户之间互相帮助决策,更有益于网站的粘性。我们不能指望消费者没事就来购物网站转一下,那是淘宝,如果买家只有买东西的时候才想到来转一下,那就粘性太低了。如果他有类似的、相近的需求就会想起这个网站,或者他没事的时候也会过来跟你扯扯淡,这样粘性就好的多。


2、网购人群构成

大体上我们可以把今天的网购人群分成“三低”、“文青”、“小子”这么三个部分,他们之间有很大的交叉,也有很大的消费行为区别:
(注意:以下分法和叫法没有任何对人性本身的不敬)

1)三低:
关注杨幂、五月天等;QZone经常更新,自己的相片、转载星座文章励志文章,上美丽说、蘑菇街;没有自己的辨别力,喜欢扎堆跟风,没传播能力;学生、三四线城市到一二线城市打工者、二三线城市的潮人;月网购平均200-300,商品均价65-70;主要买便宜(低品质)的衣服、假鞋和便宜鞋、假包和便宜包、假化妆品;消费时只管好看、便宜。

这个群体非常非常大,是主要的网购群体。他们集中的互联网地方也很明显,需求很简单很明确。做这个群体的业务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不过他们过于喜欢跟风,且没有自己的辨别力,所以这个业务如果有一家做到很大,另外家基本上只有给他培养新用户份了,因为互联网是相同的,扎堆的人会自然跑到人多的地方去。

2)文青:
关注老罗、韩寒等;微博天天吐槽,经常上豆瓣、虾米;多数人想做少数人,以批判显示和权威为荣,有且喜欢炫耀自己的辨别力;不愿意付费;喜欢分享,有极强的传播能力;工薪阶层,宅;月网购平均600左右,商品均价100;主要买创意产品、好玩的东西、家居、数码配件、旅行和户外用品;消费时关注安全性、适用性、品牌和服务、价格。

这个群体也不是小,但主要的传播群体。他们集中在互联网最热闹的地方,他们是互联网上最“主流”的声音,他们喜欢喜欢传播,以影响别人为荣。不过,他们在消费的时候比较计较,而且他们多数人不愿意付费,他们去购买的商家也同样很清高。总之,这群人能造声势(不管正面还是负面),但没钱赚。

3)小资:
关注杨澜、李静等;没事泡泡论坛,翻翻高端杂志;有自己的辨别力,不喜欢扎堆跟风,有传播能力,但不喜欢公开传播,在线下圈子或者QQ群上传播;一二线城市生活殷实的小白领、偏高收入家庭的妇女、有脑子的官二代和富二代;月网购平均1000+,商品均价200+;主要买:家居用品、配饰配件、穿着玩玩的鞋子和拿着玩玩的包包、化妆品小件、零食、创意产品,消费时关注品质。

这个群体比较小,传播的声音也不大,但他们的影响力很大,他们会在小圈子里互相信任并被影响。而且其实是他们在引导着时尚的走势,消费的走势,因为另外两个人人群是在跟着他们走的。但,现阶段他们不在网上买衣服(家居服和偶尔穿着玩玩的除外)、化妆品,因为看不上,但他们每个月的消费额度非常大,而且他们购买的类目比较分散。他们买东西追求品质,但他们网购的时候十分的痛苦,因为经常找不到有品质的东西或者经常上当,因为大多数是没有品质的…

这三个人群的分法不一定客观准确,但基本上表明了我对待用户群的态度。除非平台很大之后,在中期之前很难有一个网站能够同时服务好三个人群。很长一段时间内,做了三低人人群你就很难继续服务小资人群,做了小资人群你就服务不了三低人群。

三低人群在初期确实很好做,我自己曾经也是这样的一个群体,中国今天这样的网民群体也是最大的,但做他们的人太多了;对于多数导购网站来说,初期服装确实是最大的最好做的,但,对于网购市场上绝大部分服装的品质实在是低的过份;鞋子、包包也是这样…大家都在反复把低品质的东西包装的一个比一个好看。

小资人群确实很小,但他们真的很可怜,实在找不到服务他们的网站。为了坚持做我们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在反复试错和纠结过之后逛(Guang.com)选择了专门服务这个人群。我们在这次改版过程中,删除掉了80%以上的不敢保证品质的商品(详见Guang.com主产品设计师的博客)。

利用文青人群帮助自己传播。永远都得是绝大多数互联网服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结论:
1、导购是个好生意。
2、导购会越来越多元化,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导购会越来越有意思。
3、导购今天才刚刚开始,接下来要走的路还很长。因为我们不能只是做重新组织商品这一件事,我们需要给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事情。
4、我相信品质导购会越来越被欢迎,因为电商必将慢慢走出价格战的阶段(之前价格战不是不对,是没办法,玩便宜比较用户拉动起来网上零售的基础用户群),进入正循环;因为人们的选择成本越来越高;因为85后即将主导家庭消费。更因为信息暴力已经让我们透不过来气。


————-这个系列一共有四篇文章:—————-
1、用户为什么需要导购网站?
2、商家为什么需要导购网站?
3、导购网站所服务的用户和提供的价值
4、社会化导购为什么让淘宝开心又忧心?

社会化导购为什么让淘宝开心又忧心?

这个系列一共有四篇文章:
1、用户为什么需要导购网站?
2、商家为什么需要导购网站?
3、导购网站所服务的用户和提供的价值
4、社会化导购为什么让淘宝开心又忧心?

—— 标题:社会化导购为什么让淘宝开心又忧心? —————————————————

1、阿里“生态圈”

大概四年多以前,阿里的高层开始建设“电子商务生态圈”。他们去了一趟蒙牛,听牛根生讲蒙牛的生态圈系统,从牧场、奶农、到奶站、工场、配送、渠道… 那个时候阿里巴巴定了这四年的发展战略“建设xxx的电子商务生态圈”。

在阿里,一个大的战略从制定到真正执行下去,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刚好这个时间点,这个生态圈基本完成了,偏差有但不大,然后新的未来四年才能执行下去的战略刚刚出台。这个生态圈可以通俗的大概理解成:
1)保证全行业最低的流量获取成本
2)内部营销系统
3)交易系统
4)支付系统
5)物流系统
6)金融信贷系统
7)服务支撑系统(主要靠开放平台)
8)数据和会员管理系统

这是一个完善的,更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里,解决了无数的就业,帮助了无数人更好的生活,这个生态系统占据了整个中国零售市场近4%的份额,仅淘宝今年超过一万亿交易额,还影响着一些进出口贸易…

在这里,我不得不赞扬一下阿里巴巴的伟大! 我们所有的电商从业者都应该怀着感恩之心去看阿里巴巴,特别对于我这样从阿里出来的创业者来说,我们所做的市场是阿里培养的,我们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是阿里培养的,甚至我们创业的启动资金也是阿里给的(工资积蓄或股票套现)

但,我们也不得不好好审视一下这个生态圈的开放程度和开放能力。由于阿里巴巴是以服务小企业为主的(按照马云最新的目标“一百万个年营业额百万的网店”来说,这样的企业实在很小很美),由于阿里自己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由于这是创新的破坏性的行业,等等原因。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非“小企业”来说,阿里巴巴目前的开放能力是十分有限的,服务能力也是十分不足的。在这个生态圈里,矮矮的小草可以活的很滋润,想长出一颗大树,那将是相当的困难。

于是我们开始发现,当导购网站做大以后,对于淘宝开放平台的接口调用会遇到一些问题,每个月的淘客分成也偶尔会出些问题。甚至开始谣言四起:淘宝要封杀导购网站。

事实上淘宝确实对于返利网站做了一系列的动作,而不是对导购网站:
1)改变了调用淘宝客商品搜索接口(公告
2)淘宝客不支持有搜索方式的返利类网站
3)让返利网站不再返钱,只能返积分宝(此消息尚未完全证实)

这些动作看起来其实更多是对于不合理返利体系的清理和规范化,某种程度上是很合理的。(除了非得返积分宝我有点不理解以外)

同时我们也需要好好审视一下这个生态全的包容能力。但某几个网站开始抢夺了这个生态圈的入口时,跑到了生态链的最前端时,这几个网站某种程度上就把控/影响了这个生态圈的很多东西,这种情况是不能被允许的。(后文有详解)


2、关于收入

首先需要澄清一个问题:导购网站确实有淘宝客的CPS收入,而且刚开始不少导购网站还十分依赖这笔收入,但,这笔收入的利润率实在太不合理,而且中间导购网站和卖家之间还多了个过手的人。导购网站做大以后,未来主要的收入来源不是什么CPS,而是CPC和CPM,以及可能的联合营销等其他创新的商业模式。

事实上美丽说蘑菇街今天的CPM卖的虽然不是很好但中小品牌也还算认账,他们的CPC已经卖的非常好,只是从来没有公布过数据,而且也没敢大肆的开始搞这一块业务,所以很多专家们算人家的收入只能算CPS,所以显得有点可笑。

一道数学题:
1)美丽说和蘑菇街的购买转化率比淘宝要高(具体数字一时间找不到很准确的了)。
2)淘宝现在每天的UV是一亿;美丽说和蘑菇街加到一起应该七八百万,到年底加到一起去重后一定超过一千万甚至可能接近一千五百万,做到淘宝的十分之一不会是什么问题。(我在微博说过关于他们流量下滑现象的解读
3)淘宝80%的收入是P4P,美丽说和蘑菇街的CPC于此相似模式。
4)淘宝80%P4P收入里,40%是服装,女装;美丽说和蘑菇街几乎只做服装,女装。
5)淘宝P4P和美丽说蘑菇街CPC是相似的收费模式,是从同样的卖家同样一笔预算里出来的。

请问:理论上,两家加到一起能抢走淘宝多少的P4P收入?

是的,导购网站都是淘宝用卖家付的淘宝请来的搬运工,如果这样的搬运工每个都很安份都做的不是很大,淘宝会非常开心。淘宝可以很开放,很乐意有几万家导购网站来分它百分之三几的收入。按照曾教授的说法让别人都得2,我们还有4,这才是赚钱,这才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可问题是,现在是其他人都很小,而这两家在做大以后危险就大了起来,一来你们不再只是搬运工,你抢走了淘宝的用户入口,很多用户不再是为了美丽说而淘宝,而是为了淘宝要先去美丽说;二来你们不再只是靠我分给你们的淘客收入,而是直接和卖家对接,在我前面抢走了他们的营销预算。

淘宝能不忧心吗?

可以预料到,年底之前淘宝应该会做两件事:
1)更加专注服务小企业和小开发者。淘宝合作接口主要针对小开放者,做到这么大了的美丽说蘑菇街就很难满足了
2)阶梯价分成。比如,一个月淘宝客20万只收技术服务费,50万要你20%,100万要你30%,200万要你40%.. 500万要你70%,这些用来补贴给小开发者和小网站。

但即使这么做,或者有更多封堵的办法怕都是于事无补。只有更开放的淘宝,跟给力的扶持,让千万个美丽说蘑菇街出来,也许才是对淘宝最有力的。真心期待更开放的淘宝!打开些,更打开些!!期待把社会化网购用到更好的淘宝,而不是先要求自己把社区化做到多好。



补充:
淘宝为什么自己搞不大社会化导购模式?

0、什么大企业病的问题咱就不说了

1、在卖家和消费者之间淘宝是在追求平衡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淘宝是相对偏重卖家的。即使淘宝不是一家偏重卖家的公司,但不管怎样淘宝也一定做不到像导购网站这样:压倒性的偏重消费者的利益,压倒性的站在消费者一端。

2、从导购的角度来看,在消费者的心里淘宝就是一个卖东西赚我钱的地方。我经常举例:如果我们在杭州贝塔里讨论说要买什么花,旁边座位上的人插嘴推荐会很起作用;如果我们在杭州贝塔对面一条马路之隔的花鸟市场讨论要买什么花,旁边路过的人插嘴只会出现负面效果,我们根本不可能信他,因为我们会认为“他是市场里的商家,插话是为了要赚我钱的”。 这并不是说导购网站里就没有商户广告,但消费者的认知真的就完全不同。


————-这个系列一共有四篇文章:—————-
1、用户为什么需要导购网站?
2、商家为什么需要导购网站?
3、导购网站所服务的用户和提供的价值
4、社会化导购为什么让淘宝开心又忧心?

微信不能承受之“轻”

(这又是一篇很长的博客,而且行文之间没啥逻辑性,而且由于不知道微信后续整体的发展策略是什么,所以很多具体的话很多具体的观点其实等于白说,大多数应该都不会是对的。如果你耐心不够,如果你喜欢纠结于某个具体的结论,建议不要阅读;如果你想从中看到一些判断问题的逻辑,设计产品的思考角度,或者你对我所观察到的现象有兴趣,可以读一读)

我之前所说:“微信已经承载太多”。

如今的微信从已经拥有的功能和内容来看,确实已经是一个以通信、熟人分享(朋友圈)、信息订阅三个支点为载体的“无线生活平台”。顺带还可以满足一些交友、群体协作的需求…

关于通信、熟人分享(朋友圈)我不再啰嗦,关于“信息订阅”做下解释:

我所谓的信息订阅其主要产品形式就是最近比较热火的“微信公众平台”,对用户来说对这个平台的直接感受没有那么强烈,他们通常只是看到相关商家或垂直媒体会在自己的地盘上宣传自己的微信,用户被吸引去关注完商家的微信后,他们之间可以互动,商家也可以给他推送相关信息。

“微信公众平台”的实现方式非常讨巧、聪明。估计还有不少人没有用过这个平台,或者只是“关注”过一些公众号,我尝试简单介绍一下“微信公众平台”:

1)申请公众号之后可以通过后台给订阅者们群发一对一的图文信息,这些信息还支持可以链接到微信之外的页面(这意味着你可以通过微信做很多很多扩展的微信没有提供的东西);订阅者可以通过微信跟公众号进行对话,公众号在后台可以看到每个用户的对话,然后可以进行一对一的回复。

2)公众号后台还可以设置一些自动回复,包括第一次见面问候语和自定义答复等。(这个自定义答复做的比较聪明也比较好玩,你可以设置一些关键词及其对应的答复内容,订阅者跟你提到这些关键词的时候,系统就可以自动按照你设定好的一些内容跟他对话了。这就是不少人一直在调戏的所谓的“机器人”)

3)事实上公众号主要想发力的对象是线下商户,(由于微博类社区的热议,最近很多媒体类的公众号大行其道,导致公众号的活跃群体以及很多人对公众号的认知产生了一些偏离)。关于线下商户,微信重点结合了腾讯的线下生活产品(应该是戴志康在负责这个业务吧),给线下商户提供了类似“会员卡”、“打折券”的相关功能。

4)微信这几周在多个一线城市做了N场线下活动。在和星巴克的线下推广中还利用了“摇一摇”功能给用户推荐“星巴克”的公众账户。

5)为了防止公众号群发的信息给用户造成“骚扰”,微信设置了每个公众号每天只能群发四条信息。

“微信公众平台”之慌乱的初夜

利用智能手机的PUSH通道,做“个性化的信息推送服务”,绝对是一笔值得做的生意。首先,用户有需要你把他关注的以及适合它的信息和动态,适量的适时机的推送给他;然后,商家极其需要有个到达率高的和用户沟通渠道;最后,由于是个性化的用推送传递信息的,让这个渠道的有效转化率更高,商业价值更大。

但,这笔生意也真的十分难做,因为如果把握不好度的话,很容易做成了“垃圾短信中转站”。

我揣测微信公众平台是要给商家或媒体等公众账户提供一个“会员维护和互动的平台”+“优质信息订阅渠道”,而不是一个“拉新客的营销平台”(所以微信一定不能做什么类似最受欢迎公众号这种东西),不是一个单纯的“广告平台”。这样一个定位,但从用户的直观感受上来说,和“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区别并不是很大。

从小范围测试到两周之前的开放注册,一个简单的还非常不完善的“微信公众平台”,最近几周在微博类的社会化网络上传播的很火热,公众号、用户、同行、媒体都在“口碑”它,但表现出来的局面似乎并非之前预料的那么“理性”,显得混乱而有趣。我尝试大致的还原一下这个乱相:

1)公众号(包括线下商家、媒体类公司、流行个人消费品牌商、电商等):

一上手公众平台,几乎所有的公众号都很兴奋,大家的感受大概都是“发愁了这么久,终于找到一个可以直接给用户在手机弹窗的渠道了”,当然也有不少理性的公众号很快就意识到“这不是一个乱来的渠道,订阅者很容易反感并离开”。

于是,大伙反复摸索并实验着“如何能得到更多关注”、“推送什么样的信息用户会喜欢”,他们使尽浑身解数去讨好用户。一边在自己的网站上、微博上搞“关注有礼”的活动,一方面全力让自己跟用户的对话更幽默更有趣,编写更多适合传播的好玩的“自动回复”,一时间所有的时间都开始卖萌装可爱。

但,多数人在一开始还是固执的惯性的把微信当作一个像微博一样的“营销渠道”,不厌其烦的主动推送着信息。(更有甚者竟然用微群每天群发昨天关注中奖的人是谁!)

在收到用户回骂过来的信息后,很多账户开始低调起来,他们推送的营销内容开始变少、时间开始集中在非工作时间,但,还是在希望可以从推送上找到突破口…

观点:不管是线下商户、媒体、品牌商,还是电商,大家都知道这里有金矿,玩下去一定会很刺激。但,不管是这些来玩的公众号,还是微信自己,大家似乎都是“第一次”,都在表现出“初夜”的兴奋和慌张,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不断的摸索着适合自己的也能受用户欢迎的玩法和姿势。

我相信不同类型的公众号的玩法应该不同,稍待时日用心的商家们都会找到更合适自己的使用方式,包括什么样的内容、什么样的时间、什么样的长度、什么样的互动方式、向什么样的群体、人工还是机器自动回复、对待老会员怎么办、对待非熟客怎么办、要不要主动营销等等。(当用户在门口排着队等我们去服务的时候,那怕他们再难伺候我们也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

无论最后不同类型的公众号总结出来的“攻略”有多少差异,有一点应该是共通的:这是一个和用户互动和沟通的渠道,而非一个粗暴的营销渠道,在这里用服务的角度来做营销要比用营销的方式来说营销,会好很多。

2)用户

智能手机 + 需要话费不少的上网流量 + 需要身边朋友也都在用,这三个条件,注定了微信是一个相对文艺的科技范儿十足的产品,也注定了它的用户群并非主要集中在任人欺骗和宰割的三低人群,它的主要人群:相当挑剔,不好伺候(当自己是上帝),有很强的传播能力和表现欲望。

一夜之间大家在微博上、媒体网站上、电商导购网站上、线下品牌的活动上、线下美食店里,看到了商家们在做活动,大抵都是一个类型“关注我的微信,可以参与抽奖”。于是就随手关注了,这里有一些是他们很喜欢的商家/媒体,有些并非很熟悉。

当大家关注了三五个这种微信账户以后,每天都会收到十来条并非来自好友的“微信”。这些信息有的还不错,有的让他们反感。比如:

早上起来,微信里就有了交通电台在8点左右用俏皮话推送过来的当日天气及交通状况,这个很亲切也是生活所需。不错!(不过杭州交通91.8每天的信息太长了,容易有阅读恐惧)

早晚看一看,蛮子文摘、36ker、ifaner、城市晚报。除了内容重复度高之外其他都挺好!

周末正在家吃饭呢,星巴克发来信息问我心情怎样,真心讨厌;

下午正在开会呢,有公众号给我发来几个冷笑话,真心反感…

观点:然后,作为用户我心里开始对谁好谁不好有些标准了:没事总主动给我发信息的,最讨厌;固定时间给我发一些信息摘要的,挺好;哪些发促销广告的,都可以去死啦;作为商家最好没事你别找我(除非你很牛能做到你找我的时候刚好我需要你),我想到的时候会去找你的。

于是,当讨厌的、可以去死啦的、烦人的信息发过来的时候,用户们开始反感发信息的商家,开始对微信有些不好的感觉。呵呵,是的,他们不会责怪自己当初干嘛为了参加抽奖占小便宜而去关注这些“骗子”,做惯了上帝骂惯奸商的他们只会去骂商家和微信。

于是,被“骚扰”过几次的用户开始对微信公众平台多了点抵触感。但,当他们又遇到一个喜欢的商户在推广微信的时候,他们还是会犹豫,还是会去关注。就像一个不完美的疼痛多于刺激的初夜之后,下一次依然 … … (如果连续几次都只是疼痛的话,这辈子怕是该彻底冷淡了)

3)媒体和同行

不少人在夸微信把精准营销从不可能变成可能、为移动互联网和商业的结合找到了方向、真正的O2O、零售CRM的革命性创新、个性化媒体的新天地、微信让大家重新认识了二维码,等等(天下网商许维同学就是这其中的典型代表)。

不少人也在笑话微信这个做法是涸泽而渔、杀鸡取卵、让用户反感的垃圾营销、信息过载会毁了微信,等等(极客公园是这个观点的代表)。

对于同行的观点我没啥观点,只是想劝大伙先深入的把自己扮演成用户和商家去用用,再下定论。如果你不是床上的那个处男或者处女,又不能揣摩那种感受,靠理论是分析不出来他们以后是否会性福的。

(以上现象是我让自己不断切换角色实际观察的结果。我相信不同人看到的现象不同,如果你认为我描述的现象很片面,请先看完至少100个用户的相关微博、20个商家的相关推广和每日微信推送,再来批判)

在高速飞行中“补丁”策略

当“骚扰”和“信息过载”有了出现的苗头之后,微信团队除了继续做线下推广和线上营销之外,产品上也做了点事情:把公众号的信息全部做成“不提醒”,接收不接收你可以选,但收到了也不弹出提醒,你自己进去了才能看到。(但似乎这个改动殃及到了我正常好友信息的PUSH,导致我正常的好友信息经常没有给PUSH过来)。

事实上,这个处理是有效的,用户的反感降低了很多。当然,公众号的效果弱了一些,但弱的并不多,或者说弱的只是实时性。

不过我认为这是一个最初的设计失误,产品设计在最初设计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这个问题,而不是等问题出现之后才去补救(并非所有的设计问题都得等试错以后才能知道给出好的方案)。因为这个问题某种程度上和“朋友圈”的一个性质的。

好友信息是即时的通信需求,需要及时的PUSH;而朋友圈的好友相册更新是状态同步的需求,无需及时PUSH;同样的,公众号信息是关注需求,及时PUSH的要求不高不普遍。

之前微信在“朋友圈”里有信息更新时做了一个很低调的设计,当有朋友更新了朋友圈信息的时候微信内部菜单上会出现一个小标记以示提醒。我可以理解这是在有意无意的将聊天信息和朋友圈更新进行区分。而如今在公众号的信息处理上一开始并没有做不同的处理,应该算是设计失误。

和“朋友圈”又有不同,这次“不提醒”的处理只能算作是“补丁”策略。因为,即使“不提醒”了,公众号信息和好友信息还是混在一个列表里处理的,当我得到好友信息通知打开页面的时候,未期望的公众号信息还是在干扰我。虽然当大家关注的公众号还不多的时候这个问题并不突出,一旦关注的公众号信息多了,撞墙的一幕就会出现了:有一条新微信通知,打开,列表下面全都是公众号信息…

对于这个补丁,我前天在朋友圈的聊天里说过这样的观点:公众号发来的信息可以考虑专门分类。如果大方向是由通讯、熟人社交、生活信息订阅所组成的无线生活平台,如果UI结构还现在这样,那么四个菜单可以是:微信、朋友圈、关注、管理。(把设置、通讯录、关注管理、都放进一个菜单;把朋友圈也拿到一级用它更频繁的让用户自己来,不然如果只是信息的push让他回来的话烦躁的风险太高,压制信息push的话活跃度会有问题,朋友圈是个挺好的调剂物)

今天又仔细想了一下,把公众号信息跟好友信息分开在专门的栏目下放置是不合适的。这样会降低公众号信息的浏览率和曝光率,同时会让用户对不合适的广告推送降低反感,从而兹涨工作号不苛求信息的受欢迎性,慢慢的会形成订阅者和商户逐渐疏远的恶性循环,逐渐让这个栏目整体浏览下降并失去作用(试想一下,微博如果把企业账户的feed专门分开,企业账户在微博的营销价值会降低多少?)。混到一起虽然有风险造成反感,但有益于长期的价值培养,有益于生态和习惯的形成。如果非得分开,除非让用户选择每个公众号的信息是否要提醒,有信息的时候像朋友圈那样显示一个状态,有新提醒的时候直接提醒。

不管怎样,对于把好友信息和公众号信息混在一起可能造成“骚扰”的这个问题,优化方案还真得是在信息是否提示、是否接收上想办法。只是目前这个补丁显然打的有点浅,需要在这个方向上拿出更优的方案来。

微信不能承受之“轻”

智能手机时代的无线互联网基本不需要综合性的“胖客户端”,因为APP STORE本身就是一个胖客户端,每个APP只需要基于用户的一个应用场景提供服务即可,不合适尝试在一个APP上累加多个应用场景服务。最多,可以做“基于某一类应用场景”,比如支付宝的水电煤等生活缴费。

从微信在4.0版本时把大方向定义成“微信=生活”开始,从4.2版本上综合了上面介绍的通信、熟人分享(朋友圈)、信息订阅开始,从微信开放平台给了我们可以做个性化机器人、个性化的生活助理、无线生活搜索的可能性开始,微信已经注定了不会再是一个“轻应用”。虽然不能把微信叫“胖客户端”,但它确实已经很重。

但是,如今用户主要(按软件默认设置)去打开微信的方式依然很单一:有新消息来了向短信一样跳出提示通知,于是打开来去看一下。那网站来说就是“每个UV进入的东西都很一致”。而当我进入信息列表后,发现这里包含的信息可能是好友及时聊天信息,也可能是商家推送过来的营销或关怀或每日订阅,还可能是好友验证等系统消息。

而且,微信如今的界面框架设计,依然是最早的基于一个“通信工具”的“轻”设计。仔细去推敲一下微信现在的大部分功能的入口和信息归属,你会感觉到从4.0开始微信就在用一个很轻的设计,支撑一个很重的东西,于是很多功能的归属和入口都让你感觉到产品设计师们在无奈的“打补丁”。(当然,这个“打补丁”在逻辑上看似不合理,但在那个阶段性的时候却很“合适”,因为这样大大降低了尝试的成本)

由于快速的发展和不断的累加,微信在界面结构、产品结构、信息分类和分级,以及通用的交互原则设计上,都已经落后实际业务几个车位。直接一点来说就是:现在的表现能力和手段已经无法支撑业务的发展了。

要改变这个落后并非把界面做的更友好,交互方式更酷更易用能够弥补的了的,它需要从业务策略出发,站在整体规划的角度上做结构性的设计,花时间从最细粒度捋一遍功能列表做仔细的产品管理梳理。这需要很强的规划和驾驭能力才行,恐怕普通的设计师或产品经理难当重任,得Allen自己拿主意想大方案。因为,这个变化带来的效果可能很好,也可能很差。

最后,不管怎么说,微信的发展之快之迅猛依然让人瞋目。只不过,不管是人还是产品,当你什么都还没有的时候,选择是最简单的,当你有了一些东西的时候,选择将越来越困难,而那个时候你不得不做很多很多的选择。微信有一个很好的基础框架,但一样避免不了得选择一些东西放弃一些东西,做一些更大胆的改变。

对于微信的下一步我非常的期待。

1、我很好奇这个团队将如何进行商户的拓展和营销,如何引导并公众号们一起去学习用好公众平台。

2、我很期待,下一版的微信会变成什么样。在信息架构和页面结构上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或创新。

3、在信息订阅和推送上微信还有什么新的招数吗?朋友圈是个慢慢养的产品,但下一步还这么低调的养吗?

我所关注的“微信”

(这篇文章是用来记录关于微信的若干记忆,内容相当长读完需要耐心。关于微信那些优秀的产品设计,我觉得没什么可分享的,最好所有的产品设计师们都去用一用,亲自感受,精细和体贴随处可见,处处都可以看出来设计和分析的时候是相当理性的,表现出的界面和内容又是相当感性的)

似乎多数互联网人都希望看到腾讯在IM和社区上被新的企业和产品挑战,阿里在电子商务上被挑战,也许是因为这样市场会更好玩。

和无线通讯这个玩法结缘应该算是07年,有幸帮助最好的push maill公司做了一些产品设计的指导。当时我提出了“通过push maill做一个手机及时聊天工具”的想法,并出了简单的设计;由于只是兼职顾问,就并没有把这个事情推进下去。但却一直都在关注着这种玩法,冥冥之中觉得手机通讯不该走运营商那个扯淡的短信、彩信通道。

当TalkBox出来的时候,我跟朋友说:“TalkBox的做法很像个小孩子在对着门口打盹的大狼狗瞎嚷嚷,要不赶紧冲过去然后把门关上,要不赶紧改方向离他远点,不然会死的很惨”。

我如今的合伙人当初在TalkBox同期做了类似的语音应用,等微信出现的时候,果断撤了。他说“这方向太他妈对了。路上的大象太多,被踩死的概率是99.99%。创业初期还是得知趣点”。一个投资人大哥抢着去投另外一个类似应用,我向他转述了这段话,并补充说:“这类应用,如果不能迅速到达千万级用户,随时都有猝死的可能。这类东西要不大成要不死,基本没有小成的可能”。

米聊出来的时候,我们意识到国内又出个有背景和资源的人打造的好产品,它可以来威胁腾讯,而且这次是从更根源的地方下手。可惜,雷军似乎没能把全部精力放在这个小产品上,因为他还有小米手机和MIUI,米聊只是2.5中的0.5。后来在小米办公室雷军说“没想到腾讯的动作那么快… 不过米聊也还不错,只是没有大获全胜而已”,再后来我们在预言和建议中未出意料的等来了米聊变成MIUI的imassage。不管怎样,米聊并不算个失败的产品。

当微信用那么快的速度进入市场的时候,我们一帮朋友八卦:SOHU做了个白社会,很牛的一个产品,可惜时机不对大势不对,结果这个产品最大的作用反倒是提醒了新浪“没法做这种SNS了,利用自己的媒体优势和名人博客经验,做Twitter吧”;于是新浪停掉了已经内测的“朋友”快速上线了“微博”,微博可以算是新浪撞到的大运,由于新浪的媒体能力,由于腾讯跟进的速度过慢,导致新浪微博快速的爆发式成长,一度被大家认为很有机会真正去威胁到腾讯的产品,(可惜,媒体惯性和资本给予的商业化压力,让微博停在了本不该停的点上,休息了很久很久);微博上失利,让腾讯对米聊的警惕度提高了更多,于是腾讯内部从多个平台和角度由多个团队同时做了多个“微信”,最后才我们看到了现在的微信从腾讯内部、从大市场中脱颖而出… 哈哈,sohu好样的!

某位资深移动互联网投资人说:微信是一个腾讯一定要去拿下的市场,拼尽全力都要守住的市场;如果说其他公司存在机会做掉这个事情的话,也许就是他们还在跟新浪微博撕咬般纠缠的时候,可惜大家错过了那个时机。我同意他的说法,但我们也不能忽略掉一个因素:如果微信只是在腾讯本部,在腾讯已有的产品上搭建,而没有同时独立的在广研那个体系外的张小龙团队去做,至少腾讯这一仗不会赢得如此舒服,也许只是略有小成,只是守住了这个市场,而不是快速的霸占。

.
在我看来微信的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具备和米聊一样的功能,但内容下载速度和载入方式的处理上体验更好。同时,可以用QQ号码登录并查找QQ好友,可以通过微信来接收QQ离线消息和邮件;是的,这是两个基于内部绿色通道接口而创造出来的需求和附加值,也就是这个附加的东西让他比米聊多了一点点优势,就是这点优势让后来者和前者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谁让人家是富二代呢…(当然,其实这个富二代当时并没有用到老爹的其他资源,只是用了自己的私房资源“QQ邮箱”来广告推广;而且,据说还被内部其他做同样事情的更核心的部门不断排挤和打压)

第二阶段:“找附近的人”+“漂流瓶”。当我微博上看到有人说微信可以找附近的人了,立马在重庆机场跟N个人搭讪起来,然后发了条微博“微信的大增长点来了,虽然这么做跟熟人关系似乎有冲突,但至少可以快速跑到市场的最前面。米聊当心!”。

其实在这个时候,米聊也做起了熟人社区,一个朋友告诉我“雷军有熟人社区的理想,他认为这个需求是存在且强烈的。但我真的不认为存在‘熟人社区’这样的需求”;虽然我不同意朋友的看法,我认为“熟人社区”是可以有而且可以做到很大的,但在那个两军刚刚开始交火的时候,米聊做“熟人社区”和微信做“附近的人”比,简直就是秀才遇到兵——只有挨打的份。

当人们都在质疑微信在熟人关系上增加了“搭讪”元素会造成陌生人骚扰的时候,微信用这个最原始的“泡与被泡”的需求抓住了眼球,吸引了用户。虽然我一直觉得这个玩法给腾讯埋下了一些不好的隐患,但他确实在那个阶段帮助了微信很多,而随着其他点的增强这种“骚扰”的负面效果也会被慢慢消退。后来听张小龙说“不好玩的产品是不行的”,我很有感触。

第三阶段:“摇一摇”+全平台。这个阶段可能我记忆的不是很准确,而且这个阶段也不算是一个大跨越,但全平台对于微信的基础粘性奠定了极其关键的基础,“摇一摇”让微信一如既往的被年轻人们夸赞着“好玩”。

第四阶段:海外 + 广播电台。不得不说,海外微信的开通标志着微信彻底稳住了自己的市场地位,这一步走完微信可以考虑更牛的战略布局了。广播电台的主持人们通过一个简单的后台管理着收到的消息并进行播放,不再像以往那样冷冰冰的念叨着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听众短信,开始不停的告诉听众“用微信爆料更方便安全”,像极了当初电台主持人不断复读微博上的段子和热点一样,我们所有人都知道了“他们免费宣传的这个玩意儿,成功了!”。

于是,微信的产品节奏也从小迭代的更新和优化,变成了几个月更新,一更新就大跨越的阶段。因为那个简单的通讯工具已经基本没问题了,在奠定完“最广泛最好玩”的通讯工具之后,微信开始准备启程奔向新的目标点。

第五个阶段:朋友圈 + 开放平台。朋友圈就是雷军当初想做的“熟人社区”,微信采用了“图片”为切入点,巧妙且好玩。任何一个好的社区都是要靠养的。目前看来朋友圈还没有养出来,真正在使用的普通用户还占比很少,而且产品设计并不够精致;开放平台的尝试是一个从用户需求点切入的战略选择。这一次变化,微信从工具开始布局社区和平台。

第六个阶段:语音/视频通话 + 网页版 + 企业账户关注/信息订阅。这些功能发布的时候我发了条感叹性的微博:“虽然上次见面也听Allen提过,但还是有点吃惊,来的比想象中快很多,而且没想到是同时。新版微信,视频/语音通话 + 网页版聊天 + 企业信息推送,左边一拳向运营商,右边一拳向QQ,中盘布局推送平台。这是多大的气魄和勇气啊。我坚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先进淘汰落后。祝愿微信顶住压力!”

.
不管第七个阶段是什么,我想微信该停下来对自己进行一次整理了。因为以现在已经基本的这个特性,已经可以搭建一个基础的生态链了,微信已经成为一个很不错的平台。

前几天飞机晚点的时候我在微信朋友圈里写下过这样一段话:

我已经觉得微信下一步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减肥或者塑身了。通讯工具、通知平台、 熟人社区、交友(也许你没这么想但人们在这么用),承载的东西太多了,如果不做好塑身或适度减肥,原本这个简单实用的小玩意儿会变的过份复杂,原本的通讯工具会变成信息暴力区… 当然,我这其实是杞人忧天,从微信的一些细节设计来看,其实他们对此有考虑并在有意识的避免。(上次更allen聊天到晚上三点,感觉比当初的余军更厉害,除了同样的大局观和对用户行为的深刻理解,他更关注细节和任性本身)

这是一个尝试阶段,操作一架已经升空并高速飞行却尚未准确确定航线的飞机是件及其刺激好玩的事情,而且下个阶段应该是空中保持加速并开始对地面敌人进行战斗并同时更换零件优化自身的时候,会更加的刺激过瘾。

这是一个不断有正反馈的阶段,自己和整个团队无需动员都会主动全力以赴没日没夜猛投入的时候,一个产品人一辈子赶不上几次,即使你再牛再能熬也得能遇上这么好的机遇才行,allen以foxmail为基础以QQmali为预热,终于在微信大爆发了,是运气更是实力!

续1,不要说微博也是这样,这根本就是两种东西。一个资本操盘手掌舵的娱乐媒体,和两个产品人掌舵的自我救赎潜艇能一样吗?(微信刚开始确实像腾讯用来自救的潜艇,不过现在已经发展成可以攻击的航空母舰了)。当然,微博其实也很牛,这辈子能赶上这么一个产品也算是幸运之至。但愿资本市场能好起来,这样微博也许能少遭受一点资本家的蹂躏或者被蹂躏的慢点,曹会计挺住!

续2,微信起于腾讯,未来的发展也可能会被腾讯拉着后腿。通过扫二维码登录web只是一个手段而已,目前我还没理解出这个手段有多大深意,当然web版打通了手机和pc的距离是真的,但用打通还不如说用缝补更合适,因为这个距离如果不是因为微信出生于腾讯怕是上个版本就该发生了;开放平台的应用方式是app间互相推荐和调用,这确实意义很大,但我至今还不太接受现在这种交互方式,总觉着可以有更好的方式,可我也还想不出来。我隐约觉得app间的界限是不该有的,互相植入是趋势互相挑战是临时的笨拙方案。

ps,作为依然信仰那个使命的阿里人,真心希望阿里可以通过微信的发展更加明确一个原则:宁愿自己人来革自己的命;很多新的崛起都不太可能从已有平台上长出来,外部环境和空气会更好。想在社会化和无线上有突破就体制外搞个野蛮生长的团队,让它可绿色通道获取淘宝资源,同时再任由它肆无忌惮的革淘宝命吧。总这么护着淘宝,等高速发展慢下来开始危机时,内部没有了那股子势和神,革命者怕是也已经从外面出来了。

.
我说不清自己写下这段话时候的心态和心情,似乎是羡慕嫉妒赞,似乎又只是一个喜欢多嘴点评的旁观者,因为这些事儿跟Guang.com没一毛钱关系,跟我个人也没啥关系,但我看着品着却总是那么津津有味。我想,也许是我内心里认为,作为一个互联网产品人,目睹了这个经典案例是一种荣幸。不管未来的微信会发展成什么样,但这么一个产品崛起的案例,怕是几十年也就只能碰上一个,值得我花了个把小时敲下这么多字,权当是给自己的眼睛做一个记录吧。


更新:今天得知在写这篇文章的前几个小时,张小龙正在腾讯内部做了一个长达12小时的分享,170多页的PPT,题目是《透过微信看产品设计》。
据说这个分享相当的精彩!推荐阅读和菜头对于这个分享的记录:《张小龙谈移动互联网产品


有人要转载文章,我赶紧加个广告:(不转载广告的人木有小JJ没有MM!)
http://Guang.com 需要优秀的有丰富经验的母婴、美妆类目运营。也欢迎家居、美食、旅行、服饰、鞋包、美妆、母婴相关优质商户前来洽谈深度合作。直接联系我:baiya#guang.com

等待移动电商的到来

昨天派代年会上的移动电商专场毫无意外的比较冷清。结束后回来的飞机上,跟老A就移动电商聊了一路,我的一些看法如下。

单说眼前已有的线上零售市场。当前移动电商的用户行为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

快购买:需要某个东西了,马上通过手机搞定。这些用户对网购已经相当的熟悉,移动服务是PC服务的一个复制,为了满足自己已有用户随时随地的快购买需求。主要的品类是数字产品、票务、少量日用品等。

比价:线下看到某个东西了,拿出手机跟线上比比。这些人和快购买的人群差不多,只是品类不同,都集中在标准品上。

逛:逛分两种,一种是在第三方导购的应用上’发现喜欢’,另一种是‘逛便宜’指一些高粘度用户利用碎片时间参与熟悉平台的营销活动。这些品类主要集中在永远都不嫌多的女装、女鞋、小家居,以及有钱有闲还要占便宜的家庭妇女们关注的母婴产品上。

快购买和比较这两个需求目前重点去做好功能性支持就够了,该来的自己会来不该来的拉也拉不动。精力可以主要放在“逛”上。

昨天会场上淘宝无线、腾讯移动电商、京东无线、凡客无线的人分别介绍了情况,我的基本理解是:

凡客:相对其他家来说,凡客所经营品类和品牌定位,以及快消费概念,更适合一些;另外,雷系在无线的安装和营销上有不少联合优势。对于凡客来说,移动电商不仅可以布局,而且已经可以作为一块成熟的业务点。所以,凡客移动是独立的也很容易理解。

京东:京东的核心品类目前并不适合“逛”,所以他这个阶段只需要做好功能性支持,靠自有网站做些营销,让自己的老用户“需要的时候有的用”就好。所以,京东移动是向CTO汇报也毫不意外。

腾讯:感觉腾讯电商整体都没想好。反正都没想好,网购、商城、拍拍已经一锅粥还没捋顺溜呢,哪有心思再把移动也交叉进来一起考虑啊,还不如独立出来自己想;而且就算想好了,对于一个要换新打法的腾讯电商来说,把移动独立出来空间和自由度也会更大些。 所以,腾讯移动电商的独立情有可原。

淘宝:淘宝无线毫无疑问要跑在所有人的最前面,作为行业老大现有和马上就有的市场自己必须接住,快购买、比价、逛便宜一个也不能放松,而且还得去尝试新的市场,这是责任也是防止未来被突破的必须。

淘宝无线具体业务细节不宜多谈,基本上看产品和对外的数据还是比较容易了解其现状的。但淘宝无线在集团里的组织架构到是蛮有意思,可以絮叨一下:如果一淘、淘宝、天猫没有分拆,淘宝无线毫无疑问是跟这三条线并存的;但这三个一份拆,总不能让目前还小的淘宝无线直接成为子公司向集团汇报吧,选择剩下两个:a向代表阿里无线未来的阿里云汇报、b挂靠在相对中立业务还沾边的一淘下面,我想,是个理智的人都知道不能选a,不是因为输面太大而是因为这事儿输不起,阿里云输了大不了就是新地盘没抢到,万一顺带把淘宝无线搭进去那就是狼没套着孩子也没了。

我个人非常看好未来的移动电商。我认为它迟早有一点会超过PC。

从用户行为上来说快购买、比较、逛,这三种将来刺激整体大跨越的一定是最后一种“逛”,现在的用户主要还是在利用碎片时间来逛,我相信迟早有一天,当移动互联网超越PC的时候,人们不只是用碎片时间来逛,而是用休闲时间来逛;从碎片时间到休闲时间的变化,会带来消费行为从“主动消费”到“被动消费”的变化;从而又会带来品类从数字产品、票务、标品到所有生活品类的变化。

但,什么时候超越并不会取决于电商们怎么做,而取决于整个行业怎么发展。移动互联网超越PV不可能靠电商,当初没人买PC是因为要网购,而多时因为孩子要学习、游戏,要聊天、看新闻、炒股、看视频,等等原因让人们有了PC电脑上了互联网,然后开始了网购;接下来人们要用智能手机上网也不会是为了“用手机购物”,而是要游戏、聊天通讯、微博看新闻、阅读、看电视、看电影,当他们的休闲方式不再是呆在书房的椅子上对着PC上网,而是拿着手机和PAD休闲靠在客厅和咖啡吧的沙发上,移动电商的机会才真正来了。

当移动互联网超越了PC,移动电商也回超越PC。提前预判这个时间点可以观察移动互联网从碎片应用的变化,也可以观察移动电商上消费品类的变化。但,不着急,还早呢。

如果不只是看线上零售的话,移动互联网+线下生活消费,应该是未来移动电商领域更大的想象点。这里可以分成两部分来看。

第一部分,内容:生产内容,获取内容,整理内容,然后结合移动的手段,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消费内容。
第二部分,交易:和商家进行有效沟通,甚至是消费。

这两部分在旅行和票务市场应该很快就可以蓬勃房展。在日常生活上机会还大把的在。

第一部分在做的人已经有很多了,大众点评也已经相对成熟。但我个人依然很期待蔡虎的Leho.com,和老郑的ChuJian.com。第二部分仍需时日,也许很快就有新的创新方式出现。短期内,我个人并不看好包括NFC在内的眼前任何支付方式在这一块的应用,因为一开始我们解决“和商家有效的沟通”也酒简单有效了,干嘛非得“把钱直接付掉”呢,除了付钱很麻烦之外,付完之后会带来的麻烦事儿更多更难缠…

笔记本快没电了,一句话结束:我很看好未来的移动电商市场,但这个市场还需要等;等人们不只是用手机在碎片时间上网,而是用手机来休闲。


有人要转载文章,我赶紧加个广告:(不转载广告的人木有小JJ没有MM!)
http://Guang.com 需要优秀的有丰富经验的母婴、美妆类目运营。也欢迎家居、美食、旅行、服饰、鞋包、美妆、母婴相关优质商户前来洽谈深度合作。直接联系我:baiya#guang.com

求助大伙帮个小忙

三个多月前我从支付宝离职出来,和朋友联合创建了Guang.com。每一个新建网站都会遇到初期的推广问题,特别是针对于搜索引擎的收录问题。

朋友们的个人博客,和在社区上的发言,对所有引擎来说都是权重很高的。兄弟在此求助大伙帮个小忙:

1、在各位自己个人网站、博客以及其他你能操作的网站上添加Guang.com为友情连接
网站名:逛
网址 http://guang.com (不带www)
如需图片可以按照尺寸直接在Guang.com上截取

2、帮忙把你的论坛签名,微博的个人介绍里带上“Guang.com”的字样(比如写成“帮Guang.com临时放一下”),放一个月左右就够了,不带链接就行(被转换成短网址就无效了)

3、当然,更加欢迎大伙进入Guang.com体验我们的网站,给一些建议。(微博上也可以搜索:逛逛)

创业不容易,产品设计人出来创业更不容易,专注于用户体验不用歪门邪道手段去创业的人最不容易。在此先谢过大家了~


白鸦

关于“要不要做调研”

说在前面:以下说的“调研”主要指用户调研。用户调研的方法有很多种,下文所提到的并非只是“问卷”和“数据分析”,还包括访谈、焦点小组、可用性测试、等等。(推荐UCDChina上一个很早的话题:用户研究的一些方法)。ps,以下观点基本仅指“互联网”领域,请勿拿“我们挖煤的时候这么干就不行”来说它是胡扯。

乔帮主虽然走了,但他的故事在被更广泛的流传,他利用媒体的能力依然在影响着这个世界。 曾经和曾经,在媒体问及苹果产品的调研时他分别说过这样的话:

1、一般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除非你把它摆在他们面前。因此我从不依靠市场调研。
2、贝尔在发明电话之前有做过任何调研吗?

于是,越来越多的懒人们终于有了”神”的庇护,堂而皇之的开始“不调研,只拍脑袋”;越来越多的“果粉”也开始了对“不做调研”的盲目崇拜。他们还在不断的嘲笑和鄙视那些去做“调研”的人,鼓吹“创新不需要调研”。

上周苹果对部分iPad用户发送了调研问卷,很多人在微博上嘲笑说:乔帮主走了他们不得不做调研了… 每当看到有同事转发这些言论信息,我都得很谨慎自己的跟他们谈一谈“看法”:

1、乔布斯说这话有两个语境。一个是在MAC刚刚发布的早早期,一个是在他玩弄媒体的时候。离开了这样的语境这话大多数时候并不能适用。

2、乔布斯说“从不依靠市场调研”而不是“从不做市场调研”。在反问完“发明电话之前有做过任何调研吗?”的两三年后,乔布斯离开苹果创建了NeXT,初期的简单定位是给高校研究室提供电脑。他的团队去做了很多的反复的调研,他自己也非常喜欢和主动的去做这些事情。(读过《乔布斯传》的果粉们可以温习一下NeXT那一章,里面有写)

3、通常苹果公司在他产品的第二代开始就会对用户发放问卷进行相关调研(第一代产品的调研往往只能通过第三方去做,或者自己通过现有产品的调研去做,所以我们感觉不到;而且那个时候也并没有可靠的样本群)。据说他们每年对于市场数据的研究和外部市场的用户调研都非常重视也非常频繁,而且他们对于苹果的品牌调研也是相当的频繁和认真。忘记在哪里看到过苹果找尼尔森做第三方调研的相关资料;有兴趣的果粉也可以自己去搜索一下苹果N年来的相关调研问卷,很多。

4、说了这么多,但我其实并不是一个对“调研”的依赖者和迷信者。虽然我非常相信“真实有效的”数据调研的作用,但“真实有效”这三个字往往意味着“高成本”和“耗时长”。

特别是对于互联网产品,虽然他比较容易找到数据,但也更容易因为数据的过多也被垃圾数据干扰和迷惑,分析过程出现偏差和出现“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而拼凑数据”的情况非常正常,多数人都难以避免,包括那么经验丰富的家伙们。而且,对我们眼前的这样一个环境,往往你能轻松拿到的数据都是不会是真实的…

5、往往在产品的早早期,我更愿意相信在一定数据支持下的“领导人的嗅觉”。因为,多数互联网产品很难等得了严谨的漫长的调研过程,而且往往要想通过调研去得到“真实有效”的结果,比让“领导人拍对脑袋”的可能性更小。所以,我经常会说:“信你们这帮人随便捞来几个数据而推算的结论,还不如信我或者信咱们其中某人个人的嗅觉”。

总之,在产品的早早期,我的观点是:一帮人看假数据或者假装看数据来“拍脑袋”,还不如让一个平时更懂用户的人(在一定的数据支持下)去拍脑袋。其他人靠直觉选择“信他”就够了。

6、到了早期,一定的用户调研是完全有必要的,因为这个时候可以比较明确的知道要什么信息,“垃圾数据”也就少了,推断结论也就相对靠谱一下了。不过,这时我更相信“测试”的结果,还是那个观点:“怎么做都是错的,只有是面对用户的时候才可能不会错。而且还得是一定量的真实用户”。早期的互联网产品,拳头轻轻过去,听到叫疼了再猛踹一脚比较好。因为“需求预测”错误的可能性是99%,所以控制早期的试错成本是必须的。

总之,在产品的早期,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最低成本,尽可能的真空环境(雷军的说法),最快的速度去做用户需求测试,需求有就发力,没有就得掉头重找。

7、到了产品的发展期和优化期,用户群已经培养出来,需求方向已经明确。该做的就是:让用户推着产品走。这个时候,没有比“用户调研”更管用的方法了。(所以,往往我们会习惯性的在早期圈好“种子用户群”,让他们给提供更直接有效的帮助和意见)

其实,没有一个科学的方法是错误的。其实,也没有一个方法是万能的。我更相信:不否定一切也不肯定一切,灵活应用,适时而变。更更相信:搞清楚了谁是我的用户,是一切调研、创新、设计、拍脑袋的前提。

« 较旧文章 较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