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
可用性vs. 资讯建筑(Informatio... 2010-03-17 13:28
UCDChina编辑注:这篇文章原文为繁体,我们简单翻译成了简体中文的,或有误差,请以原文为准。 英国文学家Samuel Johnson(1709-1784)曾说过:「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们已经吸收为己有的,另外一种是我们知道该去那里寻找的。」(Knowledge is of two kinds: we know a subject ourselves, or we know w ... ...
-
UED,UXD在中国 2010-03-16 13:05
UED全称User Experience Design,中文叫“用户体验设计”。 UXD全称User eXperience Design,中文叫“用户体验设计”。 显然这两个词还是一回事情,但要比UE迟的多。最早我在2005年底从Yahoo那边了解的,大概2006年听到同行普遍提起,同年9月份“淘宝UED” 团队博客建立之 ... ...
-
闲言碎语:设计的俗化特征 2010-03-15 21:54
就算我们每天在叫嚷着创新经济,设计救国,我们在生活中也无处不在的看到各种设计庸俗、制作粗劣的海报、店面、户外广告、大胸美女和肌肉猛男交相辉映,红底黄字和脑残宣传漫画变本加厉。比如某政府交通部门推出的代表交警的卡通形象,足以雷得广大司机外焦里嫩,如果在闹市街头遇见,恐怕也会无法自拔的撞上去。 随着各个设计论坛,设计讲座,设计培训里面的师生装得很高雅,或者装得不高雅,那些粗糙、俗气的设计作品( ... ...
-
安慰你的用户 2010-03-13 22:32
在煎蛋上看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文章,顺便也看看下面的回复,突然想起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关于情感化设计。我开始思考,是不是在很多时候,在考虑界面精简的同时,我们也需提供一点毫无意义的东西给予用户安慰的效果? 这篇文章叫做:一切都是假象:按钮的安慰效果,截取其中的一段: 安慰剂按钮 Placebo buttons :是指一种放置在公共场合假装有效,但实际已经停止工作的按钮。 你有没 ... ...
-
商务Web应用程序的界面设计(译文) 2010-03-12 13:42
在smashingmagazine上看到这篇文章,讲的是Web应用程序设计流程和准则等方面,也许对大家有所帮助。翻译比较仓促,错误地方请多指教,查看原文点这里。 商务Web应用程序的界面设计 商务Web应用程序的设计常常被人们所忽视。我看到许多程序,它们既不符合商业目标,也不满足用户需求,它们有很差的用户体验,并造成了商业利润的损失。更夸张的是,有些设计师根本没有参与整个程序的开发 ... ...
-
Google的设计原则 2010-03-11 10:42
在一次讲座上,Jon Wiley——Google的“用户体验设计师”(User Experience Designer)——提到了Google的十大设计原则。 1. 有用(Useful):以用户为焦点,关注他们的生活、工作和梦想。 2. 快速(Fast):争取节省每一个毫秒。 3. 简单(Simple) ... ...
-
产品工作的“BUT”三角 2010-03-08 23:56
昨晚又向一个有意于产品领域的朋友推荐了一下Larry keeley的产品三要素模型。 再次意识到,这个三角形,其实不太便于新人记忆。 我尝试着重新归纳了一个“BUT”三角模型如下。 B:Business,代表三要素中的商业可行性。 U:User Experience,代表三要素中的用户期望值。 T:Techniqu ... ...
-
闲言碎语:用户体验的时机 2010-03-03 20:47
本来用户体验这个事情只是我们从业者热菜炒冷饭的事情,把很多概念与技术手段打包一下投入到产品(服务)设计的初期,并在整个过程中进行检验、迭代、优化、重复的过程。但是我发现,即使在工程师林立、高智商货色充裕的通信产品或者互联网行业中,仍然还是少不了所谓“专业的用户体验设计师” — 这个称呼虽然就不专业,但是非常好理解。 问题来了,大部分一腔热血投入圈子的朋友 ... ...
-
Dieter Rams:优秀设计的十条准则 2010-02-27 12:41
原作者:来源Dieter Rams: ten principles for good design译者fisher.v 早在80年代初,迪特尔·拉姆斯开始日益关注他周围的世界-“形状,颜色和噪音的难以理解的混乱不堪。”意识到这些使他成为对设计界具有重大贡献的人。他开始问自己:“我的设计是优秀的设 ... ...
-
不一样的简洁 2010-02-08 19:55
少即是多(less is more)—路德维希·密斯·凡的罗 少就是枯燥(less is bore)—罗伯特·文丘里 less is ... ...
-
UE,UX在中国 2010-02-05 18:04
UE全称User Experience,中文叫“用户体验”。UX全称User eXperience,中文叫“用户体验”。 2003前后年传入国内,大概是与Usability同时。或者干脆说,它们几位就是被糊里糊涂的带到中国来的。放到一起讲,不仅因为它们之间的误会,确实是有很深的渊源。 首先Usability的中文翻译就有问题,普 ... ...
-
UI在中国 2010-02-04 10:00
UI全称User Interface,中文叫“用户界面”。 2000年传入国内,国内最早专业从事UI的公司还是我们的民族软件——金山,据说在2000年已成立人机界面组,虽然只有2个人。金山软件的UI团队是业内名副其实的黄埔军校,培养了如今江湖上整整一代的设计领袖,并且他们出的作品也深远影响了国产软件的用户体验整体水准。也许早期的金山软件用户们 ... ...
-
《Don’t make me think》笔记 2010-02-02 23:11
很多年前就看过《Don’t make me think》的第一版,第二版在书架上很久了,这两天才翻看。温故知新,笔记如下: 某个东西越是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或者看起来会这样),它将来用到的可能性越小。 可用性第一定律:别让我思考。 我们使用web的第一个事实:我们不是阅读,而是扫描,一般会关注“与手头任务有关的”或者“当前或接 ... ...
-
闲言碎语:非专业不复杂 2010-01-26 22:08
我之前写过一个关于设计师话语权的问题,应该是有很多小白没看懂,或者报着看了也做不了什么的祥林嫂心态,有激动着声称:“要获得话语权的第一步就是要表现得专业” — 这个逻辑基本上没什么错误。而当我想到“什么程度才是专业的时候”,部分群众的意见把我彻底雷倒了。 每当我看到某些团队因为设计出一套复杂繁琐的流程而娇羞,调研了上百名 ... ...
-
对用户体验的认知和理解 2010-01-19 22:36
如果用很简短的话来描述你对用户体验的认知和理解,你会怎么说? 我大概这样回复了访谈者: “用户体验是对用户行为及行为背后的生活及文化背景的一种关注态度,是一种同理心。关注用户体验的人群可能会抱着不同的目的:研究、改善、销售、商业模式、品牌、文化、传播等等,也是因为这样,用户体验不仅是设计师或产品经理需要关注的。但无论怎么,我们都不能脱离“用户”本 ... ...
-
闲言碎语:找设计的G点 2010-01-14 20:36
我得承认,这个文章并不是今天新写的,只是在纠结了这个标题很久以后,我才决定尝试性的发出来。因为我之前在我的QQ上试图用这个作为签名,但是未遂,至于未遂的原因我认为可能是网奸部门与企鹅公司联手屏蔽了敏感词,我真想说“我[敏感词][敏感词]你们[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 那么,今天为啥又发了呢?起源于早晨和一个同为设计人的朋友聊,他问起:&l ... ...
-
漫话产品设计 2010-01-14 20:33
2010年优涩控的第一篇文章,来个轻松的话题:漫话产品设计。只是00的有感而发,请勿对号入座~ 以下被借题发挥的漫画来自这里的转载~ 1.鱼饵就应当符合鱼儿的胃口,而不是钓鱼者 (看不到图?点这里) 第一次看到这幅漫画就笑了:画的不就是做产品的我们嘛~ 花了不少成本、人力、时间,把自己看起来都颇诱人的鱼饵(x产品x功能)抛到鱼塘(网站)里,满心欢喜地守着盼着等 ... ...
-
闲言碎语:体验如何设计 2010-01-11 20:56
虽然我们摇旗呐喊了好久,连媒体都开始春心荡漾的鼓吹起“用户体验的竞争力”,各种设计类的工作招聘过程堂而皇之的走上了电视节目。实际上,我们的各个行业中对于“用户体验”的认识还是不够准确的,以下对话为真实经历,但不作为现象推广: 客户:“听说现在要做产品都要重视用户体验呢~~” 某人:“恩~~&rdq ... ...
-
设计的故事 2010-01-08 18:41
视频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xMDQwNTQ0.html Objectified - 这个有关设计的纪录片比较长,分几次机会才看完,因为喜欢做了下记录和个人注解,便于以后思考的时候能以此过滤一下思路,想想自己到底在做什么。对 ”产品设计“接触越多,越觉得以前想法的狭隘,真正热爱着设计的,应该为自己所处的行业而自豪,把热情再次 ... ...
-
怎样做出好产品? 2010-01-07 14:17
如何做出好产品,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大到我从来都不敢触及。但是当我们结束 TOP开发者聚会,翻看很多开发者的会议感想的时候,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些开发者会认真的记下我们给出的建议,很认真,很细致。昨天通过电话跟一些其他地 区的ISV沟通,当和他们沟通和分享到一些经验的时候,发现这个不经意的举动可以帮助很多ISV少走很多弯路。所以想到把自己能够想到的一些经验写下来, 也是为了那些在其他地区,不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