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分类“互联网”的存档

« 较旧文章 较新文章 »

Apple的平台之路(二)

产品经理的能力

一部电影能否卖座,得靠导演的“品味”和制片人的“做生意”能力。当一个人既是导演又是制片人的时候,他决定了这部电影的一切。这个人叫“产品经理”。设计师、工程师、运营、销售等角色相当于编剧、演员、剧务、宣传…

观众是否看的到好表演,往往不由演员决定,得看导演要什么选了什么。同样的,一个产品的好坏,往往并非由他的设计师决定,而取决于最终挑选方案的那个人 ── 产品经理。

当众多产品方案摆到面前的时候,是否有足够的“品味”挑选出最符合用户需求、喜好的那个,是产品经理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因为屡屡展示了在这方面超强的能力,Jobs被誉为最有品味的男人,最好的产品经理。

但,事实上一个好的产品经理仅有品味是不行的,在这之前必须具备另外一个最基础的能力:做生意。只有知道了消费者需要什么、什么东西拿出来会赚钱,所谓的“品味”才能起到作用。

Steve.Jobs“做生意”的能力,比他的“品味”还要强。

Apple是一家什么公司?



我们可以很轻松的说“MS是一家软件公司”。那么Apple到底是一家硬件公司呢,还是一家软件公司?或者,还有一个说法“Apple是家设计公司”?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首先,说说钱。

简单搜索了一下Apple近几年来的财报,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10.Q2,再看看Silicon Alley Insider制作的上面这张图(Apple4.us也有一篇类似的分析:Apple公司的收入来源构成

从图上不难看出,Apple是一家靠硬件销售赚钱的公司。数字商品和应用软件虽然一直是Apple最受追捧和热议的东西,却只在收入中占据很小的部分(虽然这部分对一般的企业来说也挺可观,但与其被关注、被重视的程度来看比例还是很小)。什么数字产品分销、什么应用软件分销,对Apple来说这些根本不赚钱。

然后,说说为什么花钱。

买iPod是因为它时尚的外观、大容量、长待机、丰富音乐库;买iPhone是因为它超性感的触摸、丰富的日常和游戏应用、优秀的上网体验;买MAC是因为稳定的品质、优秀的使用体验、时尚的外观;买iPad是因为它比电脑、游戏机、导航仪都“差一点”,却都“足够满意”。最后,所有的这些加在一起消费的,“真正的果粉”们甚至认为 ── 用Apple,是一种生活方式。

分开来看上面那张图,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现象:Mac的销售曲线和iPhone的销售曲线惊人的相似;抛开“假期”的特殊原因,MAC的销售曲线和iPod的销售曲线也几乎一样;iPod、iPhone、Mac、iTunes、Software的销售曲线非常相似。iPhone促进了Mac的销售、iPod促进了Mac的销售、iPod、iPhone、Mac、iTunes、Software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没有iTunes和他背后丰富的应用,可能就没有iPod、iPhone如此大的销量,也就没有Mac的销量增长;同时iPod、iPhone、Mac反过来又促进了iTunes的使用。

Apple是一个最擅长提供优秀“体验”的公司,这是Apple消费者普遍的观点。如今的消费者对于科技产品的选购原因已经不再是肤浅的“外观”,而是这个产品可以满足的需求,和综合的体验感受。

最后,说说“效应”问题。

一个局限性的市场、一个局限性的企业、一个局限性的人群,他们都很难被普遍认可,利益也很难最大化。MS兴起之后,iPod起来之前,Apple就是这样一家公司,一家“小众”的、“局限性”很强的公司,不能普及、不能利益最大化。

同时,体验是有成本的,一个局限性的企业即使可以提供很好的体验,也得让用户付出巨大的成本。

从iPod惊人的销售开始,我们看到了Apple越来越大众化。同时,因为边际成本的原因,虽然Apple产品的价格在不断降低,用户获得优秀体验的成本越来越低,Apple却越来越赚钱。

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正增量”循环。甚至漂亮到很快就看到了延迟效应的出现:有些人因为Apple产品的普及开始认可这个品牌,只冲着它漂亮的外观就购买了Mac电脑,然后根本不在上面使用 Apple的应用。这也是为什么iPad便宜的价格会让股票飚升。因为,这有利于Apple的大众化,有利于“效应”的迅速转动。

其实,Apple是一家由应用体验驱动的公司。用近乎免费的丰富应用、优秀体验、时尚设计来吸引消费者更多的购买其硬件终端,靠硬件赚更多钱,反过来降低优质体验的生产成本提供更好的体验、更低的价格,再去促进更多的硬件销售。这样的赚钱方法对于一家硬件销售出身的公司来说,是最安全、最稳妥的。

所以我说:Steve.Jobs“做生意”的能力,比他的“品味”还要强。

不过,要做到这些仅靠Apple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完成。事实上,Apple正在从一个封闭企业,逐渐开放,逐渐平台化。这个自负、霸道、苛刻、奸 猾、喜欢吃独食家伙,在平台化过程中虽然漏洞百出,不尽人意之处比比皆是,但由于超强的生意能力和对既有消费者的把控能力,让他依然十分的春风得意。

Apple的平台之路(一)

注:这将是一个系列,大概内容包括“iPad的威力”、“apple平台的商业模式和云服务”、“新的体验标准”、“中间件在平台战争中的尴尬”、“移动SNS的可能”、“和Gooel的竞争”。为了赶时髦,我就从iPad开始我的思考阐述,看起来像iPad的公关广告帖,因为这是触动我深入思考“Apple的平台之路”的根源之火。

iPad并非第一眼美女,但耐看

当iPad发布的时候,多少让人有点不够满意,对于一贯让人超出期望的apple来说,刚刚满足预期并不是一份好的答卷。像一个总是能考90的孩子,突然只考了60分异口同声的反应:大号的iPhone而已嘛,而且还不能打电话、不能拍照、不能双线程、不能… 新的尺寸还给开发者带来了新的麻烦。

开始使用之前,果粉们一边充满了期待,一边有些质疑和无奈。当iPad拿到手的时候,外观并没有惊喜,而且还有些重,安装应用、导入导出资料都不是很方便。除了价格便宜,似乎并没有什么亮点。

“在发布会开始时上涨,但在乔布斯介绍iPad产品特性时再次下滑,当乔布斯公布iPad价格时,其股价一路飙升,突破210美元”。在iPad发布的前、中、后,所伴随着的Apple股票变化,很有趣的说明了这一点。

但,即使有这么多的不过瘾作为铺垫。当我拿着阿北的iPad用了两三个小时以后,马上决定去中关村入手一台。好的东西,最终是靠体验和口碑解决一切营销问题,而非广告。

“大一号”和“差一点”

虽然iPhone在游戏应用很优秀;在网络应用上也不错,特别是专门开发的网络应用;(由于电池续航能力和单线程的问题,它的音乐体验一直不够好)。如果要描述一下iPhone是什么?相对简单简单的:触摸屏手机,玩游戏很好。但,如果要定义一下iPad是什么,有些难。

1、iPad不是手机,因为不能打电话。
但通过它可以跟你网上的朋友取得联系,也可以通过skype网络电话拨号。特别是对于互联网社会的重度用户来说。

2、iPad不是电脑,操控和浏览体验也没有电脑好。因为没有键盘、没有鼠标、没有USB、没有…
但如果把电脑的任务分成“生产内容”和“获取内容”,仅仅针对于“获取内容”来说,没有了这些东西更像是解脱了很多累赘和束缚。首先,它一样可以很好满足你对于获取信息(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分享信息的需求,在获取信息的浏览、阅读、简单操控感受上,它远远超越了iPhone,虽然只是“大一号”。其次,它可以用在床上、马桶上、车上、餐厅、沙发上、会议上.. 这些是电脑做做不到的。当然,如果只是简单的回复邮件这种轻量“生产内容”它也可以很好的满足,重量的内容生产确实很差。

3、iPad不是游戏机,玩起游戏来它的感受比不上XBOX、PS3的震憾过瘾。因为没有操控手柄、屏幕和音响都不够。
但比起PSP和iPhone要超越很多(我想来觉得PSP比iPhone也要好一些),特别是游戏中的感官体验。而且和PSP、iPhone同样的便携。从人机工程学的理论角度,可以解释为什么只是“大一号”却感官体验上有了很大超越的原因:人们在使用的时候,iPhone和iPad跟眼睛的距离几乎是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屏幕尺寸的变化就等于是视界范围的扩展。拿看电影来说,如果你固定做第N排,大屏幕的观感一定强于小屏幕,当然屏幕大到超出视角范围也是不行的。

4、iPad不是电子书,因为拿着看书不到10分钟胳膊就会酸疼。而且电池只能撑住10小时,比电子书差很多。但,他是彩色的、操控性更强的、甚至是可以互动的,阅读过程的体验远远超过了所有的e-Ink。

5、不是电子相框,因为针对于电子相框来说他太贵、太重;不是导航仪,但它却比导航仪用起来更爽;不是POS机,但加个小设备就可以用来收银;不是……

总之,iPad什么都不是,却什么都是。比起iPhone等智能手机,它只是“大一号”;比起我们已经熟悉的产品,多数应用的体验总是“差一点”。但却足够让你满意。

iPad重新定义了一种电子设备,它在电子产品上的归类该是什么,还不知道,因为一切才刚刚开始。仅仅“大一号”且“差一点”,却可以带来神奇的威力。

在北京5G聊iPad,keso问:“iPad多久可以卖出100万台”,我说:“这不取决于Jobs,得由郭台铭来决定”。而且,我认为到了应用足够多、充分被使用并建立口碑之后,它的大卖才会真正开始。我坚信:发布后的第二到第三个季度(也就是未来两个月以后),才会真正开始他的销售高潮。

如此同时,手持设备上的战役拉开了序幕,伴随着芯片、终端、OS、搜索、社区、电子商务。

关于Square的一些废话

Square是一个性感的产品,她有一个很小的读卡器,另外配套了一个功能强大且很互联网化的应用软件,一些联网终端配上它之后可以当作POS机使用。目前仅支持iPhone、iPod Touch、iPad、Android的手机,今天已经开始提供应用软件的免费下载,读卡器也开始免费发放。

这家公司背后的共同天使投资阵容十分强大,这些人囊括了现今互联网上最流行的几大应用领域。貌似天生就得成为一家潮流的、创新的、互联网化的企业。被广泛看好。

和传统的POS相比,Square对于商户是有价值的,特别对于移动性要求很强的、小额收款数量大的商户,非常有吸引力。
因为它的布设成本更低(只要已经拥有相关的联网设备),使用场所更加灵活,配套功能更强(比如管理折扣、商品库,比如将交易记录直接同步在网上),同时它的回款时间更短、费率更低。

但,这并不值得线上的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去抄习。原因有两个:

第一,Square做的是线下支付不是线上支付。
的优势只是在收付双方可以面对面接触的线下环境里,对于线上支付它并没有任何优势。我们不可能做到让消费者做到“人手一个POS”,即使做到了,这也是线上支付的一种退步而不是进步。靠线下实体设备完成需求的做法,最终一定会被线上的方式所替代。

第二,Square只是对于商户收款方式的创新,对于消费者价值不大。
对于消费者来说它只是增加了一些把线下消费与线上网络链接的便利方式。(如,可以随手留下联系方式来接收帐单,可以随手将信息分享到互联网上 )虽然这有意义,但还太小。

相比而言,我更看好基于消费者角度的创新,这种创新更能颠覆性的促进一个产业。比如,信用卡是从消费者角度的一个创新,它大大便利了人类的消费和流通,促进了经济和消费的大幅增长;paypal的“电子账户”也是消费者角度的创新,这又是一次大进步。

当然,线上的第三方支付服务商也许应该从新思考一些自己的涉足空间,从线上开始再去拉动线下也许比线下开始去拉动线上更有意思。类似paypal的这些概念设想,也许才是未来更有意思的东西。因为它是基于账户的、可留下痕迹的、无须借助额外设备的、本身就具备互联网基因的,基于消费者体验的创新。

我相信未来的支付一定是越来越单纯的数字化支付。任何多余的实体的中间设备都得被淘汰。 Square只是一个过渡品。

.
update:有人问我为什么指纹、虹膜等手段不会是趋势。 原因很简单:这危害到人的生命安全。 甚至苹果申请的心率验证专利,以后都不应该被应用到支付领域。

你们这帮狗娘养的!

没有了自由和平等,老子怒了。操!

1、google、twitter、facebook、youtube、friendfeed、blogger、…

2、Flickr.com,虽然四五年以来(被Yahoo!收购后)一直不思进取,但今天仍是地球上最好的图片记录和分享网站,没有之一。你们这帮狗娘养的却三番五次不放过她。

3、Dropbox.com,地球上最好的云存储平台,几乎纯靠口碑传播发展出来。今天下午又遭毒手!
附1:实际上修改hosts可以继续访问Dropbox。(不便公开传播请自行搜索)
附2:Dropbox的创业经历
附3:注册邀请

4、想自由的活着,请戴Tor

5、如果有人在卖可靠稳定的VPN请联系我。我拿10%的收入买一批,分享。

简化朋友关系,是豆瓣媒体化的进步

(update)看到不少误读,我简明一下观点:豆瓣这种生人社区需要充分媒体化,双向关系会阻碍这个发展,这次改变的方向好;展现上建议改进,加好友的时候表现出“朋友”只是一个分组而已(要不要让用户自定义分组,后面可以再说),好友展示的时候更要彻底的表达出“朋友”只是一个分组而已。

1、双向的朋友关系,意味着最关注的是那个人;单向的朋友关系,意味着最关注的是那个人背后的信息。

2、也许你会说社区本就是媒体,媒体本就是社区。但我只是想强调:双向的朋友关系更偏重社区,单向的朋友关系更偏向媒体。

3、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两者都选,就会别别扭扭,到头来发展受限。豆瓣从最早的双向关系,过度出了一个单双向并存的阶段,中间过程很是尴尬,尴尬的表面是用户体验,实质是产品方向的犹豫。

4、豆瓣终于选择了只有的单向关系,这个选择“对于不对”,只有未来的数据才知道。部分用户的那些反馈,一时浮云,而已。
(改进产品和用户体验的时候,过于听信客服电话、用户反馈,其实是一个杯具。)

5、豆瓣这次的变化对于用户来说,其实很小(不知道哪些人怎么反应如此激烈~)。但对于豆瓣来说,挺大。

6、在这次变化的体验处理上,动作太小。
我建议豆瓣干脆做的彻底点:把“关注的人”从信息结构上去掉仅作为“友邻”的一个说明;在UI上把“好友”属于“所有友邻”的一部分,只是众多友邻一个特殊的标签而已,表现的更清楚。

7、Keso说“好友”这个特殊标签压根就应该彻底去掉,我不赞同。原因有二:

1》已有用户的数据很重要。特别是那些把照片、日志设置了只有好友可见的用户的隐私,需要被充分尊重。充分的引导之下,他们未来也会成为豆瓣媒体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2》网站的运营路线无须矫枉过正,开放性的信息分享未必要做到极致的开放。“好友”这个特殊标签,可以让豆瓣在开放性关系的媒体路线上,保留一些“私密”的余香,未必是坏事。

“活着”和“不违背价值观”

1、Google要整合全球的信息,而中国的信息可能会占据全球信息的30%以上。中国很重要。

2、Google有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所以有自己的底线。有些事情,他不能做

3、但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审核的Google就像是患了瘟疫的老鼠。
你去HK,HK会被隔离;你去TW,TW会被隔离;你去MO,MO会被隔离;就算你去钓鱼岛,那也要毫不犹豫隔钓鱼岛… 虽然不能把你从HK赶走,但他们可以再设置一个网络版港澳通行证,单方面隔离你。蒙住观众的眼睛,堵住观众的耳朵。

4、他们说的很清楚:想健全的活着,就给我听话!

5、“活着”和“不违背价值观”,是个矛盾的事情。 我们有自己的价值观,有更大的理想,但我们得先保证活着。
Q:如果,为了活着必须去做一些违背价值观的事情,怎么办?
A:我们必须要避免这种选择的情况出现。没有如果。

6、最后,支持百度进军香港

“GroupON”会不会沦为“功能”

互联网的世界确实够扁平,大家关注的事情和接触的点,很容易撞车。几个月前杭州5G聊了一回团购,大伙在BetaCafe的包间好好围观了一次 Groupon.com;随后这几个月不停的有朋友跟我谈起这玩意儿,几个月来对Groupon和互联网团购算是有不少思考;今天,王兴在搞一轮“饭否用户收尸”,充分博取了大家的关注、好感、同情之后,对外公布了王兴版的Groupon,和以往的王兴模式一样,一贯的完全照抄,连运营方式都差不多。

很多人说Groupon的模式不是什么团购,是“限购”,其实还是一个意思。要知道所谓“限购”真的只是一个传说,其本质还是团购,最终所达成的目的还是一批人同时消费一种服务,从而得到集中消费的各种好处。有位仁兄说“淘宝的秒杀是一种营销行为,其实也是一种团购行为”,这句话我一直很认可,限购、秒杀、定量下单其实都是团购的一个变种而已。

互联网上的团购行为一直存在,这个市场的利益也同样存在,虽然大家说不清楚利益到底在哪里。

像淘金一样,篱笆网已经证明了在中国这条水沟里是有金子的,至少他看到了。但,篱笆网其实也证明了另外两点:第一,团购不是在所有领域有可行性,且需要大量原始人气积累;第二,线下服务能力要远比线上重要,而地域性很强。

当然,Groupon的团购模式和篱笆的模式大不相同,组织方式、营销方式、付费手段、金额大小、重点消费类型都完全不一样。 Groupon的模式更互联网化,线下服务可以很弱甚至没有且不受地域限制(虽然Groupon的地域特征其实也很明显,但他可以迅速在各地复制就算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地域发展局限),而篱笆的模式没有线下几乎无法运转。

Groupon的模式怎么看怎么趋向于完美。但在中国这个环境里,Groupon的模式却让人有很多的不放心。

首先,如果我们把服务按照线上和线下来分。线上服务会面临着太多的竞争对手,别人已经做了很多年,线下资源积累的丰厚程度非常之高,在没有较大已有基础用户群支撑的情况下,几乎没有突破的可能,顶多沦为一个商家促销的小窗口。而线下服务就会面临着必须地域的局限性问题。

Groupon虽然有百人的线下团队,但它的线下团队所做的工作基本上都只是对于商户的“售前”服务和调配管理,几乎不牵扯什么个人用户的线下服务。它用 一个完美的模式,接入商户之后完全由商户和消费者在其平台上自由运转。而在国内,这样的团购服务,必须要有较强的针对于消费者的线下服务能力,平台方必须 要用参 与的方式充分保证消费者所得到的服务质量。 然后,一旦牵扯到线下服务就会面临篱笆网所出现的问题:地域局限性很大,发展瓶颈很大。

还有就是,这种模式的领域局限性问题。 家装、服务业、母婴、化妆品、… 算来算去,其实团购模式所面对的市场很小。

Groupon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概念。但如果照抄他的所有模式,在我们的这个环境下将很难运营,无论在信用担保、营销推广(Groupon在社交网络上的营销推广非常好)、增值服务、佣金回扣等环节都需要做很大的本地化改良和创新才行。

这些创新是发展的需要,也是保命的需要,因为我实在不想看到Groupon这个模式,在国内出现twitter同样的命运:先出来一批照抄twitter独立平台方,用户群很窄众,然后被现有平台方作为标配“功能”引入,最后被已经拥有大批资源和存量用户的大企业给踢出游戏桌。

唉,很多话不便多讲不便细讲。只能点到即止,有研究的人应该能明白。

update:流量大、现有用户多、用户数据丰富,不一定可以做好团购。靠流量和大用户全抄Groupon有点像反正树上的果子多,石头扔过去总能撞着一个,小时候我这么干最多只能打下半片树叶,经常砸了不远处的屋顶。真正的关键是给有共性需求特征的群体,提供他们需要的服务。 Group是基础,针对于这个Group再on,on便宜、新鲜、潜在需求、便利、虚荣心、甚至社交渠道,都可以。

« 较旧文章 较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