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
新媒体与渠道为王 2009-02-04 17:07
尽管到现在为止,依然很难给新媒体一个清晰的定义,但这并不阻碍我们进入一个新媒体的时代,而社会化媒体发达的美国可以说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代。这个时代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从原有的“内容为王”进入“渠道为王”。 渠道变得异乎寻常的重要,甚至要高于内容,这一点魏武挥已经论述过,我非常赞同,进而有兴趣来补充下这种趋势。当然,你也没必要较劲,这并不是说高品质的 ... ...
-
模式与摸式 - 网络业的游戏规则之八 2009-05-11 21:18
商业模式大概是在网络业被用的最滥,含义最容易混淆的概念之一。其实何止网络业,如今只要和挣钱有关的事,人们用的最多的词之一就是商业模式。据报载,美国FBI人质谈判专家克伦南参与了许多与索马里海盗有关的案子,很熟悉海盗们的追求。他说:“他们不傻,他们懂生活。。。。。。劫船在海盗眼中是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看,到底是21世纪了,连海盗这古老 ... ...
-
回家见闻一:固定电话农村无人用 2010-02-20 13:35
以前上初中时但凡谁家有个固定电话座机,此同学必然是镇上的人,即便有例外者,那也是农村先富起来的人。 但情况很快就发生了改变,10年的时间,现在谁家要安装了固定电话,必然被认作是精神出了问题。 四川农村多是沟壑纵横、沟沟坎坎。每家每户都占山为王,一般把房子建在一座小山的半山腰,我 ... ...
-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看法 2009-06-27 21:08
作为创新模式的代表,拍拍贷被邀请去参加第一财经的《头脑风暴》,主题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讨论。其实“拍拍贷”现在做的,算不上“中小企业”的范畴。我们更关心的是“人”,而非企业。要算的话,只能算是微型企业吧。 种种原因,我们还是没有参与。只在这里,分享一些我们对于“拍拍贷” ... ...
-
刘润-管理是平衡的艺术 2009-03-23 14:08
最近做个人知识管理的PPT搜索到该老文章,原文请参考刘润博客:http://blog.run2me.com/runliu/管理者不是魔术师,所以不能凭空创造奇迹。在复杂的商务环境中,几乎没有什么决定可以是100%正确的。所有的决定都带有倾向性、个人判断、价值观以及各种实际情况限制。所以说管理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平衡的艺术。平衡不是平均主义,不是取悦每一个人,而是有原则的取舍、很周到的集中。1、战略性 ... ...
-
经济寒流下的 Web 2.0 公司该怎么走? 2008-10-21 14:02
经济危机来临,越来越多的 Web 2.0 公司会死掉。大浪淘沙,现在能看出来哪些在裸泳了。国内的 Web 2.0 也一家家的面临严重的危机呢吧。 在这时候,个人的一些建议: 1)避免裁员 裁员只能让团队战斗力更为下降,军心涣散。尤其技术员工更是一个公司的宝贵财富,在非常日子里,团队抱团才能度过难关。 2) 开源节流 开源:多利用开源软件,少买商用软件 ... ...
-
设计的小事:报价的指导原则 2008-12-25 22:45
近期虽然说金融危机,大家都说生意不好做,但是我发现近期找人做设计,做网站,做推广的企业还增多了。仔细考虑也是,经济好的时候不用包装,不用广告,不用设计,东西还是卖得好,经济不好的时候,企业和产品更需要包装和宣传,更需要通过视觉上吸引消费者,现在大家花钱都很小心谨慎,恨不得一分掰成两分花,自然对于产品的各方面的品质要求都提高了 - 这还得有个前提,你的产品不能涨价。 自然,有些同行朋友最近和我沟通 ... ...
-
和巨人朋友聊盛大 2009-03-21 14:38
一个春日的午后,去了一趟巨人。巨人位于上海漕河泾的浦原开发区。对于一家上市时曾募集了7亿美金的公司来说,它的环境很简朴,跟位于张江浦东软件园的盛大办公环境很相似,区别在于盛大是个独院。据说完美大厦不久就落成,而我在无心中走访了百度和阿里得知,今年秋天,百度和阿里计划着几乎在同一个时间搬进自己的大楼。不过相对而言,我还是很喜欢盛大和巨人的这种田园风光,太阳晒过来,院子里树木葱茏。在公司外面的咖啡馆和 ... ...
-
网络浏览:小标签,大学问 2009-01-15 12:36
上周我突然发现火狐试用版总是显示标签,这给我的周五随意研究带来了灵感。(事实上,虽然火狐的默认设定是多标签,但可以不使用这个功能。) 当我在Twitter指出这点时,大家的反应是惊讶的怀疑我竟然不想用多个标签浏览。难道我是仅剩的一个不爱用标签浏览的人吗?谁用的标签最多?我们问读者他们现在开着几个标签,还有一些其他的关于他们的上网习惯和上网观点的问题。   ... ...
-
最优与可行 2009-07-26 00:29
我的老板是学运筹学的,曾经跟我提过运筹学的核心是什么,我回答了个寻找最优解,结果被否定了。 老板告诉我,运筹学的核心是可行,而不是最优。也就是说要把可行作为核心,先保证可行,然后再优化。 我不想讨论运筹学,因为我只知道点皮毛,完全没到可以讨论的水平,我只想说这其中的逻辑。可行,而后最优,是一种合理的做事方式。 公司在讨论新的业务方向,大方向已经确定,进入了讨论实施流程和时间表等细节问题上。这个时候 ... ...
-
《影响力》:知性对比中的地摊实用 2008-11-12 15:17
《影响力》:知性对比中的地摊实用 人是一件奇怪的东西,同样的价格在不同的场景中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感受。在《影响力》这本书的第一章影响力的武器中,提到了知性对比的概念。其实,这个概念很容易理解,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应用或者被应用。 其实,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也有看过另外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三选一 ... ...
-
群岛式社会 2008-12-24 09:48
《公共人的衰落》[美]理查德·桑内特 著,李继宏 译,上海译文2008年7月第一版 近 现代以来,地球出现了一次“人口爆炸”,人类以前所未有的密度聚集在这个星球的表面,然而一个似乎悖论的现象是:现代人却也是历史上最为孤独的一群。他们 在人海茫茫中感受到的孤独,甚至比在大地上游荡的远古祖先还要严重。人们往往自我隔离在一些由文化、兴趣、职业、甚或 ... ...
-
信息流和SNS的下一步怎么走? 2009-03-30 15:42
信息流和SNS的下一步怎么走,这其实是个大命题。在这里,我其实更多的是想对“信息”这一维度提出一些疑问而已。 无论是信息流还是SNS(更偏向于network形式,而非networking形式),其实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筛选和过滤的需求。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这个network中,基本上用户可以获得较之前粗放式过滤状态(如门户分类等)下更精准更贴切自身的信息来源 ... ...
-
与谢文唱和:互联网潜规则一箩筐 2009-03-30 02:21
今日正在阅读吴思的《潜规则》,看得触目惊心,是另外一种掰开历史重新建构的读史乐趣。所谓潜规则,并非什么玄妙的新东西,只是一种观察世界的不同角度而已——就像有心理预设的去阅读,原本熟悉的内容可能会呈现出新面貌。 读书之余也在想如果从潜规则的角度观察互联网会如何,凑巧的是今早看到谢文的一篇博文《致命的吸引力:互联网的游戏规则》。文章最后说“也许有哪位有心人针锋相对 ... ...
-
彩虹QQ事件:格局和屁股 2008-11-26 11:17
事件。大约半个月前,业界的一些论坛突然出现原腾讯公司员工“诉苦”帖。苦主们在文章中,把腾讯描绘成恶霸 一样的企业,对离职员工居然予以“起诉”。但在这些惨情文字的背后,我注意到两点:第一,这15名员工一直没说自己目前在哪家公司;第二,这15名被起诉 员工绝非目前失业在家的苦主,而肯定是在从腾讯跳槽之后拿着高薪。 &ld ... ...
-
管理是什么 2009-03-11 14:57
其实不是特别想谈这个话题了,不过还是简单做一个培训内容的记录。管理的核心仍然是人,德鲁克也说过管理的核心就是要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而管理定义是充分和发挥和运用组织提供的各种资源(人,环境,工具,方法)等来达成预定的目标。法约尔和德鲁克都有过管理五要素方面的说法。法约尔谈的管理五要素是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跟PDCA循环是一个道理;而德鲁克谈的五要素则是更强强调了目标管理和人。具体如下: ... ...
-
被弱化的思维 2009-02-28 07:39
前两天家里装了一个无线路由器,自己弄结果笔记本进不了自己的无线区域,女朋友说以前感觉我对电脑很懂,怎么现在这么笨,最后还是她看说明书慢慢搞定,结果是出在密码上。我印象中这种例子现在好像频频发生,不只针对电脑。我总结下来,现在感觉自己的思维被一种习惯左右,就是服务性功能的事例,我理所当然的,不想动脑子的,习惯性的,快速的对以理解,我甚至不想付出时间,付出学习成本。有关于Facebook,最近有了一篇 ... ...
-
Web设计之道 2008-12-16 04:18
COMSHARP CMS 写道 "道之于90年代恰如禅之于70年代。事无巨细,皆可受之道,或推之道。Web 设计之事,虽小技,然而通览道德经,我们仍然会发现其中包含深刻的道理。道是哲学,象佛,是一种生活与处世的方式,来自古老的《道德经》,这部拥有81个 章节的晦涩经文涵盖了人类的经验,但它始终讲述一个主题,和谐。过去几年,或好或坏,我的生活与 Style Sheet 有关,我为之编写软件,教 ... ...
-
什么是完美的社交工具 2008-12-25 22:35
(提示: 不是FriendFeed) Robert Scoble承认自己每天在FriendFeed上呆7个小时。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你在上面呆的时间越长,你发现的就越多,你陷入得越深。或许FriendFeed是最近几年来最有趣最强大的服务,但离真正完美的社交网站还有一定距离。下面解释一下为什么。 我刚刚在FriendFeed上忙了一个半小时,想订阅一些新的用户。当 ... ...
-
不一样的互联网危机 2008-11-07 13:33
2000年是中国互联网泡沫从顶峰到破灭的一年。“短短一年内,中国互联网就从狂热到剧冷,从热捧到抨击,从掌声到唾骂,从得意到失意,走完了两个极端之间的全部历程。” 现在又有人,拿金融危机引发的互联网低潮,去跟2000年做对比?我的意见是:没有经历过98、99年互联网狂热、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的人,是没有权利指责泡沫的。 这不是炫耀,是真正能体会到的&ld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