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
目的,目标,解决方案 2012-08-26 17:27
很多时候,团队成员面对一个新任务,即面对一个目的(做什么)时,通常会习惯性地直奔解决方案的细节,而不是先了解目标。 比如,产品经理会习惯性地告诉你:“我要一个大的按钮”、“用按钮不要用链接”之类的要求(通常是某个解决方案)。 然后,设计师习惯性地以可用性或美学的角度思考解决方案的细节:“按钮大了不好看啊”、“应 ... ...
-
理想结构与无奈结局 2010-08-23 13:14
若干年前,曾见《霸王别姬》的一名主创人员接受采访说,这片子的编剧、美术、造型、化妆、摄影、剪接、音乐、演员、导演等等,整个主创班底都是当时业内最牛逼的人物,又能全情投入,不成功没有天理。即便换一个导演,电影也能同样放在殿堂里受后世供奉。作为这句话的注脚,陈凯歌后来拍了《无极》。在互联网上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呢?当然是人才。什么资源背景,市场先机,都扯鸡巴蛋。最重要的资源只有一项:人才。在项目需要的每 ... ...
-
iPhone App的特点及基本设计方法 2010-12-03 15:19
iPhone App的特点 iPhone有自己的特点和气质,因此他的App不同于其他键盘手机甚至Android这种触屏手机。 首先iPhone只有一个物理按键Home,而这个按钮主要是在系统级操作上起到一些作用,在一个应用中,绝大多数情况都是退出功能。在480 x 320这个对手机而言很大的屏幕上要包括以下3个模块,才能对一个App进行操作。 1、虚拟键盘 ... ...
-
企鹅快跑——腾讯敏捷历程揭秘 2011-09-20 23:25
文/艾永亮 腾讯这只企鹅在13年的成长历程中,不断长大,但却并不笨拙,这其中的秘密就在于研修了敏捷方法!本文就将为您揭开其中不为人知的敏捷故事。 天生敏捷基因 企鹅出生在极速变化的互联网行业,出生之时便面临着四大挑战。 海量用户的需求:企鹅服务于数以亿计的互联网用户,在保证业务稳定的前提下,更要满足海量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因此企鹅必须要竭尽全力快速实现一个个新需求 ... ...
-
我们的设计流程 2007-08-13 22:28
淘宝面试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请应聘者向面试官提问,使面试官有机会解答应聘者对公司、团队以及工作等等方面的疑问。在我面试过的设计师当中,大约有 三分之一 会问我:“淘宝的设计流程是怎么样的?”我不是很了解问这个问题的人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比例。也许这是一个“安全”的问题,不会对面试有什么危害;也许目 前设计师在工作中普遍碰到“流程&rdq ... ...
-
别装了,你不是用户 2009-01-13 16:25
本篇针对的是白鸦的《Design IT. (3),看不懂数据》。抬抬杠。产品的设计者、开发者,永远都成不了一个用户,无论他怎么装。除非这个产品就是开发给自己用的,就像Movable Type这个产品,原本就是Barak Berkowitz给比他小6天(Six Apart)的老婆做的,所以他老婆说什么就是什么。一个真正的用户,绝不会没事换手机玩儿,仅仅为了知晓不同的手机带来的不同的使用体验;一个真正 ... ...
-
触屏网页设计初探(一) 2011-03-20 16:12
历时数月,连番经历了多个基于触屏手机原生浏览器的网页产品设计与开发。对触屏手机用户体验设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颇想分享些心得。 上篇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精神与基础 何谓高端——高端设计精神 平台间平衡 不同分辨率及比例间移植 浏览器框架 >>设计“泛”过程 ... ...
-
开发者和设计师:为何我们不能好好相处? 2012-08-11 09:55
只要涉及到可视化编程,程序员和设计师之间就会出现矛盾。当谈及一些程序开发问题时双方就会产生分歧,尽管我们都知道在创建有效的应用程序时两个团队成员都很重要。设计师看到最初的设计版本与最终的版本不同时总会感到失望;而程序员则会抱怨说是设计师设计问题(有点鸡蛋里挑骨头)! 许多冲突源于两者之间缺乏理解,这也是导致设计师/程序员产生分歧的原因。为了两者之间的和平,本文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作为设计师 ... ...
-
互联网产品如何从无到有聚集用户? 2012-04-01 17:17
最近遇到考题:一个互联网产品如何从无到有聚集用户?对此,我分了3个阶段来进行论述。(中间加了一些孙子兵法的观点,学习孙子兵法,对做产品也有一定的指导思想。希望更多的人能学习国学,爱国学。多学国学,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也是哲学的本意。) 一:思考用户为什么用你的产品? 产品产生前,也就是IEDA诞生那一刻起,你必须为用户回答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使用你的产品,你的产品 ... ...
-
如何评估新项目 2012-02-24 16:16
我最近折腾新产品,得跟投资人谈,跟合伙人谈,咨询朋友的意见,来来回回介绍方向与方案。怎样讲比较有说服力?总结了五个关键点,也可以作为评估新项目的模板之一,供参考。 1、愿景与目标 愿景可以比较理想主义一点,旨在解决一些宏大问题;也可以比较庸俗一点,拿下什么什么市场,赚很多很多货币。不管它俗不俗,一句话就好,没人爱听你慢慢画饼。而这句话讲出来应该能打动人,既不会虚得像个喷子,也不会渺小到 ... ...
-
抛开产品人员,如何做好研发驱动 2012-05-27 14:33
亲爱的怪蜀黎: 大学毕业后我终于成为了从小梦想的一名——web程序员。在魔都这7年,我一共只在2家公司服务过,而在现在这家公司已有6个年头。前5年说不上兢兢业业,但也还算认认真真,但因为公司重点不在web一块,基本没有机会可言。所幸一年前公司开始转型,将主要资源往web一块转移。我还没反应过来,项目、待遇、职位、人手都纷涌而至。在兴奋、惶恐、忧郁中,带着一个30多人的 ... ...
-
设计师的品牌意识 2011-12-27 22:54
为什么要谈品牌? 这是源于一件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有一个大公司的设计师,在公司官方博客上发表了一篇有关iPhone的文章,由于他在文章中把“iPhone”拼成了“iphone”,遭到了一个读者愤怒的指责。这名读者激动的斥责作者以及他所在的公司,是多么多么的不专业。 这件事让我很愧疚,因为如果当时让我去拼, ... ...
-
安慰你的用户 2012-11-14 09:19
在煎蛋上看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文章,顺便也看看下面的回复,突然想起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关于情感化设计。我开始思考,是不是在很多时候,在考虑界面精简的同时,我们也需提供一点毫无意义的东西给予用户安慰的效果? 这篇文章叫做:一切都是假象:按钮的安慰效果,截取其中的一段: 安慰剂按钮 Placebo buttons :是指一种放置在公共场合假装有效,但实际已经停止工作的按钮。 你有没有猛按 ... ...
-
UI设计中的包容性设计 2012-07-22 11:53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经常使用的信息交流和获取渠道。虽然智能手机和平板等移动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可是目前大多数网页和应用在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到特殊人群的需要,就算设备再强大,这类人群在访问网页或使用应用时还是会遇到很多困难。于是乎,“包容性设计”的概念就被引入到了UI设计中。 那么,什么是包容性设计?英国标准协会(2005)将包容 ... ...
-
设计规范给什么鬼看(一) 2008-07-27 17:45
该文章是ucdchina内部邮件组关于设计规范的话题的讨论整理,本来应该发到话题里面的,但因为时间拖太长了,已经过了该期话题,所以整理发到自己博客里面。建议读者阅读本文之前先看该期话题。 注1:这个群P有点长,分两篇发。 注2:希望读者有兴趣讨论在文后跟帖,对于说“顶”、“好文”、带攻击和辱骂性的语言,以及没有意义的回复将一并删除。 ... ...
-
设计师应待“用户”如待“友” 2012-12-01 14:24
现在,互联网在为我们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也为我们筑起了高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发淡薄,人与电脑的关系却越发密切,很多人无意间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电脑上,也可以说是互联网产品上。大多数用户的70%的时间都花在这些产品上,他们通过产品界面完成所有的互动,界面是由设计师来设计的,也就是说这些用户70%的时间是在和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那么设计师是不是应该以一种好朋友的姿态来对待他们的用户呢?试想一下,在 ... ...
-
Marty Cagan谈产品探索的意义和流程 2012-03-01 19:34
文 / Marty Cagan 译 / 林航,王烨,吉绚 Marty Cagan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产品管理专家,曾担任网景副总裁、eBay产品管理及设计高级副总裁。本文是他回顾自己二十多年来从事软件产品管理工作和经验的总结,分享了探索产品的流程和方法。 产品开发宁缺勿滥 有没有见过这样的情形?开发团队刚刚完成手头上的项目闲了下来,可产品经理一想到程序员们自在逍遥,就怎么也坐不 ... ...
-
如何做首页改版(阿里巴巴中国站首页改版经验谈) 2012-01-18 14:58
同任何网站一样,阿里巴巴首页的每次改版也都是一次纠结和挣扎的洗礼。设计的过程总是痛苦的,因为判断和选择总是艰难的,这里我们并不想叙述改版的整个流程——尽管不同团队的架构和设计团队的职责有所差异,但除了决策过程不同外,大公司抑或小公司在流程上并无本质区别。我们在此是想通过总结我们在改版过程中经验和教训,以及对于首页甚或产品redesign的思考。 以下是我们觉得必要 ... ...
-
Gamification:互联网产品的游戏化... 2011-04-19 19:12
概念 在2011年的GDC大会上,Gamification(游戏化)作为一个热门新词被提出来。简单来说就是将游戏的思维和游戏的机制运用到其他的领域,来引导用户互动和使用的方法。 它能在互联网、医疗/健康、教育、金融等领域中影响到用户使用时的心理倾向,进而促进用户的参与与分享。 简单的说,它可以用来鼓励人们做一些通常认为“无聊”的事, 例如完成调查 ... ...
-
也谈白鸦在“装B" 2009-01-13 17:36
本篇文章是针对白鸦的《装,是必须的》装,是必须的。所以叫“装B”装有几个含义。假装。你不是用户,但是你要假装你是用户,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怎么假装,比如你设计的时候知道点击一个按钮后面会出现什么,那个东西你觉得很炫,但是当你假装是用户的时候,用户并不知道,所以他不会因为一个还没有看到的“炫”的东西而去点击这个按钮。所以,假装要装的像,要入戏。在这个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