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
云计算时代的浏览器 2009-03-17 06:29
Google 推出浏览器的时候曾表示,Google 推出这款浏览器的原因是现在市场上的浏览器都不够好,希望能让浏览器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一点,让浏览器的性能可以提高的更快。 Google Chrome 有很多创新的地方,比如首次把搜索框和地址栏结合了起来,使用多进程的避免一个选项卡的崩溃影响整个浏览器,并且也采用了类似于 Opera 的快速启动页面。但是 Chrome 最大的特点就是速度快, ... ...
-
老哈也扯Google Chrome 2008-09-04 13:26
此小记有跟风之嫌,当看到天朝的人们都在热捧Chrome,心里闷不是滋味,如是也掺活。是什么让我们开始缺乏判断力,是过分的思考。 在把玩的同时说说个人体会,也仅个人体会: 1,速度,有意思没? 看到很多同学都在夸赞Chrome速度那是个惊人,有意思没?在使用中,也似乎好像有那么点感受到,为什么说似乎,总感觉是不是本末倒置了?这样分析一下,目前中国网民的平均网速为2M ... ...
-
B2C之货通天下 2010-05-31 23:39
最近因为工作原因接触传统企业比较多,接触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他们开展电子商务的目的和需求,对电子商务的看法。毕竟虽然引领电子商务趋势的的是纯B2C,但真正使电子商务成熟壮大普及更多要依靠为数众多的传统企业,且传统企业多年深受地理物理条件制约,电子商务能够帮助他们有效实现货通天下,他们对电子商务的业务层面需求更明显。正好李黎大姐发 ... ...
-
守、破、离:我对sns产品理解的过程 2009-11-05 21:54
最近看一个哥们msn签名,“守、破、离”,非常喜欢。这三个阶段论和王国维为学三段论,异曲同工。但日本人把从认知到创新的过程,说得更准确一些。在做蚂蚁网的过程中,我经历了这三个阶段。所以结合蚂蚁网实践,介绍一下我们对sns“守,破,离”的认知过程,供参考。此帖仅发5g,请勿转帖。谢谢。守:我犯过很多错误,其中一件愚蠢的错误发生在4年前。当时在一个关于社 ... ...
-
从需求的变迁看地图的发展 2009-02-26 12:36
文中旨在抛出思考,且文中所谈均是在有地图的情况下1. 千百年前,地图的大部分需求来自军事领域,皇室贵族;平民百姓更喜安居乐业,未考证情况下,想象当时的人们的需求在于从某地去某地的路线图、找到自己在哪里等等;更学术一些的,应该在于天文地理研究方面。此时地图的载体:竹简,布,纸;而随着地质变化,城市发展,地图的更新会非常的麻烦,形成更多的信息断层,信息封闭...2. 近代, 随着历史的时间轴,此时众多 ... ...
-
只谈Network,不谈Social 2010-04-10 14:08
SNS = Social + Network + Service。Social已经有很多讨论,甚至豆瓣上都有Social Media,Social Market的兴趣小组,而对于Network的讨论却寥寥无几。本篇Blog即想讨论一下SNS中Network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 1、Network 的基本概念 我之所以用Network而不用网络,是为了避免把SNS里的 ... ...
-
毛主席语录 2009-05-17 00:18
今天看到老白的留言,不仅感慨,如今独立的blogger越来越少了,有自己思考的人就更少,再分到IT这块,都不够塞牙缝的。不过不要紧,毛主席语录里有这么一句: 你解放军不跟我走,我就找红军去 前几天和一个同事聊天,他在美国读的大学,正在考虑回国创业。聊起twitter,聊起各种我的奇怪的想法,他觉得很有趣,问我,你觉得你这些想法在中国,为什么会比twitter和blog更有用? ... ...
-
为什么大公司笼罩下的创业团队,很难创造出成功... 2009-09-19 12:32
我们经常把互联网产品称为“轻产品”(快速产品响应),不过就今天很多互联网大公司的流程来说,我们很难将自己的产品称为“轻产品”。现在我们越来越纠结复杂的流程影响了产品的快速反应,产品或者运营提出一个小小的需求,到最终这个需求变成产品或者产品改善,少则需要一周,多则个把月。有时候,我们觉得不是不能快速响应,只是困于流程过于复杂。我们不是没有创新,有时候创 ... ...
-
Apple的平台之路(二) 2010-05-17 09:50
产品经理的能力 一部电影能否卖座,得靠导演的“品味”和制片人的“做生意”能力。当一个人既是导演又是制片人的时候,他决定了这部电影的一切。这个人叫“产品经理”。设计师、工程师、运营、销售等角色相当于编剧、演员、剧务、宣传… 观众是否看的到好表演,往往不由演员决定,得看导演要什么选了什么。同样的,一个 ... ...
-
外贸B2C的机会在哪里? 2008-10-28 09:38
什么产品适合B2C外贸? 作者:kseo.cn 原文网址:http://www.kseo.cn/post/273.html 摘要: B2C外贸模式的优势:小众、长尾、细分带来的前景广阔的市场;更加贴近终端消费者的需求,更加具有客户黏度;砍掉烦琐的利润争夺的中间环节,会带来丰厚的回报。 首先,先看下面两张关于B2C外贸的图片。 国内外贸的转型时期,B2C外贸 ... ...
-
为什么会有人在网上买衣服买鞋子? 2010-11-24 22:58
身边其他行业的朋友总是很不能理解网上为什么可以卖衣服卖鞋子,理由是“电子商务只能做标准产品吧,我就不会在网上买衣服,不合身怎么办呢”。这个理由听起来非常理性,因为“不合身概率大”,所以“很可能会不合身,浪费钱”,所以“我不会在网上买衣服”。既然如此理性,我们就更理性的用数学来聊一聊。 ... ...
-
腾讯凶猛? 2009-10-27 16:37
本月20号去哈尔滨的飞机上,反复把《中国企业家》杂志的这篇封面文章《腾讯:鲜为人知的"水"凶猛》看了几遍。其中不少细节还是比较有趣的。 关于腾讯的创新点 文章中提及,"QQ邮箱在2008年的400多个创新点中,有近300项是由马化腾本人发现和提出",也就是说腾讯的创新研究团队加起来也就是 100项左右的创新点? 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产品部门和 CDC 乃至什么数据挖掘的团队其实也 ... ...
-
Foursquare乱弹 2010-04-30 14:21
相对于普通网络,SNS有两个地方让我惊叹:1、基于人际网络的病毒式传播。2、信息在交换的过程中所附带上的信用。是的,信用!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就建立在这个词之上。得信用者,得天下。当我意识到这点之后,围绕信用本身,我写了两个产品策划,其中一个简单来讲就是大众点评加SNS。我当时所提的野心很大:利用点评和SNS,量化、构建和传播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试问,如果所有商品的信用被一家公司掌控,那这家公司怎么可 ... ...
-
网页游戏专用浏览器有市场 2009-02-03 15:36
关注互联网的人都知道浏览器大战越来越炽,如果你去下载频道看看,知名或不知名的浏览器大约有上百种,国外厂商的除了老牌微软IE,还有火狐,遨游,谷歌、苹果等。国内厂商的浏览器产品也有很多种,腾讯浏览器、搜狗浏览器、360安全浏览器、IQ浏览器、绿色浏览器、世界之窗浏览器等等。 最新的消息显示微软IE浏览器1月市场份额再创新低跌至67.6% 。   ... ...
-
闲扯互联网团购和分期付款 2010-04-10 22:50
近期,我关注线下的一些商业逻辑。我一直认为市场环境下优胜劣汰规则里能活下来的企业和模式在很多方面都是有可取之处的。还是来说终端消费,其实除了普通零售这一类以外,大部分人还包括的消费支出有房子、车子、家具、婚嫁、礼金、机票、旅行等等。其中旅行、机票等可以说是已经与互联网深入结合了;而另外一些消费方式,比如购房、购车、婚嫁等与互联网深入融合还大有潜力。我在这里就随便记录一下近期对团购和分期付款两个方式 ... ...
-
开放平台的经济模型 2009-02-16 16:06
自facebook引爆开放平台之潮流后,众网站产品纷纷效仿,一霎间,无论社区黄页、论坛博客,纷纷加入开放平台的行列中去。开放平台实验室也在第一时间创立,领中国开放平台研究之风骚。 前一阶段开放平台的发展,集中在工程化和商业化方面。其中有facebook、Google、康盛创想、校内等一批平台提供商发力,也有第三方开发者和App开发团队顺势而起,一同创造价值和分享价值。 ... ...
-
从QQ旋风看腾讯的品牌整合 2009-05-17 15:30
5月中旬,腾讯发布了QQ旋风2.0正式版,这符合腾讯软件长期beta的习惯,实际上,在2.0开始测试的时候,给了我很多惊喜。 我应该算是旋风的一个老用户了,在快车和迅雷两强统治的下载软件市场里,脱兔利用多协议抢得了一点市场,QQ把握住了他们广告整个软肋(QQ旋风没有迅雷和快车那样疯狂的广告,因为它没有盈利压力),推出了超级旋风,跟QQ拼音、QQ影音播放器、QQmusic等等软件,构成了一个 ... ...
-
《轻公司》第六章之:案例分析:小卖店的价值创... 2009-10-16 17:42
老张在杭州文三路一栋写字楼的底层开了一家不到10平方米的小卖部,经营饮料、口香糖等杂货,也给来来往往的白领们卖手机充值卡。但是从去年老张和浙江连连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后,那些来充值的神州行手机用户只需报出自己的手机号码,老张通过自己手机里内置的程序发送一条短信给移动运营商,旋即顾客便会收到充值成功的短信。 “这对顾客来说很方便,以前他们总是找我借硬币把充值卡上的密码刮开,在 ... ...
-
需求,还是需求! 2009-03-26 22:55
回想起2006年入行不久的时候,贪婪的去看Techweb和donews上那些“牛人”的博客,看他们对于SNS对于社会化商务对于互联网的产品从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管理学数学逻辑学统计学历史学营销学各个方面种种分析,每次看完都晕了半天没明白到底在说什么,只好心想,哎,写出来给你看你都看不懂,这种高度实在是高不可攀啊。 后来我看到Techweb上有位仁兄说了一句我以为很经典的话: ... ...
-
从需求到产品转化中的理性与感性? 2009-05-17 00:44
从需求到产品的转化过程中主要有两大阶段的工作:需求的调查分析和产品的规划设计。在每一阶段的过程中都有关于理性与感性的诸多争论,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它们呢? 下面是个人的一些认识与大家分享。 一 说到需求调查无非能做的就是查看行业报告、设计调查问卷、对比数据统计、约见特征用户等。我们本能的希望通过理性的客观存在让调查报告越详细越好。这些调 查当中既有关于项目背景、市场规模、投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