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
Groupon团购模式国内应用的几大硬伤 2010-03-08 14:02
随着王兴的美团网推出,国内互联网业界掀起了新一轮对Groupon团购模式的探讨,笔者最近一直关注电子商务对这种新兴的模式不觉做了一些个人的分析,记录在这里供大家探讨。 团购的模式其实不新奇很早以前就有了,记忆中最好有个网站叫打折啦,他们的宣传口号就是“大家一起 ... ...
-
在中国购买正版数字音乐的成本误解(附调查) 2009-02-26 10:11
根据IFPI(国际唱片业协会)发布的《数字音乐报告2009》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数字音乐产业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相对于2007年而言,2008年的数字音乐收入预期增长了25%达到了37亿美元(2007年估算收入为29亿美元);而数字音乐收占整个音乐产业由2007年的15%增长到了20%。数字音乐时代近在眼前。 而今天我既不想讨论2008年整个数字音乐的发展状况,更不想就中国数字音乐的盗版 ... ...
-
理解用户体验趋势 2009-04-15 22:10
虽然我常常得到一些赠阅的HBR(哈佛商业评论)杂志,但其中文章的冗长总是让我觉得自己并不具备深入阅读这本杂志的能力。在Christopher Meyer的文章《Understand Customer Experience》(中文版在这里)里,我不得不又彻底的体会了冗长的文章和语句。没法子,谁让这话题让人感兴趣呢。 ... ...
-
商悟宝典(一):定位 2009-09-07 14:31
诸多商业上的思考,往往可以直接用若干词汇来概括,而一些堪称经典的书籍往往说来说去到最后也就是在说一个词语,如大家熟知的《蓝海战略》、《长尾理论》等。这便是我想写作这个“商悟宝典”系列文章的出发点,由词引出问题,尝试回答问题,然后思考与反思。商业理论通常是简单而又精辟的,领悟力和执行力往往比理论更重要! 第一个想探讨的词汇:定位。自从艾·里斯和杰克&mi ... ...
-
对未来电子商务的几个小猜想 2009-11-16 20:36
支付宝的演化 美国有这样的银行,它没有实体,所有业务全通过互联网进行:包括存取款、信贷等。比如我通过转账的方式将3000美刀存入这个银行,而我的消费支出都通过网上进行,比如网上缴费网上购物,你甚至连一张借记卡都不需要,更不需要ATM。因为没有实体的经营,这样所说的这种业态的银行经营成本将更低。 我相信有一天如果政策允许的话,纯粹的网上银行一定会兴起。我把这个例子里信贷的业务抛开,支 ... ...
-
评价比我生命更重要:C2C网站的评价之殇 2008-11-07 12:01
我们还是先看一段对话吧: :我知道哦,请你体谅一下撒,我不是故意的 (2008-09-23 10:41:39) :实在是因为货品太多,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2008-09-23 10:41:54) :我知道,我没怪你,如果是我自己用,就无所谓了,可是送人的,所以必须要了。你也理解一下好吗 (2008-09-23 10:43:12) :你们那里有 ... ...
-
B2c杂思:独立b2c的成长缺陷 2008-10-29 09:10
零售成长的核心是回头客,零散的独立b2c,在获取回头客方面天然存在成长缺陷。 获得回头客的第一要素是产品力,影响需求的产生和脑袋中的检索排名,第二要素是距离。套用万有引力的公式,回头几率与产品力成正比,与距离平方成反比。 距离是发生故事的核心元素,对于爱情如此,对于购物也是如此。我们去得最多的饭店,一般是离常去的地方不远。 对于鼠标移动的互联网 ... ...
-
百度有啊如何超越淘宝 2009-06-03 10:59
之前发布的博文《Google购物搜索与百度较量》,得到了一些博友以及玩聚SR的推荐,也引起了一些争议。特别是,很高兴看到了Realdodo的一篇回应贴《百度为什么不做购物搜索》。本文算是对Realdodo的回应,但更多的是对电子商务一些前景问题的探讨。 我对百度,一直有种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我的诸多团队队友如Realdodo、Youtoutou、Duoergun任职于该公司;另一方面,百度之 ... ...
-
“巨人”失手 2009-07-23 23:31
很多人将史玉柱比喻为中国的乔布斯,如果这一对比有其道理,那至少应该是两个层面的:命运层面,两人均曾跌宕起伏,二次重生;产品层面,他们都善于抓住问题的要害。不过,在脑白金和《征途》的先后辉煌后,史玉柱的又一款大作《巨人》似乎反响平平。我在《环球企业家》杂志的同事罗燕和靳志辉用了不少时间去挖掘这款产品本身究竟怎么了。必须指出,我们无意伤害任何一家公司,我们只是很有兴趣的探讨一下一款产品怎么能做好。 ... ...
-
互联网新闻类搜索引擎产品的设计 2009-12-23 14:48
搜索和浏览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有目的查找,另一个是无目的翻阅,从网站的角度来讲,搜索的目的是让用户尽快满意的离开,浏览的目的是让用户尽可能满意的留下,这就要求搜索部分尽快的准确的明确用户意图并给出最佳结果,而新闻则要求尽量挖掘新闻价值,吸引用户阅读,引发深度思考,并得到用户好评。用户需求分析:互联网用户的新闻阅读习惯一般的互联网用户都具有目的性,想要找到信息并与他人交流,其主要特 ... ...
-
机器聚合之殇 2009-07-04 11:40
偶然之想,请不要咬文嚼字。 2007年的时候,聚合是Web2.0领域非常流行的一个词汇。如今到了2009年,聚合已经不再成为web2.0的核心,而成为了一个配料。 现在的核心是什么?显然是社交,再往里说是用户关系。Facebook用户突破2亿,基于用户关系形成的信息流获取已经完全遮盖了当年“聚合”精神。twitter的兴起,更是在信息获取和传播上将&ldqu ... ...
-
增长在哪里----二读CNNIC报告 2009-02-09 01:00
中国网络用户在不长的10几年历史上产生了三次增长浪潮.第一次是96年到2000年,这5年新上网的主力军是本科以上的大学生,IT业从业人员和白领阶层.由此成就了以通讯(EMAIL和IM)和资讯(新闻和BBS)为代表的网络核心应用服务以及相应的广告商业模式.第二次是01年到05年,这5年新上网的主力军是高中和大专文化,30岁以下的学生,服务业从业人员,由此成就了以搜索,游戏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网络服 ... ...
-
“好”买卖 2009-03-01 00:37
我老觉得,对 Motorola 来说,它真的是“很会”做买卖,最近就有一桩“好”买卖: 它卖掉了 GOOD Technology。 2006 年底,Motoroal 看上去很有雄心与抱负地买了 GOOD,(我这儿提过) ,可是,这之后。。。这个月,Moto 宣布,它已经就出售 GOOD 给 Visto 达成了最终协议:这是 mobile email ... ...
-
产品的后继力 2009-04-15 22:48
产品的后继力是如何表现的呢? 1.是不是用户类别的拓展,即刚开始是14-20岁的用户,然后慢慢拓展到14-20为主的群体呢?诚然是,这是产品后继力的一种体现,但更加是用户互相影响的结果。所以用户拓展不能够代表产品的后继力。 2.是不是用户体验的提升,即随着主流用户的形 ... ...
-
淘宝的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 2009-08-17 21:40
一、淘宝是什么 C2C平台?不是!B2C平台?不完整!网络零售业平台?也不完整! 淘宝是网络商业聚合平台,淘宝的核心只有一个——聚合供需关系。所以,淘宝就是电子商务生态圈,网络商业社会。 从聚合供需关系来看,其目标就只有一个——促进供需关系的活跃(改革开放,搞活经济)。 因此,淘宝只应该围绕2件事情来做: 1、 ... ...
-
期待苹果的“最新创造” 2010-01-20 21:21
Apple向相关媒体发出了邀请Come see our latest creation.,这次应该不会再让我们失望了。Apple的平板是时候该面世了,至于这个玩意儿会不会是平板电脑,会是什么样子,说自己知道的人基本上都不知道。 我们权且叫它为“iTablet”,让我来猜猜iTablet的特征: iTablet和上网本 首先iTablet不会成为你&l ... ...
-
B2c杂思:非扁平化路径 2008-11-09 23:38
对于大品种量、且消费冲动与具体商品密切相关的b2c,在有限的顾客访问时间内,如何最大化实现品种和用户的多对多匹配?这是一个普遍难题,也是此类商品提高转化率的重要瓶颈。 起码有两个努力角度:增加匹配精确度和增加每个访客接触的商品数。后者常见的方式有主题式的编辑组合推荐、自动相关推荐、tag标签、站外接触(Email)等,这些方式受点击率所限,对提高平均PV,可供挖掘的潜力空间有限。 ... ...
-
苹果CEO乔布斯用人法则:没有B计划 2009-02-10 13:16
法则一:网罗一流人才 乔布斯说,他花了半辈子时间才充分意识到人才的价值。他在最近一次讲话中说:“我过去常常认为一位出色的人才能顶两名平庸的员工,现在我认为能顶50名。”由于苹果公司需要有创意的人才,所以乔布斯说,他大约把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招募人才。高级管理人员往往能更有效地向人才介绍本公司的远景目标。而对于新成立的富有活力的公司来说,其创建者通常在挑选职员时十分仔细, ... ...
-
定位在哪里 - 四读CNNIC报告 2009-02-18 00:37
和往年的CNNIC报告相比,这次一个显著的进步是增加了对用户行为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根据用户使用网络应用的行为特征,寻找自己公司的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报告运用中级统计学的一些方法,将中国网络用户分为了7个群体。我把相关材料整理和补充为下表(表1)。虽然报告缺乏各群的人口特征统计,使我们不能做更深入准确的分析,但就是根据有限的上网行为描述,还是可以帮助有心人思考的。 ... ...
-
关于数字音乐点滴 2009-02-28 19:53
看到个篱写的在中国购买正版数字音乐的成本误解,不自觉就留言了,不小心又写多了几句,想想就挪到自家Blog吧。 其实我觉得大家对于数字音乐购买的理解总是有误解。这种误解在于认为音乐是一种永恒不变的产品。但是事实上,音乐本身一直在变化。 在留言中,我提出5点关于为什么不购买数字音乐的原因: 1.国内一直处于一种“正不如斜”的市场格局中,官方提供的产品品质往往不如山寨2.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