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
对产品管理工作的一点思考 2009-07-31 10:15
公司即将搬到滨江,组织架构也将发生调整,变化接踵而至。早上卫哲发了一封介绍组织架构调整的内部邮件,非常激情洋溢,给大家一种二次创业的信心。不过对于我这个战斗在第一线的产品人员来说,我不关心老大们怎么折腾,我只关心我手上的客户问题解决的工作能否继续进行下去。 最近看用户投诉邮件,再想网站的产品管理,想到了几个问题, 1.产品经理需要保持工作的延续性。一个网站非常需要保持产品经理工作的 ... ...
-
关于设计师的几个阶段 2009-07-30 21:36
之前写过设计师做设计的几个阶段,貌似是一年多以前的事情了,那时候的阶段分解是针对“设计”这个动词进行的一些描述,那是做设计的一种阶段心态变化。这次有感于白社会项目,有感于设计领域的角色发展,有感于自身发展的困惑,只是一些可能不成熟的感想,但记录在此。 设计活跃在任何公司和企业的三个层面:战略、战术和实施层面。 在战略层面,统筹全局的政策方针任务以及议程已定&mda ... ...
-
设计的知性美 2009-07-28 21:26
周末偶然从一位友人那里看到了HERMES的方巾CATALOG(产品型录),虽然不是最新的介绍,但是整体的设计和品牌韵味瞬间把我吸引,求之,拍之,还有一些话想聊聊。 如果你对时尚稍有了解的话,应该听过这个来自巴黎的著名高端品牌HERMES(中文称为:爱马仕),创立于1837年的Hermes以制造高级马具起家,20世纪初开始涉足高级服装业,而这本catalog是系统介绍其方巾系列产品 ... ...
-
PS中的文档管理(下) 2009-07-28 01:59
快速提升你的工作效率——PS中的文档管理(上) PS中回溯历史记录的步骤是有限的,所有操作在经历超过一定步数的修改后都无法进行版本还原,以及进行针对原版本的修改。对于一个工程文件而言,版本不可逆是灾难性的。所以针对PS,我们应该保留素材的原始数据,尽量使用非破坏性编辑。 “非破坏性操作”是图像处理软件长久以来面临的问题,Adobe从最 ... ...
-
创造者的品味 2009-07-27 21:36
有一些文章,无论阅读几次,都会觉得有被击中的感觉。保罗·格雷姆的这篇《Taste for Makers》就是这样,这篇写于 2002 年的文章并没有被时间打败。它深入浅出,成一家之言,几乎是所有试图对「品味」一事有所探究者的绝佳入门读物。虽然网络上可以找到中译,但鉴于本文的价值,以及网络其它译本的错误,我们邀请了曾为我们翻译《总搞的掂》的王新米重新译过。希望这篇有关品味的文章,也能以 ... ...
-
给他们讲讲故事吧 2009-07-27 21:12
最近朋友老跟我抱怨,公司来个从传统行业上来的执行者,完全不按照套路出牌,已经把网站折腾的惨不忍睹了。我说,那你没跟他讲讲道理,告诉他这么搞是错误的吗?哥们说,我讲了,可是他不懂啊,最后只能用权利说话啦。 讲了,但是别人不懂,我觉得在这个事情上,还是设计师的问题大一些。确实目前 ... ...
-
当盘子摔碎以后 2009-07-26 19:18
小猪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们用的盘子、碗都是陶瓷做的?于是上网搜索了一下: 陶瓷相比金属的容器不容易导热烫手,保温也更好,还有在现在家家都用电,金属容易导电。相比哪些塑料的,也不容易烫坏,尽管有能进微波炉的塑料,但是耐高温的程度也不一样。 呃…但是呢,陶瓷的器皿就是容易摔碎,好的瓷器很贵,摔了总是很伤心。那么,来看看Alexander Hulme设计的盘子: 请注意中间的两个圈圈 ... ...
-
问题的原点 2009-07-23 00:45
原来看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现在也不懂),为啥是他,一个感觉是老爱总爱去琢磨最为基本的问题:时间与空间。问题的不解,回到原点,可能能发现一些不同的东西。 原来爱好物理,学久了就容易陷入细节与演绎之中,忘记问题开始于何处,又是为了什么,虽可以努力在演绎很多步之后,再前行一步,但始终是所谓的“小格局”。 与人讨论移动互联网,有人从资源角度出发,演绎很多,不过从一 ... ...
-
PS中的文档管理(上) 2009-07-22 21:23
这是一个重要但是容易被忽视的领域,很多设计师没有文档管理和文档规范意识。认为只有代码工作者才需要什么编码规范和版本控制系统,photoshop作为一个应用软件,讨论这个有什么意义呢? 作为工程文件,一个复杂页面的psd源文件里有200~300个图层是很正常的事情。 作为最直面客户和BOSS的开发环节,以及存在对视觉表现的个体认同差异,你可能会遭遇最多的需求变动、修改建议,需 ... ...
-
从长尾理论和二八定律的比较去看用户体验 2009-07-22 21:15
当在设计中我们讨论到,对于一个功能或元素是否应该添加的时候,秉承“如无所需、勿增实体”的原则,我们通常会放弃只有小众/小部分人群才会使用的功能或元素,这个小众/小部分人群的判断便会借用到经典的“马特莱定律”,又称“二八定律”。2004年长尾理论提出之后,便又开始充斥“长尾对二八定律颠覆”的说法,在经济学 ... ...
-
Web设计的成就感 2009-07-22 21:06
听到一些人说现在做产品设计很没有成就感。没有什么创造力,除了抄袭模仿(称之为竞争分析)、千篇一律(又称规范标准)还有复杂的流程、粗制滥造的表现以及搞不懂为啥不能实现的技术。这些都不是设计师想要的,但为什么我们的设计会变成这样? 心理学家说过,成就感是肾上腺素过后给人的一种满足感。它往往源于你努力付出并得到好结果之后的产物。ipod的音乐之所以会这么受宠,是因为它的每首歌 ... ...
-
产品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 2009-07-21 21:58
最近遇到很多猎头,基本上都是误打误撞地找到自己人,在招呼礼仪之后他们就向我诉苦说人很难招,要么就是在对手企业撬不动,要么就是能力不够。我这边主要指的是产品设计师,一直有人在讨论说产品设计师(更多地被称为交互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既没有BD的市场洞察力,也没有运营的策划运营能力,更没有客服的专业服务能力。 在我看来,产品设计师是一个新型的综合体。应该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 ...
-
设计的商业价值 2009-07-19 21:23
在产品开发中,由UED发起的项目越来越多,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很难为其设定商业价值的目标。如果没有明确的商业价值目标,很多公司根本没办法花大成本去支持。所以设计师必须挖掘自己产品的商业价值。 在最近做的几个项目中,整理出了以下几个商业价值的纬度: 1.从产品的可用性和易用性方面提升用户对产品的接受度。 2.通过提升转化率、降低客服量等方面降低产品成本,做到开源节流。 ... ...
-
互联网产品设计的问题 2009-07-18 15:39
看到caoz的博客:产品设计理念杂谈 自己写了一下自己对问题的回答: 题目1:现在你负责一个产品的设计,请注意这个前提,现在有若干个需求列在这里,请排一下顺序。 1)需求5,客服反馈的用户需求; // 实际用户体验是第一位的 2)需求2,客户的需求; // 照顾好客户需求以后,要 ... ...
-
产品设计理念杂谈 2009-07-18 15:39
产品设计,并不仅仅是美工设计,UI设计,这一点特别重要。 caoz所讲的产品设计,特指互联网领域的产品设计,传统领域也存在产品设计,很多地方共通,但是也有不同的思考方式,这里不讨论。 很多企业的产品人员往往是地位非常低的,月薪很低,进入门槛也很低,好像能按照老板的要求做完一些文档,规范化的东西就好了,另外还有这样的公司, 产品部门地位确实很高,但是产品设计和管理不分,最后优秀的设 ... ...
-
设计师的可悲与可怜 2009-07-18 15:29
基本上这个话题很敏感,也很困难,为什么要说呢?因为我发现最近身边的不少朋友都挺悲观的,我是一个挺乐观的人,我见不得这些个,所以还是写点东西安慰安慰吧。 这篇文章不是一篇鼓励性的,煽动性的言论,我不会和大家的领导或者老板一样,给你们画大饼,因为那样没用,设计师还是应该多审视自己,作为一个醒 思。抱怨的朋友无非几种情况:1.收入很低满足不了自己的品味需要;2.感觉在透支青春,前 ... ...
-
郁闷的产品经理 2009-07-16 10:19
一个非产品导向型的公司,产品经理往往都会比较郁闷,原因就是没有授权。 开发了一个产品,从功能本身来讲没有什么太大的缺陷,需要的东西基本都实现了,用户反馈也还好,但使用率就是提不上去。说实话,不怪用户,费时费力又没什么明显好处的事情,不能说绝对没有人干,但是要大规模地推广恐怕还是比较难。 于是就回到了产品逻辑的环节,到底怎么激励用户来使用产品呢?没错,这个是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应该解决的 ... ...
-
用户体验中沟通的技巧 2009-07-16 09:56
对许多在大型企业中工作的用户体验设计师来说,经常感到郁闷的一件事情就是,自己拿着辛辛苦苦熬夜做出来的设计稿去给产品项目组中其他职责的同 事一起过目,结果莫名其妙挨了一通不靠谱的板砖——小学学过画画的产品经理小A说,蓝色不好看。客户支持部门的交际花小B说,右边空白挺多,要不放个聊天 室窗口让用户能在这聊天吧?名 ... ...
-
设计中的同理心 2009-07-16 09:43
在《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这本书中,作者实际上一直在围绕着一个问题展开,什么是同理心,如何培养同理心? 书中指出,“同理心即知道、感觉到、代入式地体验其他人的感觉、想法、经历,而自己并没有这些真实的感觉、想法、经历 ... ...
-
做有说服力的设计师,问正确的问题 2009-07-16 09:42
理论性的东西,总是写起来很容易,讲起来也头头是道,可是执行起来很难。因此,写出来,与大家共勉。要得到正确的答案,首先要把问题问正确。有时,我们或许连问题都无法表达清楚,那么自然,也不能期望能够得到满足需求的答案。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人问了一个问题,他带着茫然的表情。一个同样茫然的人在试图解答后,问:不知道是不是你要问的?那个问话的人,表情一样茫然地回答:哦,或许是的,但是…&hel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