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分类“UCD”的存档

« 较旧文章 较新文章 »

期望值的变迁

1、 著名创新和战略咨询公司Dobin的创始人Larry keeley先生,在三品质概念模型里这样解释设计的价值(大意):短期内人们会受到需求的强烈影响而需要一个产品,但在长期内人的期望会对他的行为造成更大更深远的影响,如果人们期望某样东西会非常忠诚于她。期望值是体现设计价值的有力证据。

2、前几天在淘宝上找到了大学时代最想买的一台手机“爱立信 T29”,110元,遂买来替换掉了已经被作为街机的Iphone。
几天下来对这款手机的感觉是:很轻很方便,电话薄和短信管理不方便,屏幕太小,按钮太小。
回想一下当年大学时我们对这款手机的评价:待机时间长(5天),外形漂亮、界面很友好,按键手感不好,铃声太小,菜单速度慢。

3、这是一个很典型的随着用户的不断进化,随着市场和行业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一个产品评价的变迁过程。

查看全文 »

垂直行业的电子商务(1)

宁波余姚,江浙地区一个典型的县级市。80万左右的本地人口,近40万的外地人口,房价6K/平米。N年前就有了自己的第一家五星级酒店,档次和服务不亚于北京、上海。虽然当地人大都在晚上9点前睡觉休息,却丝毫不耽误这里有每晚均消费5K以上的夜间娱乐场所。

这里是中国的塑料之乡。当地人告诉我:”余姚人对过年没什么兴趣,每年这里最热闹最张灯结彩的时间是’塑博会’期间”。

改革开放后余姚就开始了塑料生意,这里不产一粒塑料,却是中国最大的塑料交易市场。07年塑料的整体交易额四百多亿。余姚城里有两个大的市场,一个是“中国塑料城”一个是“模具城”,毫无疑问全跟塑料有关,一个做塑料生意,一个做加工塑料的模具/器材生意。据说塑料城的商户有四千来家,大的年收入几十亿,小的夫妻店年收入也有个上百万。当地的年轻人高中毕业后,父母就会出钱让他们开始“做生意”,他们不在乎学历,在乎的是会不会“做生意”。(当然,这里也不乏高材生和留学生,但这些人毕业后都去了上海或者其他大城市。)

查看全文 »

仅靠优秀的视觉设计能否长期成功?

上周为一家购物搜索公司陆续作了两三天的用户访谈,其中多个用户(主要是“学生”和“白领”类)都有着购买个人电脑的经历,他们对于“购买之前需要作什么准备工作”的回答几乎一致:“品牌、预算、口碑”。

简单访谈记忆:
甲:首先因为我要工作用,而且我以前的IBM质量非常好,所以第一个品牌当然想选IBM,可它被联想收购了,这不是糟蹋IBM了吗;然后sony的本子除了好看就是贵;我们寝室有同学买过DELL,送货特别慢而且总是去修,质量很差;华硕那些不了解,买长城在同学面前没面子,想来想去老品牌也就HP了;(我:为什么要“老品牌”)笔记本毕竟是个有技术含量的东西,那些非专业公司的质量不敢信;苹果电脑没有用过,怕买了不会用(不兼容)…
乙:首先我不买日货不买国产,剩下可选的就只有IBM、DELL和HP了;(我:IBM被联想收购了,也算国货)不,我想IBM还是有着他的品牌和质量的,联想应该会保持这个。可IBM太贵了,我看上的配置得1.3w,学生哪能买得起呀;DELL买起来太不方便了,去中关村看了之后还得等很久才能送到,而且听说送货很慢,还总听说他们的电脑出问题;(我:像华硕、明基这些呢?)其他的新品牌总是不敢信任,比较笔记本挺贵的,想来想去还是选HP的比较好..

查看全文 »

回复:陕西科技大学用户体验0分

网易奥运观方站赛区第一次评分中,我给了陕西科技大学0分。(分数表)
原因是我认为他们在抄袭或者盗用,因为他们的网站和“大学生网”(daxuesheng.com)一样,却没有看到留大学生网的版权信息(至少在首页等我看到的二级也面上没有,至少是“没有明显留”)。而且我清楚的知道这个设计不是他们做的,是外包给别人设计的。 他们在这个设计得到高分时也没有出来说明这不是他们作的设计。
今天陕西科技大学参赛的同学给我写了封邮件解释这个事情,得知“大学生网”(相当于)是归其参赛队员所有,认为他们被判0分很冤枉。
下面是我给他们回复的邮件:
.
非常感谢陕西科技大学参赛同学诚恳的回复,
之前你们的表现让我认为你们是在抄袭,所以对你们的”判决”似乎很严厉,现在多少明白了。
查看全文 »

“用户体验”评分原则及职业素养

1、在接受网易奥运观方站比赛“用户体验评委”的任务之前,我很犹豫。因为“如何量化用户体验”永远是一个不能有精确解答的问题。作一个关于用户体验的评委很难。
用户体验是用户在使用产品/服务过程中建立的主观感受。不同用户的真实体验无法准确模拟。只能通过合适的模拟/实验来简单认识(算不上量化)界定明确的用户群的体验共性。

2、我是对之前参赛情况作了一些了解后才决定接受这个任务。
1) 基本可以为每个参赛作品界定一个明确的用户群 ─ 该参赛队所在高校的同学和老师。
2) 之前参赛作品普遍都在起步阶段,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用户体验基础原则和可用性标准,来区分作品的等级。
3) 这件事可以让更多的未来从业者了解和认识用户体验和产品设计。

查看全文 »

同病是否需要相联?

别来无恙是个让人喜欢的网站。立意上很有想法。但产品设计上却未能让人耳目一新。

生活环境日益恶化,全社会都处在亚健康状态,这让我们每个人都更加意识到自己身体的重要。高速发展的社会,几乎所有人都很忙,特别是面对不能直接赚钱的事情时会更忙,“锻炼身体”已经成了一种奢侈,“锻炼”之外保护身体健康的方式方法变得越来越受关注。往往最早深刻发现社会需求的是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史玉柱和他的脑白金就是其中之一,满世界的保健品广告、中医按摩也都说明了这个需求的庞大。
其实,我们更需要真正有价值的对健康有益的产品、信息、服务,而不只是能拿来当作“礼品”的自来水加安眠药。

中国人最大的困难不是吃饭和住房,而是看病。民间说“黑狗白狼眼镜蛇”,白狼即穿白大褂的“天使”。能看得起病的人实在不多。
所以,当有一个网站可以告诉我某个医院怎么样,坑不坑人误不误人,我很欢迎。因为我们更需要这种来自民间的非官方的评级和口碑,草根的评论让我们觉得更可信。当然,什么样的疾病有什么样的医院可以治疗,什么样的医院擅长治疗什么病,这些都同样需要…
查看全文 »

当通道变成渠道… (携程“卡壳”记)

“卡壳”第一次:
下午去上地之前才想起周末往厦门的机票未订,连忙打开电脑上携程订票。可我根本记不住携程的网址,只好Google一下然后再进。
.
英文好的人可能会朝笑我,连携程那么简单的网址都记不住。但我可以告诉你:周日书友会上我们近20个人中只有一个人准确说出了携程的网址。英文不好的人很多,他们也坐飞机,也订酒店。

“卡壳”第二次:
熟练的查到了航班,准备下单,携程的网站变成“Bad Request”,半个小时一直是“Bad Request”。
整个页面只有粗黑的“Bad Request”,我甚至不能后退到携程的任何一个页面…
无奈之下只好先出门,打算在车上想办法查电话然后电话订票。
.
这不是我第一次在携程遇到这种情况(至少是第四次),不知道会不会是最后一次。 有人说可能是因为我用MAC,但似乎这和MAC没什么关系吧? ..

查看全文 »

« 较旧文章 较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