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
从社区定位到顺势而为 2010-10-13 18:31
雷军7月开微博,讲了四个字“顺势而为”,字字珠玑,仰天长叹。国庆前,与在淘宝社区工作的同行吃饭闲聊。我对淘宝怎样做论坛一直有点不解,向其打听版面如何分类,答,热门版面主要分三类。第一类,店家交流经营之道;第二类,买家的交流与维权;第三类是行业版面,根据消费行业来分版,主要由店家发表消费生活攻略,为自己的店铺吸引人气,其中不乏精品。我一听,一拍大腿,说这社区不火都难。每天几十 ... ...
-
Google在移动互联网 2011-02-11 15:48
知乎上有个问题:在移动互联网竞争中,Google 最有利且可实现的位置在哪里? 我回答了自己的观点。备忘于此。 Google手里其实有三柄利剑: 1、操作系统。 Android,这个是后面两点的基础,不是说没有OS后面两个就跑不起来,而是说了这个后面两个以及更多的Google应用才有更舒适的土壤。 Android,已经很像PC时代的windows了。 2、云 + 统 ... ...
-
电子商务的“中国云” 2008-12-09 10:13
Keso说,“亚马逊是一家IT公司”,这不,老白就代我们见识了中国亚马逊——卓越的北京仓库,大家总算看出了世界先进电子商务水平和我国“山寨版”电子商务的巨大差距,用老白的话说: “卓越亚马逊如果能把这个平台像美国amazon那样出租,像中国淘宝一样免费,马云和李彦宏就别打架了,一起找地儿抱头痛哭去吧。&r ... ...
-
B2C之新岛咖啡,一堂62元的供应链管理课 2010-06-28 18:52
前几天淘房网的王慧文(校内网的联合创始人)找我见面聊聊电子商务,在我公司旁边的新岛咖啡,服务员们给他上了一堂生动的供应链管理课。 下班后来到新岛咖啡,落座后他点了麻油鸡饭,我点了台式排骨饭。10分钟后我的餐送到,一看送错了,是豆豉排骨饭,与服务员交涉,是服务员记错了,让服务员去通知厨房重做。王同学的餐随后送到,在接下来的30分钟里,他都吃完了,催促服务员3次,我的餐 ... ...
-
看中国团购网兴起之模式优劣 2010-04-10 10:2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分析师 孟凡新 上回说到在网络购物市场和Web2.0应用迅速发展的今天,团购网具备良好的外部环境。从团购网的运营特点看,其与一般的购物网站相比,又有什么优势呢? 一、 主打服务产品,成本弹性大且物流依赖度低 团购网合作的商户主要是餐厅 ... ...
-
Android与Iphone的体验差异 2011-06-19 23:25
2007年中苹果发布iphone,2007年末谷歌发布Android系统。在今年已经超过Iphone成为美国的头号智能手机系统!从产品开发而言,苹果mac平台加授权开发模式阻挡了一部分人群;而java的安卓系统且用xml方式构建widget,很方便的开发出应用也是其优势,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也就铸就了安卓应用市场的繁华。 对用户使用层面而言,苹果的产品构建无疑高出一筹,也较好的匹配了其价格,尽管 ... ...
-
白社会拿什么来和众多SNS干架 2009-05-26 09:14
标题来自搜狐官方公关文章。搜狐有什么?ChinaRen,同学关系;焦点网,小区关系;搜狐博客,其他在线关系。搜狐拥有的这些资源,是新浪、百度、甚至腾讯都不具备的。不过很可惜,这些关系都没有被纳入白社会。白社会完全是从零开始构建一个用户关系平台,甚至连搜狐自己的通行证都不使用。所 以我不太明白,搜狐希望用白社会来构建一种什么样的用户关系平台?白社会与搜狐其他产品是一种什么关系?或许,白社会的产品人 ... ...
-
参与“留言”的讨论和UCD大社区在做的事 2008-11-27 21:09
话题的起源来自老冒和白鸦讨论关于ucdchina的设计问题。 以下是我的看法: 留言内容性质分成:灌水、跟作者的交流、观点的PK 从留言的产品架构上来说,如果没有改结构的话,时间流的排序方式不利于观点的PK,道理跟我说“博客架构的媒体局限”中的观点一致。有人用插件改过这种方式,但其中仍然有弊端,本文不说。 就是说,留言的结构不是以读者为中心设计的 ... ...
-
中国式SNS:新朋,还是旧友? 2009-11-16 23:32
CNNIC发布《09中国网民社交网络应用研究报告》,其中一项表示用户在sns上的好友,近8成来自现实,如下图:这个图表似乎证明了,横亘在sns网站上的一个难题:新朋(Networking),还是旧友(Network)已经答案揭晓。关于SNS类型网站存在的Networking和Network问题,最早的表述是danah boyd。 大约2年前,她在一次会议上开篇就讲MySpace是Networki ... ...
-
营销背景下的邀请 2009-10-19 16:30
邀请肯定不单是为了营销而存在的,但我这里把范围缩小一下,只谈论与营销相关的部分。 1、营销背景 单独看邀请,我觉得没有什么意义,我们需要将它放到大环境中。 譬如gmail当初的邀请为什么成功,我们可以分析出跟很多原因,譬如google的品牌、功能的领先、用户的装*心理等等,如果想列,还有很多,但就像有些同学所说:“人家那是有人家独到的地方,关键是我还是不知道我能 ... ...
-
位置服务的来龙去脉 2010-12-03 15:05
上周,跟it99(邓永强)聊到他现在的冒泡项目,谈到位置服务以及与电子商务B2C结合的前景,分享一下其中的体会。 十年前,位置服务就开始起步,那时候提到位置服务,有个3G的概念,即:GIS(地理信息系统)、GPS(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 ... ...
-
社会化电子商务,淘宝行吗? 2009-01-19 09:25
最近逛淘宝,发现淘宝也有基于一个产品的页面,如这个是基于佳能A2000的一个页面,我暂且把它称为一个基于佳能A2000的小型社区,但是总觉得欠缺点什么,只是把一些和这个佳能A2000的东西集合堆砌了一些,很粗糙。 显然,淘宝也想让自己更social一点: 1 现在是金融危机,好多人都是捂着口袋过日子,在淘宝上怎么买到物廉价美的东西呢, ... ...
-
解读摩根士丹利互联网报告:移动,社交,广告 2010-11-18 01:04
在 16 号的 Web 2.0 峰会上,摩根士丹利的 Mary Meeker 女士带来了一份《十问互联网企业》的演讲稿,同时这也是一份详实的互联网报告,重点关注了美国,中国,日本,印尼和巴西市场。其中几个关键词是:移动,社交,广告。(原始的演讲幻灯片请点击这里) 关键词:移动 下面的数据是全球 3G 用户的概况。就现有的 3G 用户来说,美国和日 ... ...
-
羊皮堂鞋神和他的Mr.ing生态链 2009-06-09 16:39
2008年12月17日,我在互联网上讲了一个故事,名字叫“和外贸鞋说再见的痛苦与幸福”,内容是讲一个大学生,长驻福建晋江,在淘宝网上卖外贸鞋的尾货和假货。他预见到链接他的是一根不健康的生态链,便断臂再生,损失库存50万,到了广州再次创业。这个人,就是被称为鞋神的尹志强。 今天,我要继续这个故事,讲述鞋神和广东几家工厂的生态链故事。 ... ...
-
创业团队的产品需求把握 2009-10-29 15:21
需求该有谁来提出?由谁来决定?这可能是很多创业型团队目前存在最大的一个分歧。 创业初期,制度与等级都不明确,很常见的做法是让创业团队的每个人都有提出需求的权利。这样既可以充分体现民主也利于 ... ...
-
网易的新首页之惑 2008-09-19 02:01
网易的有道搜索以“顺畅搜索之旅”的名义,发布了全新版本,同时发布的还有新版的有道桌面词典,网易在搜索方面的动作似乎要比腾讯等其它三门户来得凶猛,大有夹带网易的门户优势去冲击百度的势头,但是即使百度做得并不好,GOOGLE至今无法超越百度,有道也不可能超越,就像百度的C2C不可能超越淘宝一样。 做为网易力推的一个产品,自然就需要在网易网站上力推了,于是在网易首页 ... ...
-
移动互联网的罗生门 2010-04-26 16:05
思践这篇《移动互联 网,跟手机无关》,写得很好,我完全赞同。不过思践所说的,是理念,是理想,而不是现状。现状是,围绕移动互联网,不同的人关注不同的东西。在运 营商的眼中,传统电信业务终将萎缩,逐渐从利润高地变成洼地,他们需要新的有墙的花园,以保证其巨大的胃口。这个新的有墙的花园,并非绝对不容他 人染指,而是一定要牢牢控制主导权,扶持一些嫡系部队,比如神州泰岳,比如无线讯奇,将核心利益掌握在自 ... ...
-
Spaces是什么路子? 2010-10-24 15:46
这是一篇最少迟到了3个礼拜的文章。自己约了自己的稿,然后自己不断拖稿,我自己都瞧不起自己了。 话题的引子是这么件事儿:微软上个月宣布将在半年内关闭Live Spaces服务,用户可以转去WordPress独立博客平台(大陆的解决方案还没看到)。一时间用户不知所措,业界也纷纷猜测微软此举用意, ... ...
-
和白鸦兄探讨UCDChina的留言设计 2008-11-25 08:06
前面有篇文章顺带提及ucdchina的文章不能留言,白鸦兄在gtalk上给出了说明,可惜被我公司的机器接受了,没能逮住他详谈。 由于我这些天正好也在考虑留言的设计,因此这里多说几句。 这是白兄的话,装载如下(以充字数;)): whitecrow: 哈哈, UCDChina的文章确实不能留言。 1、 我们的文章都只是收录的,绝大部分都是有源地址的。 不需要在这里留言, ... ...
-
从需求特性分析新浪围脖产品设计 2010-04-06 13:17
刚刚看了麦田的《闲聊 几句新浪微博》,我想从另外一个思维角度来看这个产品。其实我一向认为对于产品设计来说,最终是否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需求特性的把握, 而对需求特性的把握往往需要定性加定量的分析,而定量分析对于外部观察者来说,由于往往很难得到实际运营数据,所以无法得到有效的参考。另外一方面,对于 互动型社区产品,产品功能设置和运营本身会对数据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这部分影响也需要通过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