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
Groupon模式:国内网络团购市场三年内难... 2010-03-11 22:55
最近一个新的电子商务模式在业内讨论热烈,因为其代表网站是美国的Groupon,暂且称其为Groupon式虚拟团购。如果把网络团购分为现实团购和虚拟团购两类,那么Groupon整体上属于虚拟团购,但是在网站运营方式上做了创新。虚拟团购同现实团购的基本区别是消费者在网站上选定团购项目并付款后得到一个凭证,凭此享受团购折扣,团购成员无需在现实中集中时间组团前往。王兴团队与3月3日正式推出了美团网(htt ... ...
-
Gmail小记 2009-05-13 20:51
04年4月1日Gmail横空出世,将email的空间推到了G级别,大家都以为这是一个愚人节的玩笑。google就告诉人们“你再也不用删除邮件了,而你可以搜索找到你邮件中的任何内容,但我们会在里面投上一点广告”。对邮箱容量的质疑和隐私的担忧,显然没有阻挡gmail的扩张,当时还很新鲜的邀请模式,也创造了饥渴营销 ... ...
-
窗口小部件能拯救电视吗? 2009-04-15 13:39
原文作者:Helen Walters原文链接:Can Widgets Save the Television Industry?译者:heyjulia 窗口小部件能拯救电视吗? 作者:Helen Walters (雅虎和三星试图效仿苹果的设计剧本,将英特网和电视进行联接。) ... ...
-
Twitter的“幻想营销” 2009-06-13 05:20
Twitter从最初的走红,到后来稍微冷了一阵,再到最近几个月又突然占领了所有IT热论的阵地,我一直在冷眼旁观这场戏,twitter是一场媒体公关相当成功的戏,正如滤霸的政府公关一样成功。其实几个月前就想发布这篇文字了,但是一直觉得语气不太和谐,怕伤了推粉们的感情,于是不得不放在草稿箱里发酵了好多次,才敢发布出来。 我是twitter的用户,最初的目的就是以IT间谍的方式去体验这个所谓的& ... ...
-
Buzz Vs Twitter:部落和 Pa... 2010-03-02 14:05
Buzz 是什么? 简单说, Buzz 是 Google 的一个社交服务,类似 Twitter。他们有着社交媒体的共同优点,简单,推送(追踪),直接交流。但是它们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让我们用如下的对比来深入了解一下它的不同 吧。 大圈子 vs 小圈子 Twitter 是一个社交工具,你可以 follow 海量的人,它是一个陌生人的交流工具。奥尼尔喜欢用 Twitter ... ...
-
百度的阿喀琉斯之踵 2008-09-25 11:25
搜索和网购之间,有着先天性的紧密关联。搜索是工具,网购却可以赚钱。没有搜索的网购,赚不了大钱——这是马云当年出人意料地拿下Yahoo中国的原因之一,没有网购的搜索,则是白白送出一个市场——这是百度在称霸国内搜索市场之后,转投C2C的战略考量。 我相信百度仅凭自己的能力就能做出很棒的C2C平台,但这并不能帮助百度在这场“肉搏& ... ...
-
我们都需要个人网站 2008-11-28 16:54
我理解的个人网站就是站长的网络名片,目的是让陌生访客快速了解自己。 开始我记得最拉风的是先搞个什么风格,然后定栏目,最后上内容。结果经常因某栏目长期没有内容补充而搁置,保鲜期一过,继续改版换风格、定栏目…… 某些网站在堆积大量文字、图片、动画数据之后,因为无法持续更新、有效管理等原因而日渐衰落。总而言之,早期个人网站之所以失败,要么缺少内容,要么不善 维护。 ... ...
-
关注问题,而不是解决方案 2011-11-20 22:37
前言:本文译自 MindTheProduct 社区里的一篇文章,原名是《Focus on the problem, not the solution》。 去年有位同学在 ProdcutTank 论坛上提了个问题,让我恨不得自己跳到台上回答他。他问:“如果产品经理定义所有的产品,那何来创新与创造力呢?”停!我简直想喊出来:你错了! 很多人新听到“产 ... ...
-
社区型网站运营系列之内容策略 2009-09-09 01:06
用户体验、信息架构、内容管理系统、视觉设计、交互设计、用户调查、元数据,以及其他一些帮助我们用户找到和消费内容的原则等,这些我们已经听的很多也说了很多,然后,我们很少谈论内容(content)本身,总觉得只要网站这些都弄好了,内容会自然产生的,或者觉得内容只是新闻门户网站才要做事情。 之前听的最多的是“内容为王”,然后随着web2.0和社会化网络的流行,人人都是内容 ... ...
-
当位置服务遇上个性化推荐 2010-12-19 23:46
对于移动互联网应用而言,除了传统互联网所积累的海量信息、各种丰富应用可供使用外,移动互联网本身也生产了海量的内容和应用,怎样准确识别用户的喜好并在此基础上向用户推荐最相关的产品、服务、信息是解决所谓“信息超载”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不管是基于内容过滤(Content-Based filter ... ...
-
大市场,窄应用 2011-10-24 10:17
有段时间我很迷FourSquare,它被墙之后,渐渐又冷了。再后来玩开开,因为陪我一起玩的人不多,渐渐又冷了。最近两年有几位业内人士(包括我眼中的业界精英)不解问我:签到有个屁的意思啊?解释许久,他们仍难以索解。从数据上来看,纯粹的签到在国内确实是个窄众应用,但并不影响它在业内的名声。几个月前,一件小事令我印象深刻。有位同行来咨询我,问我对一款主打“图文并茂”的美食分享产品 ... ...
-
设计的小事:新邮件时代 2009-03-17 12:25
前两天书友会的时候聊邮件和邮箱来着,无论是不是使用了客户端,我认为写,发,读,收邮件的事情都算“服务”,outlook和foxmail这样的软件我暂时不研究,随着社会化软件的进步,WEB应用的增强以及企业类用户的互联网应用升级,软件本身的价值会越来越小(当然,这里特指的是邮件客户端,其他的行业性软件还是有很大的价值空间可以挖掘)。 这次书友会的讨论中,大家 ... ...
-
twitter谢文看错了 2009-06-05 17:20
谢文老师是中国互联网的老兵,并以理论见长,而我只能算是一个互联网的小兵。最近,谢文开始关注twitter,并连续发表了观点。第一篇对于twitter特点的描述没错,不过今天的一篇“twitter的局限”则让人极大的不认同。 甚至看完他的观点,我马上在想,谢老师是否在twitter上开了个账号,连着试用几天,或者真正用起来过。这一篇三个点加结论怎么就都错了呢?奇怪。 ... ...
-
4chan创始人:Facebook和Goog... 2011-10-19 21:45
著名的匿名图片分享社区4chan创始人Chris Poole今天在Web 2.0峰会上做了精彩的10分钟演讲,指出为什么那些大的玩家在线上身份问题的处理上全都错了。 “Google和Facebook想让你相信你是一个镜子,”他说,“但实际上,我们更像钻石。” – 钻石具有多面性。现在随着Google+的发布,Poole说,从未来线上身份 ... ...
-
赶快推出产品是第一位的? 2011-09-08 23:11
有人认为一个创业项目首先要尽快推出他们的产品,然后在慢慢对其进行修改优化。他们的理由是当你有了用户之后,你就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进行更为有针对性的修改。但是 Quora 上就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有什么是在产品发布之前就应该确定下来的?营销,用户体验设计,还是价格模型? 第一位回答者给出的是一些抽象意见,他认为在一个产品登陆市场之前,是无论如何需要满足下面几个条件的。 第一,能让用户迅 ... ...
-
未来是Web App的天下吗? 2011-04-11 18:41
未来是Web App的天下,还是Native App的天下?作为设计师,我们是应该努力把客户端的体验提升到最优,还是在网页应用层面上做更多的设计?这个一直是大家关系的话题。那么,我们首先应该立体的认识一下Web App和Native App。 一、Web App Web无需安装,对设备碎片化的适应能力优于App,它只需要通过XHTML、CSS和JavaScript就可以在任意移动 ... ...
-
Gmail五岁了- 专访Gmail产品经理 2009-03-31 04:43
原文作者:David Chartier原文链接:Interview: Gmail's product manager on Labs, beta, the future译者:logout Gmail Labs为我们的收件箱提供增强功能已近一年。到4月1日,Gmail也将满五岁。Gmail现有大约1.5亿用户,拥有你能想象到的所有网络邮件功能。 作为一个“百分之二十时间&rdqu ... ...
-
让我们的产品更成功 2011-10-24 17:41
文 / 马博 作者首先分析了影响产品成败的因素,然后对症下药,从战略、规划、战术三个层面,诠释了做一款成功产品的秘诀。 谈到“成功”和“失败”,我想每个企业管理者和产品的具体参与者都存有“避之不及”与“翘首期望”的双重心态。被冠以“成功”还好,可以上下振奋、内外 ... ...
-
2011年手机产品设计趋势(2):推送 2011-01-06 20:47
从手机和用户信息交互的角度而言,现有ios和绝大多数应用程序都是基于呈现内容和功能,让用户去主动查找。所谓智能手机,不是单指更高级的操作系统和手机硬件,而是更为智能地为用户过滤信息和处理信息,用户可以被动地接受信息,减少获取和等待信息过程中损失的时间,用户即时获取信息的同时还能获取额外有效的信息。 “信息推送”所指意义广泛,不限用Push信息和推荐系统,泛指手机端整 ... ...
-
女性网站,“钱”途无量 2008-09-02 12:02
根据ComScore今年五月的数字,美国女性网站到达率有8500万人,比去年成长42%。 最好赚钱的地方就是女人和学生,网站要利用好这块风水宝地。这篇博文提出的话题是有意思的,而女性网民的成长,也的确开始显露出不同的特色,近几年,在网络游戏,网络购物方面,她们的成长潜力十分耀眼。有兴趣的创业者不妨瞧瞧美国一些女性网站的走法。 网站创业家常常紧盯着两个族群,一是宅男,从15岁到45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