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
“泡”和“玩” 2009-11-12 23:46
好像是姜奇平说过,在很大程度上,目前中文互联网的支柱是“无聊经济”——因解决用户“无聊”的需求而产生了网游、IM等等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从纳斯达 克上市的那么多网游公司来看,姜奇平的这个判断很正确;同时,你问问用户为什么上网,他们往往也回答“无聊啊”,从bbs到sns很多网站都能看到这样的 典型回答 ... ...
-
产品经理如何进行目标引导设计? 2009-11-12 20:49
原文作者:修泽原文链接:什么是目标引导设计?译者:修泽 上一章节我们说到了,《产品经理如何设计角色模型》;其实角色模型设计是目标引导设计的重要组织部 分之一,今天我们就来侃侃目标引导设计吧。 目标引导设计的角色模型群 目标引导设计的本意是为了拉近产品经理与用户之间的距离,让产品经理与用户建立联系和对话。产品经 理总是假想有些交互为什么会发生,发生的过程又是怎样的?而用 ... ...
-
个性化消费的未来 2009-11-12 20:04
如果以当红程度看,台湾歌手陈绮贞无论怎样都算不得一线明星。这个满腹才华的女歌手,从1996年出道至今,一直都以一种漫不经心的姿态出专辑,这些游走于主流和非主流边缘状态的歌曲大多由她个人填词作曲,她本人似乎也不在乎销量。 10多年来,陈绮贞的专辑也就10来张,其中还包括3张早年间她玩票性质的自费发行的专辑小样,每张限量发行1000张。也有一些专辑的发行范围很窄,比如2001年发 ... ...
-
群组功能代替论坛的可行性 2009-11-12 01:19
很大意义上的传统社区指的论坛,论坛是伴着一些老网虫们共同成长起来的,泡论坛成了网虫们的爱好之一,从个人主页的时代到现在SNS满天飞的世界,论坛依然坚持着,可以说论坛见证了国内互联网的发展。 然而坚持的论坛却不一定坚挺着。 因为有了康盛这样的公司,所以搭建一个论坛仅是几分钟的事情,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互联网的发展,当然也一定程度上损害着互联网。论坛似乎已经不是技术上的事情,而是成了营 ... ...
-
人类的非理性----解读《怪诞行为学》 2009-11-10 09:07
《怪诞行为学》,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实验描述了一些用户的非理性选择,在电子商务时代,这些用户行为仍然有参考价值,事实上确实有非常成功的B2C已经在充分利用用户的这些怪诞消费心理,在我的视野里凡客是做得最好的一家。 1.诱饵 《经济学人》杂志推出了如下3中套餐: &nbs ... ...
-
“返钱”和贩卖人口 2009-11-10 08:36
眼前,绝大部分电子商务网站玩的都是“寂寞”和“慈善”。平均推广一个新会员的成本远超过30元。“返钱”网站边搜集信息边贩卖“人口”,赚的是人头费。而且还可以重复销售,边际成本逐渐减小。 “返 钱”在老外那里,有做的不错的。在我们这里,早就被第一波比价购物们给糟蹋的不成样子了 ... ...
-
返利返现返点如鸦片 2009-11-09 21:26
购物返现的前世今生 早在2000年的时候这种模式在国外出现,一些较大的网站如Fatwallet、Ebates已经运营近10年。2003年这一模式逐渐被国人熟知与运用,易购、51返利、快钱等网站随之兴起。这个领域在经过了近几年的耕作后,2009年腾讯与网易两头巨鳄突然闯入。自此,购物返现/返利/返点开始被更多的人关注。 &nb ... ...
-
产品设计师的提升 第一篇 2009-11-07 13:41
对于产品设计师来说,他的目标,他的成长方向应该就是产品经理,而产品经理所具备的能力并不只是简单的产品设计师的升级,他还得需要掌握大量专业技能、产品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虽然如此,但饭还是一口一口吃的,路还是一步一步走的,产品经理能力的掌握也是慢慢积累起来的,对于很多东西,我一直都在学习,也希望能把自己学 ... ...
-
分段加载,给用户更多选择空间 2009-11-06 22:28
公司网游在推广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 “你那客户端太大了,啥都没看到,就让我下载这么半天。” 其实仔细想想,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很多游戏中的地图,新手都用不到。如果仅提供新手区的地图,这样整个客户端就可以控制的很小。有愿意一步到位的,就去下载“完整客户端”,有希望体验的,就给他一个“体验客户端”。当他在新手 ... ...
-
网页游戏还能造兵盖房子多久 2009-11-06 22:03
所谓“造兵盖房子”即是策略类网页游戏很形象的概括。到目前为止,策略类网页游戏还在整个行业内占据主导地位。先分享一张网页游戏类型分布图: 除了策略类游戏以外,RPG游戏开始显现上升的势头,经营,休闲和养成类平分秋色。去年,应 该算是网页游戏产品发布最频繁的一年。当热血三国,武林三国大火之后,大部分厂商开始换皮,短时间的开发来哄抢这块大蛋糕。而到了今年,产品 ... ...
-
《轻公司》第九章之:用户参与时代 2009-11-06 15:21
我们在前面的章节讨论过,当一件产品变为一件商品,它将经历从产品制造链到商品流通链的流转。产品制造链属于前端,是从创意到生产的过程;而后端则是商品流通链,是产品流通到渠道,再经由各种传播手段吸引消费者购买的流程。在传统的商业行为中,这个过程是单向流动的,当消费者最终得到这个产品时,无法参与到购买前的各个环节。 这是典型的由生产者控制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消费者(也就是个体)只不 ... ...
-
守、破、离:我对sns产品理解的过程 2009-11-05 21:54
最近看一个哥们msn签名,“守、破、离”,非常喜欢。这三个阶段论和王国维为学三段论,异曲同工。但日本人把从认知到创新的过程,说得更准确一些。在做蚂蚁网的过程中,我经历了这三个阶段。所以结合蚂蚁网实践,介绍一下我们对sns“守,破,离”的认知过程,供参考。此帖仅发5g,请勿转帖。谢谢。守:我犯过很多错误,其中一件愚蠢的错误发生在4年前。当时在一个关于社 ... ...
-
Google wave初体验 2009-11-05 08:12
google的新产品wave邀请来了,一开始很难理解这是个啥?甚至出现了这个网站来嘲讽wave的令人费解,据说是facebook的员工建立的,但至少,经过几天的试用了,如果要让我从facebook和wave两个中做出选择,我更愿意选择wave,(虽然这个结果也包括脸书被墙了,多少有点无奈)确实,google wave不是一句话可以准确形容的产品,如果我说是沟通利器,又几乎等于什么也没 ... ...
-
《轻公司》第九章之:价值共创时代 2009-11-04 17:31
在互联网构筑的信息自由流动的环境里,消费者们可以自由地表达意见和需求。他们的权力冉冉上升,这种源自消费端的力量越来越大,逐渐改变着企业的商业行为。当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开放透明的平台里共享数据和信息,以新的商务关系形成利益联盟,每个平台成员和消费者都成为价值创造者的时代将会来临。 很多70后、80后出生的人还记得童年时的购物经历,大家总是站在供销社的柜台前,请求售货员将心仪的大 ... ...
-
《博客的归博客,朋友圈的归朋友圈》分析Fac... 2009-11-04 12:08
背景: 仍在高速增长的有3.5亿用户的Facebook和有8000w用户twitter 是两个IT从业者无法忽视的两个巨擘, 他们已经被谈论的足够多了,作为最近才开始关注SNS这一领域,并使用iphone逐渐成为重度使用者的我,整理了自己对于这2个可能改变未来互联网业态的平台之间不同之处的看法,他们的相同之处,从Facebook 想要5亿美元并购 ... ...
-
《轻公司》第八章之:汽车后市场的互联网变 2009-11-03 20:06
陆正耀在汽车行业里具有双重身份,既是UAA俱乐部的创始人,也是神州租车(中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这两家企业都受到了资本圈的青睐,前者在2007年6月,美国CCAS公司、国际风险投资机构凯鹏华盈中国基金和日本DI(DreamIncubator)投资咨询公司等,注资联合汽车俱乐部(简称UAA)1300万美元。后者在2007年获得了凯鹏华盈KPCB、美国CCAS公司和联想投资共2100万美元的风险投 ... ...
-
传统出口企业几乎都做错B2C运营 2009-11-03 19:15
今天听到一个朋友说他准备跳槽到新东家,公司名字可能大家都知道,是国内一家大型家电零售企业。于是便看看这个B2C网站给朋友一些意见,也许是网站新上线不久,进入网站第一感觉还是像个企业网站,用户体验不够理想,支付方式单一、价格与同类网站缺乏明显竞争力,在表面上看有不少纯体验的问题可以进行改进。但这些不是一个B2C网站的核心问题,核心问题是现在几乎所有的传统大型企业都做错了B2C。一二三的B2C:传统企 ... ...
-
传统BBS与电子商务的嫁接 2009-11-02 17:59
首先,这里所说的传统BBS是指98年左右开始逐渐凸显06年左右开始火爆至今存活不多的,以discuz搭建的比较垂直化的BBS。 这类传统的BBS目前的典型产品形式是一个类似资讯的首页+以discuz搭建的BBS;有自己独特的成熟的社区文化;因为有 ... ...
-
对所谓“白领用户”的再判断 2009-11-02 15:16
我是一个音乐类型的SNS产品经理,看了麦田和谢文两位老师的文章与交锋,说一下自己的观后感和近年来的体会。 先表一下态吧,我认为: 一、所谓的“SNS网站大局未定”是自欺欺人。 二、所谓的“针对QQ用户设计SNS网站”是big deal,是主观臆断。 三、这世界上,没有“白领用户”和“QQ用户的区别”。区 ... ...
-
东拉西扯:移动运营商终将沦为管道 2009-11-02 15:13
移动运营商已经无数次强调,他们不想像固网运营商一样“沦为管道”,被后台化、边缘化。其实,移动运营商就像中国制造业一样,在享受了高额的人口红利之后,就开始自信心爆棚,以为巨额利润是靠他们的能力赚的。他们不但四处寻找所谓的“杀手级应用”,还企图全面掌控即将到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我不得不说,运营商已经有了一个杀手级应用,他们永远都无法再找到另一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