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设计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网址导航 - 书友会 - 邮件组

× 关闭
我有建议/意见

主要内容

  • 数据分析框架标准建设(Web)    2010-11-01 14:03

    互联网是数字构成的世界,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解密互联网产品的各个关键。我们一般通过KIA分析和综合分析发现创新点和问题,并重新建立运营框架,以数据为驱动进行产品(包括营运方式)的升级换代。 KIA数据包括: • Click Density Analysis  点击密度分析 • Visitor Primary Purpose  访客首 ... ...

  • <赢在用户> - 读书笔记[3]:如何使用人...    2010-02-16 12:26

    在上一篇笔记中,我们回顾了三种人物角色——定性人物角色、经定量验证的定性人物角色、定量人物角色,它们的创建方法。在了解了什么是人物角色,如何创建人物角色后,我们自然会关心下一个问题:怎样使用人物角色? 一、如何使人物角色可信? 能代表所关注的用户; 角色的属性和描述是准确而完整的; 这些角色能涵盖所有用户。 这三个标准(有效性 ... ...

  • 用故事创造引人注目的体验    2012-03-09 17:01

    互联网的产品一直为更新迭代的快速而自豪,幕后的设计师往往第二期产品刚发布手上已经开始第四期的设计稿了,一代一代的功能完善,一次一次的体验升级,用户也追求新鲜,马上换上新版本,于是,旧版本被人们也遗忘的速度越来越快,产品开发团队也越来越犯愁,接下来给什么最新的体验呢,我们开始思考,这种车轮前进式的迭代方式真的能创造最佳的以用户为中心的体验吗?   我们走进星巴克的经历,不仅仅是想要一杯咖 ... ...

  • 眼动研究的几点经验总结    2009-06-09 20:52

    一段时间以来,眼动研究运用于用户体验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的一个重要的潮流,各大网站纷纷购置相关的设备,并有部分关于眼动研究的经验总结。湖南大学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正在购买这个设备,用于交互、设计行为和汽车驾驶行为的研究。下面将我的几点经验总结如下: 第一,被试的数量。被试的数量是决定研究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一般说来,至少一个实验组需要不少于30名被试(有研究使用25名被试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才能 ... ...

  • <赢在用户> - 读书笔记[2]:如何创建人...    2010-02-16 12:25

    在上一篇笔记中,我们回顾了什么是人物角色,为什么要使用人物角色。今天我们来看看如何创建人物角色。 人物角色首先要根据用户目标来定义:需要什么内容和功能。完全不同的目标意味着完全不同的人物角色。 人物角色也可以基于用户行为和观点(用户对自身的认知或已有的经验)来定义——内容和功能应如何工作。 作者在书中介绍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一些方法,这里就不详 ... ...

  • 调研问卷投放时间的探讨    2011-06-13 13:26

    写在前面:本研究暂不涉及周几投放更合理,主要有两点考虑:1、日常调研项目基本都有执行周期的限定,一般都是越能尽快投放越好,且基本都在工作日投放;2、目前执行的调研项目,周几投放的都有,如果时间允许,都会持续一周收集数据,整体的打开率波动不大。 引子 在日常研究工作中,为了提高问卷调研的科学性、增加填答问卷用户的随机性,针对买家的问卷调研,我们一般会采用Email发送调研邀请的方式; ... ...

  • 用户测试揭示page fold迷思    2009-10-14 21:08

    【译者:耿人杰 原文:The myth of the page fold:evidence from user testing 作者:Fiz Yazdi,Joe Leech】 身为Web专家,我们对page fold为什么对用户来说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产生过思考。在过去的6年中,我们对超过800名的用户进行了测试,只有3个案例有用户将page fold视为他们找到内容的障碍。 在此文中 ... ...

  • 《赢在用户》:建立人物角色难,应用更难 2008-09-17 16:46

    《赢在用户》:建立人物角色难,应用更难       译者: 范晓燕作者: Steve Mulder / Ziu Yaar 副标题: Web人物角色创建和应用实践指南ISBN: 9787111218883 页数: 195定价: 29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装帧: 平装出版年: 2007-08-01    ... ...

  • 用户分层研究方法——以集市卖家为例    2010-12-31 18:26

    写在前面:本文是笔者以往研究的经验总结,由于涉及敏感数据,故作了虚化和符号化处理,读起来会有些费劲,但数字呈现不是主旨,本文侧重用户分层研究的方法,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套做用户分层的研究思路和操作流程。   本文讨论的是用户分层,有别于常规的用户细分,最大的区别在于分层是定序的概念,即各层之间有递进关系;而常规细分是定类的概念,即各类之间相对独立。广义上而言,细分包括分层。 ... ...

  • 产品评审那点事    2010-08-05 23:01

    在产品评审时是否有时候被一位高层打断,明确指出此产品与企业业务发展方向不符,不能实施?是否在讲解产品时,有些人员似懂非懂?是否产品评审太激烈时经常会忘记一些意见收集…… 相信类似上面这些情况在你在过产品时也遇到过,产品评审做为产品把关的重要环节,产品评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产品评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评审,顾名思义就是关于审查和批准项目计划,产品变 ... ...

  • 用户心理负荷的测量    2012-03-22 17:23

    用户体验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但对于不同类型的产品(包括不同用户群、使用目的、使用情景等),评估维度以及维度之间的权重是各不相同的。 以手机输入法为例,这是一个典型的工具类产品。用户进行文字输入的绩效(包括速度和正确率)是决定总体用户体验水平的最重要因素,因此也是体验评估中最重要的考察重点。但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输入绩效差的方案通常用户的主观满意度会偏低—&mdash ... ...

  • 简单经济的可用性测试 上手指南    2008-07-26 23:11

    读过《Don’t Make Me Think》的人肯定记得,作者在其中提到了简单的可用性测试。不过用个摄像机什么的,似乎不太适合我们这边的情况,在国内的中小型企业,实际的尝试和运用中,还是需要不少变通的。今天就来谈谈我在实践中得出的一些经验。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刚开始推行UCD,一切都刚起步;没有固定的人手,没有很多的资源,测试研究的时间和经济成本非常局限;你看了不少有关的书和文 ... ...

  • [人脑如何认知广告之二]不扰人的搜索广告 2008-11-20 10:16

    Cloud序:最近准备翻译几篇从心理学/生理学角度讲述人类注意力的文章。这些讲述最终落实到广告,现代文明的基石之一,应该如何顺应自然原理。然后进一步讲到搜索结果广告的心理学原理。这是第一篇。文中的专有名词都用黑体字标出,以免和上下文混淆。 系列文章:[人脑如何认知广告之一]你看到了,但你注意到了吗?[人脑如何认知广告之二]不扰人的搜索广告 --------------------- ... ...

  • 用户反馈对产品设计的帮助    2009-02-08 07:28

              很多年前,我们就可以轻易的从很多国营商场、火车车厢、饭馆旅馆中看到墙上挂的那个小本本-意见薄,作为经营方与顾客沟通的渠道之一。很多年后,互联网作为最直接面对用户的传播媒介之一,从诞生之时就有了“留言反馈”的互动内容雏形。渐渐的,在新技术和产业变革的车轮中,传统的方 ... ...

  • 当你在看广告的同时,广告也在盯着你 2009-02-02 09:49

    原文作者:i don't know原文链接:When you watch these ads, the ads check you out译者:华丽的痘痘      当你在商场、健康俱乐部或者百货公司里观看大屏幕上的广告时,有个别广告也在盯着你看,而且这类广告会越来越多。      微型摄像头现在能够被 ... ...

  • 腾讯和盛大SNS产品的一些讨论    2010-05-12 16:06

    2010年春节时去了北京我姐姐家,她8岁的女儿一到“放风”时间就宅在电脑前偷菜,我一开始以为是上的开心网,后来才知道是QQ农场。 由于本人在盛大工作时公司正全力开发sns平台,所以看到同类产品就有了特别的关注。我对我侄女的操作进行了观察,发现一个问题—— 腾讯qzone的“个人中心”实质上是一款类faceb ... ...

  • 真实的谎言—用户版    2008-12-15 04:10

    先来看一个Sony的案例: Sony 在引入BoomBoX概念时侯,曾召集了一些潜在的购买者,组成焦点小组讨论这个新产品应该是什么颜色的:黑色或黄色? 经过讨论,每个人都认为消费者应该更倾向于黄色。会后Sony对小组成员表示感谢,告诉他们在离开的时候可以免费带走一个BoomBox作为回报。那里有两堆BoomBox:黄色和黑色 。结果是每个人拿走的都是黑色! 是用户说了谎?是的。用 ... ...

  • Facebook设计主管谈如何利用数据做决策    2010-12-20 10:24

    Facebook设计主管Julie Zhuo在上周五的ZURBsoapbox活动上分享了她的团队如何利用数据得出决策方面的相关经验,其中许多案例让人叫绝,下面是现场音频和内容概要,跟大家分享下。(音频地址:http://podcast.zurb.com/15_ZURBSoapbox_with_Julie_Zhuo.mp3) 分析数据而不是渴求数据 Julie讲述 ... ...

  • 一位UEDer的网站分析碎碎谈    2010-09-19 22:57

    连续5天熬夜突击复习了Conversion University的内容,终于以92分成绩通过了Google分析的个人认证,虽然今天已经很累了,不过我还是愿意在深夜里谈谈这半年我对网站分析的一些想法,相信不久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该领域的探讨中。 下面的内容可能有很多是我的直接感受,算不上思考,如有不同看法请多指正。 1.作为UED,为什么要了解网站分析?  ... ...

  • 品牌影响力评估方法探讨    2012-01-04 12:58

    近期,聚划算在各类媒体上投放了大量广告,迅速传播了聚划算的品牌形象,在非淘宝用户中培养了品牌认知,同时也在淘宝用户中巩固了品牌理解,从而对聚划算提升品牌价值起到积极作用。 在投放广告前,用研团队Q3时曾对聚划算的品牌影响力进行了考察,着重于六个主要指标: ——熟悉度:用户知道并且了解该品牌的程度,反映市场的表现和地位 ——流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