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Design IT. (8),一匹“更快的马”

这是《Design IT.》系列的第8篇,因为年前大家对于“装不装用户”和“创业,管哪个事最重要”讨论的比较热烈,所以跳到前面来写。

先来看一个老掉牙的故事:福特说,我在设计汽车之前,到处去问人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更好的交通工具?”,几乎所有人的答案都是 ── 一匹“更快的马”。
“更好的交通工具”代表用户的“需求”;“更快的”是用户对于解决这个“需求”的“期望值”;“马”是用户对于解决这个“需求”的自假设“功能”。

一个初级的设计者,被用户牵着鼻子走。听到“更快的马”以后,会马上去设计一匹“马”。这个时候,无论在“马”上如何做创新,思路已经框死,结果很难突破。最终只能出来平庸的设计,很难长久很容易被模仿和超越,实现不了多大的商业价值。

一个合格的设计者,和用户一起走。听到“更快的马”以后,会考虑“更快的”这个“期望值”,围绕着它突破“马”的局限,去做设计。最终可能会出来很好的设 计,但他们把“需求”本身跑道了脑后,最终只能简单的满足期望实现需求,而无法引导需求。他们可以做出来成功的产品,但随着用户期望的增长,这样的产品很 难有取得用户的长久青睐,也很难取得商业上长久的成功。

一个卓越的设计者,自己会作为用户的一部分深入了解他们,并带着用户一起走。听到“更快的马”以后,他们会先去考虑需求是“更好的交通”工具,然后再结合 “更快的”这个主要期望。用对用户最有价值的方式在满足期望的超越期望(把“马”这件事抛到脑后),从而引导需求,并获取更丰厚更长久的商业利益,和用户双赢。

不可否认,史玉柱是一个商业的天才。
他发现了“送礼”这个大需求,并发现了送礼的期望在于“面子”而非“ 实用”。于是他通过“广告”在推广的同时增加产品的“价值”,而非在产品质量上增加“价值”。春节,杭州人告诉我:“我们春节送礼都是送保健品,广告播什么就买什么,因为有 知名度”。但他忘记了,这样是否可以给用户带来真正的长期价值。生活层次相对较高的行州人又告诉我“我们不买脑白金和黄金酒,那些都是骗人的档次低。我们买灵芝、鹿茸、人参、…”。
他发现了“砍人”的需求,并发现了“花再多钱也要砍死他”这个期望,最终使用了“网游”这个功能,用最简单粗暴的商业设计获取暴利。但他忘记了,这样做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价值,于是最后他在利用互联网社区引导需求的时候遇到了问题 …

福特是一个商业的天才,更是产品的天才。
他可以发现人们需要“更好的交通工具”这个大需求,并肯定了这个需求的渴望程度会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会越来越强。同时他肯定了“更快的”这个用户的首要期 望,结合这个期望开始思考。然后,他又判断出汽车比火车有更低的成本,而且对于用户更有价值,会替代火车。最后,他用“汽车”而不是“马”来实现需求、满 足并超越期望, 同时引导用户往下的进一步需求和期望… 于是,他的商业回报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用户的真正需求是什么? 》 用户的期望值是什么? 》 如何实现才对用户最有价值,并让企业获利? 》 如何超越期望并引导需求,获取更高更长久的商业利益?
这是一个必然思考逻辑,违背这个逻辑出来的产品势必难以获取长久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产品模式是“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产品设计是“主要满足 什么期望值,给用户带去什么价值?”,商业模式是“用什么功能,如何赚钱?”,创新设计是“如何超越期望,获取更高更长久的利益?”。

所以,我在同意邵亦波所说“创业者更应该注重‘产品’”的同时,主张一个产品的主导者甚至是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更应该注重:
产品模式的设计:用户真正需要什么?
产品的设计:主要满足用户的什么期望,给他们带去什么价值?
创新设计:如何超越期望,获取更高更长久的成功?

至于单纯的商业模式设计,当你做好了产品模式的设计、产品的设计、创新的设计,会发现那其实只是“功能的设计”而已,可以找到更多的执行者去做。

(张亮跟我约一篇关于“apple为什么可以将用户体验作为核心竞争力,取得卓越的成功”的文章。我说因为有Jobs和他的思想,某种程度上,我认为Jobs就是这样的人… 明天尝试详细回答张亮的问题。)
.
.
ps 1:期望值的变迁期望值
PS 2: 《Design IT.》接下来的两篇是,“Design IT. (4),团队和决策 ”、“Design IT. (5),有什么可做?”。
(《Design IT.》系列关闭评论,请在你自己的博客用“文章”回复,或者将你的文章发布到UCD大社区里。这些文章都会聚合成话题)

贩卖流量的生意

1、全球最靠谱的第三方咨询公司Nielsen,跟中国最不靠谱的那头猪合伙搞了家CR-Nielsen。洋和尚到了中国成花和尚,前几天发布了个不靠谱的数据:《2008年度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总结》
数据指出(见上图):互联网行业有9家企业进入TOP50广告主排名,分别为世纪佳缘、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完美时空、VANCL、阿里巴巴、巨人网络、易趣、妆点网,广告投放金额分别为4.8亿元、3.0亿元、2.7亿元、1.1亿元、1亿元、9100万元、8200万元、7300万元、6400万元。

2、于是,麦田同学盯上了数据中一个有趣的点:妆点网08年的广告费是6400万,并转载了褚明理的文章《化妆品行业的PPG——妆点网》。曾专门到南昌拜访过妆点网的黄志光同学,也随之写了一篇总结性导读《说说妆点网》。其实,半年多前在paidai上有人投诉妆点网的某个子站是骗子,何田同学回复说妆点网是“航空母舰+飞机”。

3、在我看来,U88.cn的模式、橡果的模式、PPG的模式、妆点的模式,乃至Keso这位在google上买了几十万个关键词的朋友的生意模式,其实都是贩卖流量的生意,只是贩卖的方式不同或者流量来了之后的处理手段不同。让我们这个看看这些生意:

4、U88类:
03年底04年初,U88这种模式就已经开始,那个时候我们的想法其实很简单:门户网站上的广告效应很大但费用很贵,不少连锁加盟的项目找到广告代理公司的时候都被费用吓跑,于是生意出现了:“买一个广告链,分给几个连锁项目”。
然后,N多家广告公司开始用这种模式:做一个类似百万格子的网页列一堆加盟项目,去门户上买一个首页广告链把流量引过来(类似“09年十大致富项目”等,最猛的时候门户首页的文字广告链80%都是这些),然后开始卖格子,那个时候10万买下来的可以分发卖出去30万。
慢慢的,门户广告的效应不是很好了,买流量的行为从门户扩展到搜索,到电视。最后,发展到了今天U88.cn、3158.cn、288.com、78.cn、8588.com等等等等这样的模式。(最逗的U88.cn找和绅代言,3158.cn就找乾隆代言,玩的那叫一个乐。然后还被CCAV给搞了一下子

5、橡果国际:他的命直接被卖给他流量的人革了,同时还有比橡果成本更低的或者做得更深入的人在超越他(直接自己卖)。
PPG:PPG依靠的电话订购,早期广告铺下去,大量的效果出来,广告一停继续没生意,不停的烧钱不停的周而复始在死循环里 … 太依靠电话订购,而没有真正发挥网站的作用。最后,在还没有做到不需要广告就可以自给的时候,自己内部出现了大问题。
Keso朋友的那种生意:刚开始大量买Google关键词,来了生意的同时客户资源留在网站,回头客越多广告需要的越少,慢慢的不做关键词生意也足够,没有生意就继续买关键词,周而复始的慢慢积累资源… 到有一天,基本不需要做广告,自己的品牌和客户都出来了,甚至可以做成外贸平台性的网站或者更大规模的外贸B2C。

6、所有类似这种生意最后是否真的可以成功,得看他们如何对待“贩卖流量”这个模式。
如果把这种模式当作一直的核心,流量买过来分发下去只留下钱,这个生意基本可以确定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如果把这种模式当作生意在起步时期的必要手段,在前期买过来人和生意,逐渐在贩卖过程中沉淀人和必要资源,有戏。

7、回过来说妆点网
妆点网其实是一个大型的U88,不同的是他把流量分给了自己的各子产品,自己消化。比较好的是,妆点网自身有资讯、社区、商城等产品,形成了一个大池塘,各子产品消化流量的同时也在囤积客户,客户不是买完东西就走了而是会继续留下来保持一定的回头率。
如何消化流量,是妆点网如何赚钱的问题;如何囤积用户,是妆点网如何发展的问题;搞定这两个问题,这个生意可能有戏。

从妆点网07年底上线到现在的一些做法来看,他们不至于是一家没有道德底线一味谋求利益的公司,还是有理想。但,摆在妆点网面前的问题依然很多:
1》 如何把池塘做好,以后不要靠买水过日子。让客户除了掏钱,还可以在干点消费过程中的事情,自然的留下来自然的消费。
2》 如何在消化流量赚钱的同时,真正给客户带来利益,而不是为了赚钱而不顾长远的影响。想做长久,这个时候一定要分清楚“眼前的商业重要还是客户重要”。
3》 如何不单纯的依靠电话销售,走向网上销售。向电子商务更深的做下去。
4》 现在这样贩卖流量,入口只有一个,分食的子产品众多,如何把流量更合理的分发给各子产品,在这个分发过程中不要堵塞。
5》 在消化流量的同时,如何更好的打通各子产品。
6》 妆点网现在的商业模式不错,但网站很烂、非常烂。可以看出这不是一个产品型的公司,如何把网站做好,非一朝一夕之功,从意识到团队都需要挺起来。不然,继续没戏。

.
PS 1,曾听老屠说过一个关于谭智的传奇故事:
当年,各城市的框架广告市场竞争激烈,大家都着急拿更多的钱抢下更多的楼盘。谭智这个时候出现了,找了几十个城市中比较有潜力的竞争者,谈收购。“多少钱 卖?”,“500万”,“好,我给你600万。但要分5年给你,如果晚一年不给,之前给你的算白送,收购取消。现在你可以拿第一年的钱去抢市场了”。然 后,谭智跟急需造势的江南春说“我这里有几十个城市,要不要?”。最后,江南春收单给钱,谭智拿钱,小头分给了当初那些卖公司的人,剩下的自己装进 腰包。这,其实也是也是一种贩卖流量的生意,只是倒过来了。

.
PS 2:学黄志光,留一道题:
淘宝上卖茶叶最牛逼的哥们这样承诺:可以买回去先喝,感觉不好,三天内无条件免费退货,而且还给你出运费。 他说这种做法,狠赚! 而且人家现在40%左右的回头客。
为何?

.
(为了保证讨论质量,继续关闭评论)

退订所有非聚合类Feed

1、到杭州之前,
我的Google Reader里面有将近2000个Feed。每天要花掉五六个小时来阅读。 未读数字的常态都是1000+
我在各大小社区里有六十几个马甲。我记录每个马甲注册资料的txt文件好几百K。每天要花掉三四个小时来玩这些马甲,泡各种男人、女人。
社区、搜索、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等几乎所有互联网相关的内容我都在关注。而且我的订阅和很多人不同,我最大量的信息来源是类似“无线互联网 体验设计”这样关键词的博客搜索结果,和百度新闻的聚合结果。我的关注点太广,我的信息获取太多,信息过滤成本极高。

2、在杭州走之前, 我决定,接下来几年专注于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这两个领域。
于是我删除了一些Feed,最终大概只剩下800多个。同时彻底删除了那个用了四年多的管理马甲的txt文件(曾想过把这个文件公开,后来担心某些男人或女人伤心,于是未留痕迹的彻底删除了)。
未料想,到了杭州以后就进入了我从02年以来最忙碌的时候,Google Reader里永远显示着1000+,无暇阅读。

3、 最不能让人忍受的就是信息过滤的成本,sns里、twitter里、好友分享里、feed更新里、UCD大社区里、friendfeed里、… 所以这些信息来源的重合度出奇的高。特别是Google Reader里面好友们的分享,信息重合度更是高的气人。(希望Google可以早些解决这个问题)

4、总之,你越是不想错过某条信息,就越得为每一条信息付出更高的过滤成本。过滤成本呈多倍数的高速增长,信息越多,过滤成本越高。
慢慢的,这个成本会远远超出信息本身对你的价值,直到你没有时间去仔细品味每一条信息。

5、几番纠结之后,今天我决定:退订所有非聚合类Feed,控制信息获取的数量和质量。

6、我的Google Reader里接下来只有这么一些Feed:
1》UCD大社区的所有信息更新。(这里最后应该会成为我和所有产品设计者最有价值的信息来源,你需要的信息80%应该会在这里出现,这里的80%信息应该都是你需要的。因为我们的编辑在逐个人工帮我过滤,完成我定下的这两个80%目标。)
2》几个关键词的博客搜索结果,比如:“电子支付 体验”、“买东西 支付宝”、“支付宝  体验”、“支付宝 难用”、“支付宝 失败”、“白鸦”、“UCDChina”、“用户体验 设计”、“移动互联网 体验”、“移动互联网 设计”、“移动互联网 创新”等。(希望以后同事们可以帮我承担这个信息收集的任务,过滤后再到团队里分享。暂时,只有自己亲手来做了)
3》好友的分享。(我会把那些乱分享的人逐渐隐藏掉,只留那些把分享很认真对待的人)

7、当然,我还会继续呆在5Gme、facebook这样的社区和论坛,以及twitter上。获取信息、分享信息。

8、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
1》互联网的精神是分享,互联网的社会化已经初具效应。分享,已经成为了一种最常见最普通的贡献内容的方式。贡献内容,不一定是自己全新的创造内容。
2》21世纪,时间最贵。借助社会化的外部力量,让每一条最终获取的信息都是被过滤的。可以让每个获取信息的人节省更多的成本。
3》放弃对一些信息的主动获取,减少信息获取量,从而增加在每条信息中摄取的营养。

9、 欢迎分享你的信息获取方式。

说说有啊的“购物车”

这是针对洪宅男的:《百度有啊能做到,为什么淘宝不能》

1、基本上我每周都要网购一两件东西。以前全部是淘宝,最近一直换着ID在有啊上买东西,刚刚又用新ID买了架飞机和4个红酒杯。
整体来说,有啊在产品的细节设计上,优于淘宝;百付宝在产品的细节设计上,优于支付宝。没办法,百度是走在阿里后面的,你掉进的坑,人家都能看到避开;你走过的平路,人家照淌;你的工作流程也比人家复杂。

2、 虽然产品设计是整体体验的核心,而且是长期的支柱。但,产品设计不等于体验的全部,特别是在一些内容型网站市场竞争的前期,它甚至只是体验中很小的一部分。用户对于“有用”(是不是真的很方便,很便宜、质量好)、“能用”(是不是真的有很多选择、是不是什么方式购买都可以)的要求,首先强于对“是不是好 用”的要求。
于是,从整个购物体验来讲,淘宝要明显优于有啊。从产品运营上来讲淘宝已经走了很远,有啊尚未开始上路。从对未来购物形态的理解以及产品设计的大定位上,有啊还显得有些外行。

3、言归正传。
没错,从理论上来讲、从业务逻辑来讲、从高级用户的需求(这里包括某些产品设计师,特别是那些认为自己就是用户的产品设计师)来讲,“购物车”是一个很好的功能,甚至是很必须的功能。它能解决,你每件商品都不得不必须进行一次完整购物流程的麻烦,这个麻烦的成本对于高级用户来说往往从心里会认为很高。(因为它是那种被用户认知为“本能可以省略”的成本)

4、事实上,现有的“合并支付”功能就已经简单粗暴的解决了“购物车”中最核心的需求。
但,毋庸置疑,“购物车”这种以前只在B2C网站上出现的功能,在C2C网站迟早都要出现。淘宝商城现在有“购物车”,我相信淘宝迟早要把购物车搞到C2C里。

5、但,在中国,所谓“购物体验”有两块非常重要:逛、砍。
逛,在很热闹很玲琅满目甚至嘈杂凌乱的环境中到处看;砍,特别是在中国这批以“贪便宜”为主特征的C2C购物群中,“能不能砍价”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需求。
普通的C2C购物者对于“逛”、“砍”的需求,甚至超过了“购”本身。他们不是来“采购”的,而是来“逛了砍,砍了逛,最后才购”的。

6、所以,“购物车”推的没错,也很有必要。但,不能指望用“购物车”取代,或者在产品设计的表现上超过“逛、砍”两个功能。
“购物车”更多适用于“采购者”,对于大部分C2C的“逛购”者来说,一件一件的看,一件一件的砍价,才叫爽。 这个体验不能缺失。拿河南话讲,这种行为叫“闲磨”,闲磨是一种乐趣。

“购物车”给卖家省了些事情,但不会受多大数买家欢迎。 说白了,它是一个高级功能,而非一个主要功能。可以有,但不能被突出被强调,这一点百度做的太过了,有点走歪。如果淘宝做,建议别太突出。

7、最后,“订单聚合”、“购物车”、“运费模板”这三个概念造的太假了。
卖家一看就知道是什么,马上说“吹牛逼,其实嘛儿都不是”;新手买家一看再看,三看依然不懂,说“瞎胡闹”;老买家已经很熟悉怎么解决问题了。 PR稿,还是应该通俗一点。

8、上次跟一帮淘宝大卖家们喝茶,他们反倒蛮着急。有人说:李明远还不如把淘宝上几十个牛逼的皇冠卖家搞到百度去上班,或者兼职。一个月每人发几万块钱,半年下来,立马脱胎换骨。现在这样摸不到门路,卖家们其实蛮着急,他们想看到竞争,越竞争他们越高兴。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请勿转载。

装,是必须的

本篇针对的是Keso的《别装了,你不是用户

1、 我说:首先必须告诉自己:“I’M Not User” ,如此同时还要再把自己模拟成一个平凡的用户,不停的反复的去用自己的产品,和同类产品。
但,装的前提依然要不停的提醒自己“我不是用户,不要本位思考”。
装,是为了让自己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不停的拿自己当用户。 这是一种产品设计者的态度。

2、在产品设计中,只靠定量数据发现问题,往往结论是不正确的。
只有1%的人用广场,这个数据不能确定“广场一定是不好的”,造成这个数据的原因有很多,如果只是因为这个数据做出判断,是很武断的。我相信阿北也不是仅仅靠数据做出的判断。
比如(以下未经证实),豆瓣的“收藏”刚开始是“想读、正在读、读过”直接展开,后来改成了收起来的“收藏,”点击后才出来“想读、正在读、读过”,现在有改回到了最早的方式。
在改成收起来的“收藏”时,数据告诉我们点击是下降的,这个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数据不能告诉我们,只有用户才能告诉我们,是因为:“‘收藏’的贡献成本高,‘想读’的贡献成本低、自然”。

有时候这个原因是从自己“装”做一个用户的时候得到,能不能在“装”的时候得到,要看“装”的水平。当然,通过定性的用户研究,是可以得到的,但那样成本高。

产品设计的数据分析者,要清楚:定量数据只能看到结果,看不到原因。 必须跟定性的用户研究结合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

3、啤酒和尿布的事情已经很老了,在中国柜台不是这样摆的,所以在5G问有没有人看到,答案是“没”。
就算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值得怀疑,但方法依然是正确的。 产品设计者看问题不关注答案,关注得到答案的过程和原因。

4、K总对于用户研究的理解比较片面。 可用性测试确实5个用户就够了,可以发现80%左右的问题。但用户研究不只是“可用性”,可用性只是用户体验的很小一个方面。
而且,有些时候用户告诉你的答案可能会是“欺骗性”的。 比如,sony在要确定BoomBoX颜色的时候找了一群用户来问,“喜欢黑色还是黄色”,没人都倾向于“黄色”,临走的时候让这些人选一个带走,他们却都选了“黑色”。(有个介绍这件事的文章在这里
还有,“5个用户”的前提是“这5个用户是很准确的典型用户”。

5、乔布斯是会看数据的,也会了解用户需求。但,他的决策不只是浮在数据和需求上,而且“超出期望”。 就好像福特听到“需要一匹更快的马”时,不会像普通设计者一样设计一匹马,而是搞了一个很快的汽车。
Design IT. 的第7篇《需求和期望值》,我会写。产品设计,应该超出期望值。

6、把产品拿给用户用,把诗读给妇女听,来发现问题,是产品验证过程很必须的方法。 但,这不代表自己不要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在网上买东西的人,确实没有资格去做电子商务的产品设计师。

装,必须的。 关键是,要知道自己是在装。 这是一个矛盾的问题 …  但,如果连装都不装,只是看数据或者本位思考,就更没法做了。

ps:依然关闭评论。 原因很简单: 我需要深入的回复和讨论,不需要“沙发”、“支持”、或者“顶”!

Design IT. (3),看不懂数据

一堆数据摆面前,数据背后有什么样的事情在发生,这些数据里面暗藏着什么样的用户需求,什么样的商业机会?看懂这些,将为未来产品设计的方向,用户需求的把握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但,“看不懂数据”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永远存在的问题。 基本上,我认为原因都出在看数据的人身上。
.
1、不配看数据

产品设计者对待数据的态度,不像一个市场分析者或者财务分析者。我们看数据,更多是需要了解数据背后用户的行为逻辑和期望需求。这就要求我们看到数据的时候,必须第一时间想象到用户是如何创造出这些数据的,为什么会创造出这样的数据。

作为一个产品设计者首先必须告诉自己:“I’M Not User” ,如此同时还要再把自己模拟成一个平凡的用户,不停的反复的去用自己的产品,和同类产品。我向来认为,一个做移动互联网的产品设计师,不有事没事换手机玩,不是好的产品设计师;一个电子商务的产品设计师,不每周在网上买一件东西,不是一个好的产品设计师。

06 年中,在某个用户体验设计的会上,某知名教授大讲他所在公司搞到的facebook的数据,说他的理解、说他的分析,说facebook如何没戏。刚开始听着蛮有根有据,后来越听越不对味,突然他冒出来一句“虽然我从来不用facebook”…  我当场昏厥。这种人,不配分析facebook的数据,更不配去评论。

要想有资格去看数据,通过数据给产品设计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很简单,也很有效:把自己当作一个平凡的用户,不停的用。有,且只有这么一个方法。
.
2、为了看数据而看数据

和做可用性测试一样,测试之前不能说没有“关注点”,发现什么就是什么。那样什么也发现不了,即使发现了,价值也不大。数据拿到手里,没有目的的去看,不如不看。

在做产品设计的数据分析之前,首先应该搞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数据来说明什么问题。一个数据对于不同的产品、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用户类型,得到的结论应该是不一样的。传统的市场研究中,对于数据的分析往往是根据“硬属性”,比如他们对于用户的分析基本都是根据“人口属性”的数据,他们得到的结论也很少结合现实环境。这样的结论,对于(互联网的)产品设计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如今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用户行为越来越独特的时候,“人口属性”很不能代表用户背后的行为逻辑。

比如,想了解“有购物搜索需求的网民”具备的主要特征,这个时候“年龄、学历、性别、收入、婚姻状况、消费能力、信息获取方式、上网条件、..”可能都是对我有参考价值的数据,但那些才是最重要的呢?分析后很快就可以发现,比较而言“年龄、收入、上网时间、上网条件”都不是最重要的,“消费能力”、“信息获取方式”在这里才是最重要的特征。这些数据背后才更能代表用户的行为逻辑和需求。(如果不是很明白这个结论,稍后再《Desing IT.》第8篇左右会谈到产品设计上如何区分用户属性)
.
3、不去筛选数据

做一个优秀的设计者,首先必须善于“提问”。“提问”的水准和设计水平基本成正比。要什么样的数据,什么样的数据可以帮我解决这些问题和疑问?这个很简单,一罗列你可以想到很多很多。但,事实上数据类型到达一定数量后,类型越多,反倒越不利于对于结论的判断。因为,不同数据类型之间会产生相互的干扰,有些时候次要问题可能会战胜主要问题,影响最终的结论。

在实际项目中,解决了主要问题,次要问题可能就会很自然的被稀释了。获取数据也一样,必须搞清楚什么样的数据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确定这些会使分析过程的精力更加集中。把主要的几个问题想穿、打透,其他问题很快就会迎刃而解了。

很多时候不是解决不了问题,而是想解决的问题太多;很多时候不是数据不够,而且想要的数据太多。还比如,想要了解如何解决“购物搜索”的需求,其实只要关注好“信息获取方式”、“消费能力”、“决定购买的因素”基本就能解决很多问题,盯着“用户是男是女,8岁还是80岁”,只能是耗费精力。

不去筛选数据,还有一个很大的危害就是:“因为没有筛选,所以不能把关心的数据点看透彻”。
比如,很多人都在夸开心网的推荐做的好,很多用户在上面找到了自己的“同学”,于是定论为“算法的技术好”。其实如果专注关心“开心网为什么打通用户关系这么快”的人,经过详细分析后是不会得到“技术好”这个结论的。根据我的观察,我比较赞成麦田的结论:“开心网把校友录的数据库用进去推荐算法里面了”,我甚至认为开心网的推荐里面不只是用了“校友录”的数据库,还有更多其他数据库。 (麦田对于数据的分析虽然是偏市场和运营性的,但其实对于产品设计的促进一样很大,而且他确实是一个观察数据很细,研究数据很深的人)
.
4、不关注数据采集的方式和方法

当我们为某个项目寻找方向或者确定某个决策,需要一些数据的支持,以便了解状况并确定思路。这个时候,不仅需要给出“需要什么样的数据”这个需求,同时还应该包括如何得到这些数据。

很多时候,我们只提出需要什么样的数据,并不去提出要求如何得到这些数据的方式、方法,完全依靠调研者的经验去获取数据,这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来的数据对结果的帮助是不准确的,甚至往往会出现误导。因为调研过程中不同的方式方法,得到的结果会不一样。

比如,还是要做一个购物搜索的网站,你给出的“需求”不应该只是“用户目前获取信息的方式”、“搜索的商品类型”等,还应该包括数据的来源,以及获取的方法。现有搜索网站?问卷?电话?…
不同的方式方法,渠道,得到的数据是不一样的。不同水平的人采集到的数据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往往我很同情国内的同行,大家能找到靠谱的数据真的少的可怜。就拿行业数据来说,基本上国内没有一家第三方机构可以提供靠谱的数据。XX统计局就不说了,比如商业机构艾瑞,他的数据丝毫不具备可信度。最根本的,我们可以去看看尼尔森在欧美(不要看国内的尼尔森,那是同样的不靠谱。跟他们合作过一次,东西做的一塌糊涂)的一些问卷,从问卷设计的逻辑、采集方式、统计方法,甚至包括“埋地雷”的方法,都高出国内这些数据提供商一大截。(比如一个细节:去尼尔森在欧美的一些问卷试试,如果你是玩的心态,很快就会被说“谢谢你参与调查”。因为,他们很快就通过“地雷”判断出你并非真正的采集对象,很快就把你踢走了,而国内的你可以随便玩)

有些时候,如果实在没有办法,去做小量的抽样数据,也比那这些不靠谱的数据去分析强。
.
5、只用定量数据,没有定性数据

还说那个最老土的例子:
沃尔玛每天总重要的事是“想尽一切办法,把货架摆好,让顾客更快的找到,更快的走掉”。事实上,当他们的MBA(商业数据分析)人员通过庞大的数据处理系统发现,啤酒和尿布的销售曲线惊人相似的时候(特别是在周末),他们其实只能得到一个“结论”。但,这些知识定量的数据,并不能挖掘出本后的顾客行为,以及为什么会造成这个现象。这个时候,如果靠“分析”、“猜测”是不能得到正确结论的,方法只能是去结合“定量”的研究,通过具体观察和调研了走到用户身边,最终才能了解到“因为,在美国一般都是男人去买尿布的,而在沃尔玛就算买1美元的东西也要排队半个钟结帐,男人们周五往往会呆在家里看球,这个时候就顺手拿了啤酒犒劳一下自己”。

海量的定性数据,只能告诉我们结论,不能告诉我们背后的原因。同样,如果只有定性的数据,往往看到的现象可能是片面的,结论可能是有偏差的。(关于定性研究,稍后章节详细解释)

.
还有一些常见问题:只关心数据结果,不关心过程(比如,就知道那个广告的流量大,没注意那个广告比别的大三倍);只看大数据,不看小数据(比如,只发现交易量疯狂增长了,没注意虚假交易疯狂上升了);只看数据表象,不看发展过程(比如,只知道现在的行业分布均衡,没发现曲线的前方已经出现裂痕);等等。 因为没有方便拿出来说的实例,不再一一絮叨 …

其实,
要看明白数据是个很简单的事情,但要真正懂数据背后的原因和逻辑,是一个很难的事情。自问,我依然只刚刚上路。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对于用户的接触越多,对于用户心理模型的理解越透彻,对于业务逻辑了解的越透彻,一定会带来对于数据的理解能力越强。 共勉

PS: 《Design IT.》接下来的两篇是,“Design IT. (4),团队和决策 ”、“Design IT. (5),有什么可做?”。
(《Design IT.》系列关闭评论,请在你自己的博客用“文章”回复,或者将你的文章发布到UCD大社区里。这些文章都会聚合成话题)

不见,2008

2008,滚的越远越好。马上。
可是,Gmail、手机、IM里每天十几条“正经公司”的促销信息,什么时候可以彻底滚蛋?
还好,XX小旺已经顺利完成业绩,冬眠去了。

2009,期待,电子商务B2C百花齐放、移动互联网群狼乱咬、 社交网站集体冬眠、媒体组团迈向脑残。
迎接xx90周年,xx60周年,xxxx50周年,xx20周年,xx1周年,…

冬天,不会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