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某些媒体登陆脑残群体 …

如今,某些媒体上“导演过的新闻”、“和谐过的真相”、“全民幼稚类短信竞猜”、“全民KTV”、“全民性能力下降”等类似信息越来越多。

对于互联网,他们是:随便从某科院拉出来个某某“叫兽”,就可以对互联网指手画脚。那些可能连互联网都不上的“砖家”,天天评论互联网。那些根本没玩过开心网的人,人模狗样的给开心网提建议。更多的官方定论开始出来,如“精神病”、“网瘾”。 总之,这年头谁他娘的都可以当专家,只要听话,放个屁都可以被包装为空气清新剂。

他们的最终目标,其实只有一个:““为全面的奔向‘全民脑残’而不懈努力”。无他。

更可怕的是,这种促使全民脑残的手段开始越来越多样化,从人文的到社会从天时到地理,等等。现在已经蔓延到了产品和用户体验这种技术领域。

今天,北京晚报刚刚搞出来一个狗屁不通的评论,还被瞎眼新浪给报道。一位名叫“解青”的“专家”,跳出来定义:“登陆网站”还是“登录网站”?,他说:“无论从词意还是从词性上讲,登入、进入网站,正确的用法应该是“登陆”,若使用“登录”则是说不通的。所以,不能将“登陆”与“登录”混为一谈。”

看到这个篇报道,我大笑、感叹:某些媒体终于在致力于让“全民脑残”的“革命”道路上,先把自己给搞脑残了。

我不懂什么叫“词意”也不懂什么叫“词性”,还经常写错别字。但我能分清楚,“登陆网站”还是“登录网站”:
1、把”Login”和”Landing”这两个英文单词的区别搞清楚了,登录、登陆也就搞清楚了。
2、当一个系统同时允许多个用户进入时,会给每个用户分配自己的身份标识及验证方式。登录,指用户通过验证合法的进入系统。它是一个通过验证的过程。英文单词:Login或Log in
3、登陆,是一个事物进入某个领地的过程或事件统称。它是一个进入的过程。如,某某商品登陆某某市场。英文单词:Landing
其实,这两个词在各网站上已经被严重混淆了。这个时候,对于用户来说没有认知成本、没有学习成本。去咬文嚼字实在没有意义,只能稍微体现一点我们产品设计者的专业程度,而已。类似的字还有很多:验证码、校验码, 用户名、帐户、帐号、ID, 邮件、邮箱、E-mail、Email, …

这些词应该用那个的原则,我认为很简单:那个方便大众认知、那个方便大众记忆,就用那个。 比如,类似最早的时候官方要求的那个白痴的“因特网”,最终不还是活生生的被大众搞成了“互联网”吗?

无论是用“登录”还是“登陆”,都没什么错,关键是在同一个网站上别一个地方“登录”一个地方用“登陆”。(建议sohu的同志检查一下你们的网站,我就不说是那些地方了…)

前言的前言

转载。原文地址:http://ucdchina.com/blog/?p=530

2002年左右,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的概念在国内互联网圈子里悄悄地流行开来,随着对UI的深入研究,更多的概念不断地被挖掘出来: 易用性、可用性、用户研究、交互设计、概念设计、用户体验……而在对这些的方法论、思潮的学习和应用中,“概念越来越多,疑问也越来越多”。大家渐渐发现,我们走上了“弯路”,过多过早的陷入到问题的细节。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源应该从头开始,应该都汇集到一个问题上: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

现在我们知道,产品的根本,并不在于功能如何强大、内容如何丰富、界面如何炫目。事实上,一个不太好用的产品,只要能帮助用户解决需求,也不失为成功;而一个又能解决问题又好用的产品,基本都可以算是优秀了。因而,在进行细节设计之前,解答”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才是解决产品问题的根本。

要掌握这个根本,首先要了解”用户需求”,解答” 产品能为用户做什么”;其次是设计”用户怎么用”,使用”人”的逻辑而非”机器”的逻辑;最后才是努力使之”好用”,给使用者良好的”操作感受”。

产品,不仅仅是实现功能这么简单。

这些感悟,是一群有着相同信仰的互联网虫子,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慢慢总结出来的。他们总是有事没事混在一起畅想未来、讨论设计。在交流想法的同时,大家发现各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惊人的相似:从书本上接触到了先进概念、摸索着应用、发现困难重重。特别是这些理论多来源于软件产品设计,把软件设计的理论强 搬到互联网产品设计上,总是有很多的不适合;也许是书本中提到的概念,已经落后于互联网技术和产品形态的发展;也许是中西方文化有着天壤之别,无法照 抄…… 总之,大家都在”理论结合实际”的过程中走得跌跌撞撞,摔了不少跟斗。

平淡的某天,有人说:我们需要一个开放的心。要有一个地方让大家相互讨论和借鉴。我们需要的是真实案例和方法,尽管不像一本书、一个方法论、一套思想体系那样成熟,但是在”前无来者”的情况下,有一个平台让大家讲出自己的观点,分享心得和工作感悟,让其他人在面临同样的问题时有经验可以借鉴,不犯同样的错误,这就够了。 这个提议,引起了其他人的连连感慨:“我们需要一个行业氛围”、“我们需要让更多的人认识用户体验及其价值”…… 于是,在一片群情激昂声中,大家简单地分配了一下工作。

10天以后,2007年3月21日零时,UCDChina.com正式上线发布, 并发布了第一期的话题:“用户体验设计在团队中的角色”。她只是一个简陋的,连模板都没有的“群体博客”。澎湃的动力源自于大家的热情,也源自于我们的高 度统一和高度不一致。统一的是想法,不一致的是各自风格,这两个东西放在一起是天然的绝配,从一开始在现在,乃至将来,他们都在,并且一定会被很好的继承。

从定期推出系列话题讨论,到不满足线上讨论开始组织线下的“UCD书友会”(如今,已有7个城市,在每月的第三个周日,同时进行讨论),到收集国内外优秀的设计网址编成“UCD网址导航”,再到发起“UCD翻译小组”。UCDChina所做的东西都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没有人去规划它的发展,也没有人在”设计”,所有的过程都是自发的。目的,都是源于我们那个简朴的愿望:用这样一个平台,一起做些实实在在的事。

这就是你所看到的”UCD大社区”, 一个从粗糙的群体博客开始,慢慢走向开放、更开放的用户体验和产品设计行业的综合社区。我们希望这个社区能帮助每一个设计师解决实际的问题,成为设计师可依赖和信赖的“知识库”。

我们凭着热情做事,一点一点地收集思想的火花。直到有一天,出版社找到我们,说火花足够多、足够明亮,汇到一起,能照得更远,于是就有了你手里捧着的这本书。

如果你想加入我们的行列,有两句话希望你能记住:

1. 你不是用户。
2. 产品的意义,是为用户创造价值。

UCD大社区(http://UCDChina.com)欢迎你来贡献更多的思想火花!联系我们,请发邮件到ucdchina@gmail.com或访问我们的邮件组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UCDChina

内容导读

本书收集了UCDChina上线以来推出的13个话题,内容涵盖了产品设计的全部流程,按顺序集结到第一到第十三章中,讨论了如何研究用户、如何将用户需求应用到产品设计中、如何传达和协作。在第十四章,几位设计师分享了生活中的UE故事。第十五章,列举了一些实例和实践者的观点。本书适合有一定工作经验,从事产品设计、产品策划、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用户研究、前端开发、网站运营,以及所有与互联网有关的从业人员阅读。

Angela 执笔

这个问题,我是这么想的…

Junchen就连岳为松鼠会写书序的事情,说出了他博客上设计类文章越来越少的原因。和我猜测的一样,他认为“不做别说”、“看到的产品烂,并不代表是设计烂”。对于他的想法,我赞同。对于他的做法,我不赞同。

他的想法我可以说是深有体会,曾经一度缓慢更新博客也是因为这种想法,也是因为很多人说“你文章的语气我不喜欢,讨厌你总是指手划脚。讨厌你傲慢!”。后来因为三个原因让我继续保持自己对待设计的态度:

1、几乎所有说我“傲慢”的人,见了我后都说“你对待设计很‘轴’,其他的很‘随便’”。我发现自己别不是那么让人讨厌。
6 年多前,我对自己说“坚持6年作一件事情:设计。如果还不上道,再改行”。6年后我觉得自己似乎上道了,于是对自己说“要真的在一个领域有成就,就得‘偏 执’、就得‘轴’”。那就继续“傲慢”下去,只要自己知道自己在作什么。(当然,其实我可以在写设计评论的时候委婉些,但我只能尽量。在这一点上,我没有以用户 为中心。因为担心委屈了自己,坚持不了“终身blogging”)

2、一个产品设计出来,烂就是烂。不管背后有多少不能克服的原因,我们不应该回避这个事实结果。
至少,作为一个产品设计者,对待自己的产品,我从来不会忌讳且非常欢迎批评(当然,别人身攻击)。我认为,所有产品设计者都应该是这种态度。(不管你的老板是不是,至少你应该是)有批评的时候,我会很重视,也可能会向批评者解释,但一定不是找原因,而是找解决办法。

我们很需要kimi这种blogger,作为阿里巴巴的员工,他却经常在自己的blog上公开说出阿里巴巴产品的不足,我个人很支持这种做法。“kimi来找茬”是我最喜欢的产品设计博文。对于我所参与设计的产品,欢迎所有人像kimi一样来批评,甚至更严厉的批评。只要你言之有物,只要不人身攻击。
(我打算弄一部分费用,在年终的时候,专门给认真批评过我的产品的人送点小礼物。我会在产品的界面上弄专门的意见反馈并把设计师的名字写出来,欢迎所有用户提意见)

就算是一些“已知问题”,更应该需要这种批评。批评越多,问题才越会被重视,改进的速度才会越快。比如,这个登录的验证码,我相信如果没有大家不断的批评(有些是骂),可能今天还没去掉。

作互联网,开放心态、吸收批评才能进步。没有一个开放的心态,靠自己解决的问题、避讳错误,只会越错越远。
比如,前几天在面试中,我就从一个应聘者的批评里吸收到了一个好设计:我们在等待用户手机验证的页面上,提供了“修改手机号码”的便捷操作;却没有在等待邮箱验证的页面上,提供“修改邮件地址”的便捷 操作。(因为,用户可能会随便输入一个邮箱,一旦发现要验证,就直接走掉。这个时候提供修改的操作,应该可以减少流失率)

(题外话:同样的角度,我主张对ZF不停的质疑。就算没错,质疑也会使其进步。)

3、讨论、发言,使人进步。
我发现,最近三年来,我在设计上最大的进步是在作“产品设计培训”的时候,是在参与书友会讨论的时候。我发现,我在给别人“上课”的时候,把自己给说“明白”了;我发现,我在和别人争论的时候,把自己给争“明白”了;我发现,我在说服别人的时候,往往是把自己的不坚定给说服了。 因为,只有在表达的时候,才是最要求自己“严谨”的,才是把问题思考到最深入的时候。

当然,UCD是一种思想,一种方法论。我们要传播的也是这种思想和方法,而非设计结果。 在很多讨论中,更应该详细阐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说明自己判断的角度,而非结论。 如Junchen所言:我们不能以UCD的名义,把弱势者技术性击倒。
最近,支付宝需要大量引进产品设计人员,被我面试的同学会发现我根本不关注他们的简历,也并不关注他们答题的结果,面试过程就是他们在向我阐述其设计方案的过程。可以说,我只关注他们在设计过程中的想法,思考的方法,以及看问题的角度。结果如何,只有真正深入其中的人才知道。正确如否,只有用户才知道。

优秀的科学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这个问题,我不知道”。优秀的设计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应该是“这个问题,我是这么想的… ”

共勉。

——-
以上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

有意思的物流

1、Amazon是家很有意思的公司,他关于电子商务的基础建设,最早被很多人看作是疯子。特别是早期,当Amazon在大笔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导致直接的“当前利润”下降时,很多投资人更是指着它的脊梁骨臭骂。可这个疯子如今所打下的基础,已经被很多人认为是高不可攀。洪居士说Amazon是家IT公司,我认为还不够准确,实际上Amazon现在所能提供的服务,已经慢慢超过了IT的范围。

2、 是不是自己直接卖东西,对Amazon已经不再重要,它俨然已经当自己是个第三方平台,它的一切都在慢慢的开放出去(甚至有一天,它可以将货柜租给山下的 小跟班 —— 当当)。如,货架管理、基础用户、信用体系、计算、…  其中,最显眼的,也是走到最前面的当为“物流”。

3、前不久,杭州一位在某国有单位做物流整合的兄弟告诉我:大单公务物流的第三方整合(比如教育书籍、赈灾物资),在中国可以不谈,基本都是官家的菜。
那么,小单物流和企业物流,是不是就有的做呢? 不尽然。 现在的市场虽然是寒冬三月,却也同时风生水起,类似公司进一年来浮现了很多。比如,传说郭台铭和Jack.ma都有投资的,周韶宁掌舵的“百世物流”,估计早已耗掉了上亿投资,尚无明显起色,前途同样坎坷。(不过,貌似百世在猎头方面倒是成绩大大,包括我在内我身边至少有3人以上陆续被他们多次“看中”)

4、其实现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也挺委屈。靠个人用户的单个单子根本不够吃的,一半左右的生意来自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们又随意打压,今天扣钱明天要推荐费后天xxx。想圈钱的刚刚开始动手尚未正式吆喝(关注物流的人应该知道是谁),却发现冬天来了。

5、著名IT青年老白,作为blogger和VIP用户,被邀请去参观了一把卓越亚马逊的北京仓库。并做了深刻汇报(其实更像是给做电子商务研究的大虾们抛了块砖头)。通篇读完,根本没料,事情还是早已了解的那么个事情,情况还是早已了解的那么个情况。
倒是惹起了我的另外一个关心:“卓越这么做,下一步是要干什么? 如果没有后手的话,这些东西不应该费力找公关公司来如此费心的做“营销””。但,以目前他们在国内的能力,应该还不到可以把这套物流系统开放出去的程度。

6、就算开放出去,也没用。
一、没有大量的用户基础;二、没有适用的计算能力;三、没有真正会用这种高级计算的商家;四、国内这帮小买家也不需要他的库存,土炮用起来更顺手。
最有用的也就“物流”。可,好好想想,物流更没戏,一、没有和土炮们的竞价能力;二、做不到好的及时性(甚至有些城市他的车都进不去);三、没订单来源;四、对货款的管理缺乏有效手段 (美国的Amazon也有这个问题,所以他们现在对于支付也有自己的动作)。
而且,货物的保险也是个问题,虽然保险公司都对此有兴趣,但当你没有大量生意的时候他们根本不搭理你,人家是要通过概率来计算直接利润的,不参与博彩。

7、做国际物流? 估计更没戏。外贸整体惨受煎熬或阵亡。像xxxbox、DHGate这种活得不错的外贸B2C,对于物流研究的比自己有几根手指头还清楚,甚至都细到了少几两海关不会查的地步,对于他们来说降低风险比省钱更重要,而且他们也不会打算在物流上赚钱。

8、物流。 是电子商务领域最基础的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在中国,大家都把这样的骨头放到最后。
有什么样的基础后才能做?利润点在哪里?壁垒在哪里?风险如何控制?做的太晚会不会丧失机会?如何更小的控制成本?自己做还是整合?… 很有嚼头。

9、更有意思的是,几个业务不错的物流公司却在磨刀喝喝要做电子商务。(谁我就不说了,有兴趣的可以去查查或者打听打听,至少已经有一家出来demo了)


本博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实属业余研究。很多地方明显有问题,留作讨论炮引。

如非饿死,切勿食蝇

1、忘记在什么地方看到的数据。大致结论是这么个意思:同样的全流量硬广告放到yahoo.com、myspace.com、facebook.com,所获得的关注度(点击率)大概等于10:5:2

2、昨天,新浪科技报道了《连线》杂志的一篇文章
IDC表示“
尽管越来越多的用户在社交网站上花费更多的时间,但却对广告不够敏感,社交网站广告点进率因此低于其它类型网站。过去一年中,近80%的网民点击过至少一则广告,社交网站用户的这一比例不足60%。

3、宝洁的负责人也提到过“刊登个人琐事网页上的广告位怎么能带来收入?社交网站和用户创作内容不是媒体,用户不会创作媒体,他们只是彼此交流而已。我们试图利用他们的对话、思想和情感获取收入。”

4、社交网站和用户创作内容的网站是不是媒体,暂且不论。
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到“传统媒体性”网站的目的,是寻找内容。这个时候,“广告”和“内容”的重合点及被关注点,相对较高;
而,到“社交网站和用户创作内容的网站”,更多是在“找朋友、交朋友、参加聚会”,或者“翻通讯录”(facebook一直说自己不是社区,是通讯录)。

5、在“社交网站和用户创作内容的网站”,用户对于“广告并不关心”。甚至对于“内容”本身也不关心,他们关心的是“人”。这个时候,广告绝不是内容,只是骚扰。
点击率低,自然。

6、在地铁站摆某品牌的广告牌,关注率也许不错。在校友聚会的场所摆某品牌的广告牌,关注率必定低。在我家里客厅摆广告牌,最好撤掉。但,在校友聚会的里,如果有人谈及某品牌的广告牌,关注率、信任度会很高。
一种是被动接受,一种是主动接受;一种是主动消费,一种是被动消费。转化价值更是不可同比。

7、同样道理,拿到电子商务。
卖场门口放“XXXX,1元疯抢”,人山人海。 银行信用卡大厅门口大喇叭喊“XXXX,1元疯抢”,没人搭理。去银行,是处理“钱”的、“生活缴费”的,非“找东西买”。
在ebay的首页挂“1元疯抢”,点击率会很高。拿到paypal,效果相差甚远。(这里“效果”指“点击比率”,非“总数量”)。ebay的P4P效果不错,到了paypal估计没戏。

8、社交网站不停的挂全流量广告,只能说明他们被收入压力逼疯了。想象力匮乏、迷失自我,缺少市场能力,饥不择食;只能说明他们抱着一种态度:苍蝇也是肉。
银行信用卡大厅门口大喇叭喊放“XXXX,1元疯抢”。只能说明他们处在一种状态:没有手段、没有能力更好的作信用卡运营,饥不择食;只能说明他们抱着一种态度:苍蝇也是肉。

9、把苍蝇当作肉,只有一种后果:消化不良。轻则小饱之后大泻不止,重则肠胃受损。不慎吃到携带三聚氰胺毒蝇,即或结石、毙命。

ps:如非饿死,切勿食蝇。 找肉,用你的想象力。

“对不起,您只能拨打中国移动的号码…”

1、如果明天,移动的电话只能在中移动网内拨打、接听,联通的电话只能在联通的网内拨打、接听;电信的电话只能在电信的网内拨打、接听。
我相信,很多很多人,要放弃联通和电信,转向移动。

2、因为,移动的用户基数大。吸力大。

3、今天,腾讯会想:如果明天,QQ可以和所有IM互通,很多人就会用其他工具来和QQ互通,而不是直接用QQ。不能收增值服务的钱是小事,我的用户会转移。

4、现在,其他的IM工具为什么还要守着一亩三分地,不大方的开放出去?
互通才是你们不被腾讯挤死的根本出路。 只要不互通,你会越来越小,它会越来越大。你别无选择。

5、有人会同时用多个手机号吗? 极少数。
有人会同时用多个IM吗? 暂时的,长期最依赖的一定有且只有一个。 而且,和第二名的依赖程度差距会很大。
别想着共存了。

6、账户安全? 技术问题? 借口!

7、这些,不仅仅适用于IM。

再说UCDChina的理想和留言功能

线索:http://ucdchina.com/topic/78

1、老冒承认了他的留言设计在本位思考。他认为自己才是blog的第一用户,这一点我们不同。
即使我会把我blog的第一用户定位为我自己,也不会把“留言”功能第一用户定义为我自己;即使我会把“看留言”的第一用户定位成我自己,也不会把“写留言”的第一用户定义为我自己。
每个功能的主用户群定位,不一定要符合产品的主用户群定位,不同功能主要面对的用户群不同。

给老冒两个建议: 即使你当自己才是第一用户,也要考虑其他用户的感受;即使“看留言”你是第一用户,“写留言”你也不应该是第一用户。 起码在文章的底部加两个链接吧,例如:“现有回复xxx条,我要回复”。

2、UCD大社区能否做成社区,其实根本无所谓。 因为社区只是我们的第三目标。 只要能做成”知识库”足矣,做成“媒体”更好,要能做成“社区”就太幸运了。
只要能达到我之前说的“以后你在互联网的产品设计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别人的观点”。足矣。
3、 我们理论,但很现实。而且不追求技术。
UCD大社区可以理解成完全人工编辑的一个网站。从第一天开始,我们就定下铁律:“审核。人工审核。每一条”。
原因只有一个:“质量”。

很多人担心我们的编辑能力,和人工成本。但,我们自己不担心,原因如下:
1》 现在中文内容就这么点,搞的过来。 内容增加了,我们的人员也在增加。总之,行业太小,UCDChina的团队相对不小。
2》 80%的人关心20%的内容,我们只追求20%的内容。 我们定位很小,不希望做到什么都包容,那样会给我们玩下去的压力。
3》 我们会逐步的加入先进技术来帮忙。但只是帮忙,技术可以给分类、话题的建议,我们只要审核。这样会省掉一半以上的工作量。

4、在做UCD大社区之前我向郑昀和他做语义的搭档请教了很多,基本上所有语义和聚类相关的网站都研究过。最后认为:Google新闻的语义方式,对blog来说不现实,而且技术我们做不到;TMM通过链接分析的方式可以借鉴;
但,所有这些,放到我们整理的几百个产品设计相关博客身上,都不现实。最现实的做法只有一个:人工。 先人工,慢慢让技术加进来帮忙。可以用链接、语义分析话题和分类,但在这个仍在告诉成长和学习的产品设计行业,唯一可靠的只有人工。

5、 我们选择人工还有一个关键的点:UCD大社区不是商业项目,是所有人团队成员的业余兴趣。人工玩才有兴趣,玩不了太大才能延续兴趣。 这很关键。
UCD大社区表现出来的观点和性格,就是团队的性格。我们在按照自己的性格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