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设计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网址导航 - 书友会 - 邮件组

× 关闭
我有建议/意见

主要内容

  • 两朵不同的云    2009-03-23 11:53

    似乎对云计算的讨论越多,对其前途的争论也越多。 支持者认为,云计算在规模效益和成本方面拥有优势,并且能够显著减少用户在终端设备上的花费。反对者认为,云计算难以提供本地设备和应用能够提供的用户体验水平。双方各有例证,比如,亚马逊的 EC2 (Elastic Compute Cloud) 云计算服务是其增长最快的业务;又比如,许多云应用的体验远远落后于本地客户端。 云计算的前 ... ...

  • 从经验主义的角度看Twitter 2009-03-23 08:46

        Twitter的火爆出乎太多人意料。这让我不由想起曾经同样火爆、更加火爆的那些互联网创新明星们,The Secondlife、Facebook、Yutube等等。    第一波互联网的火爆者,注定要成为先烈,能够生存下来的,往往不是因为优秀,而是因为运气。第二波互联网的火爆者,多数已经歇菜,能够继续火爆的,具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 ... ...

  • 网站为谁服务背后的逻辑    2009-03-23 05:37

    定位!定位!定位!有多么重要无需赘言。它是一个网站的魂,也是一个网站为什么要存在的理由,只有具备了这个明确的理由,你才可能存在下去,没有可能无理由的存在! 定位,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面向的群体。这有两个答案 1、一个清晰特定的群体;2、所有网民 第一种,必须回答满足了哪一个清晰特定群体的哪一个具体现实的需求。但凡发展相对比较好的网站似乎在回答这个问题方面都做的比较好。比如,开 ... ...

  • 关于淘宝旺旺“垃圾信息”的看法 2009-03-22 22:24

    在5Gme上看到朱坤兄对于淘宝旺旺垃圾信息的不满,发表一些拙见。(我想说明的并不是淘宝现有垃圾短消息如何的好,只是想表达改善此种现状的办法)。 1、首先,朱坤兄呢,肯定了旺旺在买卖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投诉证据);朱坤兄还明确了不上淘宝买东西,根本不会用旺旺。 l 我觉得如上所说,淘宝旺旺是个成功的案例样板,IM工具是未来只要涉足C2C都会必备的要素(有啊不是也有个H ... ...

  • 译:iPhone 3.0将怎样创造一个新移动...    2009-03-22 08:36

    Apple本周公布了一些关于iPhone OS的 主要更新,iPone用户将可以在6月份使用新系统。iPhone 3.0包括了诸如复制粘贴、全景键盘[landscape keyboard]、推送消息等新功能。然而,这些功能没有一项比Apple提供给iPhone应用开发者的新功能更有革命性。这个功能是在一个应用中购买项目。 这个功能的重要性对于开发者和用户来说都是巨大的机遇。iPho ... ...

  • 对话谢文(三),我们在等待什么?    2009-03-22 06:17

    我以为,对于WEB2.0,从其根本的逻辑架构出发,首先,是以节点之间互联为基础进行拓扑的信息沟通网络,其次,对每一个节点的充分信息与互动行为的尊重情况下,构成WEB2.0 的平台需求。 对于我这个互联网广告曾经从业人士来说,我反而最看不上互联网广告,这种门户式的、广播式的、对与受众最具有普遍价值,而对于每个独立个体价值也因此而被平均到每次观看,价值几分钱的行为,完全不是 WEB2.0的超值行为, ... ...

  • 对话谢文(二):分化还是搬家?    2009-03-21 18:45

    无论当年曾经被鼓吹为sohu幸运的收购到手的chinaren.com,还是现在看起来很红火的xiaonei.com,其基本起家用户群与用户关系,都是同学。也无论Facebook,还是众多国内的Facebook抄袭好手,都曾经在“同学”这个金山上获益颇多。 老外情况我不清楚,但,中国人有个特点,从小学到大学,有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这样一个序列。上学 ... ...

  • 对话谢文(一):中国的WEB2.0平台化市场...    2009-03-20 02:26

    谢文最近以《两种WEB2.0模式比较》为题,写作了一系列关于Web2.0的创业与平台级产品的blog,其中第四篇:平台与产品—-两种WEB2.0模式比较之四(我这个人没那么多客套,按美国人的方式,说话直呼其名,不存在敬仰或贬低之意,就直接称呼谢文或者谢老) 谢文从美国市场上Myspace和Facebook对比分析,进而阐述平台化WEB2.0创业的冲动和市场机遇。 我认为 ... ...

  • 未来手机上的音乐:下载的消亡    2009-03-20 00:13

    请问下载是什么? 也许这会是未来最让人尴尬的问题了,是的,下载是什么呢?如果我们下载音乐仅仅是为了收听它(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其它下载音乐的本质理由),只需要拿出手机打开一个软件(类似于Pandora或者Last.fm)就可以收听想听的音乐了。当然这个音乐服务可能是需要订阅费用或者直接免费的。 如果你非常喜欢音乐,并且对音乐永远无法餍足。那么再大的存储设备也无法满足你对音乐这种越来 ... ...

  • 混乱的淘宝,堕落的阿里旺旺    2009-03-19 17:54

           如果不是要在淘宝上买东西,如果不是淘宝只接受客户端版的阿里旺旺聊天记录作为投诉证据的话,我相信大多数人会跟我一样不愿意去使用阿里旺旺。       淘宝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其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发明了这个可以随时直接跟店主砍价的IM工具。阿里旺旺在淘宝购物体验中充当了相 ... ...

  • 预期和惊喜 2009-03-19 13:04

          之前跟同事讨论的时候提到预期价值和获得价值的问题,说到获得价值与预期价值之间的差值能影响用户对一个产品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归纳为        1. 预期价值 > 实际获得价值  : 用户会果断的离开,并选择新的产品   & ... ...

  • 我为什么说软件收广告费这事儿不靠谱    2009-03-19 10:28

    我在上次的文章里提到:软件是有价值的,在很多朋友的回复里我看到相当多的朋友是支持这个基本观点的。那么接下来我们需要讨论的就是,既然软件有价值,我们如何让软件的价值体现出来呢? 在上次的争论中,其实很多反对意见者并不是不认同“软件有价”这个基本理念,而是对于联想将软件捆绑销售非常不赞同。也有朋友,比如Keso他就认为: “软件有价值,但卖软件恐怕越来越没价 ... ...

  • 平台与产品 - 两种WEB2.0模式比较之四    2009-03-19 00:02

    这些天杂事甚多,疲于赶场,居然没能稍微安静下来写几个字,结果把原来想好的思路全忘了。所以,今天胡乱写一篇,算作计划中的十比系列的最后一篇,后面六篇的想法放到其他题目里再发挥吧。其实,直到07年底,我还从来没写过博客。这看上去有点可笑,一个鼓吹2.0的人居然不应用2.0服务。这主要是因为我这人口无遮拦,想什么说什么,怕误伤了朋友,所以不敢写。过去这一年多少写了几篇,也尽量捡些抽象题目写,少说具体 ... ...

  • 希望Google Reader 完善的几个功能    2009-03-18 14:22

        Google Reader 是我最重要的信息渠道,我甚至不需要在这里加上“之一”。现在 Google Reader 已经成长为市场份额最高的 RSS 阅读器,这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 Google 强大的技术能力与资金背景,使得 Google Reader 勿需为了生存而分散精力;其次是 Google Read ... ...

  • 需求分析,要先归纳再分析 2009-03-18 13:59

    通过各种需求采集的方法,得到很多信息,接下来我们要做的自然就是需求分析了。 听到过一个说法,说需求分析与技术分析的最大的不同是思路的本质差异,技术分析是“树干——树枝——树叶”的任务分解过程,技术人员很适应并乐于用这种方式思考,可以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发现难点逐一攻克。很多做需求的人都是开发出身的,所以开始往往会用这 ... ...

  • The Hype Machine: 一群音乐...    2009-03-17 23:29

    本文为“如何享受更美的社会化音乐”专题系列第三篇[1 2],将介绍一个非常有特色的音乐聚合服务,它利用了RSS, Digg, blogsphere等技术和理念来实现音乐的推送和社会化营销。 音乐博客们的狂欢 The Hype Machine(炒作机器)目前收录了1000多个风格迥异的优秀音乐博客,The Hype Machine的爬虫辛勤地爬取这些博 ... ...

  • 邮箱和邮箱服务    2009-03-17 12:30

    本期UCD书友会没去参加,在看大家的观点前,关于这个主题讲讲自己的思考吧。但凡以邮件作为日常主要沟通方式的公司一定会比较重视邮箱服务,我现在所在的公司就是这样,一进公司会给开一个邮箱帐号,之后基本上所有的工作会通过邮箱传达、记录。正巧去年年底公司开始推广免费软件,office就不能用了,Outlook客户端当然也就停用了,在这之中听到了很多“声音”,自己在使用过程中也所体会 ... ...

  • 设计的小事:新邮件时代    2009-03-17 12:25

    前两天书友会的时候聊邮件和邮箱来着,无论是不是使用了客户端,我认为写,发,读,收邮件的事情都算“服务”,outlook和foxmail这样的软件我暂时不研究,随着社会化软件的进步,WEB应用的增强以及企业类用户的互联网应用升级,软件本身的价值会越来越小(当然,这里特指的是邮件客户端,其他的行业性软件还是有很大的价值空间可以挖掘)。 这次书友会的讨论中,大家 ... ...

  • 电子邮件服务,我们该关注什么    2009-03-17 10:49

    今天去了三月份的上海UCD书友会,本期的话题是邮箱与邮件服务。 由帅帅的SKY同学对话题进行整理,组织和引导。 最先讨论的是webmail和本地clinet客户端,果然在企业工作的诸位还是以使用outlook为多,打一个比方来说Outlook就是一个功能齐备的工具箱,几乎包括了所有和邮件相关的功能。而webmail的代表就是Gmail了,2006年Gmail的推出着实带来了一场邮件市场的革命 ... ...

  • 越大越好?网络效应中的“规模不经济” 2009-03-17 08:12

    原文作者:- ReadWriteWeb原文链接:Is There a Reverse Network Effect with Scale?译者:pestwave 互联网经济建立在网络效应基础之上(也即用户使用某种产品和服务对其他用户价值产生的影响)。投资者或创业者一直以为网络经济中存在类似摩尔定律的法则,但正如摩尔定律也有其限制一样,网络效应也有其自身的限制。网络效应中的确存在&ldqu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