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
商业价值与用户价值的平衡 2008-12-09 08:47
UPA2008于2008年10月24日在深圳举行,托哥、绿桔应邀主持了一场圆桌会和一场工作坊,以下是圆桌会议《商业价值与用户价值的平衡》的现场记录: Thomas:大家下午好!我记得报名册上12个人,所以准备第一个环节是请大家做一个自我介绍。但现在人来了30多个,彼此介绍只能免了。 那么先进行自我介绍,我是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中心的负责人唐沐。 今 ... ...
-
研究用户要打组合拳 2009-01-15 21:25
这几天Reader里大批关于装不装用户的文章涌现,前因后果不再赘述,随便溜了几篇,个人觉得这种争论没什么意义。目的其实都是想了解用户,具体到用什么方法,一方面受客观条件限制,另一方面也跟设计师的个人习惯有关。 我没有假装过用户,因为我装不像。我更习惯(或擅长)于观察、聆听,从而发现规律、分析结果。在需要了解用户的时候,我会选择一些典型用户,对他们的行为和相关参数进行为期两到三周的跟踪,观察他们的 ... ...
-
“装”用户的目的不是要成为用户 2009-01-23 22:52
看到白鸦和keso的讨论,我更偏向于支持白鸦的意见。 一个产品设计人员,设计的产品是要被用户使用的,那么不得不站到用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个时候,设计者是在“装”用户。如果不能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那么设计出来的产品也很难是用户需要的产品。   ... ...
-
[图]一些网站交互的手绘稿 2008-10-09 11:57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使用Axure设计Web交互类站点,Axure在某些地方有着天然的优势,但我还是推荐手绘稿来进行前期设计,也就是纸原型。理由很简单,速度快、效率高、容易改。 无意在Flickr上发现了Soxiam的一些手绘稿的照片,很有感觉,发上来看看。 这里是Soxiam以手绘稿为主的相册:http://www.flickr.com/photos/soxiam/sets ... ...
-
产品之道-用规范来封装自己 2009-09-11 17:18
工作两个多月了,上周给公司提交了工作报告,统计了最近的工作,大大小小的策划稿出了七、八个。 原本是计划一周写一次工作小结的,但因为目前项目的保密性要求,所以很多东西都没办法写出来。写案例是最有效果的,光写心得缺少实际的情景和内容,所以尽量找一些可以分享的东西出来。 本章写一些规范性的内容,主要思路是,做产品的,要用规范来封装自己。这里说的不仅是设计出来的产品要规范,另一方面更要时时 ... ...
-
连续性的设计——改善产品的体验 2011-08-29 11:37
“当一个人过马路的时候,他在斑马线上是从马路的一端,走到另一端。” · 我们可以观察到这个过程的变化。 “种子、发芽、最后开花。” · 种子到开花的过程我们很少会看到,那是因为它的变化速度很慢,需要几周甚至更长的时间。 · 而这个过程通过监拍摄像机快速回放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过程 ... ...
-
产品设计的本能层、行为层与反思层 2010-05-06 21:12
前段时间在看《情感化设计》,启发很大,情感化设计偏向工业设计、软件产品设计方面, 《情感化设计》重要的以”情感”为主线来讨论、阐释各种设计,不是一本设计指导用书,而是一种比较抽象的理念阐述。 做为设计师一般会有这种感触,一开始从事设计工作时,最重要的是借鉴具体设计案例和成文的规定,注重很具体化的层面东西,但是做到有瓶颈时,迫切需要更高层次的、抽 ... ...
-
如何快捷找到曾访问过的网页? 2009-02-26 17:45
当想重新看看1个月前曾经访问过的一个网页时,你会如何去找到它?这是一个long-term retrival(欢迎大家踊跃提供合适翻译…)的问题。 在浏览器设计者的设想中,用户应该这样采取行动: if ( 曾经收藏过 ) 到收藏夹中寻找 else 到历史记录中寻找 然而,来自几个德国人的 ... ...
-
手机产品交互体验评估方法 2010-11-15 22:49
一、评估的目的 交互设计是一个迭代过程,通过交互设计评估,可以及早发现设计中缺陷,进而能进一步完善交互流程。通过评价,也可发现交互设计中可行、友善、合理或优秀的地方,从而为后续产品的交互设计提供借鉴。 二、评估的标准 手机产品交互设计的评估标准还是是否满足用户体验,当然,体验是一个很虚的东西,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化标准,那我们就落在实处,从可以量化的维度打分。具体从那几个维度入 ... ...
-
“BRD”必须具备的核心要素 2010-11-01 13:21
和Herbert一起给公司内部的PM们做了一次分享。明天UCD年会不讲这个,在博客上发出来也许有人需要… 前提,我们把产品相关内容分成了:战略、营销 》 产品市场(客户价值、商业价值、路线规划)》产品设计(功能、内容、信息架构、使用流程)》界面设计》产品技术》研发。 这里的BRD,是“产品市场”的内容,向前关联一些,向后关联一些。 PPT提纲如 ... ...
-
忘记敏捷 2011-09-18 22:42
瓦沙奇山下那段著名的敏捷宣言,至今已近十年。似乎在不经意之间,敏捷已经被视为 CMM 之后又一次软件开发领域的浪潮,不论业界报道或者坊间传闻,都不约而同地将敏捷视为一个时代的开始,与之同存的是那些未尝或浅尝敏捷者的各种质疑和争论。 当敏捷在介于自发与非自发中间演变成为一种近乎“革命”的运动,围绕在它身边的躁动就不曾停歇,对于细节的争执,对于方法的固执,让我们更多地为 ... ...
-
产品经理之流程:早餐(2) 2008-09-22 00:12
早餐二,是一个听来的故事。讲故事的大哥已经在上海实践他的思路了。 首先要说一下早餐二的环境。 地点:西坝河的公交车站 公交车:非常集中,多达10辆公交车在这里停靠 人物:推着北京早餐餐车的大爷和一个女孩 消费群体:在站台上等公交车的人 周围居住区非常密集,由于是老房子,只有有两类人:老人,早上自己做早餐;租赁房子的人,早上要赶时间上班。 ... ...
-
把“规范”当作“产品”来设计 2008-09-10 09:09
这次我要谈的是规范而不是产品设计。一直都在说设计需要规范,各大公司团队都有自己的规范,也会不断地更新和制定新的规范,但是执行难,效率低,力度弱却是规范的弊端。Angela提出了“理想设计规范的三条状态”,她指出规范的作用是满足使用者需要、满足协作需要以及提高团队效率,但是通常这些是制定者的理想,却是执行者的痛苦。 规范越复杂,流程就越复杂, ... ...
-
设计原汁原味的Windows Phone应用 2011-12-13 22:38
Windows Phone面试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其简洁的视觉风格,完全区别于iOS及Android的交互方式受到很多设计师的青睐。 目前Marketplace中的应用数量相较App Store和Google Market还是比较少的,具有平台特色的创新交互方式也没有非常成形,我们了解这个平台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先按照最接近原生体验的方式去设计应用,在充分并深入理解这个平台之后再去创造更多新颖 ... ...
-
什么排在任务队列的最上面 2009-02-13 03:20
推荐一篇文章 《经济学家如何排队》,还有一篇 《从经济学里的排队问题看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我随便说两句,如何给工作任务队列排序。 任务队列有几个排序原则:1 优先级 、2 重要性 、3 利润 、4 稳定 、5 取悦客户(老板)、6…… 依照不同的排序原则会产生不同的排序结果。 在处理不同类型事务和担任不同角色时需要参考不同的排序原则。 ... ...
-
迭代设计不是反复返工 2008-08-31 22:50
很关注白鸦要写一个《Design IT.》这样的话题,跟风说说迭代设计。 我们对迭代开发大概都不陌生,应该也知道这里的迭代是开发的一种方式,尤其在摸索着前进的时候,总会回头修改自己的过错,并且在完善过去的基础上继续前 进。设计也需要迭代,设计也需要机会成熟,在我们具体做设计时,不免总会有这样的感慨。对于自己没有接触过或者 ... ...
-
读懂 iPad 的工业设计 2010-04-10 10:26
By PJesus Diaz from Gizmodo | sillymouse 译, Boday 校, 转载请注明 ifanr.com 译文链接。 译注: ipad上市以来各大媒体充满了各种评论。虽然很多都是溢美之词,但是仍然不能抹杀优秀文章的价值。这一篇就是如此,这是 Gizmodo 的一篇关于 iPad 工业设计的文章,评价甚高,我们翻译此文并不代表完全认同其观点。 苹果公司 ... ...
-
你可以装,但不能过分 2009-01-17 08:14
keso和白鸦掐起来了。目前,从《看不懂数据》到《别装了,你不是用户》再到《装,是必须的》。这来来回回的,挺过瘾。 思践的评论:KESO:“鸦,别装了,你不是女人”,白鸦:“我没说我是女人,我是妇产科大夫”KESO:“女人生孩子的痛苦你永远不可能体会得到”白鸦:“我是体会不到,可是我能够帮女人减轻痛苦&rd ... ...
-
浅谈草图设计(一)——自由 2012-02-08 15:28
“转眼间已经在CDC生活了快两年的时间。从一名电子商务毕业生到一位职业的交互设计师,经历了许多的坎坷。常常会面对各种困难和压力,当发现有太多未知的领域,只有在学习、思考、实践中能够找到答案与自信。” 草图设计是这一年来学习、思考、实践、总结的一项设计方法,尝试于产品设计的各个环节。草图设计对于设计师来说并不陌生,在日常工作中都有用到,相信很多设计师跟我都有同样想 ... ...
-
设计师不要参与开发工作 2009-03-19 09:21
千鸟在《产品设计师-这才是吸引人的工作》中回复说:“技多不压身,但不是说都得下手做。多懂点的好处,一是增加自己的判断力,防止被忽悠;二是更易跨部门沟通;促进换位思考。不要试图去拆分职能,我们应该做的是适应,与团队其他同事互补。最好的设计师,是块万能膏药。”非常同意千鸟的观点,设计师各方面都懂一些,有绝对的好处。但应该保持在了解、沟通的层面,绝对不要设计、开发工作都亲力亲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