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用户体验团队’ Category

产品规范之道

星期日, 6月 8th, 2008

对规范更深层次认识来自于YUI的启发,这个几乎已经是控件代名词的英文缩写,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全称The Yahoo! User Interface Library,其实就是整套带有开发模式的界面规范,因此我也喜欢把整理好的各种规范叫做XXX Design Library。

产品规范的应用对象,分为设计师、工程师两类人。对设计师来说主要是“协调”工作,使交付物统一;对工程师来说主要是“配合”工作,使开发效率提高。

1. 规范的时机

我倾向于在概念设计的低保原型之后,也就是说得先有第一批可开发的页面。我反复强调的原因,概念上不管做产品还是平台,核心都是由一个个页面组成的网站,有效规范只针对于最终产出。

很多朋友提到边设计边整理规范,这是对设计工作的总结。我的看法,产品设计与开发是整套系统工程,所以更进一步,应该边开发边整理规范,让规范与开发同步,互相契合更新。也就是说,每次迭代之后,都应该升级规范。

对工程师而言,上手来一份事无巨细的规范,读完要花两天,熟练要花十天,在庖丁解牛的开发过程中,简直就是噩梦。于是还没等走完这个过程,早因想痛打设计师而消极怠工了。这也正是不建议使用现成规范的原因,第一国情不同,第二时机不对。

(more…)

规范没有规范

星期六, 6月 7th, 2008

注:如无特别指明,以下规范可能只适用于设计。

规范一定是文字吗?当然不一定…尤其对于图形设计规范来说。规范可以是以下任何一种形式:

* Word文档
* psd或jpg图片档
* ppt演示文稿
* VISIO框图
* 等等

规范的内容简而言之是这样:嘿,以后照这样来做。然后给“这样”举个例子。

(more…)

设计规范有谱么?

星期四, 6月 5th, 2008

从业这几年,自己写过的和帮人参谋的所谓“设计规范”不少了,这个东西大概在中国的决策层眼里是这么回事儿 - 一帮农民在一块田里种粮食,起先天气不错,土地肥沃,但是不久天气变差了,虫子多了,土地沙化严重,还有几个缺心眼的内鬼偷粮食,这下必须立定一个规范,挑头的告诉他们该在哪儿种,收多少麦子算合格,哪部分的地是留到下一季种的,种出什么样的麦子给奖金,偷懒不干活的怎么处理……

但我理解的规范不是简单的把一个设计做成一个“行业套路”的量化指标,而是一个综合的品质评估的参考,甚至是一个设计能否面市的决定因素。为此,我们需要拟定一些表格,文档备案,图形参考,交互模板。

同时,设计规范还要成为设计部门或者一个公司对于设计品质的共同价值观,让大家伙都知道这样做出来的是好设计,通过这样的规范教育和交流,形成对设计品质的统一认识。设计规范不是规定要做什么,而是提出这样做是正确的,但是有更好的地方可以改进。
(more…)

以团队默契总结出规范

星期四, 6月 5th, 2008

规范的建立之路:

我曾经和一个UI、一个程序员三个人一起开发过,我给UI的需求从来不写细节,她出的页面也不会返工。甚至到程序的那个部分都是一路绿灯的。我想这样的开发速度是任何文档或者是规范都是不能比的。

但是后来人多了,我就不得不一遍一遍的告诉每一个UI,我的思路是什么,我习惯于怎样去设计,甚至包括我用了什么样的符号在设计文件上,那个是表示什么需求的。这样,容易被UI理解和记忆的被使用了。还有一些不能满足要求的,我不得不按照他们的意见去写自己的需求和设计文件。

这样规范就形成了,新来的产品经理,UI设计师,程序员都是按照这样的方式去作事情。
(more…)

设计规范的理想

星期五, 5月 30th, 2008

撰写和执行设计规范,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往往一个项目做到可以抽象出规范的时候,也是这个项目正在全力冲刺的时候,要不要抽出2到5天的宝贵工作时间,来写一堆貌似多余的文字,这是大家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这可以总结成:“什么时候写规范?”。

规范之所以让人觉得多余,最重要的原因是认真阅读并执行规范的人实在是太、太、太少了,大部分的规范要么就成了电脑里永不被打开的文件,要么就成了书架上落满灰尘的纸,这可以总结成第二个问题:“如何执行规范?

不过我们在讨论这两个问题之前,需要先搞清楚,“在理想状态下,规范有什么用处?” (more…)

既生产品经理,何生交互设计师

星期六, 3月 8th, 2008

三国故事中,周公瑾和诸葛亮在一面共同抗曹的同时还不忘记在军中内斗,以至于公瑾在临死之前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在一个产品团队中,我们经常也能看到类似的矛盾,那就是产品经理和交互设计师之间的矛盾,因为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这两个角色的具体工作有很大的相似和交集。
两者之间的分工在我理解就是两句话:
产品经理解决产品的从无到有(骨骼结构);
交互设计解决产品的从有到优(血肉皮肤)。
(视觉设计好比是穿衣打扮)

(more…)

关于设计师的“职业病”

星期二, 11月 27th, 2007

fil3049.jpg

我常这么觉得,设计师是这个世界上最敏感、也最具情感的一群人类。说这句话,并没有所谓优越感,就像我觉得程序员是这个世界上最具逻辑的一群人一样。

如果不小心碰倒一杯可乐,可乐洒了出来,把衣服弄脏了,(设计师)往往会去想,这个杯子怎么设计才能碰不倒呢?或者碰倒了可乐不会洒出来呢?或者有没有一种布料能够避免弄脏(不吸水只是常见的一种做法)?

(more…)

与用户体验的这两年

星期一, 11月 26th, 2007

国内网站真正流行并重视用户体验不超过两年,我相信大部分从业者的研究资历也仅限于此。区别在于,因功底和个体差异影响到的对新概念的理解突破,我的经历大概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描述:

概念理解:用户体验 —— 以用户为中心 —— 交互设计 —— 信息架构
实践操作:目标 —— 流程 —— 方法 —— 交付物 —— 产品管理

2005年初,在Google搜索结果里链接到的UIGarden第一次看到“用户体验”,那会儿的真实感受,就是作为互联网用户的我们,终于有人关心了。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把我常上的那几个网站的设计师拎过来,海扁一顿。

(more…)

从平面设计到UCD

星期四, 11月 22nd, 2007

众所周知,交互设计这个行业在中国刚刚起步,各大院校到现在还没有成型的专业培养这方面的人才,由于交互设计这个领域必须了解多个领域方面的知识:心理学、工业设计、绘画基础、网页设计、信息架构、甚至商业运营方面的知识等等,从各大公司的招聘要求,我们可能已经被五花八门的要求所吓倒,从基本要求到优 先条件,基本上还可以将现在很多在职的交互设计师们纳入菜鸟的行列。
我是从绘画、平面设计专业转到交互设计、UCD这个领域的。

在毕业前夕,我被某家刚转型的做网络产品的公司录用,那时候正当是所谓的“互联网冬天”的前夕,我也是第一次知道了web2.0的概念、知道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我进公司时候带的作品全部是LOGO、VI、插画、广告宣传册等平面设计作品,我忽然从一个平面设计师摇身变成了“美工”。进公司之后,主要还是从事图标、界面、网站LOGO、小flash广告设计等等。
当过去了刚刚入职时候的新鲜,我又开始厌倦了这种纯粹的视觉劳动,并且在伴随着公司的几次转型,由于自己提过一些想法和建议,我开始参与头脑风暴,并且由于公司的年轻让我得到了更多的锻炼机会,我从简单的登录页面的流程设计开始,慢慢地研究用户心理,鼠标移动的轨迹,按钮摆放的位置,链接呈现的形态等等,那时候,虽然没有很具体的方法论,但已经学会了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
期间,学习方式来自在网上阅读了大量的博客,通过别人的推荐去读一些心理学、交互设计、工业设计方面国外翻译过来的书籍。
那时候我终于可以跟别人说:我不仅仅是一个美工。
我确定了,我要做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more…)

一个任性的设计师

星期四, 11月 8th, 2007

多年的专业艺术设计教育,让我知道“什么是美”,但并没有掌握好“怎样设计出来美”。
他们给多少钱,我就得收多少钱。因为是他们告诉我“应该怎么‘
设计’”。

1999年的某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互联网”。一见钟情,我知道“这辈子离不开这玩意儿了”;
2002年初正式离开一年多没有上过课的学校,算是毕业后参加工作,从一个纯艺术生转到网页设计。在一个小软件公司作美工月薪500,刚开始的日子是痛苦的,我的那些“艺术美法则”在工作中仿佛都是“脱裤子放屁”。老板命令我照抄国外网站,可我怎么抄都像是“东施效颦”。给自己的理由是:“中文比英文难看”…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