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信息架构和交互设计’ Category

老郭 采购记

星期四, 7月 5th, 2007

(这是模拟某个用户使用某个电子商务网站的情景。)

老郭原名郭仲详,今年42岁。大专学历,大学期间曾是学校足球队主力,但以多年不踢。
现为山东二建集团某分公司的采购部主任,从事建筑行业多年,对市场行情较为熟悉,处事精明、为人事故。
老婆为某大学副教授,有一独子上初中三年级,很顽皮经常逃课。当初为了帮助儿子的学习老郭给家里买了一台电脑,还接入了ADSL宽带,谁知道现在儿子现在经常玩网络游戏不顾学习。
老郭兄弟二人,父母均为退休工人,家庭殷实。父母与弟弟、弟媳住在一起,弟弟在某互联网公司任网站构架师,34岁。
加上秘书和一个文员,老郭的办公室是三人公用。办公室有两台公司给配备的电脑,宽带接入。
老郭对计算机和网络都不是很熟练,有时会上网看看国际新闻和足球新闻。偶尔会用电脑打一些简单的文件,打字也很生疏。
老郭没有接触过电子商务,没有任何网上购物的经历。
(more…)

一个调查系统的任务分解实例

星期一, 7月 2nd, 2007

前些时候做了一个调查系统的小项目,正好可以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为了本文行文方便,略去了一些较复杂的功能需求。

概述

话说某资讯站点编辑常有开展在线调查问卷的需求,而当时用的是开源的 PhpQuestionnaire,他常向我抱怨,说是太复杂了,又难用。好多功能用不到,核心功能又因为有那么多干扰,用起来非常难受。我能体会,所以我拍拍他肩膀道:来,我给你优化一下…

我简单收集和分析了下需求,他作为资讯站点编辑,所要的无非就是创建调查、查看统计(两个目标),调查问卷的问题可分为:单选、多选、开放式三种。调查创建完后,可以使用 JS 在其他页面引用,所以前台界面本文暂不探讨。

(more…)

任务、任务点和目标

星期日, 7月 1st, 2007

我们说,每一个用户来到网站,至少都带着一个目标,即使是“没事瞎逛逛”也可以看成一种目标。那么,用户达到其目标的这个过程,我们便可以称之为“任务”。

要理解“目标”和“任务”之间的关系,我们不妨看看生活中一个场景:你想“买一个数码相机”。假设你在国贸上班,楼下就有卖数码产品的,但那是一个宰人没商量的地方,所以你希望能去中关村看看,不过你想在去之前了解一下相机的型号,这样就可以节约在路上的时间。 (more…)

纸面分解任务的一个wap实例

星期五, 6月 29th, 2007

本文仅提供纸面分解任务的步骤、做法及纸面表现参考。至于怎么思考等其他的疑问,请参考本次话题的其它文章。

首先,做纸面任务前应该准备 白纸、铅笔(或钢笔、圆珠笔,铅笔更容易修改)、橡皮。

然后,根据需求或场景分解出主要的任务流,此次分解为整体概念,可用纸张绘出屏幕流。 

假设如下需求(仅为了说明而假设):
用户sam在网上有一个网盘,网盘里已经存放有图片,sam用手机以WAP页面的形式登录互联网,并访问我在互联网上存储的图片。sam把喜欢的图片直接下载到手机并设置成屏保;sam和朋友moss都在互联网拥有同样的网盘,并且已加为好友,于是sam直接把一张很可爱的图片共享给moss;由于此图太可爱了,sam还想让luse看,可luse没有网盘,sam只好直接发送到luse的email里。(wap支持关键字检索。由于手机浏览器不支持富页面,仅支持超链接和基本表单的交互形式,所以交互风格尽量简洁。) (more…)

情节设计中的叙事策略

星期四, 6月 28th, 2007

虽然找单田芳来播天气预报只是一个小品中的桥段,但是,如果真的以说评书的方式,把“天气预报”、“天下大事”都当作故事,讲成“天方夜谭”。那枯燥的新闻和报道一定会有更高的收视率。“讲故事”,并不是一个噱头,而是从古代的稗官野史、明清话本、到皮影、京剧,到白话小说、文明戏,再到电影、电视剧。人类,好像天生就对别人的故事好奇,天生就愿意对号入座进入角色,在别人的故事里流下自己的泪。

故事,已经成为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

在产品设计领域,为了了解用户的需求,“情节设计”承担起了讲故事的角色。这里的讲故事不是为了情节好玩吸引眼球,而是为了发现用户将会遇到的状况,解决其中的问题。以叙述的方式描述任务,将任务“情节化”,从中发掘用户的需要。也就是说,讲故事成了人们解释自己做什么,或者怎么做最自然的方式,它便于当事人理解。而这类故事的焦点通常是用户希望达到的目标。 (more…)

有情景才有任务

星期四, 6月 28th, 2007

用户在网站上的所有行为都可以描述为大大小小的任务流,任务流中的每个节点都有前后逻辑,那么起始节点之前的逻辑是什么?是这个任务流的根源,即可以理解为任务情景。

以目标为导向

在完成页面结构原型设计之后,需要考虑如何把这一个个页面串起来,也就是说,得在用户的角度,模拟使用这个产品,能够做什么?最有可能做什么?经常做什么?

从用户的最终目标反推,逐步细化分解,每个任务为独立的流,逻辑上为一个整体,理想情况是做到任务之间既相互独立,又能分层对应、交叉组合,最好还大小均匀。

(more…)

比“以‘PRD’为唯一依据”更高效的产品设计方法

星期二, 6月 26th, 2007

上期关于信息架构的文章里我匆匆留下”一个网站不超过30个界面”的观点,有不少人表示疑问和不解。

其实这里是我未表述清楚,结合Angela在上期介绍的这个迭代过程:”任务分解(粗略) > 信息架构(主要) > 任务分解(详细) > 信息架构(详细)”。
应该不难明白:事实上我所说的”30个界面”是指”信息架构(主要) “这个阶段时的界面,而非真正最终归纳到一起的网站界面数。因为,我们最好用最少的界面综合总结整个网站的界面(信息)架构。
再咬文嚼字一点来说,我更加愿意把”信息架构(详细)”这个过程称之为”交互原型设计”。(Angela大概也是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过程,所以才这么称呼的)

(more…)

良好的信息架构可以缩短互联网距离

星期三, 6月 20th, 2007

“互联网突破了时空限制,但仍遵循‘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规律,正因为通过互联网可以找到更多异地的知己,所以,人们会更加冷落身边无趣的人和事,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社区强化了人的‘群分’。”――刘韧

“由于万维网上的信息种类繁多、内容特征多种多样的多媒体信息,信息存储分散无序,加之超链接技术的广泛使用,万维网具有非常复杂的信息空间,用户在其中很容易迷惑和迷失方向。因此,万维网尤其需要IA成为信息序化和优化的思想和工具,以帮助人们在异质的信息空间中管理和获取信息。”――周晓英

用专家们的话来开始今天的话题,刘韧的观点是互联网强化了人的群分,周晓英的观点是当今信息爆炸且存储分散无序的互联网让人容易迷惑和迷茫。把两个观点连起来就是思域今天所要说的核心:“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中,作为IA工作者我们应该如何构建出更好的信息模型,来梳理互联网的信息和缩短互联网每个元素的距离使之群分?”

(more…)

信息架构的减法

星期一, 6月 18th, 2007

有一次我在网上闲逛的时候发现了几张图片,引发了“优秀的设计往往源于巧妙的减法”这样的感慨(具体请看《越减越妙》)。大家也认同这样一个观点: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应该是用减法来提炼任务过程而不是用加法来增加用户的认知负担。

理论上——再罗嗦一遍——理论上,原则都是对的,道理大家也明白,可实际设计过程是怎么样的呢?

(more…)

设计页面结构原型

星期六, 6月 16th, 2007

网站其实是一种特殊的信息组织系统,其特殊在于,信息架构需要人机对话做中转。

早在全球首个网站问世的前二十年,信息架构的概念就已经提了出来。所以,在网站产品设计中所提到的信息架构,只是设计执行理念,而“网站架构”则是此理念支持的技术落实方法。

在实现角度,网站架构由信息的生产、组织、呈现三部分组成。国内前几年的网站普遍不易用、不友好,因为当时的网站架构全部由写程序的工程师设计,也就是说,只完成了系统需求的信息“生产”,而没有考虑针对用户需求的信息“组织、呈现”。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