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 17th, 2008
1、首先非常感谢所有报名或留言等以各种方式关注此工作坊的朋友。
事实上这次公布的两天只是第一期,在六七月份我们大概会有正式的第二期,到时也许可以提供现场直播和后期的录像下载。
2、由于这种以实际案例为主的工作坊很难同时容纳太多人,所以我们只能从五十多个报名者中挑选了18位。
对未被选中的报名者我们只能说声“抱歉”。
3、18人名单如下:(考虑隐私问题,只公布邮件前缀)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Posted in UCD相关信息和通知 | 12 Comments »
4月 13th, 2008
关于“开放投稿”的特别通知:08年4月开始,UCDChina写作话题与书友会讨论话题相同,并向所有同行开放投稿。 (投稿方式见这里)
08年04月”UCD书友会”通知:
特别感谢叽歪网提供北京书友会场地并赞助酒水。
北京书友会地址更改为:城铁知春路站沃尔玛南侧,盈都大厦C座4单元3A室,叽歪网会议室
本期我们又增加了一个举办城市 —— 深圳。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Posted in UCD相关信息和通知 | 17 Comments »
4月 12th, 2008
最近在学习几个CG新软件,按常规先看看帮助,刚好UCD团伙正在讨论这个问题,我也想说几句。有人说:“最好的产品设计就是没有帮助”,部分认同,但是那不一定是最好的产品,充其量可以算是简单有效的产品,就像我们不能说“最漂亮的衣服就是没有衣服”……. 有设计必然就会有问题,帮助的形式,特征,发展同样如此,我们慢慢来看:
首先,在我做一些分析之前,我要认同帮助的实用性和必要性,因为我估计下面的一些文字会引起软件和品牌捍卫者的不满,所以先拉个近乎: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Posted in 信息架构和交互设计 | 11 Comments »
4月 11th, 2008
1、在证券公司的时候,因为设计的工作不忙,我一度论文撰写产品说明书的角色。
那个时候总是想要很明白的给阅读者讲清楚“我们这个地方是怎么设计的,为什么要这么设计,背后的逻辑是什么”,然后再给他们示例“应该怎么怎么做”。一个产品说明书写下来好几百页,自己都能看的晕过去。
我写的很累,那些操作员也很不爽我。因为他们需要跳过我很多的长篇大论,直接选择性的去看“应该怎么怎么做”。
2、隽辰说:“有效的沟通,就是有效的帮助”,我并不完全赞成。
我赞成他说的用户和设计者之间存在“心智差异”。这就像机器和人之间存在的差异一样。所以有了交互设计存在的价值。
但他说要“告诉用户,我是怎样以及为什么要这么设计”,我不赞成。因为很多设计可能逻辑很复杂,要讲清楚十分的难,我们不能要求用户和设计者的“心智”达到一致。只能要求设计者去更加接近用户的“心智”。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Posted in 信息架构和交互设计 | 17 Comments »
4月 7th, 2008
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作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创世纪 11:6-7
我觉得有时候把概念扩大化对问题的理解并没有益处。比如说帮助,从广义的去讲,很有可能我们会把导航也说成是帮助,把整个网站都说成是帮助你也不能说它错。于是讨论导航的时候,会说:瞧,其实整个网站就是一个导航。(比如我之前写的“导航设计与信息架构”好像是陷入了这个怪圈)
所以我在写本文的时候,想搞清楚帮助到底是什么。如果连帮助是什么都不知道,那还谈什么设计有效的帮助呢?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Posted in 可用性和用户研究 | 21 Comments »
4月 2nd, 2008
流氓帮助
罗永浩老师在说到暂*住*证的时候描述了这样一个情景:国家将收容制度更名叫做帮助制度。
警察在马路上抓住一个民工问:有没有暂住证?
民工说:没有。
警察:那跟我走一趟。
民工:哦不,我不用帮助。
警察:我~帮~你!
在很多的设计中,我们处处也能见到这样的“流氓帮助”、“强迫式帮助”。
记得当初office还是什么软件有个设计,在我刚刚要使用的时候,蹦出个“猴子”问:“你知道吗?XXXXXX。”不关闭就不让你继续!
犯这个错误的原因是设计师将所有需求理解成一样了,认为所有人在这里都有困难而需要帮助。在确定提供帮助之前最好先拆分需求。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Posted in 信息架构和交互设计 | 14 Comments »
4月 1st, 2008
题目: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产品设计
讲师:白鸦、Angela
时间:4月19日,4月26日。9:00——17:00。(两次内容不重复)
地点:北京、中关村
名额:18人
报名条件:产品经理或设计师相关工作一年 + 写博客 + 能保证完整时间 + 认同UCD理念 + xx(该条件在报名后具体沟通)
报名方式:电话白鸦(13701071151),必须电话
报名截止时间:4月15日
部分内容纲要:http://uicom.net/blog/?p=695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Posted in UCD相关信息和通知 | 53 Comments »
3月 28th, 2008
前几天我一个朋友突然问我:“怎么删掉iPod里存的歌曲啊?”据我所知,他买了iPod已经有半年多了,所以这时候冒出这样的问题让我很惊讶:“难道半年了你都没有删过歌吗?”他毫不为奇地说:“我刚刚才想要删歌,以前一直用得好好的。”
终其一生,有些用户可能永远用不到一些产品的功能,也永远不知道有这些功能的存在。这样的用户,我们称为新手用户──或许称为“新手状态”更准确。
与之相反的,是一些对产品功能、以及功能之间的规则甚至是运作原理都了然于胸的用户,这些用户闭着眼睛也知道点了“下一步”会弹出什么样的对话窗,有什么办法让能系统自动处理事情。这样的用户,我们称为专家用户──嗯,我还是倾向于称其为一种状态:“专家状态”。
那么,在新手和专家之间,还有一种状态,它介于前两者之间,具体表现就是,用户对自己经常用的功能很熟悉,但不一定了解规则;知道还有哪些功能,但如果不是需要的话,基本上想不起要用它们。同时,明明知道有更便捷的方法,仍然固执地用自己的方式来处理事情。这种状态,称为“中间状态”。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Posted in 信息架构和交互设计 | 25 Comments »
3月 15th, 2008
T公司做互联网个人软件的,其WEB相关的产品经理(PM)都很“盲”,网盲的盲。因为这些人大都是刚毕业就找过来的,没有任何经验的毕业生,而且很多都是和互联网专业不相干的,在到公司之前甚至都不了解公司的产品。他们每天背负的任务只有一个——“收入”,很少去研究行业发展和相关产品,更不要提如何做好产品的设计了。
有事实为证:某PM到其他部门同事的座位上讨论产品,看到同事正在使用一个竞争产品,该PM问:“这个是什么?!感觉很不错呀!”。实际上这个竞争产品已经出来很久了,而且在业内较有名气,作为产品经理他们竟然不知道。当设计师仔细告诉这个产品是什么、怎么用、怎么好以后,他们回到座位依然会打电话问“那天你用的那个xxx是什么来着?怎么下载?”。同事晕倒。
他们的PM和UE之间经常这样合作:PM突然想出来一个好的赚钱的点子(或者上头因为“业绩不好”压过来一个任务,他们又想出来了一个“强奸用户”的办法),什么都没有准备或者只准备了一个“项目说明”,描述”我们想达到什么目的”,然后就直接拿跑去跟UE的同事说:我们有一个新项目,要怎么向用户收钱,你给我们“交互一下”吧…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Posted in 信息架构和交互设计 | 47 Comments »
3月 10th, 2008
第七期(03.16)上海聚会地点变更通知:由于原聚会地点真锅咖啡倒闭,现聚会地点变更为P1 Coffee。
本期举办城市:北京、南京、上海。
老时间:3月的第三个周日(3月16日),下午14点30分
老形式:简单话题,闲散聚会,费用自理
本期话题:怎样设计“帮助”更有效?(请参加的同学提前预习)
各举办城市聚会地点及书友会详细介绍:http://ucdchina.org/book/about/
提醒:
1、前几期书友会借了书的朋友请记得周日前往书友会现场还书;(因非常特殊情况不能到达的请用快递还书,或写邮件具体说明)
2、3月份需要借书的朋友请在 3 月 15 日下午 6 点前发邮件至 ucdchina@gmail.com。
Posted in 临时通知 | 7 Commen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