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
双人访谈的“三角关系” 2009-06-24 22:57
从“一对一”到“一对二” 在互联网行业通常可用性测试中,我们邀请一位用户,进行操作的观察,和体验感受的深度访谈。如果是广泛收集用户意见,我们会召开焦点小组,邀请4-6位用户,进行同时集体的互动。 现场的操作,通常因为设备的原因,和传统的习惯,是一位可用性测试人员面对一位体验用户。最近,我们尝试性地在可用性体验的用户访谈中,引入了双人制 ... ...
-
科学设计网页:来自眼动研究的23条军规 2009-02-09 07:35
在网络设计领域关于Eye-Tracking的研究十分火爆,但是如何把这些研究结果转变为具体可行的设计来运作依旧是个难点。以下就是一些来自于Eye-Tracking研究结果的窍门,可以为改进你的网站设计提供些意见: 1.对比图像,文字更具吸引力 与你所认为的相反,在浏览一个网站的时候,能够直接吸引用户目光的并不是图像。大多数通过偶然点击进入你的网站的用户,他们是来寻觅信息的而不是图像 ... ...
-
关于“诡异”思维定向测试的分析 2009-02-04 13:08
昨天转帖了一个“思维定向测试”,被很多人称为“诡异”,这里做一个分析。虽然5G上的“成功率”不高,但大家可以看一下更大的数量的回答:天涯上的帖 但我不认为是这是一个思维定向的测试,而题中的各种算数提问,只是为了让被测试人放松思考。 其实这是一个统计学的应用,即在一定范围内人群进行测试 ... ...
-
页面停留时间和网站停留时间详解 2011-10-27 22:20
一、页面停留时间与网站停留时间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假设用户访问了网站的主页(Home)。分析工具将这个访问者标记为一个Visit,接着这个访问者又浏览了另外两个页面(Page2和Page3),然后他离开了你的网站。如下图所示: 我们想要知道的是: Tp = 花费在一个页面上的时间 Ts = 花费在这网站上的总时间 假如这个用户从1 ... ...
-
一些焦点小组的偏差及其规避方法 2009-02-23 13:30
焦点小组其实就是我在大学时曾学习过的访谈法中的集体访谈,因此参考我以前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结合目前一些论述焦点小组方法的文章,写一些学习笔记,指导自己日后的实践。这篇文章先聊聊一些焦点小组容易出现的误差,以及一些我所想到的解决办法。 学过心理学或是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人都知道,被访者说什么并不代表他们就会去做什么,甚至有时候,他们说的和他们所想的都不一致。哈佛商学院教授 Gerald Zal ... ...
-
UE研究方法—ethnography(人种志) 2011-06-13 13:24
人种志,ethnography,有人类画像的内涵,原为社会人类学者以参与观察的方法,对特定文化及社会搜集制作资料、纪录、评价,并以社会或人类学的理论,来解释此类观察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人种志的研究范围: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 人种志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参与性与非参与性观察法)、访谈和其他常见的问卷法;个案描述、比较法、归类法 人种志的研究过程: - ... ...
-
用户期望值有多重要? 2008-07-29 23:09
用户需求和用户期望值都是用户发生消费行为的心理诉求,二者存在层次关系。需求是用户产生消费动机的基础,期望值才是用户选择产品或服务的决定因 素。比方说,饥饿让我们产生去餐厅就餐的动机,但这不足于成为选择某家餐厅的理由,我们希望能够品尝美味菜肴,然后希望餐厅的卫生条件好,如果环境优雅、 菜品新颖就更妙了。这个例子中的“满足饥饿感”就是用户需求,其他都属于用户期望值。 我以 ... ...
-
用户需求之二:习惯 2008-08-13 11:08
用户需求的第二个来源是习惯。 和本能驱动的需求不同,习惯可以改变。比如大众获取资讯的方式,从看报纸改变为上网浏览,接着又逐渐开始习惯使用阅读器获取个性化资讯。对于企业来说,用户习惯改变意味着获利的种子开始萌芽。 但 习惯改变和养成是一个渐进过程,需要时间,所以,大多数试图培养大众用户习惯的新产品或新服务,必然投入大量资金同时学会等待。一般企业显然没有这个资金 和耐心,所以他们往 ... ...
-
A/B测试试验的答案和简单总结 2009-07-14 23:03
首先我要感谢参加测试反馈的朋友,感谢辛苦回复,并且替我打造了目前为止最高大楼。:) (如果你还没有参加测试,建议你先看下测试题后再看下面的文字。) 然后我要先道歉,因为:1)、我给文章设置了个很大的标题——因为我要忽悠你们进来…;2)测试之前关于经验的那段文字胡侃其实增加了测试的干扰;3)我只提供了有限的测试信息和背景。4)我在QQ群、t ... ...
-
专家评审 2009-07-15 00:09
由于部门加入了DQA的角色,也由于为了能够把设计量化,在部门的设计流程里面增加了“专家内部评审”的一个环节。不过执行一段时间之后几个设计师都在向我抱怨,参加这个评审有很大的挫败感,无论是在评审上被批判还是最后的得分,都受到严重的心理创伤。 我很抱歉听到这样的消息,其实这个专家评审的原身是我和白鸦在项目中一起做的。部门之所以想要“效仿”的原因是因 ... ...
-
《精通web analytics》读书笔记 2009-06-02 01:56
微缩一下《精通web analytics》的内容,供参考。 一、分析数据的原则 可行动。别只为分析而分析,要为改进而分析。 以用户为中心。用户是带着不同的目的来的,把所有目的融合在一起去分析,得到的数据不具备指导意义。数据分析的本质是要搞清楚:用户“们”的目的何在?这些目的能达成吗?没有达成的原因在哪里? 二、分析哪些数据 源属 ... ...
-
用数据辅助设计-搜索中的实践 2012-06-02 11:20
设计时不能单凭经验和直觉,因为涉及到的目标人群、场景、操作习惯的不同。为了获取更准确、有效的信息去辅助、检测设计,设计师会选择定性(用户访谈、焦点小组)和定量(调研问卷、网站数据分析)的方式进行用户研究。其中“网站数据分析”这一方式不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及人力成本,同时避免了用户及环境等不稳定因素对分析结果造成的干扰。只要具备精准及适用的数据,我们应优先选择这一方法辅助设计。 ... ...
-
用户研究经验谈(3):访谈设计 2011-05-04 20:32
访谈也需要设计吗?当然。一个用户研究的成败往往在实施前就已经注定了,包括你挑选什么样的用户,以及如何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对于访谈研究来说,设计一份合理、详尽、缜密的访谈提纲至关重要。那么访谈提纲的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我准备从访谈结构设计和提问方式设计两个方面来谈: 一、访谈结构设计 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不必一开始就切入正题,而是给用户一个适应访谈气氛和放松下来的过程。如果一上来就问比如 ... ...
-
目标是什么? 2009-09-22 21:26
如果我当年去问顾客他们想要什么,他们肯定会告诉我:“一匹更快的马” ——福特 一句大家十分熟悉的名言,当人们想要一匹更快的马的时候,福特造出了一辆汽车。很多时候我们迷失在执行上而忽略了真相,做事情一定要首先问自己:目标是什么? 人们说:“我要一匹更快的马”,很多人听到了这个"需求",然后冲进马场去选马 ... ...
-
浅谈用户网站访问行为分析 2009-06-22 21:24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站推广、网站营销成为一种任何一个想利用互联网成就一番事业的企业都不能忽视的手段, 毕竟与采用传统方式营销推广所需要的花费相比,网络无疑具有先天优势。但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得到网站推广网站营销的效果评估?如何制定下一步的策略?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网站流量统计产品应运而生,国外多家调查研究机构的研究也都证实了网站流量统计分析对于网络营销效果的价值,但在网站营销管理实 ... ...
-
用户及用户特征 2011-02-13 23:28
要创建1个可以与用户有效交流的网站,必须考虑到与你交流的用户。理解用户的需求对我们决定网站内容、信息量、用户以及内容结构至关重要。 用户不是被动的接受网站提供的信息,所有人都会不断的地根据自身经验和猜测来理解。 自己在屏幕上看到的内容,即使我们认同是相同语言,但是每个人的理解含义不会完全相同。 我们都会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所 ... ...
-
从角色卡片开始-实战篇 2009-11-06 09:00
找出了之前做过的一个案例,加以整理和删减,即从角色卡片Persona开始。项目背景:XX门户网站汽车频道用车玩车栏目用车,玩车,很简单,主要是两个主流用户群体:一是有车使用者,正常使用,日常养护为主。二是有车玩车,改装者,玩车发烧友。 Persona 1Mike 32岁 男,年收入30万以上,职业是艺术指导拥有两部私家车,一部大众迈腾(购于2007年),一部马自达6(购于2003年)。马自 ... ...
-
失败的角色设计 2008-07-26 12:35
所接触到的项目中,能够有完整角色设计流程的情况不多,能够能按步就班做好创建角色、描述角色和使用角色三大步骤的情况更少。 最近看的几篇角色相关文章中,特别留意了进行角色设计碰到的问题、失败的原因,深有同感,结合一些项目体会,究其问题根源,尝试从三个主要阶段来总结。 原有计划被打乱 资源不允许,或者人力、财力、时间等各方面的预算超支。 工作不被领导认可而被迫终止 ... ...
-
用户研究Q&A(1) 2010-07-07 22:04
近来,不少同事开始认同用户研究的价值,希望通过接触,理解和研究用户来获取提升产品的有效信息。这绝对是件好事,因为我一直抱持的理念是,研究并不是藏在实验室或者握在少部分人手中的稀罕货,更重要是一种理念和思维方式,只要愿意,人人都可以掌握。虽然由于背景的不同,大家对具体技术(比如如何设计问卷和统计,如何访谈)的掌握可能做不到很专业,但只要有这个意愿,了解并接受相应的理念,就可以开始将用户研究 ... ...
-
UE实践笔记:肉眼分类大法 2009-04-29 00:32
摘要:本文分享最近使用卡片分类法(card sorting)的变体所进行的一项图标分类研究。其中手段不乏粗暴低劣之处,权当一种quick turnaround的问题解决思路看吧。 这个PPT的模板用了乐高作为设计元素原因等会揭晓~~~ ... ...

